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9)
2023(2725)
2022(2202)
2021(2136)
2020(1862)
2019(4288)
2018(4352)
2017(7563)
2016(4485)
2015(5231)
2014(5219)
2013(5092)
2012(5002)
2011(4486)
2010(4594)
2009(4038)
2008(4087)
2007(3968)
2006(3575)
2005(3001)
作者
(13198)
(11276)
(11134)
(10632)
(7278)
(5712)
(5162)
(4406)
(4357)
(4340)
(3840)
(3840)
(3773)
(3733)
(3585)
(3538)
(3371)
(3370)
(3165)
(3111)
(2990)
(2892)
(2762)
(2712)
(2582)
(2574)
(2571)
(2559)
(2483)
(2476)
学科
(13067)
经济(13057)
管理(8907)
(7890)
(7788)
地方(6545)
中国(6285)
农业(5256)
(4433)
企业(4433)
业经(4133)
教育(3983)
(3269)
(3101)
方法(2803)
(2791)
(2775)
理论(2637)
(2637)
贸易(2635)
教学(2603)
(2531)
工作(2492)
环境(2438)
(2420)
(2275)
银行(2271)
地方经济(2252)
(2223)
(2186)
机构
学院(56000)
大学(55193)
研究(23233)
管理(18008)
(17700)
经济(17066)
中国(16830)
科学(15180)
(14367)
理学(14214)
理学院(13954)
管理学(13555)
管理学院(13437)
(12919)
(12627)
中心(11630)
研究所(11353)
农业(11133)
(10770)
(10568)
业大(10110)
(9895)
师范(9800)
(8724)
技术(8671)
(8657)
北京(8647)
(8568)
教育(8147)
师范大学(7567)
基金
项目(37364)
研究(30506)
科学(27021)
基金(22606)
(20548)
国家(20239)
(16409)
社会(16188)
科学基金(15380)
教育(14888)
社会科(14881)
社会科学(14878)
编号(14586)
(13679)
成果(13542)
基金项目(11833)
课题(11197)
(9309)
(9254)
自然(9128)
资助(9093)
重点(9042)
自然科(8823)
自然科学(8821)
自然科学基金(8664)
项目编号(8267)
(8265)
(7880)
(7523)
(7467)
期刊
(25908)
经济(25908)
中国(19042)
研究(18194)
教育(15457)
(14197)
学报(11133)
农业(9422)
科学(8813)
大学(7847)
学学(6814)
图书(6637)
管理(6409)
技术(6386)
(6274)
金融(6274)
(6204)
(5309)
书馆(5116)
图书馆(5116)
业经(4843)
职业(4750)
(3737)
论坛(3737)
问题(3434)
(3409)
农村(3309)
(3309)
技术教育(3078)
职业技术(3078)
共检索到100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廖伯琴  袁令民  龚浩  
本文以云贵川渝民族中学为主要考察对象,应用在线访问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了解云贵川渝民族中学校园网的内容建设情况,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进一步探析影响民族中学校园网建设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云贵川渝已建校园网的民族中学占总体的比例较小;(2)内容建设呈两极分化趋势,已建校园网的功能实现不尽完善;(3)校园网的民族特色还需进一步加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德建  
民族地区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化运作,是对现代生产方式向民族地区乡村文化领域强力渗透的一种回应,这种渗透与回应主要是以国家经济制度安排的形式来现实的。通过政府的桥梁作用,市场经济制度以及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实现了向传统社会的延伸;而传统社会也在政府的桥梁作用下,完成了从传统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民族乡村文化产业化交织地蕴含了现代生产方式与地方性文化逻辑双重力量,在构成其鲜明的基本特征的同时,也凸显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化的制度安排和基本方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泗群  侯蕤  
分析云贵川地区10年来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的数据,建立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的耦合模型,依据两者的协同关系分为协调共存、一般胁迫、极限胁迫三个阶段。结果显示,云贵川地区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处于相互胁迫阶段,胁迫程度逐步上升且在部分年份的上升趋势明显。民生建设相对滞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与民生存在矛盾且缓和趋势不明显。基于耦合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泗群  侯蕤  
分析云贵川地区10年来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的数据,建立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的耦合模型,依据两者的协同关系分为协调共存、一般胁迫、极限胁迫三个阶段。结果显示,云贵川地区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处于相互胁迫阶段,胁迫程度逐步上升且在部分年份的上升趋势明显。民生建设相对滞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与民生存在矛盾且缓和趋势不明显。基于耦合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正贤  
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的重大创新,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手。系统梳理国家有关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土地流转、融资模式、财税支持、人口流动方面的政策,并以云贵川地区为例,比较三省政策差异,发现云贵川地区在贯彻国家政策的同时,形成了各自的政策特色。云南省从项目融资、贷款贴息、税收减免方面对特色小镇给予重点支持;贵州强调争取国家金融支持的同时,启动"险资入黔"战略;四川强调建立城镇发展基金及资产证券化手段,并率先出台特色小镇十三五规划。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仍然存在管理主体多元,责任不清、各部委竞相推出特色小镇,缺乏统一标准、政策共性有余,地方个性不足等问题。可以尝试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特色小镇管理委员会"三级管理体系、建立特色小镇实施主体的正负双面清单以及地方政策创新的特色清单,加强特色小镇的风险防范和内涵建设。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静  
文章通过对高职大学生参与校园网贷情况的调查,分析了高职大学生获得校园网贷信息的途径以及校园网贷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世亮  倪张林  莫润宏  屈明华  汤富彬  刘毅华  
【目的】研究云南、贵州和四川主产区核桃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食用核桃摄入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为云贵川核桃绿色食品生产和健康消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贵川核桃主产区采集204批次核桃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对样品中Pb、Cd和As进行测定,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核桃重金属污染水平评价,并结合中国居民核桃的消费量和体质量信息,采用美国环保局(USEPA)的健康风险模型对核桃中As、Pb和Cd的膳食风险和致癌风险进行评估。【结果】云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洪  高跃伟  刘浩  
文章以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中代表性高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数据为基础,采用贝叶斯逻辑回归模型对农民工回流意愿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整体回流意愿较以往有明显增强。回流意愿在代际和空间上差异显著,不同省份因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以及劳动力输出历史的影响,其农民工的回流意愿形式及形成机制千差万别;同样,不同代际农民工在务工动机、生存质量、生活目标及家庭责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而有不同的流动决策和意愿。此外,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城乡发展规划以及“三农”政策的推动力也显著地影响到农民工的整体流向和流动结构。而对于农民工个体而言,其对经济压力、工作强度以及归属感和融入感的感知,则是决定其未来的流动方向和流动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艳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背景下,可持续的文化安全与发展对于经济和国家安全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基于文化安全视域,构建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指标体系,并利用云贵川46个城市的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投入和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尤为重要。研究结果显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人力投资较弱,城市竞争力也较弱。重视文化安全教育,须加大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和投入,才能够实现经济和文化安全发展的协同效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政国  陈奕兆  李建龙  唐海洋  冯涛  
云贵川草地是中国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响应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分析其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研究区的AVHRR、MODIS遥感影像等数据及周边地区的气象资料,结合改进的CASA模型,对云贵川地区草地1996~2015年20 a间的NPP及草地植被相关生态特征进行估算,并对其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 a间云贵川草地NDVI值变化规律性明显,97.18%的草地面积年平均NDVImax呈现增加趋势。(2)20 a间云贵川草地NPP总体上呈现出"西北低、西南高、东部居中"的空间格局,年均NPP值为420.85 g C·m-2。(3)时间格局上,20 a间整个云贵川区域逐年平均NPP值虽然有一定的波动性,但仍以7.2322 g C·m-2·a-1的速率在增加。20 a间夏季NPP平均值最高,为160.25 g C·m-2;春季次之,NPP平均值为109.10 g C·m-2;秋季与春季相比,NPP值稍低,为106.10 g C·m-2;冬季最低,为54.03 g C·m-2。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角媛梅,张家元  
本文通过深入哈尼族地区调查 ,接合历史资料 ,分析了红河南岸哈尼梯田形成的文化背景和自然背景 ,认为哈尼梯田的形成是必然的 ,是哈尼族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而发展起来的人地和谐共处的文化生态系统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永阳  
文章就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宏观背景 ,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与校园网建设的密切关系 ,强调了图书馆在校园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认为两者的建设应一体化进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家僖  
[目的]从实证的视角研究云贵民族地区环境意识、社会阶层以及民族文化对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以期对现有的环境行为模型进行补充和完善以及为促进农村居民环境行为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在云贵民族地区收集到的355份统计问卷,构建了环境意识、社会阶层以及民族文化对环境行为的影响模型。结合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农村居民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民族文化对公民行为和消费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社会阶层中的受教育程度对生态管理行为和消费行为均有显著正向作用,民族身份对生态管理行为和说服行为都有显著负影响,收入只对公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3)环境意识中的环境问题认知和环境情感价值对于4种环境行为类型都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保护态度对生态管理行为、公民行为和消费行为都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环境状况感知只对说服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因此,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环境意识和复兴少数民族文化可以用来促进云贵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环境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