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9)
- 2023(10296)
- 2022(9182)
- 2021(8786)
- 2020(7534)
- 2019(17592)
- 2018(17521)
- 2017(33700)
- 2016(18772)
- 2015(21116)
- 2014(21137)
- 2013(20958)
- 2012(19098)
- 2011(16977)
- 2010(16749)
- 2009(15207)
- 2008(14507)
- 2007(12338)
- 2006(10536)
- 2005(8909)
- 学科
- 济(72266)
- 经济(72190)
- 管理(51483)
- 业(48536)
- 企(41177)
- 企业(41177)
- 方法(38708)
- 数学(34004)
- 数学方法(33437)
- 学(18831)
- 农(17895)
- 中国(16675)
- 财(16584)
- 业经(15060)
- 地方(14730)
- 理论(12925)
- 农业(12081)
- 和(11968)
- 贸(11511)
- 贸易(11504)
- 环境(11501)
- 技术(11329)
- 易(11149)
- 务(11018)
- 财务(10951)
- 财务管理(10931)
- 制(10446)
- 企业财务(10373)
- 划(10129)
- 教育(9362)
- 机构
- 大学(261569)
- 学院(260216)
- 管理(104926)
- 济(94508)
- 理学(92410)
- 经济(92324)
- 理学院(91322)
- 管理学(89206)
- 管理学院(88771)
- 研究(86025)
- 中国(60398)
- 科学(59626)
- 京(55498)
- 农(46691)
- 所(44628)
- 业大(44510)
- 研究所(41457)
- 财(41361)
- 中心(38298)
- 农业(36915)
- 江(35995)
- 北京(34821)
- 范(34362)
- 财经(34011)
- 师范(33971)
- 院(31652)
- 经(30889)
- 州(30055)
- 技术(29396)
- 师范大学(27345)
- 基金
- 项目(189918)
- 科学(148088)
- 基金(137262)
- 研究(132671)
- 家(121513)
- 国家(120563)
- 科学基金(103021)
- 社会(79984)
- 省(76254)
- 社会科(75708)
- 社会科学(75685)
- 基金项目(73561)
- 自然(71403)
- 自然科(69763)
- 自然科学(69749)
- 自然科学基金(68412)
- 划(63787)
- 教育(61245)
- 资助(57747)
- 编号(53576)
- 成果(42622)
- 重点(42571)
- 部(40294)
- 发(39303)
- 创(39227)
- 科研(37266)
- 课题(37122)
- 计划(36791)
- 创新(36539)
- 大学(34707)
共检索到359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立 李昆 崔凯
分析了云南丽江、怒江、临沧、保山、普洱5个地区的9个云南铁杉地理种源间的数量性状变异,进行了不同种源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间球果长、种翅长、种鳞数、千粒质量等12个数量性状指标有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得出形态分化是地理因子、水分因子、温度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相关分析得出地理变异在海拔梯度上呈连续渐变,在纬向上呈随机渐变。3年栽培试验表明:不同地理种源苗木的高、径生长性状差异明显,以3年生苗高为依据筛选出月利、河源、山神庙、狗钻洞4个优良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兴民 吴疆翀 郑益兴 张燕平
采用形态学标记,按照完全随机设计和巢式设计,沿印楝云南分布区的纬度和海拔梯度布点调查和采样,测量9个种群90个单株14个形态性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云南分布区印楝表型的地理变异格局。结果表明:印楝种内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个体间均存在着较丰富的差异。营养性状变异与年平均气温(21.7 24.8℃)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197.0 1 277.0 m)和纬度(23°06'N 25°48'N)呈显著负相关,空间分布上呈现纬向的单向变异模式;繁殖性状变异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634.0 1 060.0 mm)、经度(101°51'103°11'E)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和纬度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青 马璐琳 崔光芬 杜文文 贾文杰 王祥宁 王继华
【目的】了解云南省境内的泸定百合资源状况。【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并对采集到的20个泸定百合野生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泸定百合资源以滇东北昭通、滇东曲靖最丰富,滇中昆明、滇东南文山、滇南红河和滇西保山次之,滇西北地区最少,仅见于金沙江河谷地带,而滇西南地区普洱、临沧未见分布。泸定百合的14个表型性状居群间F值为2. 18~19. 10,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3. 58%,居群间变异(59. 5%)大于居群内变异(19. 76%)。20个野生居群在聚类树上可划分为2大支,未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差异性。【结论】泸定百合在云南省境内分布范围广泛,表型遗传多样性丰富。
关键词:
泸定百合 种质资源 居群 表型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翠 康平德 杨丽云 汤王外 徐中志 袁理春 杨少华
在相同种植条件下,对来源于云南省23份云南重楼种源进行了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观察、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的重楼生长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因地理来源不同有一定的差异;综合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分析与评价,来自于鹤庆县马鞍山、玉龙县巨甸的重楼为优势种源,可作为今后良种选育的种质材料。
关键词:
云南重楼 种源 分析与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玲 罗建
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 Cheng et L.K.Fu)是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 Dietr.)常绿高大乔木,为西藏高原亚高山暗针叶林主要、特有的建群树种之一[1-2]。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的林芝、米林、波密等地,并向西分布至朗县、错那、洛扎、隆子、工布江达。林芝云杉是云杉属中木材品质系数最高的树种[3],生长迅速,寿命持久,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能长成罕见的巨树,胸径可达2.5 m,最大树高可达73 m,单株立木材积达到50
关键词:
林芝云杉 种源 苗期性状 早期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建荣 张志钧 邓疆
系统采集了10个龄级和12个地理种源的云南红豆杉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树皮、3年生小枝和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其平均值分别为0.0048%、0.0040%和0.0151%,3年生枝和叶的紫杉醇含量相近,差异不显著。树皮的紫杉醇含量与年龄存在回归关系:Y=0.0316×e0.0067x;3年生小枝和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与树龄不相关,但树龄小于72a时其含量随树龄增加而递增,树龄超过72a和114a后,3年生小枝和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逐渐减少。12个云南红豆杉地理种源中,新平、宁蒗和泸水种源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最高,在0.0077%~0.0098%间;兰坪、宁蒗和新平种源3年生小枝紫...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紫杉醇 含量 树龄 地理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利斌 李晓储 张定瑶 陆兴安 汪企明
从落羽杉原产地美国6个州引进19个落羽杉(包括4个池杉)种源,以国内早期引种的河南鸡公山落羽杉(CK1)和池杉(CK2)为对照,于1993年3月在江苏东海进行种源试验造林。在苗期和幼林期测定基础上,对13 a种源试验林生长测定结果表明:种源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存在显著变异,其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2.91%、23.51%和48.51%,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51、0.65和0.60。在同一区域,既有生长表现较好的种源,也有生长表现较差的种源,种源生长变异未见明显的地理趋势。落羽杉种源苗期(1 a)与13 a生长没有相关性,3 a开始与13 a生长相关性显著。落羽杉种源早期选择的合适年龄为3—5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正才 傅懋毅 姜景民 杨校生 肖基浒
调查研究了我国17个天然毛竹林的胸径、中央直径、杆高、枝下高、全杆节数、枝下节数、叶片长度和宽度、叶片侧脉数、胸高处竹壁厚度、竹腔径、壁腔比等表型特征。研究表明,胸径、杆高、叶片长度和宽度、叶片侧脉数、竹腔径、壁腔比呈现随纬度变化的地理模式,与经度无关;全杆节数受经度和纬度的双重影响;所调查的表型特征均没有表现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的地理变异模式。研究还表明部分表型特征与气候条件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毛竹 天然林 表型特征 地理模式 相关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元凯 黄琳 高巍 杨超伟
为文冠果良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种源文冠果果实和种子性状的变异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种子经济性状(含种子千粒质量、最大及最小种子质量、种子平均体积及种子比重)由优到劣依次为P(山西蒲县)>Q(黑龙江哈尔滨)>D(河南济源)>F(河南洛宁)>S(辽宁沈阳)>E(河南灵宝)>M(山西静乐)>O(山西朔州)>I(内蒙翁旗)=C(甘肃定西)>N(山西代县)>R(甘肃平凉)>J(青海西宁)=K(山西绛县)>G(河南淅川)>H(辽宁建平)>L(山西岚县)>A(宁夏贺兰)=B(陕西淳化);不同种源种子性状由优到劣依次为Q>F>S>D>R>E=I=P>H=M>K=N>O>G>B>C>J>L>A...
关键词:
文冠果 果实性状 种子性状 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建勋 顾万春
以系统揭示云杉全分布区天然群体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 ,以其全分布区 10个有代表性天然群体 ,每个群体 30个个体为试材 ,对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等 17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 ,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 ,讨论了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 :云杉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极其丰富的遗传差异。云杉球果、针叶、种鳞、种翅和种子 5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19 14 %、2 6 4 6 %、13 5 8%、19 78%和 174 0 % ,种鳞性状稳定性较其他性状高。表型分化系数 (VST)的变幅为 2 0 9%~ 4 0...
关键词:
云杉 天然群体 表型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汉奇 孙茂盛 阮桢媛 董禹然 梁宁
以典型的自然或栽培种群为研究对象,全面调查和分析了云南4种典型热带丛生竹——巨龙竹、龙竹、云南甜龙竹和黄竹种质资源及其遗传分化背景,并结合种群平均秆径和平均秆质量,初步评价了以种群为代表的各个竹种的种源分化状况。结果显示:4个竹种种群间的平均秆径和平均秆质量等主要营林指标差异显著;巨龙竹、龙竹、云南甜龙竹种群间存在着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其遗传分化系数(Gst)均大于0.83;而黄竹种群间也存在一定水平的遗传分化(Gst=0.252 4)。研究结果为筛选巨龙竹等4个竹种的优良种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巨龙竹 热带丛生竹 种源分化 云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松敏 吕复兵 姜潇 王顺顺 肖文芳 李佐 蔡文杰 朱根发 陈和明 彭东辉
为探究火焰蝶兰群体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花色表型多样性,以蝴蝶兰‘聚宝红玫瑰’与云南火焰兰属间杂交F1代其中的117个单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性状离散特征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类平均聚类分析统计学等方法,对35个表型性状及花色表型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5个表型数量性状变异范围为7.6%~239.1%,变异程度大;性状值分布于双亲的性状之间,且都呈现明显的单峰分布,整体呈现较好的连续正态分布趋势;中亲优势率为-94.54%~1 336.98%,其中叶片长度等15个性状表现为正向中亲优势,株高等20个性状中亲优势值为负值。2)35个性状中分别有281对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有74对达到显著水平(P<0.05);系统聚类将117个单株在遗传距离16.10处分为Ⅰ、Ⅱ、Ⅲ这3大类群,聚类结果反映出各类群的性状特征。3)结合RHSCC和CIELab参数值将F1代花色分为浅紫色、紫红色、橙红色、橙色、橙黄色和黄色6色系,各色系参数与CIELab表色空间的明度(L*)、红度(a*)和黄度(b*)均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综上,本研究为后续开展重要观赏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等研究奠定基础,为兰科植物杂交亲本的选配以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蝴蝶兰 火焰兰 属间杂交 表型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余元华 金其祥
对来自8个省(区)的25个南酸枣种源在福建邵武进行了造林试验。4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南酸枣的树高、胸径、分叉高和分叉数4个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树高和胸径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树高、胸径和分叉高3个生长性状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和分叉高与种源地理纬度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经度则未表现出显著负相关,而分叉数与种源地理经度、纬度间以及与树高、胸径和分叉高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根据树高和胸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贺州、容县、上犹和乐昌4个幼林期较速生的种源,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初步将种源划分为2个大区:亚热带中南部速生种源区和亚热带中北部生长相对较慢种源区。
关键词:
南酸枣 地理种源 幼林生长性状 种源区划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孙银祥 张建忠 孙海菁 卓仁英
对采自8个省(区)的26个南酸枣种源种子在浙江余杭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南酸枣的苗高、地径、发芽率和发芽株数4个苗期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均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南酸枣苗木高生长7—8月份为速生期,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79 0%以上,月生长高度在90 0cm以上,7月份前和9月份以后苗高生长量分别只占总生长量的13 9%和7 0%。苗高和地径与种源地理纬度间呈弱度负相关,与经度间则分别表现出0 10和0 01水平的负相关。根据苗高和地径,采用独立选择法选择出南丹、华安、融安和贺州4个苗期较速生的优良种源。采用系统聚类法将种源划分为三大种源区:以南亚热带种源为主的速生种源区,以中亚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刁松锋 邵文豪 姜景民 董汝湘 孙洪刚
【目的】阐明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种实表型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方法】从浙江省天台县8年生无患子实生林分中,选择102棵无患子单株,连续2年观测102棵单株的15个种实性状,并对观测数据进行聚类、相关性和主成分等分析。【结果】102棵无患子的15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为4.91%~65.67%;基于15个种实性状划分的6个群组间性状差异明显,可为营建不同用途的无患子林提供基本材料;果实质量、单株产量、果皮皂苷含量和种仁油脂含量是无患子4个重要的经济性状,4个性状与其他性状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表征产量、种实化学成分和种实形态因子的4个主成分累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