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3)
- 2023(2331)
- 2022(2007)
- 2021(1828)
- 2020(1622)
- 2019(3679)
- 2018(3551)
- 2017(6241)
- 2016(3705)
- 2015(4266)
- 2014(4101)
- 2013(4199)
- 2012(4097)
- 2011(3765)
- 2010(3781)
- 2009(3425)
- 2008(3313)
- 2007(3044)
- 2006(2770)
- 2005(2572)
- 学科
- 济(11251)
- 经济(11232)
- 管理(7234)
- 业(6600)
- 学(6300)
- 企(5267)
- 企业(5267)
- 方法(4767)
- 数学(4042)
- 数学方法(3945)
- 中国(3266)
- 农(3262)
- 财(2865)
- 业经(2421)
- 水产(2414)
- 制(2376)
- 地方(2375)
- 贸(2185)
- 贸易(2183)
- 易(2126)
- 农业(2104)
- 理论(2090)
- 动物(2075)
- 及其(2022)
- 和(1810)
- 融(1802)
- 金融(1799)
- 体(1691)
- 银(1690)
- 动物学(1671)
- 机构
- 大学(55827)
- 学院(54569)
- 研究(27687)
- 科学(22409)
- 农(22186)
- 中国(18488)
- 农业(18220)
- 所(17566)
- 研究所(16509)
- 济(16489)
- 经济(16053)
- 业大(15782)
- 管理(13840)
- 京(13713)
- 省(12487)
- 室(11842)
- 农业大学(11589)
- 理学(11468)
- 理学院(11239)
- 中心(11107)
- 实验(11092)
- 管理学(10752)
- 管理学院(10690)
- 实验室(10601)
- 院(10583)
- 业(10500)
- 重点(10132)
- 江(9874)
- 科学院(9332)
- 技术(9257)
共检索到87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臧传富 苏建荣 张志钧
为摸清云南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在生长和光合特性方面的特性和差异,在田间条件下,以2年苗龄的云南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实生苗和扦插苗的光响应曲线和光合生理日变化,同时对实生苗和扦插苗生长、树形和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实生苗的生长量、生物量和光合生理指标都基本优于扦插苗。实生苗的冠幅和生物量较扦插苗优势明显,实生苗净光合速率(Pn)总体高于扦插苗。实生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存在明显的"光午休"现象,扦插苗光合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同时,实生苗对光环境和水分环境的适应能力优于扦插苗。实生苗在光补偿点和近光饱和点之间存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彤 崔海娇 吴淑杰 祝佳媛 周志强
以4年生东北红豆杉为材料,研究了全光照(FL)、50%全光照(L1)、30%全光照(L2)和15%全光照(L3)4种光照条件下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L2条件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最高,全光照使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显著减少;L3条件下的叶绿素a/b值最低为2.203,显著低于正常值。3种遮荫条件下的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光响应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随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n)先快速增加后趋于平缓,L2幼苗的Pn最高,L3次之,L1最低;FL幼苗在PAR>1000μmol/(m2·s)时Pn出现明显下降。L2条...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光照条件 光合作用 荧光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戈飞 宋晓斌 徐永慧 刘桂湘 骆荣君
利用不同浓度的GGR6对南方红豆杉插穗进行处理,通过扦插成活率、生长量、生物量的调查和测定,结果为 流水对插穗进行前处理12 h后,用20 mg·L-1的GGR6溶液浸泡5 h,扦插后插穗成活率大幅度提高,分别高出相 同浓度的2,4-D和萘乙酸处理25.5%和16.2%,为空白对照的2倍。成活苗木的高度和粗度均高于其它处理。表 明用GGR6处理插穗能够提高红豆杉的扦插成活率,并可以促进高生长和径生长。用多菌灵提前处理插穗,能够降 低GGR6的作用效果。
关键词:
GGR6 红豆杉 扦插育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卞方圆 苏磊 苏建荣 刘万德
本研究对云南省马关县的6年生云南红豆杉人工林进行了采收主干及其上部枝叶、保留主干采收其上部枝叶、保留主干采收其下部枝叶3种采收方式下3个采收强度的试验,通过1年的持续观察,以不采收枝叶的植株为对照,分析了枝叶采收对云南红豆杉叶构件数量及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采收方式均有随着采收强度的增加落叶量增多的现象,同时老叶落叶率随时间的推移呈递增趋势;采收可以促进新叶数量的增加,但是采收上部枝叶比采收下部枝叶对促进新叶数量增加的效果更明显;采收降低春叶密度,提高秋叶密度,新叶总体密度并没有随采收处理的不同而表现出显著差异;叶净增加量随3种采收方式的采收强度增强而增加。为收获更多的枝叶,提高来年枝...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枝叶采收 叶构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彤 王琛 徐璐 周志强 张玉红
为探究氮素在东北红豆杉幼苗培育中的作用,以6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施氮法研究尿素、硝酸钠和硫酸铵3种氮素形态在3个氮浓度(0.5、1.0、1.5 g/L)下幼苗的生长、叶片氮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处理幼苗的生长量较对照组幼苗(CK)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 g/L尿素处理幼苗的效果最好,枝生长量比CK提高了39.1%,达极显著水平(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建荣 臧传富 刘万德 李帅锋 张志钧
将2年生云南红豆杉置于用滤光膜营造白光、黄光、红光和蓝光4种光环境中栽培1 a。栽培期间,测定光合作用,试验期末取样测定植株大小、枝叶特性、生物量和紫杉醇含量等,以揭示不同光质对云南红豆杉形态、光合作用和紫杉烷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能提高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光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抑制叶生长,增加第一级枝枝条总数,促进株高生长,提高茎和植株生物量;黄光使Pmax、AQY降低、使LCP和LSP提高,抑制叶生长,提高茎、叶和植株总生物量;蓝光降低Pmax、AQY,提高LSP、LCP、Rd,抑制叶和地径的生长,促进高的生长...
关键词:
光质 云南红豆杉 生长 光合作用 紫杉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博超 周志强 李威 刘彤
以盆栽4年生东北红豆杉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水分条件下,东北红豆杉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光合特性对光强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80%±5%与土壤含水量50%±5%处理下的东北红豆杉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以及保护酶活性均无明显差异,而土壤含水量在20%±5%时,东北红豆杉幼苗前14d内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没有明显变化,14d后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保护酶SOD和P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与土壤含水量80%±5%和50%±5%条件下差异显著。从光合响应曲线中可以看出,较高的水分条件对东北红豆杉幼苗影响不大,但干旱胁迫使表观量子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奋成 张应中 李福明 钟岁英 刘宏杰 黄永权
利用湿地松与加勒比松的7个杂交组合的扦插苗和实生苗营建对比试验林,扦插苗和实生苗的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7 19%和97 55%;造林后第4年,杂种松无性群体和实生群体相对于湿地松种子园种的树高、胸径、材积现实增益分别达29%与26%、34%与34%、133%与135%;杂种的无性群体在种植后的1~3a内生长比实生群体慢,但年生长量逐年增大,到第4年时可超过实生群体。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优良杂种的扦插苗可在我国南方地区推广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建荣 张志钧 邓疆 李国松
在广泛收集云南红豆杉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研究植被与气候相互关系的指标和方法,包括K ira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和徐文铎湿度指数,Penm an可能蒸散、干燥度,Thornthwaite可能蒸散和水分指数,Holdridg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生物温度和可能蒸散率,以及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10℃积温、年降水量和年相对湿度等单一气象因子,研究了云南红豆杉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及其与气候的关系,讨论了云南红豆杉垂直分布的上限、下限以及北界热量指标状况。通过主成分分析,找出了影响云南红豆杉地理分布的主要因子,按作用大小的排序是:低温条件>湿...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地理分布 气候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少瑜 吴丽圆 李江文 项伟 周云
采用垂直板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检测了云南红豆杉 (Taxusyunnanensis)雌配子体的 5种等位酶 ,并以 10个基因位点编码的 5个酶系统 ,分析了滇西北 3个云南红豆杉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结果表明 ,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是 0 77;群体的平均杂合性观察值是 0 30 2 ;预期值为 0 332 0 ;每个基因位点发现的等位基因数是 2 0 5 ;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是 1 46 6。对 10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多样性测定表明 ,种群间的分化占 14 6 6 % ,总的基因多样性约 85 %产生于种群内。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是 0 118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建荣 张志钧 邓疆 陈智勇
根据14块总面积为5600 m2样地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云南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大小级结构,编制了该种 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并用4个生存函数进行种群的生存分析。结果表 明:云南红豆杉的种群数量少,种群发育过程中具波动性,但仍属稳定型种群。云南红豆杉的年龄结构与大小级结构 差异较大,不宜以大小级结构替代龄级结构。云南红豆杉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曲线,该种群的死亡率曲线与消失 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龄级为110-130 a和220-250 a阶段出现第一和第二峰值。生存空间与养分竞争 可能是产生最大第一峰值的主要原因。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种群 结构 生命表 生存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兵益 苏建荣 张志钧
采用显微测量、石蜡切片和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云南红豆杉种子在贮藏过程中胚的长度、结构和萌发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新鲜种子胚的长度差异明显,在种子贮藏过程中胚的长度变化不明显;多数情况下,成熟种子的胚分化完全,在种子贮藏过程中胚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离体培养中,新鲜种子胚在2周左右萌发,萌发率为70%,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胚的萌发率会逐渐降低。因此推测种子休眠不是由胚的生物学特性引起的;胚在种子中能较长时间的保持活力,这是长期适应的结果,但却是以损失萌发率为代价的。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种子 胚 萌发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彤 金慧颖 徐浩玉 周志强 张玉红
为了解东北红豆杉的光适应特性以达到高效培育的目的,以5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光照条件下(全光照FL、60%全光照F1和30%全光照F2)东北红豆杉幼苗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明确其幼苗随光温变化的生理响应特点。结果显示:3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均呈现双峰变化趋势,9:00时Pn的峰值显著高于15:00时的峰值,且F2条件下的Pn最高,F1次之,FL最低;显然增加光照强度后,幼苗的Pn受到了强光的抑制。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规律与Pn相似,呈现出明显的双峰趋势,F2条件下幼苗的Gs变化幅度要小于其他2组幼苗的Gs;上午F2条件下幼苗的Tr最高,下午FL条件下...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光照条件 光合特性 日变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史富强 周凤林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云南红豆Ormosia yunnanensis容器苗苗木分级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以苗高和地径作为分级的品质指标,提出了以下分级标准:Ⅰ级苗为苗高>15.4cm,地径>0.29 cm,Ⅱ级苗苗高为11.4~15.4 cm,地径0.24~0.29 cm,Ⅲ级苗为苗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焦月玲 周志春 金国庆 王月生 余能健
Genetic test at seedling and young stage including six provenances in 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 was conducted in Mingxi of Fujian and Chun'an of Zhejiang.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provenances for growth performance at seedling and young stage.Among six p...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种源 生长 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