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4)
2023(13050)
2022(11841)
2021(11165)
2020(9686)
2019(22835)
2018(22885)
2017(44647)
2016(24843)
2015(28204)
2014(28793)
2013(28751)
2012(26611)
2011(24027)
2010(24027)
2009(22219)
2008(21858)
2007(19438)
2006(16610)
2005(14403)
作者
(75992)
(63345)
(63127)
(60118)
(40088)
(30840)
(28697)
(25232)
(23965)
(22659)
(21620)
(21278)
(20065)
(20055)
(19980)
(19679)
(19615)
(18708)
(18078)
(18027)
(16164)
(15554)
(15432)
(14352)
(14303)
(14300)
(14128)
(13980)
(12996)
(12869)
学科
(100027)
经济(99928)
管理(67951)
(65720)
(54021)
企业(54021)
方法(51283)
数学(45112)
数学方法(44596)
(27017)
(24643)
(24382)
中国(23245)
地方(20844)
业经(20411)
农业(18008)
(17767)
贸易(17763)
(17194)
(16257)
(16059)
理论(15985)
(15718)
财务(15643)
财务管理(15603)
环境(15532)
企业财务(14711)
技术(14582)
(13183)
(13105)
机构
大学(360817)
学院(358892)
管理(141162)
(135841)
经济(132618)
理学(122837)
理学院(121417)
研究(120838)
管理学(119090)
管理学院(118482)
中国(86513)
科学(81801)
(77193)
(68619)
(63944)
业大(61672)
(60018)
研究所(59097)
农业(54689)
中心(54477)
(52036)
财经(48794)
北京(48607)
(47555)
师范(47051)
(44139)
(43432)
(42576)
经济学(39592)
技术(39310)
基金
项目(250295)
科学(192698)
基金(177994)
研究(175761)
(157684)
国家(156420)
科学基金(131476)
社会(106039)
社会科(100269)
(100241)
社会科学(100234)
基金项目(96001)
自然(89298)
自然科(87129)
自然科学(87099)
自然科学基金(85466)
(84427)
教育(80725)
资助(74581)
编号(72405)
成果(58227)
重点(56463)
(54130)
(52943)
(50886)
课题(50016)
科研(48854)
计划(48629)
创新(47582)
大学(45575)
期刊
(143942)
经济(143942)
研究(97706)
学报(66069)
中国(62691)
(60911)
科学(57989)
大学(47491)
管理(46983)
(45388)
学学(44858)
农业(42245)
教育(36422)
技术(30802)
(24778)
金融(24778)
业经(24183)
财经(22621)
(22508)
经济研究(22108)
图书(19771)
问题(19474)
(19075)
科技(18451)
(18281)
技术经济(18238)
资源(17539)
理论(17476)
业大(17168)
统计(16285)
共检索到504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翠  康平德  杨丽云  汤王外  徐中志  袁理春  杨少华  
在相同种植条件下,对来源于云南省23份云南重楼种源进行了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观察、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的重楼生长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因地理来源不同有一定的差异;综合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分析与评价,来自于鹤庆县马鞍山、玉龙县巨甸的重楼为优势种源,可作为今后良种选育的种质材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鑫  李昆  段安安  崔凯  高成杰  
【目的】云南松地理种源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研究不同种源间云南松子代幼苗生物量及其异速生长,以期深入了解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分配在不同种源间的变异。【方法】通过容器植苗,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了9个地理种源云南松子代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差异及其与种源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并运用标准化主轴回归分析了云南松幼苗各器官在种源间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在种源间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永仁种源茎和叶以及总生物量最大,但根生物量及其分配比最小,云龙种源各器官生物量和总生物量较小,但具有最大的叶生物量分配比。生物量及其分配受种源地理气候因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海拔和年均温影响较大。云南松各器官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在种源间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样的情况在器官生物量与个体大小之间也有发生。【结论】尽管物种相同,云南松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在种源间的分配关系无一致的协同变化规律,体现了云南松子代幼苗因不同种源地理气候因子长期影响而形成生物量分配模式上的遗传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建荣  张志钧  邓疆  
系统采集了10个龄级和12个地理种源的云南红豆杉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树皮、3年生小枝和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其平均值分别为0.0048%、0.0040%和0.0151%,3年生枝和叶的紫杉醇含量相近,差异不显著。树皮的紫杉醇含量与年龄存在回归关系:Y=0.0316×e0.0067x;3年生小枝和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与树龄不相关,但树龄小于72a时其含量随树龄增加而递增,树龄超过72a和114a后,3年生小枝和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逐渐减少。12个云南红豆杉地理种源中,新平、宁蒗和泸水种源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最高,在0.0077%~0.0098%间;兰坪、宁蒗和新平种源3年生小枝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娟  幸伟年  何小三  段伟华  黄文印  龚春  
为了选育食用、油用及药用价值较高的尾叶那藤品种,对9个不同地理种源尾叶那藤的果实经济性状、种子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果肉营养成分和藤条药用成分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地理种源尾叶那藤果实经济性状除了单果皮重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遂川县五斗江乡三和村和遂川县五斗江乡车坳村尾叶那藤的单果重及果肉重均处在前列,单果质量均大于230 g,果肉质量均大于70 g,且可食率均超过30%,食用价值很高;武宁县沅口林场尾叶那藤的可食率最高,达到40.80%,果皮最薄,只有0.25 cm,且两项指标与其他8个地理种源均达到显著性差异,同样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2不同地理种源尾叶那藤的种子含...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宝  范辉华  彭珠清  刘燕  陈存及  
利用筛选出的18对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引物对12个来自印度和中国不同种源的无患子进行SRAP扩增,计算Dice遗传相似系数后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其亲缘关系,以便为今后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优质种质资源的保存、选育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12个样本共扩增出253个带型,其中191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百分率为75.16%,样本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39,显示出无患子种内的相似度较高,遗传分化不明显。聚类分析表明:印度南的种源与其他种源产生较大的遗传分异,而印度北的种源由于地理纬度与中国国内种源较为相近,因此,和中国国内种源的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中玮  曹受金  廖菊阳  吴林世  胥雯  
为探究不同地理种源映山红的生长适应性区别,筛选出适宜种植的优良映山红品种,对不同种源的映山红进行了光合特性测试,并结合环境因子分析探讨主要环境因子对映山红光合作用的影响。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映山红的光合作用,比较分析了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光能利用率(LUE)和水分利用率(WUE)等方面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种源间的光合特性存在较大差异,江西种源的生产能力和消耗能力都较低,适应性较差,湖南种源表现一般,安徽种源则表现出明显的"高利用、高生产、低消耗"特点,具有最高的P_n、LUE、WUE和较低的T_r,因此安徽种源可作为具有优良生长适应性的资源,在长沙地区推广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立  李昆  崔凯  
分析了云南丽江、怒江、临沧、保山、普洱5个地区的9个云南铁杉地理种源间的数量性状变异,进行了不同种源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间球果长、种翅长、种鳞数、千粒质量等12个数量性状指标有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得出形态分化是地理因子、水分因子、温度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相关分析得出地理变异在海拔梯度上呈连续渐变,在纬向上呈随机渐变。3年栽培试验表明:不同地理种源苗木的高、径生长性状差异明显,以3年生苗高为依据筛选出月利、河源、山神庙、狗钻洞4个优良种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泽春  王泽清  李兆光  徐中志  杨少华  陈翠  
为了从研究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更适合种植云南重楼和环境因子中与云南重楼平均净增产量关联密切的因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将环境因子和平均净增产量组成一个灰色系统,对同一组数据从不同试验点与理想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和平均净增产量与各项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两个层面加以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点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是:丽江玉龙县石头乡利苴(H5)>大理鹤庆县马场(H7)>丽江玉龙县鲁甸乡拉美荣(H6)>丽江玉龙县石鼓镇(H1)>丽江玉龙县巨甸镇德良(H3)>丽江古城区白沙乡高山所试验基地(H4)>丽江玉龙县巨甸镇金河(H2);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是:有效氮>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有效钾>降雨量>海拔>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玲  罗建  
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 Cheng et L.K.Fu)是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 Dietr.)常绿高大乔木,为西藏高原亚高山暗针叶林主要、特有的建群树种之一[1-2]。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的林芝、米林、波密等地,并向西分布至朗县、错那、洛扎、隆子、工布江达。林芝云杉是云杉属中木材品质系数最高的树种[3],生长迅速,寿命持久,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能长成罕见的巨树,胸径可达2.5 m,最大树高可达73 m,单株立木材积达到5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汉奇  阮桢媛  田波  杨宇明  孙茂盛  
通直型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是云南重要的经济竹种资源之一。为了保护和开发通直型巨龙竹种质资源,应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SSR)标记对通直型巨龙竹核心分布区不同地理种源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从80个引物中筛选出7个用于正式扩增,在所研究的4个居群共54个个体中检测到54个多态位点。在居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5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036 3和0.053 6;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3.97%,H和I分别为0.260 0和0.392 1。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达0.863 4,显示不同居群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翠  袁理春  杨丽英  徐中志  康平德  杨丽云  
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及肥力条件下云南重楼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1700~3100 m海拔范围内,云南重楼的产量与海拔高度没有相关关系,但与土壤的类型、肥力和耕作水平有关系;云南重楼在经常翻用、有机质含量或速效肥力较高的壤土中生长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不同海拔、土壤类型及肥力对云南重楼质量没有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晓鸣  陈勇  周朝鸿  王自力  叶寿德  王绍云  
本文对云南昆明、昭通和四川金口河三个不同地理种源白蜡虫的泌蜡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昆明虫泌蜡历时最长,泌蜡量最高,昭通虫泌蜡历时和泌蜡量次之,金口河虫泌蜡历时短,泌蜡量低。在泌蜡周期中,白蜡虫泌蜡有高峰期,昆明虫泌蜡高峰期在泌蜡后50d,昭通虫在泌蜡后30d,金口河虫在泌蜡后20d。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测定结果表明,三个不同地理种源的白蜡虫种群已产生了分化,昆明种虫与昭通种虫分化较小,昆明种虫和昭通种虫与金口河种虫的分化较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柴修武  周文龙  曾浩生  
在海南省琼海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按树种源试验林内,采集了巨桉、柳桉、赤按和尾叶桉44个种源的木材试材。对木材解剖分子和基本密度进行了研究和评优。从中选出巨桉14860、14849、14509;柳桉14429、14435、14527;赤桉12187、15050、15062和尾叶桉15089为最优种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兴荣  冉瑞法  董占鹏  董家红  黄平  
为研究家蚕病毒弱毒株系对强毒株系的交互保护作用,探索利用弱毒苗添食防治家蚕病毒病,试验收集了8种云南不同地区的BmNPV多角体,经纯化后,配制成102~108个/ML7种浓度多角体悬浮液,分别添食3龄起蚕,每种病毒的每种浓度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小区,每小区30头蚕,调查记录各区蚕死亡头数,连续调查至供试蚕上蔟,累计死亡头数,计算各区蚕死亡率。参照吉田的方法计算其LC。结果表明,8种云南不同地区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家蚕致死中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BmNPV(Heqing)>(BmNPV(Xiangyun)>(BmNPV(Mengzi)>(BmNPV(Qiaojia)>(BmNPV(Lulia...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赐鼎   谢伟伟   黄会发   汪乾   翁怀锋   黄飚   梁光红   张飞萍  
以9个不同种源(国内的6个福建种源、2个浙江种源,1个日本种源)、69个无性系柳杉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长性状、木材质量、千粒质量和叶片形状,比较其生长特性并对其综合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9个不同种源、69个无性系的柳杉的生长因子、千粒质量、材积质量、叶片形状等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生长量、千粒质量和材质因子是影响柳杉群体生长量、种子质量及材质的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70.13%)。3个主成分综合评价排序前10的无性系编号分别是75、12、15、68、1、7、4、10、3、64;聚类分析法可将不同种源柳杉聚为6个类群,其中,日本及国内的黄龙、溪口、来舟、腊洋种源存在较高的一致性,而国内的石垟、天目、水门及杨梅岭种源间则互相渗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