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8)
2023(1582)
2022(1429)
2021(1359)
2020(1326)
2019(2861)
2018(2830)
2017(4568)
2016(2928)
2015(3220)
2014(3304)
2013(3405)
2012(3345)
2011(2761)
2010(2928)
2009(2727)
2008(2949)
2007(2626)
2006(2245)
2005(2075)
作者
(10614)
(8960)
(8867)
(8287)
(5790)
(4651)
(3990)
(3561)
(3532)
(3382)
(3238)
(3031)
(3012)
(2962)
(2945)
(2866)
(2653)
(2598)
(2582)
(2518)
(2513)
(2352)
(2292)
(2185)
(2110)
(1975)
(1975)
(1963)
(1956)
(1918)
学科
管理(9700)
(8558)
(8253)
企业(8253)
(6457)
经济(6453)
(5824)
(5000)
财务(4992)
财务管理(4979)
企业财务(4746)
(4623)
教育(4275)
(3983)
研究(3781)
研究生(3494)
(3182)
制度(3175)
(2857)
方法(2653)
(2314)
银行(2294)
医疗(2268)
(2268)
数学(2191)
服务(2174)
数学方法(2129)
(2010)
中国(1812)
理论(1719)
机构
大学(41099)
学院(38932)
研究(17662)
科学(12063)
中国(11904)
(11621)
管理(11426)
(10475)
(10041)
(9966)
经济(9866)
业大(9203)
农业(9168)
理学(9096)
研究所(9055)
理学院(8935)
管理学(8554)
(8538)
管理学院(8491)
中心(7420)
(7398)
(7125)
(7006)
北京(6530)
(6239)
农业大学(5978)
(5811)
技术(5700)
(5660)
实验(5225)
基金
项目(26462)
科学(18557)
基金(17500)
(17088)
国家(16951)
研究(16187)
科学基金(13126)
(11732)
自然(10469)
自然科(10212)
自然科学(10203)
自然科学基金(10004)
(9484)
基金项目(9203)
教育(8531)
资助(7827)
社会(7682)
社会科(7162)
社会科学(7158)
重点(6823)
科技(6692)
计划(6584)
编号(6274)
成果(5672)
科研(5609)
课题(5438)
(5283)
(5202)
(5042)
大学(4934)
期刊
(14689)
经济(14689)
研究(13386)
中国(12575)
学报(12166)
(10062)
科学(8729)
大学(8690)
学学(8321)
(7936)
教育(7569)
农业(6806)
(6804)
管理(4572)
(4336)
金融(4336)
林业(4138)
(4122)
业大(3924)
(3677)
卫生(3677)
(3408)
会计(3396)
财会(3209)
研究生(3127)
学位(3110)
农业大学(3061)
技术(2832)
财经(2542)
通讯(2321)
共检索到67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夏博  田呈明  骆有庆  赵丰钰  马建海  王国仓  韩富忠  
云杉矮槲寄生是严重危害三江源地区天然云杉林的多年生寄生性种子植物。对云杉矮槲寄生开花动态的定点监测结果表明:云杉矮槲寄生花期持续40天以上,单株花序寿命约为15天;雌花在花期结束后6~8天后开始坐果,幼果初期无果梗,浅绿色,直径约为1~1.3mm;果实成熟后期,果梗逐渐伸长至1~1.5mm,颜色转为深绿色。4种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类药剂[40%乙烯利水剂,50%国光丁酰肼可溶性粉剂,20%国光萘乙酸粉剂(NAA)和90.8%脱落酸(ABA)]对云杉矮槲寄生花芽的药剂防治试验发现:1∶400的40%乙烯利水剂为防除效果最佳,可达100%,且未对云杉植株产生不良药害反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阳  田呈明  才让旦周  李周园  李涛  胡岳  李积润  
以青海省仙米林区受矮槲寄生侵染的云杉林为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小班进行样带调查,统计分析发病率后,发现云杉矮槲寄生在小班内从下坡至顶坡危害逐渐加强。按矮槲寄生病级(DMR)分级系统统计样带内所有寄主病级,从柱状图中分析发现,云杉矮槲寄生优先分布于寄主下层树冠,而后不断向上扩展。在整个仙米林区设置标准样地40块,采用Canoco 4.5软件对标准地内病情指数、寄主平均胸径、寄主平均树高、林分类型、混交度、草本盖度、苔藓厚度等响应变量,以及郁闭度、坡度、坡位、海拔等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RDA),发现郁闭度、坡度、坡位、海拔和林分组成是影响云杉矮槲寄生在林间发生的主要因子,其中郁闭度与矮槲寄生的病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超  陈磊  田呈明  李涛  汪荣  杨启青  
云杉矮槲寄生(Arceuthobium sichuAnense)是一种寄生性种子植物,主要寄生于云杉属植物,近年来对我国"三江源"地区的云杉天然林和次生林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利用GArP和mAxent生态位模型,基于已报道的云杉矮槲寄生分布点的数据,对其在中国的分布区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GArP模型预测的分布范围较广,mAxent内部层次更细致,为得到最佳结果,将2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赋予一定的权重(4∶1)从而获得最佳结果;roc曲线评价结果表明,GArP-mAxent模型的Auc值为0.937,达到了极高的精度。通过该模型预测可见,云杉矮槲寄生...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奋学  黄华宏  童再康  朱玉球  何福基  
为揭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矮生的原因,以矮生杉木和正常杉木为材料,对其生长特性、枝条和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矮生杉木在枝条年生长量方面极显著低于正常杉木,其中矮生杉木主干、主枝年伸长量均值分别为25.54和24.59 cm,正常杉木相应均值分别为89.61和57.52 cm;在枝皮率方面,矮生杉木和正常杉木的均值分别为76.50%和37.70%,差异极显著;在管胞平均面积方面,矮生杉木(241.901 6μm2)极显著小于正常杉木(308.894 6μm2),然而,矮生杉木的平均管胞密度(3 375个.mm-2)却极显著高于正常杉木(2 456个·...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岳朝阳  张新平  刘振坤  王波  李新华  黄新平  
云杉雪枯病的防治研究@岳朝阳@张新平@刘振坤@王波@李新华@黄新平¥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新疆天山西部林业局¥新疆阿尔泰山林业局云杉雪枯病,防治试验,杀菌剂云杉雪枯病的防治研究*岳朝阳张新平刘振坤王波李新华黄新平关键词云杉雪枯病防治试验杀菌剂云杉雪枯病(Lo...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晓琴  任毅华  臧建成  张艺超  
[目的]确定冷杉梢斑螟在林芝地区林芝云杉上的生物学特性,为以后科学防控该害虫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通过野外定点观察、室内解剖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冷杉梢斑螟的年生活史、各虫态形态特征、习性。[结果]表明:冷杉梢斑螟在林芝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危害林芝云杉球果果轴、种鳞和种子,且以幼虫在球果内越冬,有滞育现象,无转移危害现象,翌年6月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一直持续到8月上旬,成虫期5~8 d,卵期9~14 d,幼虫期近10.5个月,蛹期25~36 d。[结论]冷杉梢斑螟危害林芝云杉球果,影响林芝云杉林的天然更新,建议每年12月、1月对落地球果和挂在树上的畸形球果进行清理并深埋,以减少冷杉梢斑螟的种群数量和对来年林芝云杉球果的危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青  张媛  陈剑  Sailesh Ranjitkar  沈立新  
基于单数茶树与样方尺度对影响扁枝槲寄生分布的因子进行回归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扁枝槲寄生的平均寄生株率达40%,株高频度分布为生态分布,分支数为左偏正态分布,常分布在树高的1/3~3/4处;扁枝槲寄生的分布对茶树因子的依赖程度高于环境因子。2)基于单株茶树尺度,影响扁枝槲寄生分布的因子大小顺序为:冠幅>地径>树高>枝下高>苔藓/地衣覆盖率。具有较大冠幅、地径≥11 cm、树高≥3.1 m、枝下高在23~55 cm且苔藓覆盖率较高的茶树上寄生较多。3)基于群落样方尺度,影响扁枝槲寄生分布的环境因子大小顺序为:海拔>坡向>郁闭度>坡度。扁枝槲寄生在调查地区主要分布海拔1 420 m以上,山顶或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秀英  韩艳洁  
杨柴锈病(Uromyceshedysari-mongoliciYuan.)是毛乌素沙地先锋固沙树种杨柴(HedysarummongolicumTurcz.)的重要病害。由于受其危害,使杨柴提早落叶、枝条枯死,严重影响了杨柴的生长发育,给治沙造林生产带来很大损失。锈寄生菌(Sphaerellopsisfilum(Biv.-Bern.exFr.)Sutto...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隽  刘一星  田站礼  冈野健  和田昌久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鑫   陈虹   赵善超   陈兵权   郭来珍   周昊亮  
【目的】研究新疆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种子雨时空动态分布规律和种子萌发状况,为预测森林群落的演替趋势,并为保护天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林场设置3块面积为1hm~2天然林永久固定监测样地,采用机械布局的方法以10 m×10 m的样方为单位,在样方中心设置1个种子雨收集器,每个样地共100个收集器。采用方差/均值(C_x)、负二项指数(K)、聚集度指标(I)、Cassie R M指标(C_A)等4种空间分布类型评价方法判别种子雨空间分布状态。此外,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分别测定种子千粒重、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散种量较高;2022年的种子雨总量极显著高于2021年的种子雨总量;C_x为2 047.01、K为1.02、I为2 046.01、C_A为0.99,4个指标均显示种子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各样地高峰期的天山云杉种子千粒重显著高于初始期和末尾期的天山云杉种子千粒重;而种子雨初始期和高峰期的种子平均发芽势与平均发芽率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末尾期的种子的平均发芽势和平均发芽率。【结论】天山云杉种子的散种量存在较大的年际变化,且种子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落种高峰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此时种子质量最大,平均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图5表1参29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军辉  张建国  张守攻  许洋  李汝杰  齐秀兰  侯晓柱  
采用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扦插繁殖方法对影响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插穗生根的内在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别就川西云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插穗类型、插穗长度、采穗母树坡位、采条方向、插穗切口处理方式和环割等对插穗生根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 mg.kg-1ABT 1号生根粉处理插穗基部3 h,500 mg.kg-1ABT 1号生根粉处理1h和1 000 mg.kg-1IBA速蘸处理,促进川西云杉硬枝插稳生根的效果较佳,生根率分别达到81.0%,76.2%和78.6%。不带上1年生枝条的生根率显著大于带上1年生枝条的,分别为56.4%,16.7%和14.3%。平均生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安三平  王丽芳  石红  王美琴  张江涛  王军辉  张守攻  
在甘肃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苗圃,系统研究了IBA、NAA、ABT对不同蓝云杉品种的扦插生根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蓝云杉插穗愈伤始期为扦插后10 d,插后30 d开始生根,高峰期在插后40 70 d,80 d时扦插生根率达到97%。蓝云杉5个品种间扦插生根率和平均根长差异显著,品种间生根数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插穗处理时间是影响蓝云杉生根率的主导因子。侧枝类型对生根影响差异极显著,一级侧枝生根率达到100%,二级侧枝生根率为88.97%。插穗长度对蓝云杉平均根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生根数量和根系效果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插穗年龄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蓝云杉扦插的最优配方为,剪取采穗母树上1龄的8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卫芬  林丽飞  吴仕仙  刘发万  张丽琴  秦荣  
根据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从云南常见的23种园艺植物上鉴定出3种矮化线虫:厚尾矮化线虫(Tylenchorhunchu crassicau-datus)、尤因矮化线虫(Tylenchorhunchus ewingi)、异裸露矮化线虫(Tylenchorhunchus paranudus),为云南园艺植物寄生线虫新记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金耀  屈振刚  
对管侧沟茧蜂的寄生行为、寄主范围、寄主大小的选择及生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管侧沟茧蜂主要寄生夜蛾科的甜菜夜蛾、粘虫和斜纹夜蛾等害虫的1~2龄幼虫,对粘虫1~3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42,0.54,0.05,3龄以上幼虫很少寄生。管侧沟茧蜂羽化后当天就能交配寄生,雌成蜂6日龄前的寄生数量占90%,在19~25℃单雌平均产茧30个,单雌最多产茧89个,雌蜂平均寿命,最长13 d,该蜂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和控制目标害虫的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锦乾  李玉英  张海江  齐跃强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云杉落针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不同云杉树种和营林抚育措施与云杉落针病的 关系调查以及云杉落针病的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和云杉落针病流行规律为依据,选用 抗病树种紫果云杉造林、营造混交林、及时进行抚育间伐是防治云杉落针病的根本措施。使用75%百菌清,50%多 菌灵和50%甲基托布津的1 000×液,65%代森锌、50%甲霜铜的500×液喷雾,对云杉落针病的林间防治效果均可 达到90%以上;在山高坡陡、林木高大、交通和水源不便的地区,使用安林I、安林Ⅱ杀菌烟剂,对云杉落针病的林 间防治效果分别为81.9%和79.0%。各种药剂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菌作用明显优于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