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5)
- 2023(5348)
- 2022(4743)
- 2021(4529)
- 2020(3867)
- 2019(8998)
- 2018(8847)
- 2017(16087)
- 2016(9308)
- 2015(10456)
- 2014(10550)
- 2013(10634)
- 2012(9705)
- 2011(8743)
- 2010(9210)
- 2009(8767)
- 2008(8752)
- 2007(7906)
- 2006(7413)
- 2005(6754)
- 学科
- 管理(33912)
- 济(33878)
- 经济(33850)
- 业(25622)
- 企(22691)
- 企业(22691)
- 方法(14733)
- 财(10791)
- 数学(10412)
- 数学方法(10262)
- 环境(9959)
- 农(9956)
- 学(9654)
- 地方(8730)
- 业经(8666)
- 划(8143)
- 理论(7901)
- 和(7531)
- 中国(7296)
- 务(7183)
- 财务(7159)
- 财务管理(7134)
- 农业(7061)
- 制(6690)
- 企业财务(6689)
- 生态(6639)
- 资源(6584)
- 策(6255)
- 银(5954)
- 融(5952)
- 机构
- 学院(129721)
- 大学(127410)
- 管理(52052)
- 研究(46154)
- 济(45545)
- 经济(44191)
- 理学(41623)
- 理学院(41027)
- 管理学(40402)
- 管理学院(40119)
- 中国(37822)
- 科学(31283)
- 京(29031)
- 所(24522)
- 财(24258)
- 农(23876)
- 研究所(22386)
- 中心(21566)
- 江(21486)
- 业大(20172)
- 范(19456)
- 师范(19296)
- 北京(18894)
- 农业(18408)
- 州(17947)
- 省(17883)
- 财经(17416)
- 院(17028)
- 南(16081)
- 经(15537)
- 基金
- 项目(82809)
- 科学(63744)
- 研究(59126)
- 基金(57878)
- 家(51647)
- 国家(51240)
- 科学基金(42729)
- 社会(35273)
- 省(34437)
- 社会科(33425)
- 社会科学(33407)
- 基金项目(31805)
- 自然(28720)
- 划(28326)
- 自然科(27846)
- 自然科学(27836)
- 自然科学基金(27251)
- 教育(25929)
- 资助(24204)
- 编号(23377)
- 重点(19284)
- 发(18488)
- 成果(18433)
- 课题(17224)
- 部(16958)
- 创(16193)
- 计划(16180)
- 科研(15679)
- 创新(15179)
- 科技(14408)
共检索到211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伟 李旭 刘钊 赵晓东 杨锦玉
在分析"云南高原国际重要湿地生态旅游管理评价体系"(含2个比选方案)各指标的赋值原则与标准的基础上,以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值,采用加权求和法进行综合评价。将从云南碧塔海、纳帕海、拉市海和大山包4个国际重要湿地采集的数据应用于该评价体系。结果均以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综合分值最高;大山包和纳帕海自然保护区的分值较低。评价体系中,指标越少越能降低重复加权的可能性。因指标多将掩盖一些重要指标的权重,使其重要性不能显现。指标选择应尽可能保留数据易采集和客观,又能直接反映评价内容的关键指标。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旅游 管理 评价 云南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锦玉 严娟 周伟 付蔷 赵晓东
以滇西北拉市海、碧塔海和纳帕海3个高原湿地为例,初步筛选了社区发展水平(生产及生活方式、经济收入、主要经济来源)、社区参与水平(参与程度、参与形式、参与积极性)、社区管理水平(管理模式、利益分配机制、生态旅游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环境教育水平)等11项指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调查、现场调研、资料收集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检验初步筛选指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11项指标中,应删除生产生活方式、经济收入、参与程度、参与积极性、生态旅游旅游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利益分配机制等7项指标外,而其它4项指标均合理且可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锦玉 严娟 周伟 付蔷 赵晓东
游客满意度应是湿地生态旅游管理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部分,将游客满意度调查的一些内容转换为评价指标,通过分析指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筛选可操作性较强的指标。研究工作以滇西北拉市海、碧塔海和纳帕海3个高原湿地为例,从游客对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等3个方面着手,初步筛选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通设施、游览设施、环境解译系统、餐饮设施、住宿设施、咨询服务、售票服务、投诉服务等10项指标,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检验初步筛选的游客满意度指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结果表明,游客问卷调查结果与实地调查结果吻合。10项指标中,应删除投诉服务,以信息服务代替咨询服务,其它指标合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燕
若尔盖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湿地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从分析若尔盖湿地的旅游资源入手 ,提出了若尔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若尔盖 湿地 生态旅游 保护性开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俞沛雯
1.背景思考从粗放型城市化向"以质量为本,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转变过程中,对地域文化、生态特色的保护和提升上升到了十分紧要、刻不容缓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GDP增长仅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最基本的量化指标。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文化认同感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深层次地探讨如何营造以人为核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梦旗 陈焱 卢佳欢
近年来,湿地逐渐变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湿地生态旅游也成为游客出游的重要形式。湿地生态旅游的火热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2008年以后,湿地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成果开始大量出现。文章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筛选得到的540篇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从湿地生态旅游主体、湿地生态旅游客体、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湿地生态旅游影响、湿地生态旅游管理5个方面对湿地生态旅游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分析和评价,最后针对湿地生态旅游研究中的不足提出管理、游客体验、文化和全域化4个方面的展望。
关键词:
湿地生态旅游 研究进展 研究展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姚行正 王忠诚 贾剑波 康文星
为了评估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和旅游空间容量,在获得其旅游景点布局与面积、大气环境、水质等方面数据的基础上,对其生态旅游的水质、大气、现有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和生物(鸟类)等环境容量和旅游空间容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其旅游环境日容量为100 000人,旅游空间日容量为30 00060 000人;现有固体废物处置能力是旅游环境容量的瓶颈,旅游景点面积控制着旅游空间容量;根据木桶原则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环境容量为每天能容纳游客30 00060 000人;目前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艺
云南旅游多年来的发展态势一直较好,除了源于旅游资源的丰厚外,更得源于赋予资源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云南旅游人气旺的丽江、西双版纳、红河,纳西族、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的水文化,给予这些地区的旅游注入了许多鲜活的内容。从“泼水节”的狂欢,到丽江小镇的“柔软时光”,美丽壮观的“元阳梯田”,水的理念、水的习俗、水的传说、水的故事延续着这些民族的生存状态,也为现代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只注重水治理的生态观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树立优秀的水文化理念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好方式。本文的目的旨在探讨云南少数民族水文化对云南生态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水文化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松江 王晖 姚鹏程 超鸿燕
云南省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生态旅游建设项目的投资和建设。BOT项目是筹资和加速生态旅游建设的极好方法、已被世界许多国家广泛运用。将BOT项目方法引入云南省旅游建设之中 ,可以加快云南省的主态旅游建设速度 ,确保云南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
生态旅游 BOT项目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树红 吴肖芳 刘玉清
近年来,云南省旅游业蓬勃发展,但发展的背后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转变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成了必然的选择。本丈阐述了生态旅游的概念,总结了生态旅游的特征,分析了云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最后针对云南省的生态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云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旅游 云南省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霞
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无节制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排放,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大量的生态环境污染事件,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破坏和损失。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开始在各个领域反思现代工业文明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旅游领域,人们也开始反思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和污染。自1983年国际自然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提出生态旅游这一绿色环保的旅游模式和理念后,生态旅游即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开来。生态旅游是指以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建树 刘洋 张祖陆 李静 王学
鲁北滨海湿地是山东省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对其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可为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提供依据。针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从资源禀赋条件、旅游开发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客源市场条件等4个方面建立一套包含42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多层次灰色评价系统,对该区19处代表性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较为合理,可信度较高;针对研究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均集中在Ⅰ级-Ⅲ级、总体上资源开发空间大的特点及各地市间开发潜力的差异,提出了构建"一体两翼"的大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带的总体...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滨海湿地 开发潜力 策略 鲁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霄 黄震方 袁林旺 俞肇元
生态旅游资源是由生态旅游景观和生态旅游环境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类型。科学地评价生态旅游资源,是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挖掘潜力、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前提。但现有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对资源现状评估,对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考虑较少,往往导致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不够客观和全面,其潜力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文章在综合分析生态景观资源、客源市场、生态环境和外在开发条件4个子系统及其协调互动关系基础上,尝试构建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体系,采用"准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并选取盐城海滨12处代表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信度、较强的普适性和可推广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汤蕾 许东
生态旅游概念提出以来,全球生态旅游在理论和实践2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现在主要的旅游活动形式之一。辽河三角洲是我国七大江河三角洲之一,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非常适合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文章在分析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景观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对其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前景作了分析,提出了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旅游 辽河三角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书星
基于广州市南沙湿地旅游感知形象的调研数据,利用SPSS 18.0对326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将旅游感知形象分为认知形象因子、行为因子和情感认可因子,并比较了该三项因子的均值、方差及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游客的年龄、学历、收入、职业均影响其情感认可因子,其中以职业的影响最为深远,职业不仅影响情感认可因子,且对认知形象因子、行为因子皆具影响;认知形象因子直接影响情感认可因子,认知形象因子通过行为因子间接作用于情感认可因子,认知形象因子直接作用的影响要显著优于通过行为因子间接作用的影响;游客对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城市湿地 旅游感知形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