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6)
- 2023(9015)
- 2022(8158)
- 2021(7852)
- 2020(6586)
- 2019(15378)
- 2018(15509)
- 2017(29830)
- 2016(16378)
- 2015(18493)
- 2014(18471)
- 2013(18290)
- 2012(16565)
- 2011(14832)
- 2010(14521)
- 2009(13107)
- 2008(12534)
- 2007(10660)
- 2006(9137)
- 2005(7706)
- 学科
- 济(61440)
- 经济(61374)
- 管理(45798)
- 业(42982)
- 企(36347)
- 企业(36347)
- 方法(31405)
- 数学(27259)
- 数学方法(26935)
- 农(15819)
- 学(15250)
- 财(14793)
- 中国(14742)
- 业经(13444)
- 地方(12734)
- 理论(10945)
- 和(10627)
- 农业(10615)
- 贸(10427)
- 贸易(10423)
- 易(10105)
- 环境(10091)
- 技术(10085)
- 务(9937)
- 财务(9877)
- 财务管理(9861)
- 制(9530)
- 企业财务(9351)
- 教育(8919)
- 划(8764)
- 机构
- 大学(228339)
- 学院(226050)
- 管理(93456)
- 济(83114)
- 理学(82097)
- 理学院(81179)
- 经济(81110)
- 管理学(79532)
- 管理学院(79155)
- 研究(74532)
- 中国(52663)
- 科学(49748)
- 京(48958)
- 所(37771)
- 农(37518)
- 业大(36957)
- 财(36563)
- 研究所(34986)
- 中心(33528)
- 江(31079)
- 北京(30908)
- 财经(30293)
- 范(30045)
- 师范(29764)
- 农业(29562)
- 院(27753)
- 经(27580)
- 州(25844)
- 技术(24744)
- 师范大学(24192)
- 基金
- 项目(164853)
- 科学(128349)
- 基金(118853)
- 研究(118356)
- 家(104410)
- 国家(103581)
- 科学基金(88541)
- 社会(71614)
- 社会科(67706)
- 社会科学(67687)
- 省(64814)
- 基金项目(64141)
- 自然(60149)
- 自然科(58704)
- 自然科学(58689)
- 自然科学基金(57599)
- 划(54849)
- 教育(53847)
- 资助(49415)
- 编号(48464)
- 成果(38746)
- 重点(36535)
- 部(35569)
- 发(34382)
- 创(33969)
- 课题(33058)
- 科研(32077)
- 创新(31627)
- 计划(30699)
- 大学(30331)
共检索到312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书志 曹秀文 蔡斌 余英
采用均匀典型整群抽样调查法,调查了白龙江林区人工云杉落叶病发生严重地区的40块样地,每标准样地按不同病级对40株云杉进行了解析,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推导出了云杉落叶病材积损失率估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云杉落叶病使云杉树高平均年生长量减少12.4%~78.1%,云杉直径平均年生长量减少10.4%~71.1%,材积平均年生长损失率为13.0%~90.12%。检验结果表明,该材积损失率估测模型预测准确,精度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春琳 许秀兰 徐明庆 刘应高
以四川马厂梁林场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为研究对象,探讨云杉落针病发病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设置3个海拔高度(2 590、2 690、2 790 m)样地,进行病害调查,每样地按云杉发病程度分4个病级,分级采集1年生针叶,测定针叶各生理生化指标。病害调查发现,海拔越高,云杉落针病发病越严重。生理生化测定结果表明,云杉落针病发病越严重,POD、PPO和PAL酶活性偏高,MDA含量增加,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减少。
关键词:
川西云杉 落针病 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玉梅 杨万勤 张健
采用分解袋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纯林与混交林叶凋落物的质量损失过程及土壤动物与微生物的作用。结果如下:(1)云杉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即土壤动物主要在分解前期发挥作用,其中,大型土壤动物早期以植食性的蛴螬为主,中期以捕食性的石蜈蚣为主,后期以腐食性的马陆为主;中小型土壤动物始终以螨类、跳虫和线虫为优势类群;相关分析表明线虫数量与云杉叶凋落物分解速率相关性最大,大型土壤动物次之。(2)云杉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即土壤微生物主要在分解后期发挥作用,进一步相关分析表明真菌数量与云杉叶凋落物分解速率相关性大于细菌和放线菌。(3)云杉纯林叶凋落物分解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锦乾 李玉英 张海江 齐跃强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云杉落针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不同云杉树种和营林抚育措施与云杉落针病的 关系调查以及云杉落针病的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和云杉落针病流行规律为依据,选用 抗病树种紫果云杉造林、营造混交林、及时进行抚育间伐是防治云杉落针病的根本措施。使用75%百菌清,50%多 菌灵和50%甲基托布津的1 000×液,65%代森锌、50%甲霜铜的500×液喷雾,对云杉落针病的林间防治效果均可 达到90%以上;在山高坡陡、林木高大、交通和水源不便的地区,使用安林I、安林Ⅱ杀菌烟剂,对云杉落针病的林 间防治效果分别为81.9%和79.0%。各种药剂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菌作用明显优于其...
关键词:
云杉 落针病 防治技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健生 陈莎 彭建
雪灾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严重生态干扰之一,会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并降低生态系统功能。利用2000-2011年SPOT NDVI长时间序列影像数据,基于SG滤波函数进行时序重建,采用灾后同期影像的图像阈值法,以常年多灾的云南省2008年雪灾为例,进行雪灾森林植被受损评估。评估结果与全国灾情月报中的云南省雪灾范围基本一致,全省森林雪灾受损面积达12.09%,主要分布在滇西北的迪庆州、怒江州。对森林雪灾受损程度分析表明,全省重度受灾县7个,中度受灾县13个,轻度受灾县45个。对海拔、坡度、坡向、坡位等地形条件的叠加分析表明,海拔3300~4000 m、坡度5~15°、处于东坡或东北坡中坡位的森林植被受损最严重。本研究有助于实现森林雪灾损失的快速评估,对有效规避次生灾害、开展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擎 王振锡 王雅佩 刘梦婷 杨勇强
森林郁闭度作为林业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评价和监测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提取GF-2号遥感影像的光谱信息、纹理特征因子和地形因子,结合地面样方的实测郁闭度数据,为了筛选出对郁闭度反演影响较大的因子和构建反演精度较高的估测模型,首先对各个因子与郁闭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剔除相关性较低的因子;其次对各个纹理特征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主成分法对各个波段的纹理特征因子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出合理的纹理特征因子与影像的光谱信息、地形因子等特征,并以此作为自变量构建郁闭度估测的逐步回归模型。研究表明:以纹理特征+光谱信息+地形因子为自变量构建的估测模型拟合度为0.823,经精度检验EA%达到89.82%。总体来看,该模型基本上满足了郁闭度反演的需要,为新疆天山云杉森林生态系统的评估和实现精准数字林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雅佩 王振锡 李擎 刘梦婷 杨勇强
【目的】林分密度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因素,是森林资源调查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林木生长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无人机影像,以实现提取不同郁闭度的林分密度,旨在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山区森林资源更新恢复评价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新疆农业大学实习林场伐后更新的天然林为研究对象,以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 tianshanica纯林为主,基于无人机影像,利用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方法提取了低、中、高3种不同郁闭度林分的天山云杉冠幅信息,进而估算林分密度,提出了采用平均冠幅法估测高郁闭度林分冠层遮挡区域林木株数的方法。【结果】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新疆农业大学实习林场伐后更新的天山云杉树冠边缘信息提取精度较高,提取的林分密度与实测结果相近。其中低、中郁闭度林分中林分密度提取精度分别为0.986 8和0.933 3,高郁闭度林分中林分密度提取精度相对较低,为0.765 7。【结论】总体来看,该方法用于研究区天山云杉林伐后更新地林分密度估测是可行的,采用树冠平均冠幅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伐后更新造林地的林分密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宇庭 史为良 华东升 张久国
根据 1990、1998年鲢、鳙渔获物的年龄组成 ,相关年份的放养尾数及 1995年后的历年捕获量 ,结合可捕群体、补充群体等假设条件 ,利用修正的“恒定参数系统法”拟合分析了 1995年溢洪后大伙房水库鲢、鳙的残存率、死亡系数、回捕率 ,探讨了′95溢洪对该水库鲢、鳙渔业的影响 ,并根据理论捕获量推算出溢洪造成的损失分别为鲢 2 50~ 350t ,鳙 2 37~ 4 36t。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军虎 孟德连 吴孝兵 王康宁 刘亚利
采用Sibbald强饲法,通过无氮饲粮法和回归法估测肉鸡内源氨基酸的损失量。结果发现,每kg干物质采食量中,2种方法估测的粗蛋白质内源损失量分别为178414.43和142438.89mg,总氨基酸内源损失量分别为15727.96和14414.52mg。说明无氮饲粮法和回归法均可估测内源损失量,且2种方法的估测值相似。
关键词:
肉鸡 内源氨基酸 无氮饲粮法 回归分析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云云 亢新刚 高延 冯启祥 姚景春 王卓晖
本文采用长白山地区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14个皆伐样地数据,分析6个主要树种的径阶年龄变异系数,根据其计算不同精度下外业抽样调查估测林分年龄所需的样本量;采用平均木法估测林分年龄,分析其估测精度随着株数的变化。结果表明,6个树种的年龄变异系数随着径阶的增加,呈现波动性变化。云杉、冷杉和红松3种针叶树的年龄变异系数随径阶变化差异较小,主要在20%~35%之间变化;紫椴、枫桦和色木槭3种阔叶树则在15%~35%之间变化。采用1~3株平均木估测林分年龄精度较低,一般在30%~60%;随着株数的增加估测精度逐渐提高,一定株数后精度增加变缓,基本在90%以上,随后在最高值处上下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岳朝阳 张新平 刘振坤 王波 李新华 黄新平
云杉雪枯病的防治研究@岳朝阳@张新平@刘振坤@王波@李新华@黄新平¥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新疆天山西部林业局¥新疆阿尔泰山林业局云杉雪枯病,防治试验,杀菌剂云杉雪枯病的防治研究*岳朝阳张新平刘振坤王波李新华黄新平关键词云杉雪枯病防治试验杀菌剂云杉雪枯病(Lo...
关键词:
云杉雪枯病,防治试验,杀菌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乔春贵 胡奇 赵建伟 单利民 王福军 张凤和
Wade多元回归模型曾用于高粱和向日蔡苗情评鉴.但由于这种方法尚未经试验单独检验,所以,本研究旨在通过田间试验验怔并进一步改进该模型.结果表明,预则籽粒产量与实测籽粒产量之间非常吻合,说明山苗情不宜预测籽粒产量损失的回归分析法可靠.晚出苗植株比早出苗植株对产量的贡献小,即使在稀植条件下也是如此.断条超过2m以上显著减产.目前,正研究确定苗情是否适宜和是否需要补种的简单方法.
关键词:
向日葵 苗情不宜 产量 回归模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边银丙 沈宝仙 赵纯森 周茂繁 王春和 胡青松
1992~1994年在湖北省南部杉木人工林中对杉木落针病(LophodermiumuncinatumDarker)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定位研究。病害于4月中旬在2年生针叶上显露症状,6月中旬病斑停止出现,9~11月病斑又略向四周扩展,翌年4月下旬在枯黄的病叶上产生子实体。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能或未成熟的子囊盘在杉木的感病针叶上越冬。子囊孢子传播期为3月中旬至6月中旬,4月上、中旬为传播高峰期,孢子散放量与降水量密切相关。从带有子实体的病组织上分离到的菌丝体,人工接种能使健康针叶发病,并能再分离到相同的菌丝体,感病针叶上自然条件下能产生子实体。子囊孢子刺伤接种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无伤接种。分生孢子刺...
关键词:
杉木 落针病 症状 传播 侵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宝仙 边银丙 罗永生
通过杉木无性系测定林中25个无性系感染落针病(LophodermiumuncinatumDarker)的病情调查,分析其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同时采用人工室内接种方法测定无性系的抗病性。结果表明:杉木不同无性系间的病情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该病极严重地影响树木生长,病情指数与胸径生长量呈显著直线负相关。室内接种各无性系间发病率差异极显著,与林分中病情指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34。这表明杉木抗病性能的测定可以在室内接种进行。
关键词:
杉木 落针病 抗病性 无性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贵峰 臧润国 丁易 郭仲军 张炜银 成克武 白志强 张新平 巴哈尔古丽·阿尤甫
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结构不仅对群落结构有直接影响,而且能表征群落的发展和演变趋势[1]。种群结构包括径级结构、高度结构、年龄结构等[2]。年龄结构是种群的重要特征,但由于年龄的数据在许多情况下非常难于得到,因此许多学者在进行种群结构的研究过程中,都采用了大小结
关键词:
新疆 天山云杉 种群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