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0)
2023(1859)
2022(1617)
2021(1516)
2020(1327)
2019(2969)
2018(2955)
2017(4744)
2016(2893)
2015(3260)
2014(3204)
2013(3174)
2012(3062)
2011(2777)
2010(2783)
2009(2491)
2008(2440)
2007(2150)
2006(1868)
2005(1604)
作者
(12814)
(10926)
(10690)
(10135)
(6857)
(5757)
(4758)
(4336)
(4229)
(4007)
(3766)
(3668)
(3655)
(3621)
(3594)
(3586)
(3270)
(3253)
(3151)
(3109)
(2937)
(2893)
(2738)
(2552)
(2474)
(2470)
(2463)
(2459)
(2449)
(2436)
学科
(7363)
经济(7358)
(6343)
管理(5770)
地方(4410)
(4398)
(3820)
土壤(3807)
(3282)
(2504)
企业(2504)
农业(2501)
(2494)
产品(2464)
(2283)
生物(2257)
植物(2248)
品管(2202)
生态(2184)
地方经济(2162)
(2099)
森林(2099)
(2061)
(2004)
方法(1978)
环境(1937)
(1879)
及其(1852)
(1832)
(1830)
机构
学院(43124)
大学(41268)
(21122)
研究(21024)
科学(19511)
农业(17141)
业大(15014)
(13729)
研究所(13092)
中国(12913)
农业大学(11269)
(10676)
(10588)
实验(10229)
管理(9942)
实验室(9825)
(9645)
(9477)
(9362)
重点(9261)
经济(9179)
科学院(8911)
理学(8468)
中心(8286)
理学院(8210)
资源(7869)
环境(7795)
管理学(7756)
管理学院(7710)
(7514)
基金
项目(36002)
(25391)
国家(25253)
科学(24667)
基金(23805)
科学基金(18540)
研究(17067)
自然(16037)
(15585)
自然科(15541)
自然科学(15522)
自然科学基金(15207)
(13745)
基金项目(13180)
科技(11962)
计划(11037)
资助(9743)
重点(9346)
(8393)
(8144)
专项(8102)
社会(7784)
科研(7400)
社会科(7213)
社会科学(7211)
(7191)
(7126)
教育(6833)
创新(6829)
技术(5993)
期刊
学报(20674)
(20121)
科学(14240)
农业(13926)
大学(13512)
学学(13444)
(11588)
经济(11588)
中国(8758)
(8472)
研究(7593)
业大(7460)
农业大学(5996)
林业(5856)
(4999)
自然(4966)
中国农业(4136)
自然科(4059)
自然科学(4059)
科技(3940)
资源(3815)
管理(3448)
农林(3399)
(3399)
科技大(3282)
科技大学(3282)
西南(3067)
(2788)
业经(2490)
(2374)
共检索到60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华元  常寿荣  王绍坤  徐洁  周晓罡  张娇  
从云南石林,建水采取烟草根部土样,按10-4、10-5梯度稀释并涂布平板,在28℃培养条件下,从硅酸盐固体培养基上初步筛选得到77株解钾菌株,具有透明圈的65株。采用液体培养法(火焰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解钾能力作进一步复筛,获得34株具有较高解钾能力的菌株,其有效钾活性为0.4~10.6 mg/L,同时采用高温筛选出一株耐70℃高温,且具有较好解钾能力的菌株K77,经初步鉴定为侧孢芽孢杆菌(Bacillus Lateraporus),该菌解钾活性达到10.6 mg/L。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君  饶惠玲  冯清玉  黄伟  吴承祯  李键  
[目的]南方红壤区杉木人工林下根际土壤存在低钾胁迫环境,通过筛选、鉴定、优化培养高效解钾菌株,能够丰富解钾微生物资源库,为林木解钾工程菌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与数据支持。[方法]从不同林龄(2,4,10,15 a)杉木人工林下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79株解钾菌,并根据其形态、生长特征选取20株优势菌株,通过测定发酵液可溶性钾含量及解钾率筛选出1株最优解钾菌株,经16S rDNA鉴定确定菌属,采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培养基组分与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1)初筛获得的20株测试菌株中,共13株菌株解钾率为正值,即有效分解钾长石的解钾菌占65%。(2)经鉴定,芽孢杆菌属(Bacillus altitudinis)的JK13为最优解钾菌,其发酵液可溶性钾含量为81.06μg·mL~(-1),解钾率为60.49%,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 <0.05)。[结论]属于芽孢杆菌属的JK13具有高效解钾能力,优化后以0.5%甘露醇、1.5%酵母粉为最适培养基组分,培养条件在弱碱、高温下能够显著提高菌株生长量,研究结果能够为改善林木钾素利用提供菌种资源与生物工程支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敏  董石飞  雷靖  杨应明  李伟  张忠武  周绍松  王建新  杨景华  鲁耀  邹炳礼  陈拾华  段雪梅  金红岗  
【目的】为云烟品牌原料基地的烤烟生产合理施用钾肥、氯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昆明、曲靖、红河、保山、文山等5州(市)37县1130份土壤样品和中部烟叶(C3F等级)样品为材料,对烟样钾、氯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云烟品牌原料基地不同区域、不同主栽品种、不同海拔土壤及烟叶钾氯比的特征,采用ArcGIS软件对烟叶钾氯比进行区划。【结果】云烟品牌原料基地烟叶钾氯比大于10%的样品最多,占43.2%;4.0%~6.0%的样品最少,占11.7%。烟叶钾氯比过低(10%)的乡(镇)数量,曲靖市最多,而其它州(市)数量相当。中部烟叶钾氯比平均值最高的主栽品种是云烟85,为14.41;最低的是云烟97,为7.30;其它品种在8.44~12.73。不同海拔区域的中部烟叶钾氯比平均值最高的是11.72,主要分布在1100~1400 m的海拔区域;最低是8.91,主要分布在2000~2300 m的海拔区域。【结论】在云烟品牌原料基地优质烤烟生产中可以在昆明市、曲靖市、红河州、保山市和文山州烟叶钾氯比偏高的区域,选用K326、云烟87、云烟85等钾累积利用高效型烤烟品种,选择在1100~2000 m海拔区域种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江山  
通过建立中式卷烟风格感官评价方法,对卷烟进行定性分析以及相对定量比较,可以实现产品风格特色的直观识别。2008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了构建"中式卷烟"品类发展战略,开启了以品类构建推动品牌做大做强的新路径,为重点骨干品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各工业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推进重大专项研究,丰富技术手段,创新研发理念,带动了烟草技术创新的系统提升,行业科技进步取得新突破;精准凝练品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宗云   李顺   诸泽明   徐卫学   秦春丽   杨加标   李微杰   杨树明   张素华  
【目的】筛选适合云南省植烟水稻土耕层土壤质量提升及烟叶提质增效、烤烟与多元产业有效融合的最佳种植模式。【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87号为材料,在水稻土上进行3年大田试验,设置5个处理:烤烟连作(T1,CK)、2年紫花苜蓿—1年烤烟轮作(T2)、1年紫花苜蓿—2年烤烟轮作(T3)、烤烟套作玉米(T4)、烤烟—羊肚菌轮作(T5),探讨种植模式对烟田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烟叶产量、品质的改良效应。【结果】与T1(CK)相比,烤烟轮作、套作后土壤容重降低2.47%~21.77%,土壤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及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土壤水溶性氯无明显变化;且能提高土壤中大粒径团聚体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及其稳定性。与T1(CK)相比,烤烟轮作、套作后根际土壤的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61.82%~176.4%、13.0%~49.73%、25.38%~130.05%,微生物量碳、氮及碳氮比分别提高13.81%~60.38%、9.96%~52.40%、3.51%~5.48%。烤烟轮作、套作后烟叶的叶面积、上等烟比例、产量和产值显著增加,其中处理T2、T5产值最高,分别较T1(CK)显著提高43.28%、50.22%。与T1(CK)相比,T2、T3、T4、T5烟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显著升高,增幅为13.96%~56.51%、7.46%~27.91%、40.76%~52.72%;烟叶总氮、烟碱含量则显著降低4.13%~11.00%、3.39%~16.41%。【结论】采用“烤烟—紫花苜蓿”“烤烟—羊肚菌”轮作体系,可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通透性、团聚体结构及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对提高烟叶产量、产值,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作用效果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小玉  付登强  贾效成  陈良秋  
从油茶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7株溶磷细菌,根据透明圈法和钼锑抗比色法综合分析,最终得出菌株4-Y-06溶磷活性最强。通过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 DN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等研究,初步鉴定菌株4-Y-06为嗜气芽孢杆菌。同时,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C/N、p H、以及温度等不同培养条件对菌株4-Y-06溶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解磷菌4-Y-06在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硫酸铵、C/N为40:1、p H 7.0~7.5、30℃条件下解磷效果最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晶晶  高可  康业斌  赵世民  苗圃  
【目的】为在洛阳烟株根围土壤中获得对矿石具有较强解钾能力的胶冻样芽孢杆菌,提高土壤中植物可利用游离钾的含量。【方法】采用平板菌落特征观察、革兰氏染色观察、生理生化检测与16SrDNA序列分析等试验方法,鉴定出烟株根围土壤中的胶冻样芽孢杆菌,并通过四苯硼酸钠沉淀法比较了该菌株与标准菌株的解钾能力。【结果】从河南省三个县烟草不同生育期的烟田根围土壤样品分离出9株与标准菌株菌落特征完全一致的圆形、白色透明、边缘整齐且光滑凸起的单菌落。其中菌株005、008的生理生化性状与标准菌株基本一致,均为兼性厌氧性细菌,与过氧化氢酶反应,还可使淀粉水解、糖醇发酵、硝酸盐还原,在V-P测定与M.R测定结果中均显示阳性,在石蕊牛乳试验反应中均可以产生酸反应,不能使明胶液化,能利用柠檬酸盐。菌株005(登录号MN227334)和菌株008(登录号MN227337)的16SrDNA序列与GenBank(登录号为EU048557)序列同源性高达99%,将其鉴定为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解钾试验结果表明,菌株005、008和标准菌株23575沉淀质量依次为0.140 g、0.136 g与0.166 g,差异达0.05显著水平,均大于空白组的沉淀质量0.040 g。【结论】洛阳烟株根围土壤中含有圆形、白色透明、可使淀粉水解、糖醇发酵、硝酸盐还原,并具有较强解钾能力的兼性厌氧性胶冻样芽孢杆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应美  卢灿华  罗朝旺  苏家恩  吴德喜  夏振远  
【目的】获得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生防菌,并研究其对根际土壤中病原菌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壤微生物诱集法分离植烟土壤中的微生物,结合平板拮抗和温室盆栽试验筛选烟草黑胫病生防菌,利用16S rDNA 序列分析法鉴定,通过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借助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烟草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从20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土壤细菌120株,获得了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2株芽孢杆菌79-14 和05-1506,其抑菌率分别为76% 和72%,防效分别为64%和76%;施入芽孢杆菌79-14 和05-1506后,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分别为3.02×10~(4)个/g和8.13×10~(3)个/g,均比对照降低了2个数量级;芽孢杆菌79-14和05-1506提高了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但降低了其细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烟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优势类群主要是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等,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放线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中,优势类群主要是子囊菌门、壶菌门和被孢霉菌门等,子囊菌门、罗兹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壶菌门和被孢霉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结论】筛选到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芽孢杆菌79-14 和05-1506,它们降低了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量,改变了烟草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优势种群比例,提高了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但降低了其细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敖金成  周桂夙  李永梅  
[目的]了解连作及其与根腐病感染对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为连作土壤微生态环境定向调控和根腐病精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分别选取连作2,4和8年烟田健株(依次记为HT2、HT4、HT8)和根腐病感病烟株(依次记为ST2、ST4、ST8)根际土壤,以同区域撂荒2年以上耕层土壤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土壤理化性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连作年限烟田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并基于冗余分析探讨了土壤化学性质与真菌群落分布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CK)相比,连作和感病降低了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健株根际土壤真菌优势菌群累积相对丰度总和小于病株。属水平上,连作2年和4年烟田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镰刀菌属(Fusarium)相对丰度增幅为81.3%~665.1%,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淡紫紫孢菌属(Purpureocillium)相对丰度降幅为295.2%~1387.1%;种水平上,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相对丰度增幅为88.5%~844.3%。土壤指示物种相对丰度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降低。土壤化学性质与真菌群落丰度密切关联,其中pH值和速效钾含量是影响连作和感病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核心环境因子。[结论]连作和感病降低了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及有益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但提高了病原菌的相对丰度,茄腐镰刀菌可能是引起试验烟株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子仪  包玲凤  濮永瑜  施竹凤  杨光伟  倪明  尹兴盛  杨佩文  
【目的】植烟土壤耕层结构不合理、养分流失、微生物结构失衡是制约烟叶可持续生产的重要条件,探讨不同耕作和施肥模式对烤烟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及烤烟产量的影响,为优化保山地区烟叶生产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设传统旋耕、深耕分别配施化肥和生物有机肥,并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处理烤烟根际微生物的响应特征,进行土壤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和烤烟产量的分析。【结果】与传统旋耕相比,深耕土壤有机质下降17.00%~25.10%,蔗糖酶活性降低22.45%~23.47%,脲酶活性降低2.20%~7.49%,微生物量碳降低11.38%~65.73%,微生物量氮提升10.56%~222.86%。深耕配施生物有机肥没有明显改变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但改变了土壤细菌门、真菌门的群落组成,并富集了放线菌门、绿弯菌门等优势细菌门,降低被孢霉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了烤烟产量,增产率达56.66%。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放线菌门、粘菌门与pH值显著相关,担子菌门与碱解氮显著相关。【结论】深耕配施生物有机肥有助于改善烟田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组成,提高烟叶的经济效益。该研究结果可为深耕、生物有机肥在改良植烟土壤环境和烟叶增产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方宇  白涛  刘冬梅  韩小女  刘舜  王瑞宝  郭永升  陈小龙  王柄权  程凌寒  黄飞燕  余磊  蔡永占  刘佳妮  
【目的】为改善云南烟区植烟土壤微生态环境及从土壤生防菌筛选等角度防治烟草黑胫病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健康与患病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结果】健康烟株根际土壤(ZCTY)和患病烟株根际土壤(HJTY)真菌OTU数分别为1809个和1479个,同时ZCTY的OTU数、特有OTU数分别是HJTY的1.22、1.62倍,且HJTY中的真菌物种量、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ACE、Chao1和Shannon指数较ZCTY分别降低了31.87%、30.47%和0.68%;同时,优势种属中的Soilcoccozyma、镰刀菌属(Fusarium)、Spiromastix和青霉属(Penicillium)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较ZCTY相比,HJTY中的Soilcoccozyma、镰刀菌属和青霉属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177.06%、54.32%和144.27%,而毛壳菌属(Chaetomium)等有益菌属显著减少,且Spiromastix是HJTY的特有菌属;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油壶菌属与有机质、碱解氮均呈显著负相关,镰刀菌属与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Soilcoccozyma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Plectosphaerella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而青霉菌属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外瓶柄霉属(Exophiala)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烟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丰富度的降低及群落结构的改变是烟株患黑胫病后的重要指征之一,其中镰刀菌属、被孢霉属(Mortierella)、青霉属等相关病原菌及腐生菌显著增加,毛壳菌属等有益菌属显著减少,且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受到土壤微生态环境中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欢  俞新玲  林勇明  吴承祯  谢安强  陈灿  李键  洪滔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柳桉、邓恩桉和尾巨桉3种桉树林地根际土壤解磷细菌进行分离和筛选,并对其解磷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3种林分根际土壤中均存在大量的解磷细菌,其中的解有机磷细菌数量为(2.23~4.17)×104cfu·g-1,溶无机磷细菌数量为(2.05~4.00)×104cfu·g-1,解有机磷细菌数量多于溶无机磷细菌数量.不同林分根际土壤解磷细菌数量分布有差异,其数量大小为:柳桉>尾巨桉>邓恩桉.(2)筛选到12株溶无机磷细菌和14株解有机磷细菌,且不同解磷细菌的解磷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12株溶无机磷细菌在无机磷培养液中的有效磷含量为55.854~367.169μg·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健  朱金峰  杜修智  王蒙蒙  许自成  
关键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舒  张林平  张扬  郝菲菲  肖金香  胡冬南  
研究油茶根际解无机磷细菌的解磷能力对提高红壤丘陵区土壤磷素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从油茶根际分离筛选出97株具有解无机磷能力的菌株,采用NBRI-BPB培养基进行复筛获得5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解无机磷细菌,并测定其在NBRIP培养基中有效磷含量,采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Biolog系统和16Sr DNA序列分析鉴定细菌种类,确定WB38为耳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uricularis),WB39(WB75)为杓兰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ypripedii),WB53(WB68)为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研究了解磷菌株WB...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骞予   赵娅红   吕怡颖   邓晨宵   肜磊   卢超   余磊   戴利利   齐颖   高鹏华   蔡宪杰   闫鼎   黄飞燕   韩天华  
【目的】为探明生物炭施用量对烟草旺长期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结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改善烟草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以及为生物炭在植烟土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研究以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在施肥减量10%的前提下,设置施用生物炭250 g/株(A_(1))、300 g/株(A_(2))和350 g/株(A_(3))3种处理,并以常规施肥为对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处理旺长期烟株根际土壤真菌ITS1基因进行测定。【结果】施用生物炭可以改变土壤真菌α多样性和种群结构,在所有土壤样品中A_(3)处理真菌多样性及丰富度最高。门水平上,各处理主要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相对丰度与生物炭施用量呈负相关,担子菌门相对丰度与生物炭施用量呈正相关。纲水平上,施用生物炭降低了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提高了伞菌纲(Agaricomycetes)和银耳纲(Tremellomycetes)的相对丰度。属水平上,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了青霉菌属(Penicillium)、枝孢瓶霉属(Cladophialophora)、螺旋聚孢霉属(Clonostachys)等真菌相对丰度;提高了镰刀菌属(Fusarium)、Saitozyma、锥盖伞属(Conocybe)、附球菌属(Epicoccum)等真菌相对丰度。FUNGuild真菌功能预测发现,各样本根际土壤真菌的功能类型以腐生营养型与腐生营养型—共生营养型为主。生物炭处理中植物病原相对丰度均低于对照。【结论】施用生物炭350 g/株烟株有效改善了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有利于维持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降低土壤病原真菌的丰度,可为植烟区合理施用生物炭提供技术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