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8)
- 2023(10338)
- 2022(9201)
- 2021(8755)
- 2020(7446)
- 2019(17211)
- 2018(17308)
- 2017(32958)
- 2016(18316)
- 2015(20784)
- 2014(20860)
- 2013(20576)
- 2012(18909)
- 2011(16854)
- 2010(16688)
- 2009(14925)
- 2008(14289)
- 2007(12344)
- 2006(10726)
- 2005(9081)
- 学科
- 济(68386)
- 经济(68309)
- 管理(49214)
- 业(46198)
- 企(37670)
- 企业(37670)
- 方法(31638)
- 数学(27200)
- 数学方法(26891)
- 农(19871)
- 地方(18229)
- 学(17958)
- 中国(17216)
- 财(16115)
- 业经(15385)
- 农业(13492)
- 贸(12072)
- 贸易(12064)
- 和(11966)
- 理论(11942)
- 易(11625)
- 环境(11474)
- 制(11243)
- 技术(10895)
- 务(10126)
- 财务(10062)
- 财务管理(10044)
- 教育(9739)
- 划(9617)
- 银(9608)
- 机构
- 大学(251789)
- 学院(251468)
- 管理(100313)
- 济(91078)
- 经济(88805)
- 理学(87087)
- 理学院(86051)
- 研究(85830)
- 管理学(84432)
- 管理学院(83991)
- 中国(61546)
- 科学(58272)
- 京(54568)
- 农(46488)
- 所(44178)
- 业大(43154)
- 研究所(40846)
- 财(40276)
- 中心(38663)
- 农业(36485)
- 江(35753)
- 北京(34741)
- 范(33962)
- 师范(33633)
- 财经(32519)
- 院(31817)
- 州(29939)
- 经(29500)
- 技术(28767)
- 省(27283)
- 基金
- 项目(181954)
- 科学(140276)
- 研究(129977)
- 基金(128935)
- 家(114254)
- 国家(113318)
- 科学基金(95756)
- 社会(77625)
- 社会科(73262)
- 社会科学(73241)
- 省(72624)
- 基金项目(69920)
- 自然(65042)
- 自然科(63392)
- 自然科学(63378)
- 自然科学基金(62187)
- 划(61129)
- 教育(58899)
- 编号(53721)
- 资助(53045)
- 成果(42985)
- 重点(40872)
- 发(38645)
- 部(38405)
- 创(37424)
- 课题(37248)
- 科研(34987)
- 创新(34875)
- 计划(34566)
- 大学(33009)
共检索到358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品荣 曾觉民
通过对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植被的调查,统计到香格里拉县有种子植物159科705属2 267种(包括变种、亚种和多年栽培种)。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组成是温带起源的科占48.5%,温带分布属占66.05%,其中以北温带分布属最多,占28.99%,其次是东亚分布属,占14.47%。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香格里拉县植物区系具有温带区系的特点,属于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中横断山脉地区。此区系具有亚热带北缘的性质,古特有种丰富。表4参16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岳彩荣 唐瑶 徐天蜀 胥辉
采用2009年MODIS数据作为遥感信息源,结合香格里拉基础地理数据和云南省119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构建了一个NPP估算模型。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ArcEngine二次开发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香格里拉县2009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估算研究。结果表明:(1)设计的NPP估算模型简单,参数少,易于理解和计算;(2)比较发现:2009年香格里拉县NPP估算结果可信。(3)分析香格里拉县2009年NPP的变化情况可得到以下结论:(a)香格里拉县2009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为413 g/m2,总体分布趋势是:建塘镇北部和格咱乡西部NPP基本在400~600 g/m2之间;香格里拉县中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申时才 朱映安 钱洁 徐高峰 李天林 张付斗
在云南省滇西北香格里拉县五境乡,经过村民长期的试验和实践,野生羊肚菌(Morchella spp.)得到了成功的人工种植与推广。2010年8~9月,为了了解五境乡羊肚菌人工种植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对该乡的羊肚菌种植"示范村"—仓觉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仓觉村具有悠久的羊肚菌分布、收集与栽培历史;羊肚菌的种植与其他地区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当地羊肚菌的种植以传统方法为主;随着羊肚菌种植面积的扩大,羊肚菌对当地人民的生计和经济收入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需要砍伐一些森林资源作为栽培料,羊肚菌的种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一定负面影响,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有利于森林的替代和增加生物多样性。为了促进羊肚菌种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晖 范宇 李志英 易娜 刘大邦 杨树华
香格里拉县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地区的核心部分,其生态安全备受世人关注。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香格里拉县2002~2008年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该县人均生态足迹从0.549ghm2上升到0.717 ghm2,年均增加4.37%;生态承载力从0.768 8 ghm2下降到0.621 7 ghm2,年均下降2.73%。根据生态压力指数分析,2002~2004年属于生态较安全期,2005~2007年属于生态稍不安全期,从2008年起生态盈余成为生态赤字进入较不安全期。运用灰色系统方法预测了2009~2013年生态压力指数的动态变化,预测从2011年起已进入生态很不安全期,到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五元 舒清态 李进宇
通过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初步调查,统计出该区共有种子植物201科,1 202属,3 517种,其中包括911个中国特有种。在科的分布区类型构成上,热带分布科占总科数的74.67%,温带分布科占25.33%。从属一级分布区类型的统计分析来看,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74.21%,而温带分布属仅占25.79%;热带分布属中以亚洲热带分布属最多,占总属数的28.17%。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该地区的植物区系属于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亚区中的滇、缅、泰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此区系具热带北缘性质。
关键词: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柯楠 曹建宏 王文 王家逵 惠竹梅
【目的】对不同海拔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差异进行研究,为云南香格里拉干旱河谷产区酿酒葡萄栽培管理和不同海拔差异化葡萄酒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香格里拉干旱河谷产区的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于成熟期采集葡萄果实样品,研究分析位于海拔1 987~2 288 m的7个葡萄园中赤霞珠果实生长发育指标(果皮厚度、百粒质量)、基本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p H值)以及果皮酚类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除果皮厚度外,不同海拔赤霞珠葡萄果实的基本生理指标和多酚物质含量均差异显著。与中、高海拔相比,低海拔(1 987~2 085 m)葡萄园葡萄果实的还原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海拔1 987 m处葡萄果皮的总黄烷醇和总单宁含量较高,海拔2 085 m处葡萄果皮的总花色苷、总酚、总黄酮和总黄烷醇含量较低。在中海拔(2 101~2 192 m)葡萄园,随着海拔升高,葡萄果实的百粒质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升高,其中海拔2 192 m葡萄果实的百粒质量较海拔2 085 m降低10.71%,可滴定酸含量较其提高76.50%;葡萄果皮总花色苷、总酚、总黄酮、酰化和非酰化单体花色苷含量均增加。在高海拔(2 201~2 288 m)葡萄园,随着海拔升高,葡萄果实的还原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果皮总花色苷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中2 201 m海拔处葡萄果皮总花色苷和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余海拔,较低海拔2 085 m葡萄分别提高了28.16%和28.10%。【结论】在云南香格里拉干旱河谷葡萄产区,海拔1 987~2 288 m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生长于海拔2 192和2 201 m的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较好。
关键词:
赤霞珠 葡萄品质 海拔高度 云南香格里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燕红 曹斌 高芳 夏建新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能源建设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特殊领域,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论文以滇西北的兰坪县和香格里拉县的能源使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在经济仍处于贫困状态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山区生活能源利用的特点:兰坪县和香格里拉薪柴的使用分别达85%和98%,而以太阳能、沼气、水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仅有7.0%和1.8%,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论文对促进现代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制定农村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健全能源政策体系,争取国际经济和技术支持等。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德强(绒巴扎西) 赵婕
在大样本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客观描述云南藏区多民族交错杂居并具有典型性的中心城镇——建塘镇——族际交往过程中语言使用的现实图景,深入分析该区域各民族群体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现状,较为全面地描述介绍了该区域各民族交往过程中使用通用语言的情况。研究认为:在云南藏区城镇汉语作为通用语言已得到普及,并广泛运用于该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领域,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该区域双语及多语现象,既是云南藏区城镇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也为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云南藏区 族际交往 语言使用现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文
本文以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周边雨崩藏族村的旅游开发为研究背景,分析了该区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轮流制"模式,认为这是一个社区主动参与旅游发展,基本实现了经济增权、政治增权、心理增权和社会增权的典型案例。"轮流制"模式一方面妥善协调与巧妙解决了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控制了外来投资,同时避免了由于无序竞争引起的经济利益过于集中现象,对构建雨崩村社会和谐起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雨崩村民的增权有一个重要的假设条件,即村民绝对拥有在村境内的住宿、餐饮、租马等经营权。本质上雨崩村的旅游增权是个人增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亚飞 刘高焕
以植被种类丰富的大香格里拉地区为研究区,利用气象站点数据、数字高程数据(DEM)以及该地区植被分布图,通过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该地区典型植被空间分布的环境特征,分析了大香格里拉地区植被分布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量化了植被空间分布的气候范围,并根据二者的关系特征,得到了植被与气候因子关系模型。同时,界定了不同植被分布的海拔、坡度、坡向范围。发现大香格里拉地区影响不同植被空间分布的气候因子不同,影响草甸分布的是多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多年7月平均气温,影响针叶林分布的是多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影响灌丛分布的较分散。同时不同植被的海拔分布界限和坡度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娟 马钦彦 杜凡
报道大围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大围山内现有野生维管植物238科1121属3299种,分别占全国维管植物总科、属、种数的65·38%、34·92%、12·15%。其中种子植物188科994属3027种及变种,平均种密度高达19·69种·km-2,是全国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区内种子植物的古老性、珍稀性、多样性和完整性极具代表性。其种子植物区系具有4个显著特征:1)种类组成丰富,属内种系相对贫乏,分化程度较弱;2)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古老的特有属丰富;3)大围山是多种区系成分的交汇地带,但热带分布的科占绝对优势;4)大围山植物区系与中南半岛特别是北部湾植物区系的联系紧密,同时与东...
关键词:
大围山 植物区系 多样性 特有属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成升魁 徐增让 封志明 刘高焕 谢高地 沈镭 闵庆文 李丽娟
近10多年来,香格里拉逐渐由一个世外桃源形象转变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商业品牌,"香格里拉之争"已引起了学术界和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基于Hilton的小说对香格里拉的地理位置描述相对抽象、对自然人文景观描述相对具体的特点,本文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归纳了香格里拉的景观特征,并基于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香格里拉的地域分布进行了识别。研究认为:①香格里拉的自然景观特征主要体现在雪山冰川、高山草甸、针阔混交林等,人文景观特征主要体现在喇嘛庙等藏族聚居区形象、浓郁的藏文化氛围等;②香格里拉景观地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横断山脉的川滇藏交接区近60万km2的范围内;③采用典型景观特征的可度量指标,利用GI...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洪亮 倪绍祥 张红玉 和润云
香格里拉在人们心中代表着永恒、宁静、和平。香格里拉具有以下特点 :(1)以大自然为背景 ;(2 )强调人与人及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3)以生态学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4)是一种特殊的生态旅游地。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 ,认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业开发是自然和人文保护事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也是积极保护香格里拉的有效手段。最后 ,结合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香格里拉生态旅游资源特色 ,按照保护为主、科技引导、适度开发、保护与开发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提出了构建生态旅游决策支持系统、加强旅游区规划、开展科学研究、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制...
关键词:
香格里拉 云南中甸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金荣 朱勇强
武义县自然分布的木本植物计有83科254属656种(含种下等级),是浙江省木本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的县(市)之一。该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珍稀濒危树种与特有种较多,属华东植物区系,与华南区系的北缘虽有一定的差异,但无明显区别,显示出兼容并纳南、北植物的过渡特征,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型区系。
关键词:
木本植物 植物区系 武义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