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0)
- 2023(7297)
- 2022(6177)
- 2021(5491)
- 2020(4805)
- 2019(11346)
- 2018(11084)
- 2017(21610)
- 2016(11962)
- 2015(13502)
- 2014(13648)
- 2013(13905)
- 2012(13191)
- 2011(11951)
- 2010(11919)
- 2009(11191)
- 2008(11245)
- 2007(10322)
- 2006(8744)
- 2005(7844)
- 学科
- 济(55541)
- 经济(55494)
- 管理(32764)
- 业(31461)
- 方法(27394)
- 数学(24902)
- 数学方法(24705)
- 企(23750)
- 企业(23750)
- 农(16071)
- 地方(13429)
- 财(13108)
- 中国(12838)
- 学(12162)
- 农业(10650)
- 环境(10635)
- 业经(10436)
- 贸(10230)
- 贸易(10230)
- 易(9872)
- 制(8617)
- 和(8021)
- 务(7701)
- 财务(7684)
- 财务管理(7662)
- 融(7607)
- 金融(7605)
- 划(7418)
- 银(7404)
- 银行(7381)
- 机构
- 学院(178226)
- 大学(177911)
- 济(74741)
- 经济(73211)
- 管理(67696)
- 研究(60703)
- 理学(58529)
- 理学院(57819)
- 管理学(56784)
- 管理学院(56456)
- 中国(44684)
- 科学(39618)
- 京(37219)
- 农(35429)
- 财(33053)
- 所(31886)
- 业大(29891)
- 研究所(29339)
- 中心(29063)
- 农业(28286)
- 江(26806)
- 财经(26771)
- 经(24274)
- 经济学(23764)
- 北京(23253)
- 范(23094)
- 师范(22844)
- 经济学院(21899)
- 州(21677)
- 院(21483)
- 基金
- 项目(121779)
- 科学(94963)
- 基金(88060)
- 研究(85211)
- 家(77569)
- 国家(76956)
- 科学基金(65246)
- 社会(54170)
- 社会科(51415)
- 社会科学(51390)
- 省(48715)
- 基金项目(47700)
- 自然(43091)
- 自然科(42062)
- 自然科学(42044)
- 自然科学基金(41283)
- 划(40843)
- 教育(38663)
- 资助(35977)
- 编号(33700)
- 重点(27670)
- 部(26914)
- 发(26880)
- 成果(26383)
- 创(25007)
- 科研(24055)
- 创新(23530)
- 计划(23504)
- 课题(23380)
- 教育部(22490)
共检索到254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萍 陈辉 李宏波 席武俊
采用云南高原楚雄市和其郊区南华气象观测站近30年的温度差值作为衡量热岛效应的标准,并合理选取楚雄市8项综合指标作为城市热岛效应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楚雄城市热岛效应的因子群进行了贡献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密度和耗电量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人为因子,风速和日照时数是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气象因子。灰色系统协调预测模型的拟合和预测表明楚雄城市热岛效应今后5年有增强的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萍 李宏波 张琴
选取城市发展规模要素的指标,运用相关分析法,系统分析楚雄市1990~2009年期间城市规模的发展对其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关系,发现建成区面积、非农业人口与城市热岛效应关系密切。再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城市发展规模综合指数,建立楚雄市城市发展规模与城市热岛强度的变化趋势图,发现近年来楚雄年热岛强度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逐年上升,建议通过树立新的城市发展观、搞好城市生态规划等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改善楚雄"城市热岛效应"的负面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萍 李宏波 黄惠
文章利用云南高原楚雄站、南华站、双柏站1960-2009年近50年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低云量等气象要素资料,利用常规距平法、3阶多项式拟合趋势法、5年滑动平均法分析其年代际特征及城市气候,同时对楚雄市城市气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在此前,气温一直呈下降趋势,80年代后呈上升趋势。而且城郊对比也是在80年代后越来越明显,这些都说明了楚雄市的热岛效应越来越显著。从年平均相对湿度来看,呈下降趋势,说明城市干岛正在形成,城区年降水量与年平均低云量都有高于郊区的趋势,这些也就说明楚雄市的城市雨岛已经形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专辑前言】1998年4月,在楚雄彝族州建州40周年之际,《世界经济》杂志社云南记者站记者王珏,对州府所在地楚雄市进行了采访,此时的楚雄市春意盎然,洁净的大街两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喜气洋洋的市民张灯结彩,为城市披上一层浓浓的节日盛装,情景交融,构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燕芬 田俊明 詹和明 张培高 陈洪梅 黄云霄 段智利 吕宏斌 严富民 番兴明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云南省中北部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参试组合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粗>穗行数>单株有效穗数>株高>千粒重>穗位高>空杆率>出籽率>穗长>行粒数>生育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锦 程加省 王志伟 乔祥梅 杨金华 程耿 胡银星 谭泽林 李菊湘 于亚雄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云南省2009-2011年度田麦区域试验参试新品系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以明确云南田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田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基本苗>穗粒数>株高>生育期>千粒重>最高分蘖>有效穗。在育种过程中,应重点对穗粒数、株高、生育期的选择,但不应忽略千粒重、最高分蘖、有效穗的选择,栽培上适当增加播种量,适时灌水施肥,保证基本苗、增加结实率。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小麦新品系 产量构成因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鸭关 曾国荣 单贵莲 吴丽芳 匡崇义
为筛选最适宜在云南亚热带地区冬闲田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生长在云南亚热带地区冬闲田的24个牧草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中根系入土深度对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株高和茎叶比,鲜干比贡献最小。筛选出兰天堂多花黑麦草综合性状最好,生产性能最优,其次是海湾多花黑麦草、环峡南苜蓿、特高多花黑麦草、邦德多花黑麦草。这些牧草可在云南亚热带地区冬闲田广泛推广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聪 刘慰华 杨旭昆 吴志刚 邹茜
【目的】客观综合评价云南粳稻品种,并探索一种能综合评价水稻种质资源的新方法。【方法】针对13个具有代表性的粳稻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采用产量权重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DTOPSIS法。【结果】云粳46号、丽粳22号、昆粳10号、丽粳23号和昭粳13号5个品种按照产量权重来判定适应性,其变异系数为7.26%,最大值与最小值差为21.04%,产量差异较小,得出5个品种在云南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较好没有明显差异;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粳稻品种间的关联度值来判定品种适应性,其变异系数为14.06%,最大值与最小值间差为40.14%,说明不同粳稻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差异较大;而DTOPSIS法粳稻品种间的Ci值差异最大,其变异系数为20.34%,最大值与最小的差为58.45%,说明不同粳稻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也存有差异,且差异较大。【结论】3种方法得到的结论有所不同。DTOPSIS法与灰色关联度法相比直接依据产量权重对不同粳稻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效果较好,尤其是DTOPSIS法综合评价效果最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银磊 许玉贵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首先,通过对历年的数据研究,分析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动情况。进而分析收入来源结构与收入增长的相关性,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软件分析得出了农民收入各个部分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贡献率。最后,根据前面的分析,以及云南省的特殊情况,制定政策建议以促进云南省农民收入结构的改善,进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晓红 陈冀青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求解方法 ,讨论了理工、综合类高校学报影响因子与其他指标之间的关系 ,并给出了各指标的关联序
关键词:
影响因子 灰色关联分析 关联度 关联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昌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宋志兰 王冬岚 王华
首先对云南花卉物流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云南花卉的总产值和鲜切花的总产量为切入点,应用灰色GM(1,1)模型对云南省未来五年花卉的总产值和鲜切花的总产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除残差合格检验项的花卉总产值平均相对误差精度为三级外,残差合格检验项的花卉总产量平均相对误差及关联度合格检验和均方差比值合格检验项的精度均为一级标准,可见预测模型检验精度高,可用于对云南花卉的总产量和鲜切花总产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五年云南花卉对物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现有物流特别是冷链物流要加快发展步伐,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敏 刘方炎 李永和
室内测定了楚雄腮扁叶蜂雌蜂在云南松针叶不同部位的产卵量和雌蜂对松针不同部位挥发性物质的趋向反应,并运用GC-MS方法分析了健康松针和衰弱松针不同部位挥发性物质的组分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楚雄腮扁叶蜂雌蜂在健康松针上的产卵量多于衰弱松针,且在健康松针中部的产卵量最高;健康松针中部挥发性物质对雌蜂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健康松针和衰弱松针不同部位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挥发量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β-蒎烯、石竹烯、β-榄香烯、α-石竹烯、毕澄茄烯等相对含量发生显著变化,且健康松针和衰弱松针均产生了各自的特异性挥发物.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务发 余坤勇 赵各进 耿建伟 赵秋月 杨柳青 刘健
【目的】绿色廊道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对改善城市热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绿色廊道的路径选线直接影响其属性特征,因此,通过优化绿色廊道的景观格局来降低城市的热岛强度是行之有效的生态途径和方法。【方法】选取福建省福州市为研究对象,以缓解热岛效应为目标,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model,MCR)和水文流域模型,对福州市绿色廊道的景观格局进行优化布局。【结果】(1)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模型(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用提取的30个生态源斑块构建综合生态阻力面,利用MCR模型将其生成福州市绿色廊道,共74条,总长度918.11 km。根据源斑块重要性评价分为4级:一级9条,132.88 km;二级14条,207.48 km;三级14条,153.57 km;四级37条,424.18 km;(2)通过水文流域模型,将74条绿色廊道与福州市地表温度叠加分析,共提取80个生态“交点”、176个降温生态节点、35处需降温区域。【结论】据此福州市新增14条绿色廊道,其中道路型绿色廊道8条,滨水型绿色廊道6条。优化后的绿色廊道对福州市的热点区域覆盖更全面,对改善城市热岛问题具有更明显的生态调节功能。图2表4参2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