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3)
- 2023(4628)
- 2022(3969)
- 2021(3767)
- 2020(3348)
- 2019(7257)
- 2018(7177)
- 2017(13106)
- 2016(7891)
- 2015(8454)
- 2014(8664)
- 2013(8517)
- 2012(7907)
- 2011(7040)
- 2010(7057)
- 2009(6345)
- 2008(6294)
- 2007(5625)
- 2006(4683)
- 2005(4181)
- 学科
- 济(26083)
- 经济(26051)
- 管理(19017)
- 业(18830)
- 企(15111)
- 企业(15111)
- 方法(12827)
- 数学(11326)
- 数学方法(11148)
- 学(8138)
- 农(7553)
- 财(7427)
- 中国(6808)
- 地方(6070)
- 业经(5412)
- 制(5367)
- 银(5028)
- 务(5006)
- 银行(4993)
- 财务(4988)
- 农业(4974)
- 财务管理(4973)
- 技术(4901)
- 企业财务(4766)
- 行(4747)
- 融(4712)
- 金融(4707)
- 理论(4669)
- 和(4131)
- 环境(4023)
- 机构
- 学院(106766)
- 大学(105408)
- 研究(41084)
- 济(36206)
- 管理(36195)
- 经济(35235)
- 理学(30958)
- 理学院(30515)
- 科学(30188)
- 管理学(29730)
- 管理学院(29554)
- 农(29064)
- 中国(28153)
- 农业(23763)
- 所(23556)
- 京(22764)
- 业大(22674)
- 研究所(21974)
- 中心(18470)
- 财(17740)
- 省(16606)
- 江(16331)
- 农业大学(15237)
- 技术(14686)
- 院(14646)
- 南(14324)
- 财经(13949)
- 北京(13767)
- 范(13658)
- 科学院(13610)
- 基金
- 项目(78038)
- 科学(58666)
- 基金(53869)
- 家(50537)
- 研究(50411)
- 国家(50155)
- 科学基金(40496)
- 省(34066)
- 社会(29547)
- 基金项目(28549)
- 自然(28544)
- 社会科(27980)
- 社会科学(27964)
- 划(27949)
- 自然科(27915)
- 自然科学(27897)
- 自然科学基金(27370)
- 教育(23645)
- 资助(22573)
- 编号(18995)
- 重点(18557)
- 计划(18079)
- 科技(17198)
- 发(16475)
- 创(16074)
- 部(16071)
- 成果(15652)
- 科研(15403)
- 创新(15159)
- 课题(15113)
共检索到154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丽英 李国生 赵秀兰 刘树芳 李迅东 钏兴宽 康洪灿 杨勤忠
【目的】对云南20世纪60年代到2013年以来引进或育成的188个粳稻品种(系)开展稻瘟病抗性测定分析。【方法】采用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结合室内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接种的方法进行抗性评价分析。【结果】田间自然病圃鉴定表明,其中146个品种(系)感或高感穗瘟,占鉴定品种(系)的77. 66%;利用9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在室内进一步接种在田间叶瘟和穗瘟均表现抗病的32个材料,发现楚粳13号、凤稻16号、岫03-8和合系20号等13个品种表现良好的抗性。楚粳23号、楚粳25号和凤稻21号等12个品种表现出抗叶瘟但感染穗瘟;而昌粳8号、昌粳9号、昌粳11号和丽粳4号等4个品种则感叶瘟但抗穗瘟。【结论】田间表现抗病且室内接种表现良好抗性的品种,可用作开展抗病育种的抗源材料;叶瘟表现感病,但穗瘟表现抗病的4个品种是否持有抗穗瘟的基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
粳稻 稻瘟病 抗性 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丽英 王群 刘树芳 郑凤萍 李迅东 杨勤忠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抗病品种的利用是控制该病最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措施。明确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抗性水平,可有效指导抗病育种的开展。本研究利用24个以丽江新团黑谷为背景的稻瘟病抗性单基因系,对2007年至2010年采集自云南籼稻和粳稻区共379个稻瘟病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Pi9和Pi5可在籼稻和粳稻区使用;Pik-h、Pita-2、Piz-5、Pita和Piz基因只能在籼稻区使用;Piz-t和Pi20基因仅能在粳稻区使用。对2个基因的联合致病性系数、联合毒性系数和抗性互补系数分析表明,Pik/Pi7、Piz/Pi9和Pi1/Pikm等3对基因的组合可作为籼稻区的有效抗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云涛 王英 陈传华 颜群 徐建龙 黎志康
【目的】通过对回交导入系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评价和分子检测,可以为水稻抗病育种和基础研究提供优质亲本和理论证据。【方法】利用优良杂交稻恢复系测253和桂649为轮回亲本,分别与3个水稻品种进行杂交、回交,构建了6个回交导入系群体。然后,采取自然诱发和人工接种方式对导入系进行稻瘟病鉴定评价,并结合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导入系群体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鉴定评价出抗穗颈瘟导入系68个,其中兼抗苗叶瘟的导入系有21个。最终筛选出广谱、高抗稻瘟病的优良恢复系4个。另外,卡方检测发现,由于稻瘟病抗性的定向选择,导入系选择群体在染色体5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发生了偏分离。【结论】回交导入系可以成为高效挖掘水稻优异基因资源以及培育优良水稻新品种的理想平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增建 刘水芳 刘亦学
每年选用天津市有代表性的7群11~15个稻瘟生理小种,先后对768个品种(系)进行抗谱测定,抗菌率达80~100%有34个品种(系),占供试品种(系)4.4%,抗菌率在60~79%属中等抗病的品种(系)有109个,占14.2%,其余625个品种(系)属感病类型。另外用7群10个小种对抗菌力较高的74个品种(系)进行抗病类型划分,抗菌率在90%有4个类型,抗菌率在80%有3个类型。根据各地优势小种分布选择抗源和供生产上品种轮换种植的参考。以上结果说明抗谱测定是相对稳定的,对生产与育种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抗性谱 抗菌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辛威 王敬国 孙健 刘化龙 郭丽颖 姜思达 许天宇 赵宏伟 邹德堂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水稻品种资源稻瘟病抗性,挖掘优异种质资源,适时了解黑龙江省生理小种群体变化特征。采用中国生理小种命名方法,通过苗期喷雾接菌鉴定,将2013-2014年黑龙江省的稻瘟病菌株划分为7个群42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为ZD5和ZD7,出现频率分别为19.77%和12.21%,总频率为31.98%;通过苗期抗病性表现,筛选出宽抗谱品种14份,这些品种携带2~7个抗稻瘟病基因,绥粳12+合江23(Pi9、Pi20、Pi33、Pi54、Pik)、牡丹江26+龙粳31(Pi9、Pi20、Pi33、Pi54、Pita、Pik)、牡丹江26+合江23(Pi9、Pi20、Pi33、Pi54、Pik)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余腾琼 梁斌 叶昌荣 徐福荣 汤翠凤 毛孝强 戴陆园
从云南高原粳稻区采集分离36份白叶枯病菌株,在包括初步选定的7个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鉴别品种(毫糯扬、TN1、黄玉、珍珠矮、IR26、南粳33、金南风)在内的29个水稻品种上测定致病型,进一步明确了这7个鉴别品种的有效性。发现菌株与品种之间具有交叉互作反应,菌株与品种之间存在质的特异性互作关系;利用这套鉴别品种可将36个菌株划分为9个致病型,其中Ⅴ型菌为优势菌群,Ⅶ型菌为毒性菌群。云南高原粳稻区的主栽品种多数感病。稻种资源IRBB21(Xa-21)、扎昌龙(Xa-22t,Xa-24t)、IR1545-339(xa-5)对所有参试菌株均表现抗病,在云南高原粳稻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高原粳稻 白叶枯病菌 致病型 抗性 云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靳春鹏 孙庚 刘金亮 李桂华 张世宏 潘洪玉
选用22个稻瘟菌鉴别菌株,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吉林省全部水稻主栽品种及育种材料(98个)的抗瘟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吉林省主栽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弱,高达98%的供试品种均可以被稻瘟菌不同程度地侵染;本研究筛选到3个品种:超级稻2号、吉粳801、吉粳806,具有极高的抗瘟性,为将来克隆新的抗瘟基因及培育新的抗瘟品种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根据上述抗性鉴定结果,本研究进一步通过PCR方法,以水稻DNA为模板,扩增6个水稻抗瘟基因:Pib、Pi-ta、Pi9、Pi-d2、Pi36及Pikh,检测抗瘟基因在98个品种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这6个抗瘟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5.5%,94.9%,21....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稻瘟病 抗瘟基因 稻瘟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月雄 颜群 黄大辉 梁海福 高汉亮 马增凤 刘驰 阎勇 高利军 秦刚 李容柏
培育和种植稻瘟病抗性品种是控制水稻稻瘟病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发掘和鉴定稻瘟病抗性基因/QTL是开展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的重要基础。利用10个菌株对97份单片段代换系进行苗期人工接种,筛选出7份单片段代换系与受体亲本9311之间存在稻瘟病抗性差异,表明这些单片段代换系上存在稻瘟病抗性座位。通过代换作图的方法,分别在第4、8、11和12染色体上鉴定出了5个稻瘟病抗性座位。
关键词:
单片段代换系 稻瘟病 代换作图 抗性座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树芳 董丽英 赵国珍 李迅东 杨勤忠
云粳优5号、云资粳41号和楚粳28号是农艺性状优良但对稻瘟病抗性弱的粳稻品种,采用回交的方法将2个广谱抗稻瘟病的基因Piz-t和Pi9导入这些品种以改良这3个品种的抗稻瘟病特性。为提高后代抗病材料选择的准确性和效率,本研究开发获得5个与Piz-t和Pi9基因紧密连锁并且在供体亲本和受体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利用分子标记跟踪检测来源于供体亲本与受体亲本回交获得的BC1F1单株中Piz-t和Pi9基因,并进一步利用对受体亲本云粳优5号、云资粳41号和楚粳28号致病,但对持有Piz-t和Pi9基因的供体亲本不致病的稻瘟病菌09BSH-10-5A进行接种分析。结果显示,携带有供体亲本和受体亲本D...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富 程开禄 彭国亮 罗庆明 陈国华 朱永昌
稻瘟病是四川省水稻主要病害,实践证明,选育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抗瘟性评价是水稻抗病育种及应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四川的生态特点,通过多年探索,总结制定了一套有关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和水稻品种抗瘟性鉴定的规范化技术和评价体系。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品种抗性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刚 袁彩勇 曹奎荣 孙祥良 李军 王健 程保山 罗伯祥 徐卫军 唐九友 储成才
采用苗期喷雾接种鉴定方法并结合10个主效抗性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分析544份水稻种质资源的稻瘟病抗性水平及其携带的抗性基因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稻瘟病抗性水平达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及高感的材料分别为25、50、78、152、156和83份;10个分子标记对应的抗病基因在供试材料中均被检测到,含有2和3个抗性基因的材料分别为4和17份(占0.7%和3.1%),476份材料含有4~6个抗性基因(占87.5%),47份材料含有7个抗性基因(占8.6%);品种抗病反应与其抗病基因种类密切相关,Pi5、Pita、Pi9、Pib等4个基因对6个强致病鉴定小种抗性表现较好。隆粳968、秀水134、嘉58、津稻263、淮稻20号、盐稻10号、谷梅4号等品种含有多个主效抗病基因,连续多年达到高抗水平。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不同来源的主效抗病基因聚合到同一品种中,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稻瘟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基因聚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雪梅 冯慧 白玉莲 向芮琪 黄富 彭云良
为指导四川抗稻瘟病品种选育和合理布局,在四川蒲江、雅安和江油对含20个不同抗稻瘟基因的25个单基因系以及134个以杂交稻为主的四川水稻主栽品种进行了抗稻瘟病鉴定。结果表明,其中携带抗瘟基因Pi-km,Pi-kp,Pi-kh,Pi-z5或Pi-9(t)的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在各病圃抗性表现较优。134个品种中98.48%的品种在蒲江和叙永叶瘟表现为感病,63.43%的品种在雅安叶瘟表现为感病;在各病圃均得到颈瘟数据的126个品种中,至少在一个病圃抗颈瘟的有4个,其中D优202在叙永、蒲江和雅安病圃叶瘟和颈瘟均表现为抗或中抗,而在各病圃颈瘟均严重感病(9级)的有27个品种。D香287叶瘟阶段在叙永和雅...
关键词:
抗瘟性 监测 主栽品种 单基因系 四川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康迳 黄利兴 游年顺 吴志源 郑燕 黄姗
以10个水稻系列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配制一套包括16个亲本和60个F1为研究对象,采用苗期室内喷雾接菌和稻瘟病重发区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供试亲本及其F1的抗性特征.结果表明:除连丰A外的9个不育系及其配制的54个F1,对2003-2006年福建省流行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及2006年上杭茶地田间稻瘟病菌的群体毒力都表现抗病反应,抗性频率100%,抗谱广,抗性评价均为抗(R);同时这9个不育系均含有显性主效抗瘟基因.连丰A的抗性频率为4.8%,抗谱窄,抗性评价为感(S).蜀恢527的抗性频率为76.2%,抗谱较广,中抗(MR);明恢77、晚3、福恢13和福恢5138的抗性频率均为4.8%...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抗稻瘟病 抗性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舒 陈其志 吕亮 杨小林 喻大昭
选用湖北省主栽水稻品种88份,分别在崇阳、远安、武汉三地进行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和纹枯病。抗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武汉地区未发生稻瘟病,崇阳、远安两地88个品种除武运粳7号外几乎全部发病,发病率达98.86%。抗稻瘟病的早、中晚稻品种数分别为14份和23份,分别占参试品种的45.16%和40.35%。崇阳、远安、武汉三地综合分析显示,88份水稻品种中抗纹枯病品种13份,占参试品种的14.77%。
关键词:
水稻 品种抗性 稻瘟病 纹枯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