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30)
- 2023(4503)
- 2022(3935)
- 2021(3731)
- 2020(3296)
- 2019(7137)
- 2018(7287)
- 2017(12768)
- 2016(7709)
- 2015(8794)
- 2014(8956)
- 2013(8680)
- 2012(8343)
- 2011(7404)
- 2010(7618)
- 2009(6982)
- 2008(7117)
- 2007(6569)
- 2006(5795)
- 2005(5138)
- 学科
- 济(27129)
- 经济(27095)
- 管理(19090)
- 业(17274)
- 企(13486)
- 企业(13486)
- 方法(12700)
- 数学(10867)
- 数学方法(10656)
- 农(8957)
- 学(8256)
- 中国(7426)
- 财(6021)
- 业经(5945)
- 地方(5741)
- 农业(5705)
- 理论(5685)
- 制(5321)
- 贸(4868)
- 贸易(4865)
- 易(4712)
- 银(4646)
- 银行(4598)
- 教育(4456)
- 行(4404)
- 环境(4329)
- 融(4200)
- 金融(4199)
- 和(4071)
- 教学(3990)
- 机构
- 学院(110254)
- 大学(109199)
- 研究(41228)
- 济(37304)
- 管理(36746)
- 经济(36269)
- 理学(30956)
- 理学院(30519)
- 科学(29818)
- 中国(29755)
- 管理学(29613)
- 管理学院(29434)
- 农(28816)
- 京(24295)
- 所(23390)
- 农业(23337)
- 业大(22756)
- 研究所(21618)
- 中心(18956)
- 江(17453)
- 财(17173)
- 省(16437)
- 技术(15362)
- 农业大学(15335)
- 北京(15259)
- 范(15238)
- 师范(14998)
- 南(14743)
- 院(14510)
- 州(14484)
- 基金
- 项目(74702)
- 科学(55606)
- 基金(50694)
- 研究(49907)
- 家(47176)
- 国家(46750)
- 科学基金(37479)
- 省(32183)
- 社会(28612)
- 基金项目(27021)
- 社会科(26980)
- 社会科学(26968)
- 划(26215)
- 自然(25814)
- 自然科(25196)
- 自然科学(25185)
- 自然科学基金(24731)
- 教育(23803)
- 资助(21389)
- 编号(20043)
- 重点(17454)
- 成果(17100)
- 计划(16259)
- 发(15753)
- 科技(15691)
- 课题(15358)
- 部(15199)
- 创(15013)
- 科研(14408)
- 创新(14077)
共检索到168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红苹 郭华春 王琼 沈词专 周晨
【目的】测定云南省不同品种(系)马铃薯块茎中龙葵素含量,研究机械损伤、变绿、长芽、遭受虫蛀和局部霉烂等因素对龙葵素含量的影响,为马铃薯食用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溶剂超声提取龙葵素粗品,HPLC法测定云南省131个品种(系)马铃薯块茎中龙葵素的含量。【结果】云南主栽品种的龙葵素含量均不超过10 mg.(100 g)-1 FW,在安全范围内;地方品种也仅有3.12%超过安全值;而新品系超过安全值比例为12.12%,最高的达48.59 mg.(100 g)-1 FW;有30.30%在10—20 mg.(100 g)-1 FW。机械损伤、虫蛀、表皮变绿、发芽或局部霉烂等会使马铃薯块茎的龙葵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虹 郭华春 刘艳
对云南省84个马铃薯品种(系)块茎的单株产量、干物质、淀粉、还原糖、粗蛋白含量和7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云南省84个马铃薯品种(系)单株产量为0.08~1.56 kg;块茎干物质含量为15.96%~32.68%;淀粉含量为11.45%~29.64%;还原糖含量为0.01%~0.48%;粗蛋白含量为0.52%~1.92%;矿质元素含量范围Fe为25.43~276.63 mg/kg、K为11.66~22.42 g/kg、Mg为0.48~0.98 g/kg、Mn为3.14~9.19 mg/kg、Zn为12.63~34.53 mg/kg、...
关键词:
云南省 马铃薯 块茎 营养品质 评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佳文 潘峰 陈若男 石瑛
为了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苗期块茎钾素含量以及其他相关生理特性随供钾水平不同的变化规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东农310、延薯4号和中薯5号在3个供钾水平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K_0、K_1、K_2这3种供钾水平下,不同品种块茎钾素含量差异显著,且东农310苗期的钾素含量远高于中薯5号以及延薯4号。对低钾和高钾条件下马铃薯钾素含量与叶绿素(SPAD)、根系活力(RV)、丙二醛含量(MDA)、蔗糖合成酶(SS)以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钾素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根系活力以及相关酶活性成为影响钾素含量的限制因素;而在高钾条件下,钾素含量与SPAD呈正相关,而与其他均呈负相关。因此,随着钾素供给水平的提高,钾素的供应量成为块茎钾含量提高的限制因子。
关键词:
马铃薯 钾素含量 钾素水平 相关性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振勇 杜虎林 刘荣国 牛金帅 刘超
为了研究施锌肥对旱作马铃薯全生育期植株锌素的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及块茎形成期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施锌(Zn)与不施锌(CK,对照)2个处理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锌肥能增加马铃薯不同器官的锌浓度,在生育期进行2次喷施锌肥后,叶片中锌浓度Zn处理比CK处理分别高出27.94,43.89 mg/kg,收获后块茎中的锌浓度Zn处理比CK处理高出28.70%;全生育期马铃薯各器官中锌积累量Zn处理>CK处理,出苗后66 d时叶片中锌素积累达最大值,Zn处理为1.469 mg/株,CK处理为0.328 m
关键词:
马铃薯 锌肥 锌含量 营养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晓玲 张建文 郭守华 刘永军 刘贵荣 程秀娟
用 0 ,5 0 0 ,10 0 0 ,2 0 0 0mg·L- 1的水杨酸溶液浸泡马铃薯块茎 2 4h ,以清水作对照 ,然后于 2 5℃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定期测定其发芽情况和酚类物质含量及多酚氧化酶 (PPO)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结果表明 ,5 0 0mg·L- 1的水杨酸能促进马铃薯块茎发芽 ,而 10 0 0mg·L- 1和 2 0 0 0mg·L- 1的水杨酸则对块茎发芽起抑制作用 ;5 0 0mg·L- 1水杨酸处理能提高块茎中酚类物质的含量 ,降低PPO活性 ,10 0 0mg·L- 1和 2 0 0 0mg·L- 1的水杨酸处理则使块茎中酚类物质含量降低 ,PP...
关键词:
马铃薯 水杨酸 发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薇 熊兴耀 李霞
采用紫外比色法分别测定了用乙醇法、乙醇-乙酸法和混合溶剂法提取的马铃薯中龙葵素的提取率、回收率,结果表明乙醇-乙酸法的提取率和回收率最高,分别为100%和94.3%.用液质联用分析法分别对用乙醇法、乙醇-乙酸法和混合溶剂法提取的龙葵素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乙醇-乙酸法是提取龙葵素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
马铃薯 龙葵素 提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艳梅 孟然然 李周 王兆富 郝大海 李灿辉
彩色马铃薯是天然色素的潜在来源之一。本试验综合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pH示差法,初步定性和定量分析了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块茎的花色素苷。结果表明,不同颜色马铃薯块茎花色素苷的类型和含量不同。紫色马铃薯师大6号和小乌洋芋的主要花色素苷为锦葵色素-3-葡萄糖苷,含量分别为1.086和0.376 mg/g.FW。红色品种的主要花色素苷为天竺葵色素-3-葡萄糖苷,含量为0.159~0.873 mg/g.FW。同一品种块茎不同组织的花色素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上述结果,对花色素苷的简易测定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花色素苷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波涛 谢从华 柳俊
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将CaMV35S驱动的正/反义sAGP基因导入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品种鄂马铃薯3号(E3)和南中552(N552)以研究sAGP基因对马铃薯块茎淀粉-糖代谢的影响。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证明正/反义sAGP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该正/反义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均能正常转录。转基因植株块茎分析显示,导入正义基因的株系中除4个与转反义基因表现相同外,其余19个株系AGPase酶活性平均上升约25%,还原糖含量下降20%左右,淀粉含量增加5%~6%。其中3个测定指...
关键词:
马铃薯 sAGP 基因表达 淀粉 还原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史可昕 石瑛 张朝澍
【目的】开发与四倍体马铃薯蛋白含量相关的分子标记,加快选育高蛋白的马铃薯品种,提高马铃薯品种竞争力。【方法】本研究以高蛋白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母本、低蛋白品种‘定薯1号’为父本构建分离群体,利用混池和高通量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BSA-seq)对马铃薯块茎蛋白含量进行QTL定位,在定位区间开发与马铃薯块茎蛋白含量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并使用分离群体及四倍体马铃薯品种进行筛选验证。【结果】在2号染色体、4号染色体共定位到3个控制马铃薯块茎蛋白含量的主效位点,分别位于2号染色体18.88~21.59 Mb,区间大小为2.71 Mb;4号染色体8.3~12.84 Mb,区间大小为4.54 Mb;4号染色体65.12~66.39 Mb,区间大小为1.27 Mb。根据定位区域、基因位置及参考基因组信息,使用NR、 Tr EMBL、 KEGG、 GO、 KOG、 swissprot、 PFAM共7个功能数据库对候选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共注释到719个候选基因,注释基因显著富集在玉米素合成代谢通路,该代谢通路可阻止蛋白质降解。在2号染色体18.88~21.59 Mb区间内开发分子标记pChr2-4。用分离群体、四倍体马铃薯品种结合田间表型对pChr2-4的准确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pChr2-4在离群体、四倍体马铃薯品种中的准确性分别为73.17%和81.82%,准确度较高。【结论】通过BSA混池测序,检测到3个与马铃薯块茎蛋白含量相关的区间。在2号染色体开发与马铃薯块茎蛋白含量紧密连锁的标记pChr2-4,该标记有助于马铃薯块茎蛋白含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茜 郑顺林 李国培 袁继超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水平及追肥比例对马铃薯淀粉、还原糖等品质主要指标的影响,以期为马铃薯的优质栽培提供科学的施氮依据。结果表明:①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追氮比例的提高而降低,少量施用氮肥可以提高淀粉的含量,过多施用氮肥和提高追氮比例会降低淀粉含量;②还原糖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随氮肥水平和追肥比例的提高而较大幅度增加,特别是还原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受氮肥水平和追肥比例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可溶糖含量,淀粉含量受的影响相对较小;③适量施用氮肥和追肥比例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高产与优质(高淀粉、低还原糖)的最佳施肥方式不一致,生产上要根据生产用途...
关键词:
冬马铃薯 氮肥运筹 品质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红 毕阳 李昌健 王毅 李生娥 刘耀娜 王斌
【目的】研究抗/感干腐病的马铃薯品种‘青薯168’和‘陇薯3号’块茎间愈伤能力的差异,从木质素与软木脂积累以及苯丙烷代谢角度探讨导致差异的原因。【方法】以抗病品种‘青薯168’和感病品种‘陇薯3号’块茎为试材,人工模拟损伤后置于常温下进行愈伤,通过测定损伤块茎愈伤期间失重率的变化和块茎在不同愈伤时期接种硫色镰孢(Fusarium sulphureum)后病情指数的变化评价愈伤效果,利用间苯三酚-HCl和甲苯胺蓝-中性红染色法分别观察块茎损伤部位木质素与软木脂的形成,并量化木质化细胞层厚度和软木脂荧光强度以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块茎 愈伤 苯丙烷代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春涛 张茹艳 石铭福 张卫娜 袁文雅 王勇 陈喜鹏 秦舒浩
[目的]探究马铃薯对不同形态铁肥的响应程度,为完善马铃薯施肥制度提供参考。[方法]以陇薯7号马铃薯为供试材料,在田间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对马铃薯进行喷施硫酸铁(T1)、硫酸亚铁(T2)、柠檬酸+硫酸铁混合(T3)、柠檬酸+硫酸亚铁混合(T4)、螯合铁EDTA-Fe Na(T5) 5种不同形态铁肥处理,分析不同处理马铃薯块茎内源激素水平、产量及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铁肥可明显提高马铃薯块茎中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含量,降低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_3)含量,使马铃薯产量增加5.41%~27.39%,马铃薯块茎淀粉、V_C、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14.60%~32.95%,3.42%~6.33%,19.18%~40.41%和16.21%~56.75%。[结论]叶面喷施不同形态铁肥可以不同程度地调控马铃薯块茎内源激素含量,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且以螯合铁EDTA-Fe Na(T5)和柠檬酸+硫酸铁混合(T3)肥效较佳。
关键词:
马铃薯 铁肥形态 内源激素 叶面施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崇坚 谢从华 柳俊 李培武 张文
对鄂马铃薯 1号 (E1)及南中 5 5 2 (N5 5 2 )在不同光照处理下试管苗的结薯情况及内源生长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各诱导物质在整个培养期间变化较大 ,其中以块茎大量形成期增加最为明显。试验发现 ,内源GA3 水平负相关于单株结薯数 ,但为匍匐茎伸长所必需 ,JA含量则与块茎形成呈正相关。而GA3 与ABA及JA的比值皆显著负相关于单株结薯数。说明各生长物质为试管苗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而它们之间的平衡水平则可能调控着块茎的形成。
关键词:
内源生长物质 马铃薯 试管块茎 块茎形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梦云 毛雪飞 门福义 蒙美莲 胡志全
以晋薯2号、紫花白、内薯3号为材料,系统研究了马铃薯生育期间块茎内源激素变化与块茎增大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ABA含量变化与块茎的增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块茎增大速率变化呈极显著的负相关;GA3,IAA,CTK含量变化与块茎增大和块茎增大速率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GA3/ABA,IAA/ABA,CTK/ABA的变化与块茎增大呈较显著的负相关,与块茎增大速率变化呈较显著的正相关。生育前期GA3、IAA含量高而ABA含量低的品种,块茎形成早,增大快,块茎大。
关键词:
马铃薯,块茎增大,内源激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登 马露 杨芳
【目的】研究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对马铃薯块茎创伤木栓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筛选影响马铃薯块茎愈合的内源激素,并深入研究马铃薯块茎创伤愈合中内源激素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试验以‘滇薯47’为试验材料,洗净并去除马铃薯块茎的表皮后,用打孔器和刀片将马铃薯块茎处理为直径约15 mm、厚度约5 mm的小圆片,重量为1 g左右。实验设置3个处理,CK处理:超纯水;硝普钠处理(Sodium nitroprusside, SNP):0.5 mmol/L SNP(NO供体);C-PTIO处理:1.3 mmol/L C-PTIO(NO清除剂),并放置于温度(23±1)℃,空气相对湿度85%,光照为0的培养箱中进行创伤愈合反应,测定创伤后不同时间块茎中与马铃薯块茎创伤愈合相关的内源激素含量。【结果】外源NO处理(SNP处理)引起创伤后马铃薯块茎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外源NO处理能促进创伤块茎中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乙烯前体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和生长素(Auxin, IAA)等激素含量升高,而C-PTIO处理则表现出抑制作用;外源NO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内源茉莉素(Jasmonate, JA)类的含量降低,而C-PTIO处理可促进内源JA类含量增加,表明NO可能是JA的负调控因子;外源NO可促进细胞分裂素类物质中反式玉米素(Trans zeatin, tZ)、顺式玉米素核苷(Cis zeatin riboside, czR)、异戊烯基腺苷(Isopentenyl adenosine, iPA)含量的增加,对顺式玉米素(Cis zeatin, cZ)、反式玉米素核苷(Trans zeatin riboside, tzR)、异戊烯基腺嘌呤(Isopentenyl adenine, iP)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C-PTIO处理对cZ、tzR、czR、iP和iPA含量的上升在后期有抑制作用。【结论】外源NO处理可以调控创伤马铃薯块茎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外源NO处理可以提高马铃薯创伤块茎中ABA、ACC、SA、IAA等内源激素的含量,抑制JA含量增长,从而加快创伤块茎的愈合速度。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马铃薯 创伤木栓化 植物激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