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54)
- 2023(5452)
- 2022(5029)
- 2021(4553)
- 2020(4273)
- 2019(9843)
- 2018(9752)
- 2017(18960)
- 2016(10870)
- 2015(12509)
- 2014(12853)
- 2013(12945)
- 2012(12499)
- 2011(11237)
- 2010(11369)
- 2009(10761)
- 2008(10889)
- 2007(10128)
- 2006(8526)
- 2005(7755)
- 学科
- 济(45667)
- 经济(45626)
- 业(27995)
- 管理(27471)
- 方法(23471)
- 数学(21144)
- 企(21013)
- 企业(21013)
- 数学方法(20975)
- 农(14285)
- 财(11960)
- 中国(10987)
- 学(10330)
- 地方(10071)
- 贸(9611)
- 贸易(9611)
- 易(9322)
- 农业(9318)
- 业经(8422)
- 制(8118)
- 务(7425)
- 财务(7410)
- 财务管理(7388)
- 和(7014)
- 银(7007)
- 银行(6979)
- 企业财务(6961)
- 融(6706)
- 金融(6703)
- 行(6621)
- 机构
- 学院(161716)
- 大学(161529)
- 济(64801)
- 经济(63303)
- 管理(58408)
- 研究(57840)
- 理学(50014)
- 理学院(49386)
- 管理学(48393)
- 管理学院(48098)
- 中国(42098)
- 科学(38577)
- 农(37704)
- 京(34422)
- 所(32284)
- 农业(30712)
- 研究所(29654)
- 业大(29463)
- 财(29170)
- 中心(27056)
- 江(25059)
- 财经(23140)
- 北京(21505)
- 范(21054)
- 经(20871)
- 师范(20793)
- 州(20113)
- 省(20110)
- 经济学(20029)
- 农业大学(19719)
- 基金
- 项目(107000)
- 科学(81027)
- 基金(74860)
- 研究(74329)
- 家(67188)
- 国家(66638)
- 科学基金(54363)
- 社会(44410)
- 省(44082)
- 社会科(41962)
- 社会科学(41941)
- 基金项目(40140)
- 划(36804)
- 自然(36385)
- 自然科(35496)
- 自然科学(35483)
- 自然科学基金(34854)
- 教育(34596)
- 资助(31571)
- 编号(30871)
- 成果(25499)
- 重点(24906)
- 发(23684)
- 部(23665)
- 计划(22021)
- 创(21733)
- 课题(21617)
- 科研(21210)
- 创新(20427)
- 科技(19901)
共检索到235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国珍 蒋聪 邹茜 朱振华 苏振喜 袁平荣 戴陆园
利用AMMI模型对种植在4个试点的11个粳稻品种的稻米品质进行稳定性分析,以品质性状的表型值及其相应的稳定性参数(Di)为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品质性状在不同品种和环境间的差异以及品种×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随品种和环境不同而变化较大,品质性状的稳定性顺序为粒宽>粒长>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其稳定性参数分别为0.13,0.14,0.31,0.37,0.43,0.48,0.79,0.84和2.33。综合考虑稻米的品质性状及其稳定性,云粳4号、云粳优10号、云粳12号和云粳15号稻米品质好且稳定性较高,可...
关键词:
粳稻 品质性状 AMMI模型 稳定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普晓英 曾亚文 杜娟 杨树明 杜威
应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分析方法,对9个参试啤酒大麦品种的6个主要性状2年8个试点的非平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环境因素对不同性状的效应不同,产量主要是试点效应为主,其次是品种×试点互作随机效应;②产量与全生育期,穗粒数之间协方差分量估计值为正,环境对这些性状的作用一致;③各参试品种比对照(港啤1号)增产显著;④保大麦6号、澳选1号、澳选2号和澳选3号这4个品种各个性状稳定性最好,比较适于在云南省大部分地区推广。
关键词:
啤酒大麦 区域试验 稳定性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兴民 吴疆翀 王有琼 郑益兴 马李一 张燕平
在云南印楝资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以实生株系的种子为研究对象,运用HPLC技术分析种子印楝素组分含量,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系统聚类和重复力估计,定性、定量分析印楝实生株系种子品质的遗传多样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云南引种栽培印楝实生株系的种子品质存在广泛变异,种子印楝素A、B、AB含量和印楝素A与印楝素B含量比的变异幅度分别为0.28%~0.85%、0.04%~0.39%、0.37%~1.15%和1.69~8.25;种子印楝素A、B、AB含量分为3个类型:高含量型(Az A≥0.69%、Az B≥0.25%、Az AB≥0.92%)、低含量型(Az A≤0.44%、Az B≤0.10%、Az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芳明 朱海涛 丁效华 曾瑞珍 张泽民 李文涛 张桂权
目的单片段代换系(SSSL)是通过高代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的,只含有来自供体亲本的一个染色体片段,遗传背景与受体亲本相同的品系。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SSSL检测不同环境条件下水稻重要性状的QTL。方法以32个SSSL为材料,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2~4个季节中对水稻22个重要性状的QTL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59个QTL,分布于第1、2、3、4、6、7、8、10和11号染色体上。其中的18个QTL能够在2次以上重复检出,稳定性较好的QTL占检出QTL的30.5%,大多数农艺性状的QTL效应较小、稳定性较差。不同的性状,QTL稳定性不同,千粒重、粒长、谷粒长宽比、抽穗天数等性状的QTL较稳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树琪 董福好 褚清梅
利用云南省"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开局年产业发展数据,通过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对税收负担、税收弹性、税收质量影响的计量分析,研究证实,地方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是影响税源质量和税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地方产业结构与税源结构存在背离,导致税收增长乏力;第三产业中服务业、建筑业等税源优势影响增强。从中长期看,企业所得税、房产税、资源税等对地方税收的影响度、稳定性需要调整,除深化分税制体制改革外,地方还应积极发展规模经济,巩固现有税源基础,构建差异化地方税源体系和地方税种体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松凤 李辉 刘喜 陈亮明 刘世家 江玲 万建民
以Nipponbare(japonica)/Kasalath(indica)//Nipponbare BC1F10的98个家系为材料,在3种环境下对水稻粒形相关性状及千粒重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的定位分析。利用QTL mapper 1.6软件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检测了粒形相关性状及千粒重QTL。结果表明,在3种环境下共检测到4、1、4、5、5个QTL,分别控制粒长、粒厚、粒宽、粒形和千粒重。鉴定了以Nipponbare为背景、Kasalath为置换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在3种环境中的表型值,发现与背景亲本相比,置换片段包含qGL-6的株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开锋 郑家奎 杨莉 张涛 杨乾华 杨大金
用24个杂交稻组合在四川不同生态区4个试点的11项品质性状数据,研究了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①各性状在基因型和试点间都有较大差异,基因型效应、试点效应都达到1%显著水平,除糊化温度外的其余性状,基因型与试点的互作效应也达到1%显著水平;②存在基因型与试点互作效应的10个性状中,除整精米率可用AMM I1构建稳定性参数外,其余性状用AMM I2构建,所解释互作效应信息的变幅为57.16%~93.89%;③垩白粒率、垩白度的稳定性最差,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整精米率的稳定性较差,是品质稳定性改良的主要性状。
关键词:
杂交稻 品质 稳定性 AMMI模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樊凯 张建生 裴文娟 杨苍玲 陈运春 余建新 曾维军
【目的】为了解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更好解决高原湖泊污染。【方法】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分形理论分析方法对云南省三大高原湖泊流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从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景观多样性和均匀程度表现为抚仙湖流域最高,洱海流域次之,滇池流域最低;景观破碎化程度表现为滇池流域最高、抚仙湖流域为中间水平,洱海流域最低。从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的稳定性看,洱海流域最好,滇池流域最差或较差;从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稳定性看,抚仙湖流域最好,洱海流域和滇池流域较差;流域内稳定性最好的景观类型是水域,最差的是林地;景观整体稳定性表现为洱海流域最好,滇池和抚仙湖流域较差。【结论】通过研究,摸清了三大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空间结构特征,为研究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高原湖泊流域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稳定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冬云 郭天财 王晨阳 朱云集 张学林
用AMMI模型对河南省不同地点种植的6个小麦品种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基因型×环境互作对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影响均显著;在参加试验的6个品种中,对于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小偃54、豫麦49的稳定性低于豫麦70、豫麦34;对于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豫麦70、豫麦49、郑州9023的稳定性低于豫麦18、豫麦34、小偃54;豫麦49在唐河,郑州9023在开封、郑州表现出较大的适应性;环境IPCA值(交互效应主成分坐标值)和环境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IPCA值与日照、积温、降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小麦品质 AMMI模型 稳定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红盛 汪阳东 徐刚标 陈益存 吴立文 余孟杨 高暝
[目的]对山苍子不同家系幼林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及稳定性分析,为山苍子优良家系选择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13个半同胞山苍子家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重庆万州、湖北京山和福建清流3个试验点营建家系试验林。对23年生山苍子幼林的树高和地径性状进行测定和多点联合分析,并采用AMMI模型对山苍子各家系的生长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1)山苍子家系的树高和地径在家系和地点效应上均达到显著(0. 0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平冬 张锋 孙静 宋连君 康向阳
【目的】为揭示与阐明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材新无性系在多点试验条件下的主要生长和材性指标遗传变异、无性系与栽培环境互作和稳定性信息,服务于各栽培地区的主栽品种选择。【方法】本文对设置在晋、鲁、豫5个试验点的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区域化对比试验林7年生无性系植株进行了木材基本密度和主干生长指标的调查分析,估算了无性系间遗传变异与稳定性参数。【结果】结果表明:栽培地点、无性系效应对三倍体毛白杨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以及主干生物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地点与无性系间的交互作用对生长性状和主干生物量具显著影响,对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不显著。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重复力为0.92,略大于胸径(0.90)、树高(0.84)、单株材积(0.86)以及主干生物量(0.80)的重复力。通过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以及主干生物量的稳定性分析,筛选出高产且相对稳定的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B303,两个木材基本密度大且稳定性好的无性系B331、B302。三倍体毛白杨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稳定性评价结果不一致,可能与两者间存在弱的负相关性有关。建议主干生物量可作为纸浆材新品种评价的重要指标。【结论】论文成果深化了对毛白杨材性变异与影响因子的认识,为优良纸浆材品种选择提供了技术参考,对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有积极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德荣 宋归华 张晓 张伯桥 李曼 江伟 吴素兰
【目的】系统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模式对扬麦13理化品质和饼干加工品质的影响,为弱筋小麦生产和育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试验于2012—2014年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设4个氮肥处理:A1(120 kg·hm(-2))、A2(180 kg·hm(-2))和A3(240 kg·hm(-2)),氮肥运筹采用基肥:壮蘖肥:拔节肥7:1:2模式;A4(300 kg·hm(-2)),氮肥运筹采用基肥:壮蘖肥:拔节肥5:1:4模式。成熟后收获晒干,测定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粉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
关键词:
弱筋小麦 品质 稳定性 氮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贵金 华泽田 王岩 王之旭 刘军 王彦荣
对于亲本播始历期的准确把握是确保杂交稻制种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根本。然而由于水稻的光温敏感性,其播始历期受环境影响较大,而且品种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很难做一般性的把握。作者从杂交稻的育种实践出发,采用在不同年份和地点进行分期播种和插秧的方法,对北方杂交粳稻核心亲本的播始历期及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多数不育系与保持系播始历期差异不明显;(2)核心亲本105A,91A,95A,99A,02A,屉A,C52,C258,C01,C418的基本播始历期分别为104.7,105,104.8,107.7。106.8,106.9,105.7,111,107.1,115.6d;(3)播始历期具有明显的年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