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7)
2023(7121)
2022(6340)
2021(5890)
2020(5283)
2019(12183)
2018(12010)
2017(23471)
2016(13286)
2015(15031)
2014(15259)
2013(15311)
2012(14560)
2011(13067)
2010(13294)
2009(12179)
2008(12350)
2007(11352)
2006(9448)
2005(8518)
作者
(41028)
(34581)
(34420)
(33107)
(22020)
(16903)
(15805)
(13472)
(12876)
(12555)
(11830)
(11527)
(11056)
(11055)
(11044)
(11039)
(10815)
(10144)
(10025)
(9858)
(8866)
(8576)
(8538)
(7861)
(7844)
(7816)
(7759)
(7724)
(7171)
(7120)
学科
(54082)
经济(54028)
管理(34194)
(34131)
方法(28075)
(26657)
企业(26657)
数学(25173)
数学方法(24930)
(15755)
(15104)
(13331)
中国(13061)
地方(12062)
(10219)
(10159)
贸易(10159)
业经(10025)
农业(9966)
(9865)
(9283)
财务(9262)
财务管理(9234)
企业财务(8785)
(8445)
银行(8401)
(8200)
金融(8198)
(8120)
(7942)
机构
大学(193831)
学院(193166)
(76817)
经济(75097)
管理(70029)
研究(68184)
理学(60456)
理学院(59702)
管理学(58490)
管理学院(58128)
中国(49452)
科学(45572)
(41068)
(40701)
(37088)
(36538)
研究所(34072)
业大(33945)
农业(32874)
中心(31331)
(29010)
财经(28969)
(26274)
北京(25493)
(25025)
师范(24718)
经济学(24321)
(24150)
(23662)
(22708)
基金
项目(131103)
科学(100684)
基金(93958)
研究(90397)
(84318)
国家(83678)
科学基金(69232)
社会(55611)
(52726)
社会科(52678)
社会科学(52655)
基金项目(50218)
自然(46592)
自然科(45481)
自然科学(45461)
自然科学基金(44652)
(43988)
教育(41941)
资助(39392)
编号(35739)
重点(30243)
成果(29710)
(28993)
(28005)
(26614)
计划(25997)
科研(25885)
课题(25264)
创新(24975)
(24532)
期刊
(80363)
经济(80363)
研究(53228)
学报(39023)
(36696)
中国(35343)
科学(32604)
(29866)
大学(28147)
学学(26898)
农业(24624)
管理(22514)
教育(17911)
(16608)
金融(16608)
技术(15267)
财经(14693)
(13752)
经济研究(13166)
业经(12770)
(12494)
问题(11512)
(11336)
业大(10157)
技术经济(9532)
林业(9493)
科技(9353)
理论(9337)
统计(9316)
(8805)
共检索到278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雪梅  赵才美  李友勇  程在全  尚卫琼  杨盛美  杨兴荣  矣兵  刘本英  
【目的】探讨云南地方品种与野生茶树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ISSR标记对云南51份地方品种与16份野生茶树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利用23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2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18条,多态位点百分比为97.76%。应用Nei-Li相似系数估算67份茶树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在0.659~0.736,平均为0.693,说明茶树资源间的遗传基础较窄。UPGMA法将67份茶树资源分成2个类群,主成分与聚类的分析结果一致,但主成分分析更直观地揭示资源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地方品种与野生茶树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没有明显的关系,可能与品种类型有关,有助于今后拓宽地方品种的遗传基础,为开发野生茶树的遗传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炎花  乔小燕  马春雷  乔婷婷  金基强  姚明哲  陈亮  
利用设计合成的60对扩增稳定的EST-SSR核心引物分析51份广西茶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共检测到232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2~7个,平均3.88个。群体的观测杂合度(Ho)变化范围为0.02(TM149)~0.92(TM186),平均为0.37;期望杂合度(He)的变化范围为0.13(TM144,TM147)~0.73(TM189),平均为0.47;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介于0.12~0.68之间,平均为0.41。地区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83~0.94之间,说明不同地区地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对于茶与白毛茶群体而言,平均遗传分化系数为0.02(P<0.001),即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萌  李友勇  孙雪梅  王家金  谢瑾  成浩  汪云刚  刘本英  
应用EST-SSR标记技术对云南省不同区域采集的39份古茶树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43对EST-SSR引物共扩增出121条多态性谱带,有效等位基因变异占比重的73.88%。多态性信息量PIC值为0.05~0.74,平均为0.469。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53,Shannon指数平均值为0.81,均高于0.5。遗传相似系数0.41~0.91,平均值为0.65,显示云南大茶树的遗传基础相对比较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SSR聚类分析表明,大茶树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关系,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部分云南大茶树的亲缘关系,有助于今后野生大茶树的保护及利用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志芬  马玲  李友勇  矣兵  杨盛美  汪云刚  孙雪梅  刘本英  
【目的】了解云南野生茶树儿茶素遗传多样性,为选育特异茶树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00份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儿茶素组分进行了检测,分析了8种主要儿茶素组分的含量。【结果】参试的茶树资源儿茶素组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变异系数0.2912%0.5669%;以野生茶树资源儿茶素组分为基础,可将100份野生茶树资源聚类为A、B 2个组群。【结论】A类群表现为酯型儿茶素含量低,可适制红茶;B类群表现为酯型儿茶素含量高,发现安定野茶、黄泥河大茶、西舍路大茶、巴达二号、勐养从茶5个酯型儿茶素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季鹏章  王家金  李慧  詹春红  宋维希  朱兴正  刘大会  汪云刚  金航  
对云南栽培茶树茶(Camellia sinensis)、阿萨姆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及野生茶树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资源的10个形态性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茶、阿萨姆茶和大理茶主要性状有明显差异,多样性指数平均为阿萨姆茶(1.873)>茶(1.868)>大理茶(1.766)。阿萨姆茶形态多样性指数最高,大理茶最低。说明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对云南主要茶区阿萨姆茶茶树种质资源的10个性状数据进行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3个阿萨姆茶茶区(普洱茶区、版纳茶区、滇西茶区)间形态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旭  董丽娟  段继华  李赛君  张曙光  
利用33对多态性SSR引物对84个茶树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基于SSR数据,对供试品种进行UPGMA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94个等位位点,每个引物2~4个,平均2.85个;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0~0.79,平均值为0.56;可观测等位位点数最多9个,最少3个,平均4.79个;杂合度观测值为0.08~0.97,平均值为0.53;杂合度期望值为0.14~0.86,平均值为0.62;群体内的Shannon指数平均值为1.1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阿萨姆茶等6个品种各自形成了单独的分支,其余78个品种聚成1个大类群,在相似系数0.54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少春  蓝增全  
【目的】深入研究云南大叶茶树品种资源,分析其生化成分的多样性,初步筛选出生化成分特异的品种资源,为特异品种的发掘利用和繁殖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26份云南大叶茶树品种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儿茶素组分等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26份大叶茶树品种资源生化成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25.53%,在4项常规生化成分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氨基酸,为14.13%。在儿茶素组分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儿茶素,为63.51%。多变量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代表了26份品种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77.179%的信息,第1主成分贡献率达50.165%,贡献最大的是酚氨比;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16.894%,贡献最大的是表儿茶素(EC);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0.120%,贡献最大的是表没食子基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26份大叶茶树品种资源11个生化成分进行聚类,可分为3大类群,第1类群主要聚集了云抗系列品种资源,主要特点为水浸出物、茶多酚、酚氨比、儿茶素总量、儿茶素DL-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较高,氨基酸与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含量较低;第2类群聚类了云南大叶茶群体种资源,特点是氨基酸、咖啡碱、EC含量较高,儿茶素总量、EGCG及ECG含量较低;第3类群主要是人工杂交茶树品种资源,特点是EGC和EGCG含量较高,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酚氨比、儿茶素DL-C、EC含量较低。3个类群的4项常规成分的含有率均相对一致,酚氨比和儿茶素组分含有率存在差异。【结论】26份云南大叶茶树品种资源生化成分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大,初步筛选出高茶多酚茶树资源26份,高咖啡碱茶树资源1份,高儿茶素总量茶树资源15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程文  罗军武  施兆鹏  龚志华  唐和平  刘富知  黄意欢  
利用 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安化云台山种茶树原产地的 2 7个有性单株以及槠叶齐、湘波绿、湘安 2 8等 3个无性系品种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分析 .采用 12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 ,共筛选出能产生多态性标记的 RAPD引物 2 1个 ,扩增出 15 0个位点 ,其中多态性位点 119个 ,占 79.33% .单个引物获得的 RAPD片段数在3~ 10个之间 ,平均为 7.14个 .基于遗传距离分析 ,30个样本的遗传距离从 0 .12 5 2 (YTS9和 YTS12 )到 0 .4 6 16(湘波绿与 YTS14 ) .根据 U PGMA聚类分析 ,安化云台山种 2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萍  刘飞  李明红  张厅  赖谦  刘晓  熊元元  唐晓波  李春华  王云  
【目的】研究古蔺县野生茶树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揭示其遗传分化特征。【方法】利用GBS技术对65份野生茶树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基于获得的高质量SNP,对参试野生茶树进行遗传多样性参数、遗传分化Fst变量、系统进化、PCA主成分以及遗传结构分析。【结果】65份野生茶树测序共获得74.48 G数据,540 633 846条高质量reads,通过比对获得769 893个高质量SNP;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284个,多态性位点比例(PPL)为57.33%,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0.4267~0.9147,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为0.1514~0.5000,基因多样性指数(Nei)与期望杂合度(He)变化范围分别为0.0632~0.1328和0.0404~0.1233,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介于0.0312~0.1025,香农指数(Shi)为0.0576~0.1990,遗传分化指数Fst变化范围为-0.7042~0.4372;遗传结构与系统进化分析可将65份野生茶树材料划分为2个亚群,而PCA分析则可划分为4个亚群。【结论】65份野生茶树遗传多样性指数较低,亲缘关系较近,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本研究可为后续表型性状关联分析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季鹏章  王家金  刘大会  宋维希  詹春红  李慧  朱兴正  金航  梁名志  
对茶Camellia sinensis 104份(含其变种阿萨姆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87份,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 15份)分别进行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和氨基酸总量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茶种、阿萨姆茶种质资源生化性状有明显差异,表现出显著的生化多样性,多样性水平较高,而大理茶生化性状多样性则相对较低。水浸出物等4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阿萨姆茶(15.42%)>茶(15.22%)>大理茶(12.68%)。对云南主要茶区阿萨姆茶种质进行茶叶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和氨基酸总量等分析揭示,不同茶区茶树种质资源间存在一定差异。水浸出物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玲  杨方慧  蒋红旗  蒋会兵  宋维希  陈林波  刘本英  
【目的】了解勐海县野生大茶树资源现状及其表型变异情况,为野生大茶树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实地调查3个野生茶树居群,分析65株野生大茶树生长势、树体、叶片、花果形态和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表型变异。【结果】野生大茶树总体长势良好,生长势旺盛植株占调查总数的70.77%;树体性状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变化幅度为22.42%56.24%,平均变异系数为40.71%,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叶片形态变异系数均小于15%,变化幅度为8.20%14.45%,平均变异系数为10.99%,以叶面积变异幅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田  沈晓进  李法营  韦玲长  蓝增全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17份茶树样品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2条ISSR引物共产生193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为100.0%。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50~0.88。通过UPGMA法,可将17份材料分为2个大类,第1大类为"红毛茶",第2大类又可分成2个亚组,其中组Ⅰ包括双江古茶树和永德大叶种,而组Ⅱ包括勐库群体品种、勐海大叶种和部分凤庆大叶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双江古茶树与采自永德的茶树亲缘关系最近,而与采自勐海和凤庆大叶种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春林  田易萍  邓少春  徐丕忠  仝佳音  尚卫琼  
【目的】探明茶树品种"紫娟"及诱变后代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对选定的"紫娟"及"紫娟"诱变后代材料开展植物学性状调查、生化成分分析及EST-SSR标记研究。【结果】通过植物性状调查,有15份材料芽叶色泽与"紫娟"相近,成熟叶片的叶形只有2份材料与"紫娟"相同,为披针形,其余的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色与"紫娟"相同的有9份材料,都为紫绿色,有7份材料叶色为黄绿色;春、夏两季生化成分的变异系数最高的为花青素,春季达到72.16%,夏季达到77.86%,花青素含量变化夏季大于春季;通过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出165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5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562,Shannon信息指数为0.997,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492,观测杂合度为0.629,期望杂合度为0.565。【结论】无论从性状、生理生化还是微卫星标记分析,"紫娟"的诱变后代都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明雨  王云月  朱有勇  卢宝荣  
为了研究云南地方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对采自云南17个村落的82份品种以及代表籼粳不同类型的3份标准样的遗传背景进行SSR分析。19对引物共检测出83条多态带(分子量变异范围是100~500bp)。根据UPGMA法用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85份水稻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在0.152~0.900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这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非均匀的按地理位置分布,而是在相似系数为0.152的水平上明显分为2个不同类群:籼稻类群和粳稻类群。从不同村落采集的叫同一名称的品种的遗传背景并不相近。研究表明,保护云南地方水稻品种十分必要,但是需要制定合适的策略,确保有效保护活动。另外选择合适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一春  杨盛美  季鹏章  汪云刚  宋维希  矣兵  马玲  
云南是茶树的起源地和多样性中心,野生茶树资源种类众多、分布广泛。野生茶树具有进化上原始、抗逆性强、含有特异的生化成分等特性,是重要的遗传资源。概述了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多样性、利用价值及保护研究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