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9)
- 2023(12687)
- 2022(11098)
- 2021(10567)
- 2020(8872)
- 2019(20167)
- 2018(20242)
- 2017(38163)
- 2016(21338)
- 2015(23711)
- 2014(23615)
- 2013(23491)
- 2012(21472)
- 2011(19311)
- 2010(19182)
- 2009(17288)
- 2008(16841)
- 2007(14406)
- 2006(12359)
- 2005(10682)
- 学科
- 济(77743)
- 经济(77658)
- 管理(59113)
- 业(53886)
- 企(44497)
- 企业(44497)
- 方法(36895)
- 数学(31747)
- 数学方法(31359)
- 学(22801)
- 农(21435)
- 中国(19679)
- 财(18861)
- 业经(17269)
- 地方(17141)
- 环境(16349)
- 和(14851)
- 农业(14560)
- 理论(13910)
- 制(12964)
- 技术(12734)
- 贸(12555)
- 贸易(12549)
- 务(12365)
- 财务(12302)
- 财务管理(12282)
- 划(12187)
- 易(12156)
- 企业财务(11722)
- 资源(11459)
- 机构
- 大学(298688)
- 学院(296823)
- 管理(115079)
- 济(106842)
- 经济(104260)
- 研究(103951)
- 理学(100553)
- 理学院(99252)
- 管理学(97190)
- 管理学院(96661)
- 中国(73456)
- 科学(72289)
- 京(64372)
- 农(57612)
- 所(54734)
- 业大(51801)
- 研究所(50989)
- 财(48191)
- 中心(46437)
- 农业(45973)
- 江(42504)
- 范(40820)
- 师范(40347)
- 北京(40209)
- 财经(39434)
- 院(37911)
- 经(35955)
- 州(35158)
- 省(33010)
- 技术(32970)
- 基金
- 项目(216921)
- 科学(168422)
- 基金(156554)
- 研究(150201)
- 家(140508)
- 国家(139448)
- 科学基金(117528)
- 社会(91427)
- 社会科(86535)
- 社会科学(86505)
- 省(86127)
- 基金项目(84474)
- 自然(81029)
- 自然科(78994)
- 自然科学(78970)
- 自然科学基金(77531)
- 划(73237)
- 教育(68096)
- 资助(64020)
- 编号(60121)
- 重点(49524)
- 成果(47934)
- 部(46317)
- 发(46134)
- 创(44435)
- 计划(42936)
- 科研(42526)
- 课题(41565)
- 创新(41521)
- 大学(38736)
共检索到416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忠义 卢义宣 苏艳 刘晓利 奎丽梅 杨自华 陈晓艳 曹永生
采用GIS、BioDiversity等技术,基于云南不同的稻作气候生境条件,分析了4763份苗瘟、4420份叶瘟和4251份穗颈瘟抗性多样性在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中的表现,其结果为:①不同气候带对稻瘟病抗性多样性的形成有显著作用;②穗颈瘟抗性多样性在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带低,有随海拔的升高、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反之增大的趋势,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是稻瘟病多样性富聚区域;③稻区内稻类型复杂,稻瘟病抗性多样性就丰富,多样性与稻种类型息息相关。其结果为利用稻瘟病抗性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提供了依据。此外,通过对稻瘟病抗性多样性的分析研究,挖掘了289份值得研究利用的优异的稻瘟病抗性资源。
关键词:
稻瘟病抗性 资源 多样性 生态地理分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奎丽梅 卢义宣 苏艳 曹永生 刘晓利 王丽萍 陈晓艳 杨忠义
采用GIS、BioDiversity等技术分析了4062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在云南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的表现。结果表明,稻白叶枯病抗性与气候环境因素呈显著相关。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从南亚热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热带→南温带→中温带逐渐减小,反之增大;随海拔的升高、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反之增大。亚热带是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富集气候带。单双季籼稻区和水陆稻区的稻白叶枯病多样性高于其他稻作区,稻作复杂地区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较高。发掘了198份值得研究利用的优异的稻白叶枯病抗性资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安虎 夏明忠 蔡光泽 任迎虹
通过对四川3个州和3个地区共60多个县的野生荞麦资源进行系统考察、搜集和整理,搜集到分布于四川不同生态环境的野生荞麦8个种、2个变种和2个亚种种质资源313份,植株标本172份,明确了四川野生荞麦资源的种类、特征特性、原生境的多样性和两个主要分布中心,发现了小籽粒草质状硬枝万年荞和红花硬枝万年荞,F.x、F.y和F.z的植物学特征与已命名种不尽相同,可能为新种或新变种(待定)。
关键词:
野生荞麦 特征特性 分布中心 四川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刚 袁彩勇 曹奎荣 孙祥良 李军 王健 程保山 罗伯祥 徐卫军 唐九友 储成才
采用苗期喷雾接种鉴定方法并结合10个主效抗性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分析544份水稻种质资源的稻瘟病抗性水平及其携带的抗性基因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稻瘟病抗性水平达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及高感的材料分别为25、50、78、152、156和83份;10个分子标记对应的抗病基因在供试材料中均被检测到,含有2和3个抗性基因的材料分别为4和17份(占0.7%和3.1%),476份材料含有4~6个抗性基因(占87.5%),47份材料含有7个抗性基因(占8.6%);品种抗病反应与其抗病基因种类密切相关,Pi5、Pita、Pi9、Pib等4个基因对6个强致病鉴定小种抗性表现较好。隆粳968、秀水134、嘉58、津稻263、淮稻20号、盐稻10号、谷梅4号等品种含有多个主效抗病基因,连续多年达到高抗水平。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不同来源的主效抗病基因聚合到同一品种中,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稻瘟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基因聚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贤军 钟永模 陈国华
对3255份四川水稻地方品种的抗稻瘟病鉴定结果表明:四川地方稻种中存在有各种抗性资源,但抗苗瘟资源多于抗叶瘟和穗颈瘟资源。抗苗瘟资源以籼粘型品种为主,而抗穗颈瘟资源则以粳糯型品种居多。高抗或抗叶瘟和穗颈瘟或抗(中抗)“三瘟”的资源以粳糯型品种居多。对抗性资源的地理分布研究发现,抗苗瘟资源分布广,而抗叶瘟和穗颈瘟资源主要分布于盆周边缘地区,其次为川西南山区,特别是多抗资源,这一点对品种合理布局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亚文 李自超 杨忠义 王象坤 申时全 张洪亮 陈于敏
以云南省地州和县为单位对 6 12 1份云南地方稻种及其优异种质 6 0多个性状进行多样性和密度分布规律研究表明 :(1)云南是中国稻种最大的遗传和生态多样性中心及优异资源的富集地区 ,尤其是滇西南的临沧、西双版纳、德宏、思茅和滇东南的文山共 5个地州 13个县构成了云南稻种多样性中心 ,其稻种的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和民族的多样性息息相关 ,并与哈尼族善制梯田栽培稻谷有一定联系。 (2 )临沧地区不仅是云南稻种最大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也是丁颖五级分类性状和爪哇稻、光壳稻和普通粳的多样性中心 ;墨江县是云南稻种 40多个性状的分布中心。 (3)云南稻种资源的形态、穗部及籽粒性状、米质性状、抗病虫和...
关键词:
云南稻种 优异种质 多样性 分布规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丽英 李国生 赵秀兰 刘树芳 李迅东 钏兴宽 康洪灿 杨勤忠
【目的】对云南20世纪60年代到2013年以来引进或育成的188个粳稻品种(系)开展稻瘟病抗性测定分析。【方法】采用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结合室内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接种的方法进行抗性评价分析。【结果】田间自然病圃鉴定表明,其中146个品种(系)感或高感穗瘟,占鉴定品种(系)的77. 66%;利用9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在室内进一步接种在田间叶瘟和穗瘟均表现抗病的32个材料,发现楚粳13号、凤稻16号、岫03-8和合系20号等13个品种表现良好的抗性。楚粳23号、楚粳25号和凤稻21号等12个品种表现出抗叶瘟但感染穗瘟;而昌粳8号、昌粳9号、昌粳11号和丽粳4号等4个品种则感叶瘟但抗穗瘟。【结论】田间表现抗病且室内接种表现良好抗性的品种,可用作开展抗病育种的抗源材料;叶瘟表现感病,但穗瘟表现抗病的4个品种是否持有抗穗瘟的基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
粳稻 稻瘟病 抗性 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培江 张选明 沙志鸿 刘志奇 周凯 严洪庆 顾朝军
【目的】本研究明确了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Pi-9、Pi-b和Pi-zt在汉中地区水稻材料中的分布及其组合的抗病有效性。【方法】利用4个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对汉中地区水稻材料进行了抗瘟基因型分子检测。【结果】抗性基因Pi-zt分布频率最高,其次为抗性基因Pi-b和Pi-9,频率最低的是Pi-ta;含有不同抗瘟基因的组合表现出不同水平的抗瘟性,Pi-b和Pi-9对该地区的抗瘟性贡献较大,同时含有Pi-b、Pi-9和Pi-zt 3个基因可有效提升抗性水平。【结论】初步建立抗性基因数据库,为抗稻瘟病基因分子辅助聚合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稻瘟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基因聚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丽英 王群 刘树芳 郑凤萍 李迅东 杨勤忠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抗病品种的利用是控制该病最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措施。明确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抗性水平,可有效指导抗病育种的开展。本研究利用24个以丽江新团黑谷为背景的稻瘟病抗性单基因系,对2007年至2010年采集自云南籼稻和粳稻区共379个稻瘟病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Pi9和Pi5可在籼稻和粳稻区使用;Pik-h、Pita-2、Piz-5、Pita和Piz基因只能在籼稻区使用;Piz-t和Pi20基因仅能在粳稻区使用。对2个基因的联合致病性系数、联合毒性系数和抗性互补系数分析表明,Pik/Pi7、Piz/Pi9和Pi1/Pikm等3对基因的组合可作为籼稻区的有效抗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继琼 孙一丁 杨奕 李进斌 陈惠查 焦爱霞 谭金玉 阮仁超 许明辉
【目的】了解"贵州禾"携带的稻瘟病抗性基因以明确其利用价值。【方法】对来自贵州省黎平、从江、雷山、榕江、荔波5个县的82份"贵州禾"品种在云南宜良(海拔1600 m)条件下鉴定了其田间叶稻瘟抗性,并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kh、Pi2、Pi9、Pi5紧密连锁的4个分子标记进行了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检测。【结果】46个品种对叶瘟表现高抗(0~1级),占56. 1%,表明多数贵州禾对云南宜良的稻瘟病菌具有一定的抗性;贵州禾通过长期的人工和自然选择,Pi5(32. 35%)、Pikh(30. 86%)基因频率相对较高,而Pi9(2. 56%)和Pi2(2. 47%)频率较低;这4个基因可以组合成0、Pikh、Pi5、Pi9、Pi5+Pikh、Pi2+Pi5、Pi9+Pi5等7种基因型,其比例分别是50%、21. 95%、14. 63%、1. 22%、8. 54%、2. 44%、1. 22%,即50%不携带这4个抗性基因。每个县分布有其中2~6种基因型,从江县61. 54%的品种不携带这4个抗性基因,0型是优势类型,黎平县的优势类型是0型(46. 43%)和Pikh型(42. 86%),荔波县基因型达到6种,比从江县(4种)和黎平县(3种)多,没有明显的优势类型,品种类型相对丰富; 0、Pikh、Pi5+Pikh和Pi5这4种基因型平均抗性分别为2. 39、1. 28、1. 57和1. 17级,Pikh、Pi5+Pikh和Pi5这3种基因型平均抗性明显高于0型,说明田间叶瘟抗性与所检测的Pi5、Pikh基因有一定的关联,携带0个基因的部分品种在田间也表现出对叶稻瘟抗性,表明这些材料携带所检测的4个基因之外的抗性基因。【结论】研究结果为挖掘和利用贵州禾种稻瘟病抗性基因资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水稻 贵州禾 抗稻瘟病基因 分子标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飞 王健敏 孙宝刚 陈晓鸣 杨子祥 段兆尧
广泛收集云南松地理分布资料,应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制作云南松物种的分布现状图,并根据ClimateChina预测模型确定云南松分布区间的气候参数,利用Kira的温暖指数(WI)、寒冷指数(CI)、干燥度指数(K)、徐文铎湿度指数(HI)、holdridge生物温度(BT)、可能蒸散量(PET)、可能蒸散率(PER)以及单一气候因子如年平均气温(MAT)、1月平均气温(TAV01)、7月平均气温(TAV07)、年降水量(MAP)、>5℃积温(DD5)、>18℃积温(DD18)、极端最高气温(MWMT)、极端最低气温(MCMT)、气温年较差(TD)、年热湿比(AHM)等指标,研究云南松的地...
关键词:
云南松 地理分布 气候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韶松 陈斌 李正跃 孙跃先 孟国成 刀丽云
2007年和2008年4~10月,采用马氏帐幕诱捕器对云南元阳梯田稻田生态系统中鞘翅目昆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元阳梯田生态系统,鞘翅目昆虫有22科130种984头。物种丰富度、Shannon weav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分别为18.7,5.27,0.75,4.99。从物种多样性来看,诱捕的鞘翅目昆虫物种丰富度依次为叶甲科>瓢虫科>天牛科>鳃金龟科>丽金龟科>叩甲科=步甲科>象甲科>负泥虫科>绒金龟科>拟步甲科=花金龟科。根据鞘翅目昆虫的食性,将鞘翅目昆虫分为植食性、捕食性和腐食性3类。其中捕食性鞘翅目昆虫有34种139头,其物种丰富度、Shannon Wiener指数、均匀度指...
关键词:
鞘翅目昆虫 梯田 帐幕诱捕器 群落多样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石 陈夕军 熊如意 林玲 徐敬友 程兆榜
根据已知的不同抗病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通过在水稻基因组DNA中扩增和分离有相似序列的DNA片段,可以快速鉴定出候选抗病基因。选择3对扩增条带多样性较高的引物XLRRfor/XLRRrev、S1/AS3和Ptokin1/Ptokin2,对江苏27个水稻品种进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PCR分析(resistance gene analog-PCR,RGA-PCR)。结果显示,3对引物共扩增出清晰可辨的谱带127条,其中多态性带101条,占总数的79.53%。根据聚类分析,3对引物对或引物组合扩增的RGA图谱可将品种分为多种类型,这些RGA图谱类型与稻瘟病菌7个生理小种接种鉴定的抗病表型没有完全的对应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红江 李艳锋 陶炼 杨文渊 代安国 左力 宦云敏
【目的】研究西藏喜马拉雅山荆子生态地理分布及表型遗传多样性。【方法】实地调查及采样研究方法相结合。【结果】西藏喜马拉雅山荆子[Malus rockii Rehd.(M.baccata var.himalaica(Maxim.)Schneid.)]野生居群集中分布区位于北纬28°39'30°35',东经92°09'95°12,海拔28003300 m,呈带状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尼洋河及其支流的两岸冲积土形成的河床半湿地,或河岸的阔叶林缘或针阔叶混交林缘,处于原始野生状态。调查山荆子自然变异类型表明:树龄最大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