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0(1)
2019(2)
2016(1)
2015(1)
2014(1)
2012(1)
2011(1)
2010(2)
2008(1)
2006(1)
1997(1)
作者
(2)
(2)
(2)
(1)
(1)
(1)
(1)
(1)
小鹿(1)
建平(1)
(1)
徐建平(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立新(1)
罗汉(1)
(1)
(1)
学科
(4)
(4)
经济(4)
(4)
贸易(4)
(3)
关系(3)
(3)
农业(3)
(2)
企业(2)
外经(2)
对外(2)
对外经济(2)
技术(2)
经济关系(2)
业经(1)
事业(1)
产业(1)
人口(1)
农业人口(1)
农业劳动(1)
农业技术(1)
农业经济(1)
(1)
出口(1)
出口贸易(1)
动力(1)
(1)
劳动(1)
机构
(6)
研究(6)
研究院(6)
经济(6)
学院(5)
(5)
(5)
中国(4)
合作(4)
国际(4)
贸易(4)
商务(3)
商务部(3)
国际贸易(3)
大学(3)
易经(3)
(3)
经济合作(3)
(3)
中心(2)
公司(2)
(2)
外经(2)
对外(2)
湖南(2)
研究中心(2)
经济学(2)
经济学院(2)
wto(1)
上海(1)
基金
社会(5)
社会科(5)
社会科学(5)
科学(5)
基金(4)
成果(4)
研究(4)
项目(4)
国家(3)
国家社会(3)
(3)
科学基金(3)
(2)
(2)
农业(2)
(2)
(2)
(2)
合作(2)
大项(2)
大项目(2)
(2)
委托(2)
(2)
年度(2)
(2)
(2)
(2)
(2)
批准(2)
期刊
(5)
经济(5)
国际(4)
合作(3)
国际经济(3)
经济合作(3)
(3)
世界(2)
外经(2)
外经贸(2)
实务(2)
对外(2)
对外经贸(2)
研究(2)
管理(2)
经贸(2)
世界经济(1)
(1)
中国(1)
(1)
(1)
农业(1)
农业现代化(1)
(1)
北京(1)
国际贸易(1)
大学(1)
学学(1)
学报(1)
(1)
共检索到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邢厚媛  
中国的国际经济合作事业内涵广泛,历史悠久,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为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密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和外交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走出去"战略则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更主动地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在更加广泛的市场空间整合资源的战略措施,是推动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历史必然结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立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经济一体化、统一大市场已经成为新经济发展模式的显著标志,以竞争力强弱为标准,将每个国家置于经济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并以链条位置高低为依据,确定世界版图上的政治和经济格局。美国作为先发制人国家,因早已抢占了战略制高点,从而具备了多种快速发展的超前能力;中国作为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燕  
非洲农业资源丰富,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非常重要。然而由于多种原因,非洲农业发展水平落后,大多数国家粮食长期不能自给。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非洲粮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阎虹戎  张小鹿  黄梅波  
文章利用2002~2014年中国对120个国家提供的援助与受援国出口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对外援助促进了受援国对华出口规模扩大,提高了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这对于提高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和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来说都是有利的,符合中国对外援助"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异质性检验发现:中国对外援助促进了符合受援国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产品,尤其是中低端制造业产品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但并未促进农产品等非制造业产品以及初级品和资源品等制造业产品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从而较为全面地驳斥了西方国家提出的"资源掠夺论"等负面观点;中国对外援助不仅促进了非洲国家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非洲以外其他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中低收入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中国"促贸援助"并未显著促进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受援国工业发展在中国对外援助促进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提升方面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韬钦  
"智力丝绸之路"建设强调了文化科技与商贸合作的互补关系,文化的交融能够指引带动国际商贸合作,国际商贸合作也必然消除贸易摩擦实现区域整体繁荣,这种协同关系也是各国在价值观上增进理解互信的过程。因此,中国互利共赢的均衡发展理念不仅有利于"智力丝绸之路"的搭建,更符合沿线国家的整体利益。本文以中国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视角,研究打造"智力丝绸之路"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探讨"一带一路"智力共享共建平台建设重点及难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义龙  邵小慧  
本文从政策、海峡两岸关系、加入WTO后对台湾农业的冲击、海南国际旅游岛与热带农业方面,分析了琼台观光休闲农业合作面临的机遇,以及在两岸交流、发展、管理方面存在的挑战;提出了破除体制障碍,加大扶持力度;突出双方特色,发挥各自优势;改善合作环境,创新合作模式;注重交流沟通,加强经验借鉴,推进琼台观光休闲农业合作与发展,实现互利双赢的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晓琴  于立新  张梵楠  
科技合作是海峡两岸服务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领域,闽台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与人文优势,尤其是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需要扩大人才、知识、科研成果的互动与交流。目前包括福建在内的中国大陆农业仍然存在科研体系欠发达,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水平较低,人才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等短板问题。新时代要加快农业生产科技研发,就需要加强与中国台湾的交流与融合,借鉴与学习。研究表明,海峡两岸还存在开放互信不足,严重制约两岸的农业科技交流。本文通过开放度评估和融合路径的分析,指出目前闽台农业科技合作存在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人才流动受阻,针对服务贸易自然人移动领域的困局,提出利用福建自贸区对台政策优势,探索农业科技研发新的开放融合发展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阳国秀  
2007年以来,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永州市"民企联村、互利共赢"活动,经过4年多的努力,与农民结成了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农民增收致富、城乡统筹发展,培养壮大了市场主体,对永州"转方式、调结构"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蔡春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汉  
中外合作企业双赢互利论的管理实践罗汉率先实行对外开放的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在14年对外石油合作的过程中,为了消除由于国际合作而带来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公司体制,两种管理体制,两种价值观念以及不同民族文化思维方式差异造成的磨擦和矛盾,经过系统的了...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国雄  
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双赢是交换的基础,互利是合作的核心。国际贸易的双赢,是国与国交往的前提;区域贸易的共赢,是促进国家经济协调、有序发展的保障;民族贸易的共赢,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基础。通过企业之间的双赢,社会分工合作得以顺利实现;通过农产品贸易的共赢,农户群体最根本的利益得以保障;通过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双赢,和谐的终端市场得以建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建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校企之间建立深度融合的合作关系,坚定地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道路,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基本保障,更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