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0)
- 2023(9608)
- 2022(8596)
- 2021(8417)
- 2020(6965)
- 2019(16334)
- 2018(16496)
- 2017(31107)
- 2016(17450)
- 2015(20041)
- 2014(20132)
- 2013(19440)
- 2012(17464)
- 2011(15794)
- 2010(15701)
- 2009(13866)
- 2008(13203)
- 2007(11340)
- 2006(9740)
- 2005(8239)
- 学科
- 济(62208)
- 经济(62140)
- 管理(47240)
- 业(43059)
- 企(36600)
- 企业(36600)
- 方法(31366)
- 数学(27223)
- 数学方法(26820)
- 中国(16809)
- 农(15715)
- 财(14652)
- 学(14321)
- 业经(14011)
- 教育(13646)
- 地方(13382)
- 理论(13187)
- 贸(11076)
- 贸易(11070)
- 和(10808)
- 易(10699)
- 农业(10561)
- 技术(10254)
- 环境(9793)
- 务(9764)
- 财务(9703)
- 财务管理(9686)
- 制(9471)
- 教学(9323)
- 企业财务(9157)
- 机构
- 大学(240146)
- 学院(233593)
- 管理(95220)
- 济(84158)
- 理学(83584)
- 理学院(82575)
- 经济(82068)
- 管理学(80855)
- 管理学院(80442)
- 研究(75490)
- 中国(52003)
- 京(51441)
- 科学(49119)
- 所(37165)
- 财(37158)
- 业大(35998)
- 范(34980)
- 农(34802)
- 师范(34698)
- 研究所(34286)
- 中心(34019)
- 北京(32910)
- 江(32499)
- 财经(30559)
- 师范大学(28213)
- 经(27868)
- 院(27742)
- 州(27332)
- 农业(27299)
- 技术(26163)
- 基金
- 项目(166933)
- 科学(130684)
- 研究(124555)
- 基金(118731)
- 家(102305)
- 国家(101419)
- 科学基金(87559)
- 社会(74780)
- 社会科(70612)
- 社会科学(70591)
- 省(66345)
- 基金项目(63987)
- 教育(59635)
- 自然(58188)
- 自然科(56816)
- 自然科学(56806)
- 划(56112)
- 自然科学基金(55739)
- 编号(52535)
- 资助(49050)
- 成果(43310)
- 重点(37003)
- 课题(36690)
- 部(36529)
- 创(34743)
- 发(34480)
- 大学(33380)
- 项目编号(32792)
- 创新(32060)
- 科研(31942)
共检索到332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尤佳鑫 孙众
预测在校大学生学业成绩并及时进行干预指导,是提升大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云环境下,学习中过程性数据的积累为预测分析提供了有力依据。本研究设计并开展一门基于实体课堂和云学习平台(MOODLE平台、微信平台)的混合式大学课程。通过收集学生多类属性及学习过程性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其将取得的成绩进行预测,并展开教学干预以提升其学习效果。结果显示,在预测模型方面,多元回归模型可以在全班水平上取得较佳的预测效果;在预测因子方面,绩点、在线学习参与度、前导课成绩和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在干预效果方面,教学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学弱群体接受干预后进步显著。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梦美 吴敏华 尤佳鑫 孙众
在线学习中产生的学习者行为数据,为预测学业成绩以及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干预提供了新的契机。为研究教师的干预作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一门高校混合式学习课程为例,在对学生课程阶段性任务成绩成功预测后,由教师采取两种不同层次的教学干预,观察并分析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变。研究结果表明,教学干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正向促进作用,深层次的教学干预比浅层次的教学干预效果更加显著,对于学业成绩中低水平的学生来说,教学干预非常有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辉 付晓
本文使用山东某高校本科生的平均成绩点数(GPA)来测量学生的科研经验是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科研经验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正相关,参加科研的时间越长,学生的成绩越高。并且讨论了本科生科研项目的设计、执行、益处和资助问题,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科研 学业成绩 平均成绩点数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梁耀明 何勤英
大学本科期间是大学生专业成长的关键时期,接触最为密切的宿舍同伴之间的互动对大学生个体有重要影响。本文借助某一本院校3460名本科生的数据,利用新生入学时随机分配宿舍这一项自然实验,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面板数据模型来检验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宿舍同伴效应。研究发现,同伴平均标准化GPA每增加1个标准差,大学生个体的标准化GPA大约增加0.03个标准差。尽管学业成绩的宿舍同伴效应平均来看显著为正,但不同学习能力个体受同伴影响的效果不同,低学习能力者的学业成绩随着同宿舍高或低学习能力者比例提高而下降。当将低学习能力者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石学云
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学习动机量表对学习障碍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学习动机进行测量,并对其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学习障碍学生和普通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学习动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和学习动机两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学习障碍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并呈现出线性关系,学习动机是学习障碍学生学业成绩的良好预测指标之一;学习障碍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有直接的影响;社会支持对学习动机有直接的影响,而社会支持则需要通过学习动机因素间接影响学业成绩。
关键词:
学习障碍 社会支持 学习动机 学业成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锋亮 向辉 刘响
本文以清华大学的学生资助体系为例,通过清华大学2010、2011两个年级6150名学生的跟踪数据,采用倾向分数配对法,实证检验了奖学金和助学金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学生在往年获得奖学金能够激励他们在来年取得显著更好的成绩;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和样本自选择偏差后,助学金在促进学生学业成绩方面的效果却并不显著。为了能让助学金在促进学生学业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今后高校在资助体系建设上应该注重关心、关注、追踪被资助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努力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资助、"成长平台"资助,进而建设一个更加有效的学生资助体系。
关键词:
奖学金 助学金 学业成绩 倾向分数配对法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芳 候金波
采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学习动机问卷对35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学分绩点作为目标变量,研究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均处于中上水平;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且这种影响是通过内部学习动机完成的。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 学习动机 学习成绩 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左志宏 席居哲
对学业成绩优、中、差三类学生的元认知、学习动机水平进行比较发现:与学习优秀生相比,学习中等生的元认知水平明显落后,其学习动机水平则与学优生基本相当,未表现出显著偏低的态势。而学习困难生在元认知与学习动机这两因素上都显著低于学习优秀生。与学习中等生相比,学习困难学生有着与中等生较为一致的元认知水平,但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显著偏低。这对教育的启示是:对学困生的干预补救应以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为重点,而对中等生的促进则应以元认知水平的提高为关键。
关键词:
学困生 中等生 元认知 学习动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琪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远程学习者的元认知与自我效能感现状进行调查,对影响远程学习者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在元认知理论及回归结果的基础上构建远程学习者元认知、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远程学习者的元认知三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其对远程教育的启示是:课程设计要体现元认知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应创设情景,提升学习者的元认知体验,课程设计要努力促进学习者认知调控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远程学习 自我效能感 学业成绩 元认知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郑琦 杨钋
近年来我国中学阶段的班级规模整体缩小,部分省市还开展了"小班化教育"试点,但班级规模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利用2015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大陆地区科学测评数据,通过泛精确匹配基础上的多层线性回归模型,估计了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个人和家庭特征与学生的班级选择显著相关,优势家庭更排斥"大班",但是"小班"的成绩优势并不明显。初中阶段的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呈现非线性关系,"大班"的学生显著更低。高中阶段的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显著正相关,"大班"成绩更好。分样本回归发现,上述关系在城市和乡镇中具有异质性,乡镇的"小班"成绩更差。"小班"优势不明显可能与教师教学行为有关,初步分析表明只有城市中学中的"小班"教师采用了与班级规模相应的教学方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卫萍
为了解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合肥市城乡3所小学的605名学生。发现:(1)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及总平均成绩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2)小学生心灵触动、求知力、合作力、友善和谦虚等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语文成绩;持重、合作力、心灵触动和宽容等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数学成绩;合作力与真诚显著正向预测英语成绩;合作力、心灵触动、持重、宽容、谦虚和友善等积极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总平均成绩。本研究提示,应重视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
关键词:
小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学业成绩 关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孔云
通过对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对比实验的案例与数据分析,文章发现:在班级层面上优秀教师比普通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值高;高期待的优秀教师在课堂里会通过提供积极的学习与情感环境来提高班级学生整体学习成绩;高期待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感知度和学生学习态度之间成正比例关系,从而论证了该研究的前提假设:教师对班级层面学生学习期待的高低对学生学业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期待 学业成绩 班级层面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衍玲 张大均 郭成
运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自编《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1247名小学生作心理素质团体测试。路径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小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认知、个性对学业成绩起直接作用;适应性通过认知、个性对学业成绩有间接作用。(2)从学业成绩分组来看,对高分组的小学生而言,个性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认知和适应性对学业成绩有间接影响;对中等组的小学生而言,认知、个性、适应性都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对低分组的小学生而言,认知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个性、适应性对学业成绩有间接影响。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素质 学业成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祖晶
学业成绩即学生在校学习各门课程的优劣程度,它既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法码,因此,学业成绩成了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关注的敏感话题,也成为教育科学专家潜心研究的热点课题。 综合过去二十几年几千项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校的学业成绩是由百余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归类,这些因素分别属于学校(0.12)、社会(0.19)、教师(0.21)、教学(0.22)、学生(0.24)、教学方法(0.14)、学习策略(0.28)七大变量系统。依据各变量系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大小来判断,学生变量系统是仅决于学习策略变量系统的第二大变量系统,也是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一个领域。因此,...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崔秋珍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标准分法洛阳高专崔秋珍在学生学业成绩测验中,测验分数只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数量表达,而不具有实际的评价功能和教育意义,只有通过评价,对作为评价量化资料的分数加以解释以后,才能揭示出测验分数的意义。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测验成绩是服从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