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09)
- 2023(5281)
- 2022(4619)
- 2021(4210)
- 2020(3594)
- 2019(7863)
- 2018(7941)
- 2017(14034)
- 2016(8429)
- 2015(9484)
- 2014(9762)
- 2013(9357)
- 2012(8627)
- 2011(7941)
- 2010(7876)
- 2009(7137)
- 2008(6843)
- 2007(6168)
- 2006(5410)
- 2005(4751)
- 学科
- 济(28398)
- 经济(28352)
- 管理(20676)
- 业(17714)
- 企(13908)
- 企业(13908)
- 方法(12004)
- 学(11839)
- 农(10044)
- 数学(9950)
- 数学方法(9832)
- 中国(7301)
- 业经(6874)
- 地方(6872)
- 制(6810)
- 体(6717)
- 农业(6458)
- 理论(6294)
- 财(5999)
- 环境(4819)
- 教育(4756)
- 和(4552)
- 银(4524)
- 银行(4465)
- 划(4427)
- 行(4346)
- 水产(4344)
- 融(4343)
- 金融(4335)
- 贸(4216)
- 机构
- 学院(118704)
- 大学(117689)
- 研究(46611)
- 管理(40113)
- 济(39552)
- 经济(38555)
- 理学(34309)
- 科学(34238)
- 理学院(33804)
- 管理学(32960)
- 中国(32772)
- 管理学院(32756)
- 农(32724)
- 农业(26536)
- 所(26532)
- 京(25436)
- 研究所(24892)
- 业大(24778)
- 中心(20296)
- 江(19087)
- 省(18107)
- 财(17968)
- 院(17323)
- 技术(17103)
- 农业大学(16953)
- 室(16638)
- 范(16425)
- 师范(15997)
- 北京(15517)
- 州(15033)
- 基金
- 项目(85981)
- 科学(65254)
- 基金(59654)
- 研究(57214)
- 家(55894)
- 国家(55446)
- 科学基金(44823)
- 省(36641)
- 社会(33222)
- 基金项目(31846)
- 自然(31441)
- 社会科(31237)
- 社会科学(31226)
- 划(31019)
- 自然科(30654)
- 自然科学(30642)
- 自然科学基金(30088)
- 教育(26520)
- 资助(24427)
- 编号(22428)
- 重点(20543)
- 计划(19553)
- 发(19092)
- 成果(18621)
- 科技(18234)
- 部(17750)
- 创(17687)
- 课题(17222)
- 科研(17192)
- 创新(16598)
共检索到176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马廷龙 龚小玲 管哲成 鲍宝龙
我国曾发生多起食用虾虎鱼的中毒事件。从发生中毒事件的广东湛江徐闻县西连镇采集了有毒虾虎鱼,经形态学鉴定为云斑裸颊虾虎鱼(Yongeichthys criniger),其体内含河鲀毒素。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云斑裸颊虾虎鱼各组织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的含量,结果显示每千克组织的TTX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脏(69.954 mg)、卵巢(9.510 mg)、皮肤(8.937 mg)、肌肉(5.181 mg)、眼睛(3.321 mg)。比野生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相应组织TTX含量均要高,毒性强烈。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安利 王维娜 刘存岐 王所安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它是对虾生长、代谢及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则因对虾的个体大小、生长率、成熟度和环境因子的不同而异。缺乏维生素C不仅影响对虾蜕皮和伤口愈合,而且还会导致患病或降低抗御不良环境的能力。到目前为止,我国养殖对虾配合饵料中所添加的维生素C数量多参照国外虾类的标准,尚无切合中国对虾特点的添加标准,这对我国的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维生素C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文正 邸向乾 王锡昌 汪之和
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对船上不同方式加工处理后南极磷虾不同部位的氟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鲜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虾壳中含量最高,为538.67 mg/kg,虾头中含量为395.20 mg/kg,虾肉中含量最少,为50.33 mg/kg,约为虾壳中的十分之一;不同体长的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差异不显著;总体上环境温度为4℃时,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中氟含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但4 h内南极磷虾虾肉中氟含量上升,达到最大值59.67 mg/kg,之后开始下降。经70℃和沸水热处理后的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差异不显...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氟含量 加热 冻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维娜 王安利 刘存岐 王所安 王荣端 马志强
在铜含量不同的饵料对中国对虾生长及体内铜、锌和铁含量影响的研究中,发现饵料中铜含量为25.27mg/kg时,可使体长为30~40mm的中国对虾增长最快。饵料中铜含量与对虾头胸部铁含量呈负相关,而与对虾腹部铜锌含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
铜 锌 铁 饵料 中国对虾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秦志华 李健 王群 刘淇
用添加不同浓度LAPP的饲料投喂中国对虾30d,每隔5d取对虾血淋巴,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溶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试验结束时测定盐度突变对中国对虾成活率的影响及其体内维生素C积累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高浓度LAPP组对虾较对照组及低浓度组3种酶活力都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但是酶活力并不是持续升高,一段时间后又有所回落;盐度突变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3%组显著提高了对虾的成活率;HPLC法测定对虾体内维生素C积累量的变化情况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对虾体内的维生素C积累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中国对虾稚虾饲料LAPP的适宜添加量为3000mg...
关键词:
Vc-2-多聚磷酸酯 中国对虾 免疫因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涛 郭志勋 黄建华 杨丽诗 温为庚 杨其彬 江世贵
利用含3×103、6×102、2×102copies/mL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virus,WSSV)粗提液和PBS液人工注射感染携带病毒量约1×105copies/g的斑节对虾,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显微镜观察法研究了感染后斑节对虾发病死亡率、肌肉内WSSV含量及总血淋巴细胞数和不同种类血细胞的比例组成变化。结果表明,3种浓度下斑节对虾累积死亡率分别为93.33%±2.89%、56.67%±5.77%和45.00%±5.00%,对照组没有发生死亡。注射3×103copies/mL的浓度组,在注射后30 min时,对虾肌肉内的病毒含量达到最低值(3.54×...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浩 陈立云 杨益善 李军民
以30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其再生力与头季稻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头季稻齐穗后18d体内营养元素含量与再生力的相关性较弱;头季稻收割时体内N和P含量与再生力呈显著正相关,K,Mg及Fe,Mn,Cu,B等元素含量与再生力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头季稻收割前12d左右施1次促芽肥和头季稻收割后5d左右施1次保芽肥是必要的,P肥1次性作底肥施用,K肥可采用头季稻所需头季施,再生稻所需再生季施的方法;在头季稻生育后期应尽量避免施用Mg及Fe,Mn,Cu,B,Zn等微量元素肥料,以免影响水稻再生力.
关键词:
水稻 再生力 营养元素 相关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安利 王维娜 刘存岐 王所安 王荣端 马志强
饲料中硒含量对中国对虾生长及其体内含量的影响王安利,王维娜,刘存岐,王所安(河北大学生物学系,保定071002)王荣端,马志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066100)关键词硒,饲料,中国对虾EFFECTSOFSELENIUMCONCENT...
关键词:
硒,饲料,中国对虾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公翠萍 朱文彬 刘浩亮 梁政远 董在杰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虾青素,测定粉白、红斑、黑斑3种体色红罗非鱼各组织(皮肤、鳍、肌肉、眼球、鳃)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分析不同虾青素含量对红罗非鱼不同组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从而推断类胡萝卜素在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和沉积方式。结果显示,虾青素添加量为400 mg/kg时,红罗非鱼皮肤、鳍、肌肉、眼球和鳃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高,体色明显改善,其中黑斑红罗非鱼鳃部类胡萝卜素沉积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但3种体色红罗非鱼一些组织器官类胡萝...
关键词:
红罗非鱼 类胡萝卜素 沉积 虾青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海新 张农 董黎明 李庐峰
采用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的河豚毒素含量,选用河豚(Takifugu)和织纹螺(Nassarius)为主要研究对象,样品先由0.1%乙酸提取,经过C18固相萃取柱净化。以庚烷磺酸钠为离子对试剂,应用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分离河豚毒素,采用在线柱后衍生系统,在110℃高温和4mol.L-1NaOH强碱条件下,将河豚毒素衍生化成具有荧光特性的C9碱,荧光检测器定量检测。河豚毒素在5~1 600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99 7;1、2、8μg.g-1,3个浓度水平添加样,日内和日间的回收率为80.9%~91.2%、相对标准偏差为1.93%~5.57%;方法定量限为1μg...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柱后衍生 河豚毒素 水产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战文斌 王远红 铃木信一 俞开康 福田颖穗
用投喂患白斑症病毒病的虾组织人工感染日本对虾稚虾。每日取样,整虾冰冻切片,单克隆抗体的荧光抗体方法,原位观察病毒在虾体内的感染增殖。结果表明:感染后三天内,在感染虾的各组织器官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病毒感染的阳性细胞;第四天首先在鳃丝腔内的小量血细胞观察到病毒感染;第五天除血细胞外同时在血窦、鳃上皮组织、皮下组织内观察到;第六天进而在心脏、胃上皮组织内观察到;第七天进一步又在淋巴器官、中肠内观察到;第八天和第九天观察的所有样品在以上组织器官中均为病毒感染阳性。整个观察过程中在肝胰腺没有发现病毒感染的阳性细胞。
关键词:
日本对虾 白斑症病毒 感染增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海燕 李清云 邴晓菲 郭萌萌 顾海峰 翟毓秀 谭志军
氮杂螺环酸毒素(azaspiracids,AZAs)隶属八大类海洋贝类毒素,为一类含氮且具独特螺环结构的聚醚类毒素。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复合离子阱质谱,研究了分离自中国近海的1株氮杂螺环酸产毒藻腹孔环胺藻(Azadinium poporum,AZDY06)所产氮杂螺环酸毒素在栉孔扇贝体内的蓄积、分布和生物转化机制。通过将栉孔扇贝暴露产毒藻的方式,分析扇贝内脏团、裙边、闭壳肌和其他可食组织4个组织部位的AZAs及其代谢产物分布,研究栉孔扇贝对毒素的代谢机理。结果表明,AZDY06主要产生AZA2毒素,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明敏 刘正坪 胡俊
以不同抗病性品种的茄子幼苗为试材 ,研究了茄子黄萎病菌毒素对其叶片POD ,PAL及PPO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抗、感病品种茄子幼苗用毒素处理后 ,POD ,PAL ,PPO活性均比未处理的对照有所提高 ,且随处理时间延长 ,其活性变化呈先升高 ,后降低趋势 ,即POD活性在处理后 0~ 2 4h逐渐升高 ,之后下降 ,PPO和PAL活性在处理后 0~ 36h升高 ,而后活性下降。随毒素浓度增加 ,POD ,PAL ,PPO活性变化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3种酶活性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茄子黄萎病菌 毒素 酶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