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8)
2023(11195)
2022(10058)
2021(9673)
2020(8289)
2019(19235)
2018(19230)
2017(36880)
2016(20566)
2015(23338)
2014(23411)
2013(23094)
2012(21390)
2011(19151)
2010(19183)
2009(17708)
2008(17285)
2007(15096)
2006(13194)
2005(11354)
作者
(61895)
(51459)
(51329)
(48671)
(33095)
(25194)
(23104)
(20531)
(19691)
(18626)
(17820)
(17378)
(16576)
(16233)
(15939)
(15735)
(15720)
(15248)
(14792)
(14588)
(12950)
(12744)
(12654)
(11602)
(11561)
(11512)
(11500)
(11298)
(10569)
(10369)
学科
(80963)
经济(80876)
管理(59089)
(53682)
(45506)
企业(45506)
方法(41255)
数学(35937)
数学方法(35311)
(20454)
(19951)
中国(19184)
(18032)
业经(16713)
地方(16553)
理论(14889)
(14244)
农业(13589)
(13190)
贸易(13182)
环境(13031)
(12735)
(12698)
技术(12382)
(11782)
财务(11707)
财务管理(11683)
(11369)
企业财务(11059)
教育(10781)
机构
大学(293543)
学院(291498)
管理(116057)
(105762)
经济(103165)
理学(101202)
理学院(99982)
管理学(97678)
研究(97466)
管理学院(97176)
中国(69858)
科学(66597)
(63482)
(53774)
(51248)
业大(49519)
研究所(47229)
(46707)
中心(43841)
农业(43100)
(41594)
北京(39898)
(39215)
师范(38815)
财经(38059)
(34963)
(34805)
(34551)
技术(32632)
师范大学(31125)
基金
项目(205662)
科学(159317)
基金(147498)
研究(144270)
(130775)
国家(129742)
科学基金(109955)
社会(87026)
社会科(82336)
社会科学(82307)
(82084)
基金项目(78731)
自然(75436)
自然科(73633)
自然科学(73618)
自然科学基金(72201)
(69027)
教育(66723)
资助(62215)
编号(59274)
成果(47642)
重点(46128)
(44105)
(42858)
(42007)
课题(40756)
科研(39772)
计划(39486)
创新(39141)
大学(37505)
期刊
(113478)
经济(113478)
研究(79161)
中国(55058)
学报(54730)
(48978)
科学(47333)
管理(41777)
大学(39308)
学学(36838)
农业(35173)
(33928)
教育(33122)
技术(25792)
(19504)
金融(19504)
图书(19356)
(18670)
业经(18233)
财经(17547)
经济研究(16853)
资源(15726)
科技(15225)
业大(15133)
问题(14799)
(14796)
(14747)
理论(14648)
技术经济(14424)
实践(13736)
共检索到416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存龙  杨芬  罗龙  罗天刚  刘娜  卢光辉  
结合云南香型软米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实践,综述云南香型软米水稻植物学形态、品质特点、分布范围以及在水稻育种中利用研究的现状。在香型软米杂交稻育种中如何利用云南香型软米水稻资源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要成功育成品质优异而产量高的杂交稻,应积极开展云南香型软米杂种优势利用,充分挖掘云南香型软米水稻资源;软米和香味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配组双亲必须具有香味和软米性状,控制香味性状的基因必须等位;云南香型软米类型多样,以其创建杂交稻亲本时,须弄清其遗传背景,选择遗传简单,并且等位的单隐性香味基因控制的香型软米水稻资源作香味基因供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龙  韦永贵  陶永宏  罗天刚  卢光辉  杨芬  赵大伟  李存龙  
选择5份云南地方香型软米水稻种质资源和6份自育香型软米保持系按5×6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配制成30个组合,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分析方法对云南香型软米11个品质性状进行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出糙率、精米率和碱消值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种子直接显性效应、细胞质效应、母体加性效应、母体显性效应的共同控制。整精米率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种子直接显性效应的控制。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种子直接显性效应的控制。垩白度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的影响。11个品质性状的遗传率以种子直接遗传率为主。此外根据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预测值对亲本在育种的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存龙  罗龙  杨芬  罗天刚  刘娜  卢光辉  
良好的异交性能对于不育系的广泛应用至关重要。本研究以5个新育成的香型软米胞质雄性不育系文香24A、文香28A、壮香2051A、豪香310A、水香285A等为试验材料,对其异交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香24A的单株和单穗开花历期最短,文香28A的单株开花历期和壮香2051A的单穗开花历期最长;除水香285A外,不育系壮香2051A、豪香310A、文香28A、文香24A的张颖持续时间比对照长;参试不育系都有较高的包穗率,但5个新育成不育系的包穗率比对照低;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文香28A、水香285A、壮香2051A、豪香310A、文香24A、珍汕97A,单外露率高于双外露率;文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存龙  杨芬  罗龙  罗天刚  刘娜  杨轻松  
作者结合云南香型软米杂交稻育种的实践,对目前稻米香味的类型、化学成分、鉴别方法、遗传表达、基因定位及与栽培环境关系等研究状况进行综述,报道了云南香型软米杂交稻育种取得的主要进展,讨论了在香稻育种中如何利用稻米香味资源的有关问题,指出要育成品质优异的杂交香稻组合,配组双亲均必须优质,最好实现香味等重要品质性状的基因等位;香味性状属突变体,受隐性基因控制,香味基因不仅存在于香稻中,而且还可能以杂合体形式存在于地方非香稻资源中,香稻育种中亲本材料选择,可以从无香味的地方软米水稻种质资源中鉴评筛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龙  李存龙  李俊  陶永宏  杨芬  玉尖章  韦永贵  罗天刚  卢光辉  
选用来自5个不同地方香型软米水稻品种和自主选育的6个香型软米保持系材料,按照NCⅡ交配设计,对其F1代11个主要经济性状作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除剑叶长、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的基因加性效应不明显,剑叶宽和每穗总粒数的非加性效应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亲本加性效应对每穗总粒数、剑叶宽、株高、千粒重和有效穗的形成起主导作用,而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穗长和剑叶长的性状表达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全生育期则受来自加性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影响;除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和剑叶宽的性状表达主要受保持材料影响外,其余多数性状主要受地方香型软米资源控制;八宝谷、豪木允、豪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艳  王平华  何晓滨  李庆龙  孔令郁  徐红  
通过对云南省303组水稻试验结果总结分析,建立水稻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并测算水稻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以极低、低、中、高、较高5级划分标准,氮地力养分丰缺指标为250 mg/kg,磷地力养分丰缺指标为40 mg/kg,钾地力养分丰缺指标为150 mg/kg,与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水稻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40~100 mg/kg,有效磷含量不变,速效钾含量下降20~50 mg/kg。水稻氮肥利用率24.7%,磷肥利用率39.9%,钾肥利用率30.7%。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东方  刘二明  王世明  杨琼华  段永嘉  
采用等位性测定方法,利用日本稻瘟病单基因鉴别品种和鉴别菌系,测定了滇农1号、282、六云1号、旱谷、楚粳4号、楚粳5号、轰杂141等7个云南水稻品种的基因等位性,结果表明:有2个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由单基因控制,鉴定为Pi-z;另5个品种则由3对基因控制。它们都至少有1个基因与已命名的基因等位,但其它尚未推断的基因则需进一步分析鉴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先奇  杨艳丽  浦卫琼  林丽飞  王扬  喻盛甫  
描述了云南水稻根际土壤中发现的3种植物寄生线虫: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 Bas- tian,1865,多带螺旋线虫Helicotylechus multicinctus(Cobb,1893)Golden,1956和穿刺短体线虫Pratylen- chus penetrans(Cobb,1917)Chitwood & Otifa,1952。这3种寄生线虫均为云南省新记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树明  曾亚文  杜娟  普晓英  雷国芳  
选取云南不同区域的水稻土、水稻籽粒55个样品,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糙米、精米及其对应种植土壤中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比较了糙米和精米中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并对矿质元素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8种矿质元素含量在水稻品种(系)间差异极大.糙米中各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高低排序为P、K、Mg、S、Ca、Zn、Mn、Al、Na、Fe、Cu、B、Mo、Sn、Ni、Cr、Ba、Sr,精米中各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变化趋势与糙米相似.除Na外,糙米中K、P、Ca、Mg、Cu、Zn等17种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精米.2)不同地点间各元素含量的差异较大.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包灵丰  林纲  赵德明  李云武  贺兵  
以优质香型杂交水稻宜香2292为材料,在四川南部主要针对基本苗、施肥水平对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设置了9.0、18.0和36.0万株/hm23种水平的基本苗;3个施肥水平,水平1为纯N 75 kg/hm2、P2O537.5 kg/hm2、K2O 60kg/hm2,水平2为纯N 112.5 kg/hm2、P2O556.25 kg/hm2、K2O 90 kg/hm2,水平3为纯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20 kg/hm2。结果表明宜香2292随着肥力水平的提高,要求基本苗随之提高;在相同基本苗水平和相同肥力水平下,适度密植有助于提高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存龙  罗龙  杨芬  韦永贵  陶永宏  董卓娅  刘娜  
为了选育出配合力高的香型软米恢复系,笔者以带有云南香型软米地方品种豪木西亲缘的优质稻滇陇201和恢复系明恢63杂交,再和抗稻瘟病,含有粳稻亲缘的大粒香12号杂交,把控制香味、软米、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稻瘟病等各种性状的基因聚集在一体,经过严格加代分离筛选,首次成功选育出香味浓郁、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病和带有粳稻亲缘的香型软米杂交水稻恢复系文恢247,并获国家新品种权授权保护。以文恢247和龙特浦A配组,选育出香味自然参合型、产量高、抗性强和适应性广的杂交水稻品种特优247,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文恢247的香味性状是由双隐性基因控制,米质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直链淀粉含量为16.7%,是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俭  蒋开锋  罗婧  李昭祥  杨乾华  杨莉  曹应江  游书梅  李赓觅  张涛  郑家奎  
【目的】比较不同氮肥水平下香型杂交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特点,筛选对氮环境具有广适性的高产香型杂交水稻品种,为香型杂交水稻高产氮高效栽培和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长江上游和四川近年审定的8个香型杂交水稻品种和3个非香型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在低(施氮0 kg/hm~2)、中(施氮120 kg/hm~2)、高(施氮210 kg/hm~2)3个施氮水平下进行大田裂区试验,通过对比、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不同氮水平下各品种籽粒产量差异和产量构成特点。【结果】供试香型杂交水稻品种产量水平整体高于非香型对照品种冈优725和II优838,但低于F优498;不同氮水平下香型水稻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品种产量差异主要体现在低氮下的产量和中氮增加到高氮时的产量变化。施氮增加了有效穗和每穗粒数,进而提高了颖花量和单穗重从而使水稻增产,香型品种施氮平均产量增幅小于非香型品种。与非香型品种相比,香型杂交水稻有效穗和千粒重优势明显,但每穗粒数和单穗重低于非香型品种。低氮下,香型水稻产量与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颖花量显著正相关,中、高氮水平下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均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中、高氮下产量因子间相互抑制作用加剧。通径分析表明,颖花量均是不同氮水平下香型水稻产量的最大贡献因子,其次为单穗重。水稻品种产量在不同氮水平间呈现一定的直线相关性,中氮和高氮下产量相关性较好,但低氮和中氮下相关性略差。【结论】德优4727、德香146和花香7号在低氮水平下颖花量大,中、高氮水平下各产量因子相对协调,因而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均能收获较高籽粒产量,是本研究筛选出的高产高效香型杂交水稻品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仁崔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超级稻育种福建农业大学杨仁崔主要产稻国的工业化进程在蚕食着这一地区的稻田。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育种家十分清楚,要回应世界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挑战,根本出路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水稻单产的提高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品种高产潜力的提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隆四清  许明辉  姚春馨  李鼎  
利用经测验可区分籼粳品种的12对SSR特异引物对来自云南元阳不同海拔梯田的24个水稻样品进行了SSR分析.发现24个样品属于21个不同品种,其中现代育成品种6个,地方品种15个.现代育成品种中有1个籼稻品种,其余是偏籼品种,籼血缘占66.7%~83.3%,但都含有一定程度的粳血缘(16.7%~33.3%),说明这些现代育成品种是籼粳杂交的结果.地方品种中有1个籼稻品种,3个粳稻品种,其余都有不同程度的偏籼或偏粳,发现在海拔1750m以上的有9个(占37.5%)偏籼品种,籼血缘占66.7%~83.3%,这些偏籼品种可能是长期人工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