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2)
- 2023(8319)
- 2022(6965)
- 2021(6284)
- 2020(4928)
- 2019(11528)
- 2018(11241)
- 2017(20581)
- 2016(11170)
- 2015(12424)
- 2014(12480)
- 2013(12561)
- 2012(11976)
- 2011(11252)
- 2010(11549)
- 2009(10474)
- 2008(10320)
- 2007(9327)
- 2006(8696)
- 2005(8091)
- 学科
- 济(53287)
- 经济(53244)
- 管理(29348)
- 业(27285)
- 企(20657)
- 企业(20657)
- 地方(19886)
- 中国(18499)
- 农(15050)
- 方法(14242)
- 业经(14001)
- 数学(11600)
- 数学方法(11404)
- 发(11313)
- 地方经济(10986)
- 学(10955)
- 农业(10780)
- 环境(9906)
- 和(9550)
- 融(9197)
- 金融(9196)
- 资源(9093)
- 银(8996)
- 银行(8982)
- 制(8852)
- 行(8801)
- 贸(8544)
- 贸易(8532)
- 财(8270)
- 技术(8237)
- 机构
- 学院(162948)
- 大学(160323)
- 研究(64407)
- 济(63294)
- 经济(61698)
- 管理(59150)
- 理学(48995)
- 中国(48796)
- 理学院(48329)
- 管理学(47451)
- 管理学院(47140)
- 科学(41797)
- 京(37508)
- 所(34676)
- 研究所(31435)
- 农(31011)
- 中心(28776)
- 财(28437)
- 江(26788)
- 业大(25014)
- 北京(24782)
- 范(24755)
- 师范(24467)
- 农业(24099)
- 院(23671)
- 州(22305)
- 省(22261)
- 财经(21179)
- 科学院(20444)
- 技术(19933)
- 基金
- 项目(105715)
- 科学(81508)
- 研究(77976)
- 基金(71673)
- 家(63564)
- 国家(62998)
- 科学基金(52507)
- 社会(46843)
- 省(44519)
- 社会科(44338)
- 社会科学(44322)
- 基金项目(37547)
- 划(36841)
- 教育(34512)
- 自然(33237)
- 编号(32782)
- 自然科(32257)
- 自然科学(32248)
- 自然科学基金(31603)
- 发(29573)
- 资助(29052)
- 成果(26672)
- 重点(24600)
- 课题(24110)
- 发展(23299)
- 展(22874)
- 创(21851)
- 部(21598)
- 创新(20445)
- 计划(19905)
共检索到268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丁彦芬 张佳平
不同野生观赏植物的利用前景良莠不齐,利用综合评价,可使园林开发利用的目的更明确,重点突出,避免无序、任意的选择。选取连云港云台山的80种野生乔木和灌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包括适应能力、观赏价值和开发价值的3个评价准则层和13个评价因子的评价体系,对其园林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综合评价,特别关注树种的生态和美化效用,并获得评价值的排序结果:白木乌桕Sapium japonicum,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simplicifolia和大叶胡颓子Elaeagnus macrophylla等25种乔灌木为第1等级资源,多具备各类抗性和较高观赏价值,且多含当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晓华 杨志峰 郦建强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是一个由多指标组成的复杂巨系统,其难点是如何合理地建立评价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当前的评价模型随着评价内容的不同而变化,精度较难控制。为解决单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问题,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各层次的分辩力和评价模型的精度,论文采用大样本数据,利用投影寻踪、遗传算法、插值型曲线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标准,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建立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GPPIM)。实例研究表明,GPPIM建模方法直观、可靠、精度高,既有较强的分类功能,又有较好的排序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资源问题的综合评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郑维列
西藏色季拉山区野生观赏树木资源丰富,有40科75属190余种。种类最多的科是蔷薇科、杜鹃花科、忍冬科、虎耳草科和豆科。种类最多的属是杜鹃花属、忍冬属、李属、绣线菊属和子属。其中花木占47.6%,花果木占24.6%,果木占11.0%。花木中白花者占46.4%。果木中红果者占80.9%。75.3%的种类生于森林型生境。74.4%的花木夏季开花。生于阳生灌丛型生境的种类最易被驯化。黄牡丹、多蕊金丝桃、小叶子、素馨花和巨柏等应首先开发。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仲礼 游韵 李艳
从成都市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成都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确定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决策集和隶属度函数,并通过隶属度函数求出评判矩阵,然后确定模糊集以及综合评判矩阵,最后采取加权平均法求出评价等级指数,并就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较大,而新津县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弱,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仲礼 游韵 李艳
从成都市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成都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确定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决策集和隶属度函数,并通过隶属度函数求出评判矩阵,然后确定模糊集以及综合评判矩阵,最后采取加权平均法求出评价等级指数,并就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较大,而新津县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弱,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门宝辉 梁川 刘庆华
以西安市为例,探讨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将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该研究,建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处于水资源开发的发展阶段,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其他地区如户县、周至、高陵、蓝田的水资源开发处于初始阶段,开发规模较小,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对照,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一致。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晓明 王建和
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我国1981~1990年的竹类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近10a来文献量演变表明: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包括对竹子的利用和对竹林环境的利用)已成为近几年最为突出的重点和热点,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各个方面呈现不平衡,其中竹产品加工和竹材人造板的文献量之和占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总文献量的50%,是近年竹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文中就8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现状、途径和发展动态,提出了搞好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几点看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创琳
自然资源垃圾化与垃圾资源化是技术进步与变异的产物,技术进步在产生经济翻番和垃圾翻番的同时,使垃圾成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本文从自然资源垃圾化与垃圾资源化理论出发,探讨了我国垃圾资源基本特点、开发利用现状与方向,提出了我国垃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策。旨在促进我国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经济与生态价值,创建健康、清洁、富裕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
垃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祃红英 张勇 潘德均
本文分析了攀西地区资源开发、科技实力和政策状况 ,借鉴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 ,对攀西地区资源开发总体方针、近期发展重点和目标、攀西地区政策制定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探讨 ,并对攀西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政策 ;科技事业政策 ;科技人员政策 ;经济发展政策 ;社会发展政策 5个方面和各级政府对攀西资源开发的政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攀西地区 资源开发 政策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细英
三峡水库的运行改变了(长)江(鄱阳)湖关系,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建立了湖区农业生产的新格局。文章从分析鄱阳湖湿地资源现状出发,针对鄱阳湖区农村经济特点,探讨湖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策略,提出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农业工业化是湿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繁荣现代服务业是湖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资源 开发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宏志 管正学 王建立
我国是一个植物资源大国,山野菜资源十分丰富。本文概述了我国的山野菜资源的现况、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和利用研究,并对其资源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山野菜,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锋
后开发景区的成长性反映了景区的成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后开发景区的自身特性和旅游生命周期理论适用条件,决定了不适宜用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测度后开发景区的成长性。科学的方法是从旅游区域空间的角度测度后开发景区与区域内别的景区的相对等级地位变化,从旅游市场的角度测度其在旅游市场空间中的市场发育度,通过后开发景区的相对等级地位和市场发育度在两个空间中的各自变化来判定后开发景区的成长性。本文从旅游区域空间、旅游市场空间和时间等三维角度出发,建立了测度后开发景区成长性的研究模型,并运用此方法对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的成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静
资源型产业传统开发模式存在着诸如开发过程中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产业链短、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差等弊端。通过对已有资源型产业开发利用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在分析优劣基础上,对资源型产业区域综合开发利用的定义、模式、目标、建设思路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其相关措施建议为:选择在全国具有典型性的区域开展试点并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根据不同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发展重点产业集群和建设专业工业园区;不断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型产业区域综合开发利用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产业政策导向作用,促进区域资源型产业发展。
关键词:
产业 资源型产业 区域综合开发利用 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银娥 陈学军
长期以来,中国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综合开发利用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已成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中国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农业资源 综合开发 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磊 张洪 包广静 张静
立足于云南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区的划分,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厘清各地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云南省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规划,将全省划分为城市经济圈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城镇经济带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社会经济限制型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生态经济制约型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4个一级和九个二级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区,并根据不同类型区低丘缓坡土地禀赋与社会经济情况,具体阐述了其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