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9)
2023(12876)
2022(11318)
2021(10611)
2020(8979)
2019(20470)
2018(20420)
2017(38862)
2016(21462)
2015(24169)
2014(24411)
2013(24093)
2012(22074)
2011(19842)
2010(19835)
2009(18229)
2008(17765)
2007(15544)
2006(13606)
2005(12188)
作者
(63761)
(53019)
(52895)
(50116)
(33919)
(25732)
(23770)
(20837)
(20216)
(19104)
(18091)
(18028)
(17039)
(16926)
(16442)
(16195)
(15977)
(15732)
(15173)
(15111)
(13348)
(13282)
(12762)
(11991)
(11916)
(11881)
(11804)
(11660)
(10826)
(10599)
学科
(80764)
经济(80643)
管理(67322)
(63015)
(53805)
企业(53805)
方法(37204)
数学(31787)
数学方法(31401)
(23092)
(22131)
中国(20691)
(19985)
(19517)
业经(19204)
技术(18375)
地方(15848)
农业(14669)
理论(14551)
(14506)
财务(14430)
财务管理(14398)
(13860)
贸易(13853)
企业财务(13665)
环境(13561)
(13493)
(13472)
(13044)
(12701)
机构
大学(307983)
学院(305642)
管理(121013)
(116732)
经济(113868)
理学(104647)
理学院(103464)
研究(103446)
管理学(101649)
管理学院(101092)
中国(74027)
科学(66099)
(65911)
(55314)
(53068)
(51900)
业大(48532)
研究所(48390)
中心(46017)
(45086)
财经(43673)
北京(41787)
农业(40650)
(39935)
(39560)
师范(39540)
(37660)
(36630)
技术(34500)
经济学(34352)
基金
项目(212569)
科学(165939)
研究(154374)
基金(152837)
(134125)
国家(133047)
科学基金(113441)
社会(95066)
社会科(90005)
社会科学(89980)
(84402)
基金项目(81701)
自然(74885)
自然科(73103)
自然科学(73082)
自然科学基金(71755)
教育(71027)
(70476)
编号(62729)
资助(62721)
成果(51297)
重点(47742)
(46507)
(44766)
(44431)
课题(43916)
创新(41854)
(40814)
科研(40628)
教育部(39528)
期刊
(130071)
经济(130071)
研究(89543)
中国(62125)
学报(52733)
科学(47462)
(47146)
管理(45008)
(42693)
大学(39534)
学学(37250)
教育(36369)
农业(32901)
技术(28784)
(23560)
金融(23560)
财经(21265)
业经(20275)
经济研究(19281)
(17958)
科技(17047)
(17002)
问题(16454)
图书(16199)
技术经济(15487)
理论(15485)
(15038)
实践(14286)
(14286)
业大(14041)
共检索到447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明  朱维贤  刘卫民  邹万君  张丽芳  蒋瑜  汪忠明  
在引进CIP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组合在云南省应用成功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高原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引进现有组合的亲本材料开展了马铃薯杂交制种关键技术的研究试验,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适合于云南高原地区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的制种技术。结果表明,杂交制种时,应选择母本适当的花期,并进行重复授粉,可有效提高结果率;昆明地区7~9月份温湿度适中,较适宜马铃薯杂交制种。而一天中早上温湿度更适宜马铃薯杂交制种,下午则温度偏高,湿度较低,因此上午授粉的平均结果率高于下午的平均结果率。开花数、结果率、果实大小以及产籽量等,从母本的第一台花序到第四台花序依次减少;母本天然结果是传媒昆虫引起的,母本本身属雄性不育,因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久  刘晓利  奎丽梅  涂建  辜琼瑶  汪云辉  阳艾章  李社萍  
‘云光109’是利用光敏核不育系(PGMS)‘N95076S’与恢复系云粳恢7号组配而成。具有高产(9.0~13.97 t/hm2)、感稻瘟病(9级),抗白叶枯病(3级)。米饭食口性好、米质优、经检测属优质软米杂交粳稻。2011年同时通过云南省和贵州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编号分别为滇审稻2011008号和黔审稻2011011号;2012年通过农业部超级稻认证。通过2008年至2012年‘云光109’大面积制种实践表明,‘N95076S’在湖北省仙桃市最佳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16日至8月24日。此时阳光充足、温度高使其容易通过育性转换敏感期,且不育性稳定,确保了杂交种子的纯度,以此确定最佳播种期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建  奎丽梅  黄平  陈忆昆  董阳均  刘晓利  李华慧  卢义宣  杨久  张云  辜琼瑶  郑相国  
以两系杂交籼稻云两优144的亲本为研究对象,在云南水富不同海拔条件下分期播种,明确母本2301S的育性转换规律和父母本的主要性状和生育进程。通过分析双亲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的播始历期、主茎叶片数、自交不实率(结实事)等主要性状和生育进程差异,建立了云两优144双亲主要性状回归方程,为云两优144在当地不同海拔条件下梯田制种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为两系杂交稻在低纬高原区域高纯高产制种提供技术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建  奎丽梅  黄平  陈忆昆  董阳均  刘晓利  李华慧  卢义宣  杨久  张云  辜琼瑶  郑相国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道旺  马继琼  尹桂芳  蒋晓云  陈燕萍  徐云  王玲  
云南是魔芋起源中心之一,云南的魔芋资源十分丰富,居全国之首。文章用常规育种方法,以栽培品种花魔芋、野生资源勐海魔芋和滇魔芋为试验材料,开展魔芋种间杂交育种研究。结果表明,以勐海魔芋和滇魔芋作为母本,花魔芋为父本,均能杂交成功,但假结实率偏高,分别为49.8%和60.1%;其结实率偏低,分别为45.9%和28.1%。以花魔芋作为母本,勐海魔芋为父本反交,也能杂交成功,假结实率为44.8%;结实率43.3%。研究结果为充分利用云南省丰富的魔芋资源进行质量优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魔芋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实践基础。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华  龙文军  李冉  
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因素。基于对湖南省耒阳市杂交水稻制种情况的调研,研究发现制种企业承担了大部分制种风险,制种农户也承担了一部分制种风险。应将制种保险纳入国家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范围中,探索建立"保险公司+制种企业"的制种保险运作模式,建立多方协调的制种保险工作机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云昆  赵志坚  李云海  张仲凯  李先平  邓纪新  
从云南省曲靖、宣威、开远、峨山、江川、昆明等6 个县、市采集的马铃薯青枯病典型病株中分离到57 个菌株,对番茄和马铃薯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并研究了它们对3 种双糖和3 种己醇的氧化能力和其他一些生理生化反应。试验初步证明,云南省马铃薯青枯菌存在3 个生物型,供试的大部分菌株属于生物型Ⅲ(17/57)和1 个新生物型(31/57),少数菌株属生物型Ⅴ。首次发现云南省马铃薯青枯菌存在复合侵染的现象,即:不同生物型的青枯菌侵染同一马铃薯植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关丽  龙雯虹  郭华春  
以合作88、大西洋和米拉3个云南主栽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于大、小春种植,在大春设叶面喷施1 mg/L PPP333、10mg/L PPP333、100 mg/L PPP333、1 mg/L CCC、10 mg/L CCC、100 mg/L CCC共6个处理,小春设叶面喷施10 mg/L,50 mg/L GA3和50 mg/L GA3浸种3个处理,以喷施清水做对照,研究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生育期和块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马铃薯品种,小春单株产量明显低于大春,大春使用PPP333或CCC可缩短马铃薯生育期,使块茎提早形成,并提高马铃薯单株产量;小春马铃薯采用喷施GA3和GA3浸种,可延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霞  吴阔  刘霞  张丽珍  苏晓霞  张宏瑞  张仲凯  胡先奇  董家红  杨艳丽  高玉林  
【目的】明确云南省马铃薯病毒的优势种及马铃薯新病毒的发生变化,为马铃薯种苗、种薯的生产提供早期预警监测,并为防止新的病毒病害暴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五点取样法,从云南马铃薯春作区和冬作区的不同田块采集各地主栽马铃薯品种的叶片,共采集到510份植株叶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中的双抗体夹心ELISA(DAS-ELISA)和间接ELISA(I-ELISA)两种方法进行病毒检测。进行蓟马采集时,同样采用随机五点取样法,从云南马铃薯春作区和冬作区采集各地主栽马铃薯品种的花和叶片,将样品放入采集罐后带回实验室,对罐中的蓟马进行整理,共采集到8 953头蓟马。将蓟马制作为临时玻片标本,参考中国蓟马属蓟马检索表及Oz Thrips(http://www.ozthrips.org/),通过形态学特征对蓟马进行种类鉴定。【结果】从510份马铃薯样品中,共检测出6种常见病毒和2种新兴病毒。马铃薯病毒的优势种为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检出率高达63.53%,其次是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PLRV);检测出2种新兴病毒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和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TZSV),检出率分别为5.10%和15.10%。本次调查共鉴定了3科,5属,13种蓟马。蓟马科(Thripidae)共鉴定出3个属11个种,分别为蓟马属(Thrips)的八节黄蓟马(T.flavidulus)、黄蓟马(T.flavus)、棕榈蓟马(T.palmi)、烟蓟马(T.tabaci)、黄胸蓟马(T.hawaiiensis)、色蓟马(T.coloratus)、暗足蓟马(T.obscuripes)和葱韭蓟马(T.alliorum);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的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花蓟马(F.intonsa);带蓟马属(Taeniothrips)的大带蓟马(Ta.major);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简管蓟马属(Haplothrips)的简管蓟马(Haplothrips sp.)和纹蓟马科(Aeolothripidae)纹蓟马属(Aeolothrips)的纹蓟马(Aeolothrips sp.)。检测出的8种病毒中TSWV和TZSV是蓟马传播的病毒,其中,西花蓟马是潜在传毒蓟马群体中的优势种,占潜在传毒蓟马群体总数的69.47%。【结论】目前,PVS是云南马铃薯主要病毒优势种,2种侵染马铃薯的新兴病毒的发生率也在增加。西花蓟马是潜在传毒蓟马群体中的优势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志刚  普自祥  贺良  普家元  文建成  王石华  谭学林  黄大军  
比较研究了恢复系南34在3种不同秧龄时移栽对杂交粳稻滇杂35的制种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恢复系南34秧龄42 d移栽的有效穗数明显高于45和52 d秧龄移栽,达到显著水平;恢复系不同秧龄移栽对母本穗实粒数、异交结实率及制种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恢复系南34适时提早移栽,缩短秧龄,有利于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进而提高花粉供给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金睿  王文倩  王玥  姚遥  吉泽  李俊逸  陈斌  肖关丽  
为明确不同马铃薯品种叶片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差异,为马铃薯抗逆性机理及内生菌开发研究提供依据。利用LB培养基对云南省4个主栽马铃薯品种叶片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培养,根据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从青薯9号马铃薯叶片中分离获得内生细菌3门8科9属10种,其中葡萄球菌属和微小杆菌属为优势菌属,相对多度均为18.18%;从会-2马铃薯叶片中分离获得内生细菌4门11科11属12种,其中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属,相对多度均为15.38%;从合作88马铃薯叶片中分离获得内生细菌4门9科10属13种,其中不动杆菌属为优势菌属,相对多度为23.53%;从丽薯6号马铃薯叶片中分离获得内生细菌4门7科8属17种,其中葡萄球菌属为优势菌属,相对多度为22.22%。4个马铃薯品种叶片中可培养细菌共有37种,其中青薯9号、会-2、合作88和丽薯6号马铃薯叶片中独有的内生细菌分别有4,8,4,10种。马铃薯不同品种叶片内生细菌种类组成及优势菌属不同,可为马铃薯叶片内生菌功能研究提供菌种资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亚红  霍超  曹继芬  周叆春  陈莹  张君  王德海  赵志坚  
【目的】旨在了解云南省不同季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和侵染规律,为提高马铃薯晚疫病预警准确率及病害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9年云南省大春作、秋作及冬作马铃薯产区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等气象数据,利用晚疫病CARAH预测模型,对云南省不同季节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出现时间、侵染循环、危害程度和防控策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云南省大春马铃薯晚疫病呈现出由滇东北、滇中再向滇西北逐步发病的规律。滇东北大春作马铃薯产区大关、彝良和镇雄等地发病较早,通常4月下旬至5月出现中心病株,每季发生70~130次侵染;滇中和滇西北大春作马铃薯产区6月中下旬出现中心病株,每季发生40~70次侵染;秋作马铃薯产区,一般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现中心病株,每季发生25~48次侵染;冬作马铃薯产区,播种后一般翌年1月上旬至中旬出现中心病株,每季发生4~13次侵染。【结论】 本研究首次从理论上揭示了云南省不同季节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流行和侵染规律。大春作马铃薯晚疫病侵染程度最重,由滇东北向滇中、滇西及滇西北产区逐渐减弱;不同季节的马铃薯晚疫病侵染程度显示大春>秋作>冬作,大春和秋作马铃薯是云南晚疫病防控的重点;云南省生态类型多样,马铃薯不同产区种植节令各有不同,各季节晚疫病发生流行规律及侵染危害复杂,需结合各地种植的品种抗性,因地制宜地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及科学防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长萍  汪李平  李云荣  
采用人工授粉研究了瓠瓜杂种一代的制种种术,结果表明:每株瓠瓜上以选留3个种瓜,在上午8∶00前后进行人工授粉,所生产的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樊廷录  王淑英  王建华  杨珍  
【目的】研究河西制种基地玉米杂交种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确定高活力种子的适宜收获期,为种子企业躲避早秋霜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硬粒型先玉335、马齿型郑单958和吉祥1号3个杂交种制种田,授粉后每隔3—5 d采集果穗测定籽粒水分,实验室进行标准发芽和冷浸抗冷试验,测定种子发芽率和浸出液电导率,籽粒乳线发育按5级分类法记录:1=整个胚乳是液体状,无乳线;2=种子长度的25%充满硬化胚乳层,乳线出现在离种子顶部1/4处;3=种子长度的50%充满硬化胚乳层,乳线出现在种子1/2处;4=种子长度的3/4含硬化胚乳层,乳线下移到接近种子基部;5=整个种子是硬化的胚乳层,乳线消失。【结果】不同玉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建飞  段绍光  庞万福  卞春松  刘杰  金黎平  
早熟马铃薯品种熟期短,经济效益高,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物之一。为了解马铃薯熟性的遗传规律,为早熟品种选育的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以早熟品种中薯3号为亲本分别与早熟、中早熟和晚熟亲本品种杂交形成的6个杂交组合后代为材料,对不同类型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熟性和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熟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存在细胞质效应的数量性状;配制早熟×晚熟组合既能保证杂交后代中有较高比例的早熟和中早熟材料,也能保证杂交后代中有较高比例的高产材料;中薯3号是一个优良的、配制早熟杂交组合的育种材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