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0)
2023(8763)
2022(7949)
2021(7687)
2020(6429)
2019(15110)
2018(15245)
2017(29165)
2016(16094)
2015(18209)
2014(18215)
2013(18080)
2012(16457)
2011(14720)
2010(14374)
2009(12947)
2008(12231)
2007(10273)
2006(8810)
2005(7388)
作者
(46521)
(38443)
(38198)
(36301)
(24516)
(18629)
(17272)
(15281)
(14718)
(13718)
(13237)
(12674)
(12079)
(12044)
(11821)
(11727)
(11627)
(11370)
(10838)
(10756)
(9660)
(9386)
(9237)
(8716)
(8582)
(8562)
(8549)
(8359)
(7780)
(7721)
学科
(60546)
经济(60476)
管理(44454)
(42161)
(35360)
企业(35360)
方法(30042)
数学(25981)
数学方法(25696)
(16206)
(15307)
中国(14819)
(14199)
地方(13736)
业经(13492)
农业(10952)
理论(10554)
(10538)
(10222)
贸易(10218)
(9890)
环境(9887)
技术(9835)
(9329)
财务(9271)
财务管理(9254)
(9215)
教育(8826)
企业财务(8759)
(8564)
机构
大学(221764)
学院(220403)
管理(91109)
(80936)
理学(79890)
经济(79022)
理学院(78982)
管理学(77574)
管理学院(77198)
研究(71984)
中国(50842)
科学(48555)
(46805)
(36789)
(36385)
业大(35962)
(35350)
研究所(33778)
中心(32272)
(29793)
(29600)
北京(29431)
师范(29320)
农业(29240)
财经(29011)
(26394)
(26388)
(25214)
技术(24208)
师范大学(23731)
基金
项目(160421)
科学(125063)
研究(115762)
基金(115460)
(101025)
国家(100202)
科学基金(85843)
社会(69945)
社会科(66124)
社会科学(66103)
(63711)
基金项目(62885)
自然(58190)
自然科(56796)
自然科学(56784)
自然科学基金(55728)
(53531)
教育(52632)
编号(47775)
资助(47276)
成果(38052)
重点(35556)
(34456)
(33550)
(33301)
课题(32399)
科研(31162)
创新(30965)
计划(29848)
大学(29609)
期刊
(85282)
经济(85282)
研究(61765)
学报(38194)
中国(37823)
科学(34375)
(33199)
管理(31831)
大学(27890)
学学(26211)
(25044)
教育(24603)
农业(23758)
技术(18750)
(14561)
金融(14561)
业经(14406)
图书(13991)
财经(12941)
经济研究(12824)
理论(12072)
科技(12041)
(11939)
实践(11457)
(11457)
问题(11189)
(10746)
情报(10471)
技术经济(10333)
(10326)
共检索到305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楚国忠  钱法文  张旭  王紫江  尾崎清明  
1997年9月26日至10月7日,在云南巍山县隆庆关(25°18′N,100°21′E)及其周围地区共网捕到鸟类87种2500多只,环志80种2410只。除白日网捕到10种22只外,其余皆为夜间网捕。年龄鉴定1138只,成鸟与幼鸟的比率约为1∶2,性别鉴定839只,雌鸟与雄鸟比率约为2∶1。加上1995和1996两年同期网捕结果,共网捕鸟类94种,环志87种2942只,依重要性值(IV),最重要的鸟类是红喉姬(Ficedulaparva)、树鹨(Anthushodgsoni)和红尾伯劳(Laniuscristatus)。此外,还讨论了每日捕鸟数量与天气条件的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伟  程嘉翎  柴建萍  姚丽萍  洪正杰  黄平  
通过对云南鹤庆地区栽植的农桑12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光合特征参数及其相应环境因子的日变化测定,探讨了云南红土高原桑树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桑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且光合"午休"现象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并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胞间CO2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相反。各环境因子对桑树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较大,光合有效辐射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五元  舒清态  李进宇  
通过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初步调查,统计出该区共有种子植物201科,1 202属,3 517种,其中包括911个中国特有种。在科的分布区类型构成上,热带分布科占总科数的74.67%,温带分布科占25.33%。从属一级分布区类型的统计分析来看,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74.21%,而温带分布属仅占25.79%;热带分布属中以亚洲热带分布属最多,占总属数的28.17%。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该地区的植物区系属于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亚区中的滇、缅、泰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此区系具热带北缘性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祁景良  王玉英  
云南松梢蚧SonsaucoccusyunnansonsausYoungetHu是云南松叶的主要害虫,为防治这一害虫,研究了它的生物学特性,该虫在昆明一年发生一代,雌成虫发生在4月上旬至6月下旬,雄成虫发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卵发生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蛹发生在4月上旬至5且中旬,蛹有聚集于隐蔽物下面的习性。对该虫的发生与降水量、气温、林型、寄生密度和天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降水量、低温与该云南松梢蚧若虫的死亡率成正相关,营造混交林是防治该虫的主要措施,同时结合保护天敌,提高天敌的自然寄生率,加强蛹期灭蛹,可将其虫口有效的控制下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亚飞  刘高焕  黄翀  
决策树分类是基于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监督分类方法。本研究利用遥感TM数据和DEM数据,构建分类决策树,并通过ENVI软件实现决策树分类,得到迪庆地区的景观类型分布图。同时利用传统的监督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得到该地区景观类型分布图。利用野外实地采样的数据对两种分类方法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分类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85.5%和67.4%,决策树分类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比传统监督分类提高了近20%。在此基础上,研究云南省迪庆地区的景观类型分布状况,可得到以下结论:迪庆地区的景观类型主要有河谷灌丛面积约占5.5%,针叶林面积约占36.16%,亚高山灌丛草甸面积约占3.4%,高山冰雪面积约占...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左冰  
增权是促进旅游发展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云南省迪庆州政府、开发商与当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权力关系状态的实地调查,探索将旅游增权理论应用于中国旅游实践的框架和途径。研究表明,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旅游资源产权界定不清晰、信息不对称、缺乏权利意识和管理技能,社区居民普遍处于被排斥的无权状态,导致了旅游发展中尖锐的社会冲突,成为我国旅游发展面临的最大的约束和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源。必须打破不平衡的权力关系,增进社区的权能。其中,明晰资源产权,改革旅游资源租赁使用制度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起点,同时也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万诚  汤阳  郑建萌  曹杰  马涛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1961—2002年逐月再分析资料(ERA-40),计算夏季80°E~130°E,0°~35°N区域内水汽通量及其散度,并使用EOF分解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云南夏季水汽通量及其散度的时空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夏季风降水有两支水汽来源,最强一支来自越赤道气流转向后在孟加拉湾北上形成西南水汽输送,其水汽源地为印度洋、孟加拉湾,反映南亚季风对云南的影响;另一支为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风气流,其源地是西太平洋、南海,反映东亚季风对云南的影响;云南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通道是南亚夏季风水汽输送。夏季风水汽通量矢量的第一特征向量分布型大致呈反气旋式水汽输送,对应云南夏季降水...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恒  赵德先  吕志坤  刘慧  王嘉楠  
[目的]为优化城市森林结构,提高城市森林斑块生态服务功能,以鸟类为指标,阐述以城市森林结构为基础的城市鸟类栖息响应机制。[方法]以安徽省合肥市为研究区域,选取21处面积在0.5~2.5 hm~2的城市森林斑块为样地,采用样方法进行植物群落及结构特征调查,以固定样线和样点结合的形式在秋季观测记录选取的样地鸟类群落组成。结合ArcGIS与卫星影像图,量化城市森林树种组成、空间、基础设施、景观结构相关指标,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明确与城市鸟类丰富度、多度、Shann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标间的潜在关系。[结果](1)研究记录样地植被90种,隶属51科76属;鸟类8目22科38种,占合肥市记录鸟种的10.08%,最大值保留法计1 213只;城市鸟类优势种为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灰喜鹊Cyanopica cyana、树麻雀Passer montanus,各斑块之间的鸟类组成有着较高的相似度,相似度均值为0.588。(2)非参数秩和检验表明在有无水域条件上,鸟类群落差异不明显,城市森林树种组成、空间、基础设施、景观结构对鸟类指标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3)利用主成分分析进一步阐述影响因素,可将影响鸟类丰富度的因素归为城市森林斑块所拥有的资源量和潜在可获取的资源、乔木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单位面积下斑块的资源富集程度3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得到关于鸟类丰富度与鸟类多度的方程。[结论]城市森林对城市鸟类的吸引力取决于多个结构层次,能反映城市森林拥有的资源量和潜在可获取的资源、乔木丰富度和多样性、单位面积资源富集程度的指标是影响鸟类栖息的重要因素。图3表3参2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雁  叶辉  
通过对云南丽江、昆明和个旧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松脂分泌量的测定揭示,云南松泌脂量因地 域而有明显差异,泌脂量多少与所在纬度的高低存在负相关。在同一地点,云南松泌脂量随坡向不同而异。一般地 说,北坡的松脂流量略小于南坡的松脂流量。同一树体的不同方位的松脂流量并无明显差异。就同一树木不同高度 而言,在大树的中下部,泌脂量随取样高度增加而增大。分析认为,温度可能是影响云南松泌脂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学文  
庄仆是佃仆的别称,庄仆在身份上是不自由的,与主家存在着人身依附关系,属于贱民的一类,佃户仅是租佃关系,在身份上是自由的,与田主无人身上的隶属关系,世人常把两种隶属关系混为一谈,这是因个别地区租佃关系尚存在着某些隶属关系的残余。隆庆五年胡初庄仆文约是研究两种关系的重要文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何洛  
政府债务是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截至2005年底,云南省鹤庆县的县乡两级政府性债务余额15448万元(其中县级债务14335万元,乡镇级债务1113万元),是当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的2.6倍。七年多来,鹤庆县按照"摸清家底,挤出水分,分类化解,逐步解决"的思路,在化解政府性债务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于2009年10月在全州12个县市中率先实现了乡镇"零债务"目标,并进一步巩固了"零债务"的成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母德锦   陈林   许玉兰   蔡年辉   冯玲   陈诗   唐军荣  
【目的】研究云南松肉桂醇脱氢酶的表达特性及其在木质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苗木为材料,通过测定嫩茎、嫩芽和针叶中18种木质素通路小分子的相对含量,并结合转录组数据联合分析,对云南松CAD基因进行筛选、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RT-qPCR技术分析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在检测的18种木质素通路小分子中,嫩芽以5-O-咖啡酰莽草酸、5-O-对香豆酰莽草酸和咖啡酸等3种的相对含量较高,嫩茎以3-O-对香豆酰奎宁酸、4-香豆酸、阿魏酸、松柏醛、L-苯丙氨酸、松柏醇、对-香豆醇、L-酪氨酸和芥子醛等9种的相对含量较高,而在针叶中则以松柏苷、香豆醛、咖啡醛和紫丁香苷等4种的相含量较高。云南松转录组中筛选出4个CAD家族成员,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云南松PyCAD-3与AtCAD1同源,PyCAD-1、PyCAD-2和PyCAD-4与松属类CAD、拟南芥AtCAD4、AtCAD5亲缘关系最近。相关性分析表明PyCAD-1和PyCAD-2与上下游木质素通路小分子相关性较强。PyCAD-1和PyCAD-2开放阅读框全长分别为570 bp和1083 bp,编码蛋白分子量分别为20.38 kDa和39.30 kDa。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显示,PyCAD-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嫩芽、嫩茎中最高;PyCAD-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嫩茎中最高。【结论】PyCAD-2可能直接参与云南松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而PyCAD-1则可能存在一定的功能冗余。研究结果为云南松CAD基因家族及木质素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晓梅  张巫军  丁艳锋  王绍华  李刚华  
云南稻区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态类型多样。根据云南省24个气象站点1960-2010年3-11月气象数据分析,将云南稻区划分为海拔>1700 m的高海拔粳稻区、1500 m≤海拔≤1700 m的籼粳稻交错区和海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亚红  霍超  曹继芬  周叆春  陈莹  张君  王德海  赵志坚  
【目的】旨在了解云南省不同季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和侵染规律,为提高马铃薯晚疫病预警准确率及病害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9年云南省大春作、秋作及冬作马铃薯产区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等气象数据,利用晚疫病CARAH预测模型,对云南省不同季节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出现时间、侵染循环、危害程度和防控策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云南省大春马铃薯晚疫病呈现出由滇东北、滇中再向滇西北逐步发病的规律。滇东北大春作马铃薯产区大关、彝良和镇雄等地发病较早,通常4月下旬至5月出现中心病株,每季发生70~130次侵染;滇中和滇西北大春作马铃薯产区6月中下旬出现中心病株,每季发生40~70次侵染;秋作马铃薯产区,一般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现中心病株,每季发生25~48次侵染;冬作马铃薯产区,播种后一般翌年1月上旬至中旬出现中心病株,每季发生4~13次侵染。【结论】 本研究首次从理论上揭示了云南省不同季节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流行和侵染规律。大春作马铃薯晚疫病侵染程度最重,由滇东北向滇中、滇西及滇西北产区逐渐减弱;不同季节的马铃薯晚疫病侵染程度显示大春>秋作>冬作,大春和秋作马铃薯是云南晚疫病防控的重点;云南省生态类型多样,马铃薯不同产区种植节令各有不同,各季节晚疫病发生流行规律及侵染危害复杂,需结合各地种植的品种抗性,因地制宜地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及科学防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