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9)
2023(5874)
2022(5289)
2021(4935)
2020(4499)
2019(10600)
2018(10529)
2017(20671)
2016(11671)
2015(13403)
2014(13603)
2013(13821)
2012(13176)
2011(11863)
2010(11804)
2009(11148)
2008(11186)
2007(10237)
2006(8680)
2005(7706)
作者
(36346)
(30593)
(30484)
(29085)
(19185)
(14960)
(13999)
(12165)
(11391)
(10970)
(10348)
(10230)
(9870)
(9640)
(9619)
(9532)
(9508)
(8863)
(8819)
(8755)
(7825)
(7521)
(7507)
(7032)
(6939)
(6920)
(6893)
(6757)
(6276)
(6246)
学科
(51312)
经济(51267)
(29244)
管理(28843)
方法(25836)
数学(23431)
数学方法(23211)
(20965)
企业(20965)
(17304)
地方(13595)
(12066)
农业(11449)
中国(11431)
(11214)
业经(9559)
(9465)
贸易(9464)
(9151)
(8134)
(7384)
环境(7212)
(6938)
财务(6921)
财务管理(6900)
地方经济(6759)
企业财务(6486)
(6478)
金融(6476)
(6342)
机构
学院(171040)
大学(170438)
(70345)
经济(68787)
管理(64011)
研究(59849)
理学(55346)
理学院(54694)
管理学(53658)
管理学院(53345)
中国(43731)
(40287)
科学(39996)
(35478)
(32612)
农业(32317)
业大(31429)
(30502)
研究所(30002)
中心(28376)
(27217)
财经(24357)
(22604)
师范(22360)
(22287)
(21961)
北京(21631)
经济学(21563)
(21095)
农业大学(20887)
基金
项目(115562)
科学(88840)
基金(81971)
研究(80873)
(72740)
国家(72140)
科学基金(59847)
社会(49795)
(49137)
社会科(47057)
社会科学(47031)
基金项目(44349)
自然(39885)
(39626)
自然科(38869)
自然科学(38851)
自然科学基金(38129)
教育(37128)
资助(33991)
编号(33265)
重点(26639)
成果(26561)
(25881)
(25627)
(23338)
计划(23276)
课题(23062)
科研(22996)
创新(21974)
教育部(21059)
期刊
(75873)
经济(75873)
研究(45149)
(36781)
学报(32243)
中国(32156)
科学(27559)
农业(25186)
(23830)
大学(22875)
学学(21787)
管理(19493)
技术(14468)
教育(14345)
(13998)
业经(13290)
(13217)
金融(13217)
财经(11604)
经济研究(11349)
问题(11097)
(10006)
(9906)
技术经济(9221)
资源(9073)
统计(9050)
理论(8525)
业大(8453)
(8093)
商业(7951)
共检索到247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彩云  
[目的]通过对比及分析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20062015年的历年粮食产量,探讨粮食产量发展的趋势,以期为云南省粮食生产政策制定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统计法,对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曲靖、昭通、红河及大理)20062015年的粮食产量展开调查,以此为基础,计算并研究各产区粮食产量年际增幅和历年地区间产量差异。[结果]2006年曲靖、昭通、红河、大理的粮食产量分别为:20.5亿、26.97亿、25.8亿、25.59亿kg;2015年曲靖、昭通、红河、大理的粮食产量分别增长为:33.45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彩云  
[目的]通过对比及分析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2006~2015年的历年粮食产量,探讨粮食产量发展的趋势,以期为云南省粮食生产政策制定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统计法,对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曲靖、昭通、红河及大理)2006~2015年的粮食产量展开调查,以此为基础,计算并研究各产区粮食产量年际增幅和历年地区间产量差异。[结果]2006年曲靖、昭通、红河、大理的粮食产量分别为:20.5亿、26.97亿、25.8亿、25.59亿kg;2015年曲靖、昭通、红河、大理的粮食产量分别增长为:33.45亿、45.13亿、36.73亿、35.13亿kg;昭通粮食产量整体涨幅最大,大理涨幅最小。2006年和2007年,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红河>大理>曲靖。2008年和2009年,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大理>红河>曲靖。2010年,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红河>曲靖>大理。2011年,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大理>红河>曲靖。2012年之后,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红河>大理>曲靖。曲靖2007~2008年和2011~2012年的粮食产量年际增幅达到11.4%和15.3%,远高于2006~2007年的0.7%。昭通和红河2011~2012年的粮食产量年际增幅远高于其他年份。大理的粮食产量年际最高增幅出现在2010~2011年,达到23.8%,其在2009~2010年出现粮食产量的负增长。10年间曲靖的历年粮食产量均低于昭通和红河,除2010年略高于大理外,其他9年也是低于大理的。昭通的粮食产量连年高于其他3地,近年来这种差距还有增大的趋势。红河与大理的历年粮食产量差异有正有负,其中2008年、2009年和2011年的产量低于大理,其他年份均高于大理。[结论]2006~2015年的10年间,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曲靖、昭通、红河、大理)的粮食产量总体表现为连续增加的态势,仅在个别地方的个别年份出现下降;粮食产量年际增幅差异较大,但总体均呈现为产量增加的趋势;历年粮食产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昭通的粮食产量连年高于其他3地,近年来这种差距还表现为增大的趋势。随着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广,各种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现代化高产农业技术的推行,云南省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必定还会增加,会进一步促进整个云南省粮食产量的增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一帆  杨林生  孟博  战健  邓燕  
【目的】对中国甘蔗主产区的产量潜力与产量差现状进行研究,进而分析讨论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消减产量差的潜力,以期为中国甘蔗增产增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统计数据和文献数据收集,从国家统计局获得1999—201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家的甘蔗产量及种植面积数据147条;从数据库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对1980—2019年发表的关于中国甘蔗主产区的下种量、施肥量、品种及对应产量的国内外期刊与硕、博士论文等进行检索,排除异常数据后,共获文献93篇,其中广西54篇,云南14篇,广东25篇。以不同产区试验产量数据前5%的平均值为产量潜力,以统计数据平均值为农户产量,以此计算各产区的产量差;进一步分析产量与施肥量、下种量及甘蔗品种的关系,得出各产区的推荐施肥量、下种量及高产品种,并讨论了优化施肥量、下种量和品种消减产量差的潜力。【结果】广西、云南、广东是中国三大甘蔗主产区,产量潜力分别为137.1、147.2、145.8 t·hm~(-2),农户平均产量分别为74.2、62.0、78.3 t·hm~(-2),分别实现产量潜力的54.1%、42.1%和53.7%。施肥量、下种量和品种是影响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并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为提高甘蔗产量,广西产区推荐施肥量270 kg N·hm~(-2)、99 kg P_2O_5·hm~(-2)、208 kg K_2O·hm~(-2),云南产区推荐施肥量228 kg N·hm~(-2)、117 kg P_2O_5·hm~(-2)、281 kg K_2O·hm~(-2),广东产区推荐施肥量240 kg N·hm~(-2)、71 kg P_2O_5·hm~(-2)、193 kg K_2O·hm~(-2);广西、云南、广东推荐下种量分别为8×10~4—10×10~4、10×10~4—12×10~4、8×10~4—10×10~4芽/hm~2;三大产区高产品种分别是桂辐系列、桂糖系列和粤糖系列。【结论】广西、云南、广东三大产区甘蔗的增产潜力分别为62.9、85.2、67.5 t·hm~(-2);优化施肥可使广西、云南、广东分别增产16.9、28.4、25.3 t·hm~(-2),优化下种量可分别增产23.6、27.9、22.1 t·hm~(-2),优化品种可分别增产26.8、42.4、15.1 t·hm~(-2)。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琴  
[目的]通过对粮食主产区的农户进行调查,探讨影响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运行,同时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土地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区为调查区域,通过问卷调查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年龄、农户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量、家庭人均年收入、非农收入的来源、流转政策、流转方式、是否有土地流转市场及农业合作社对土地流转意愿正面影响,而与城镇的距离对土地流转意愿负面影响,其中农户文化程度、非农收入来源、农业合作社以及土地流转市场这4个自变量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意愿主要影响因素,且达到显著影响。[结论]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土地流转快速发展及多元化形成的背景下,文章研究结果对于河南省土地流转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敬桂  黄普  
本文以调节物价上涨为研究对象,运用PVAR动态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28个省份1985—2009年粮食产量、粮食价格对CPI的影响,解释了我国粮食主产地区和粮食非主产地区中粮食产量、粮食价格对CPI影响关系的不同,并得出以下结论:粮食价格对CPI的影响具有显著正冲击且滞后期为2年;粮食产量对粮食价格的影响的短期冲击为负影响,但长期来看为正冲击;粮食产量的增产增收并没有发挥粮食产量调节粮食价格水平的作用,粮食价格上涨存在正向冲击;粮食主产地区需要进行重点调控粮食产量调节市场的功能,减少其带来的通胀压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闵锐  
本文使用粮食主产区湖北省2004—2010年的县域面板数据,运用序列DEA分析方法对该省全面落实粮食补贴政策和免除农业税以后的粮食生产进行分品种全要素生产率核算与分解,并讨论了该省粮食增长的主要贡献来源、变化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粮食生产TFP增长主要体现为技术进步单独驱动的模式,技术效率改进的作用相对有限。从TFP的变化趋势来看因为技术进步动力不足和技术效率持续恶化而在考察期内呈刚性下降的趋势。粮食生产增长的贡献来源仍然主要为生产要素投入,TFP对该省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较小。因此,扩大TFP增长对该省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尤其是改善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成为该省粮食实现发展方式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娜  高瑛  王咏红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结合MAlMquist指数法对6大粮食主产省份1995—2012年粮食能耗技术效率进行分析,并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2020年各项能耗量进行预测。研究发现,河南、河北、江苏和黑龙江技术效率较高,山东和四川技术效率较低;在规模报酬方面,河南多个年份均规模报酬递减,其余省份则规模报酬递增;山东各项能耗最优调整量均较高;6省年均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河南全要素生产率最低;2020年各能源要素消耗量均呈上升趋势。并对如何优化能源要素的配置比例、提高粮食生产能源转化效率、化解由于能源滥用引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关付新  
本文认为,以兼业化小规模经营粮农为主体的中部粮食主产区,兼业化传统农户劳动力非农化,专业化现代农户经营非粮化,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脆弱,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是培育专业化的现代粮农。兼业化传统农户的要素配置效率差,生产技术落后,收入水平低,难以实现增产增收。专业化现代粮农以增收为动机,扩张意愿强,盈利水平高,但其发展受到资源和制度约束。培育专业化的现代粮农应采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粮食支持政策和建设粮食核心区等政策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贺书霞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以豫西南地区邓州市为例,利用调研数据,采用实证研究和函数分析的方法确定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适度规模。样本地区依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的农业发展条件,农地经营适度规模在2.47~2.97 hm2之间,这样的规模综合考虑了当地劳动力转移情况、土地流转以及同外出务工人员相比的收入情况。适度规模的确定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同时也为当地土地流转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石如根  
探索一条不以牺牲粮食生产为代价、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的任务。通过分析全国粮食主产区城镇化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深入剖析了土地、产业和制度等制约粮食主产区城镇化的主要因素,结合对河南省的实证分析,探讨粮食主产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城镇化的合理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建云  
粮食主产区面临城镇化进程淤塞,城镇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冲突的现实困境。研究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很有现实意义。以河南省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针对现实困境找出粮食主产区共同的发展对策。构建河南省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倒U型"模型,采用统计口径一致的1990~2012年数据进行验证,相关关系十分显著。格兰杰因果关系验证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水平互为格兰杰原因。城镇化水平达到36.97%时达到"倒U型"的拐点,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契合。通过验证城镇化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倒U型"关系,证实当经过"倒U型"拐点后,一系列试图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制度创新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展  
云南省禄劝县粮食生产函数分析(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刘晓展贫困山区的粮食一般难以自给,往往要靠返销粮和高价粮来维持基本的食物消费。这对于非农产业极不发达、收入来源少的贫困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研究贫困地区的粮食生产状况,寻找制约贫困山区粮食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文大荣  邓建华  逄涛  沈俊儒  
对2007年收集的云南省434份烤烟进行了外观质量评价,同时对不同州市烤烟定量评价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样品外观质量较好,外观总分、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和色度在12个州市间的变异都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根据外观总分进行聚类,临沧、大理、楚雄、曲靖、普洱、昆明、玉溪和昭通为1类,质量相对一般;文山、丽江、保山和红河为第2类,质量相对较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霞  吴阔  苏晓霞  张丽珍  刘霞  高玉林  张仲凯  杨艳丽  董家红  
【目的】了解马铃薯A病毒在云南省的发生分布情况,明确云南省分离物变异情况。【方法】用DAS-ELSIA的方法,检测云南省19个种植马铃薯县(市)的389个样品;对5个地区的阳性样品用RT-PCR扩增马铃薯A病毒P3蛋白基因,克隆测序,使用DNAMAN及DNAStar等软件分析序列,采用MEGA 6.0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DAS-ELISA检测389个样品,PVA的检出率为20.82%。用P3蛋白基因特异性引物从云南5个不同地区的PVA阳性样品中扩增得到1041bp的目的片段;比较分析了云南省5个地区马铃薯A病毒分离物之间,及与国内外13个分离物的P3蛋白和PIPO蛋白同源性,发现云南省5个地区PVA分离物之间P3蛋白和PIPO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8%~99.7%和97.6%~100.0%;与国内外13个分离物P3蛋白和PIPO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8%~99.1%和90.5%~100.0%。系统进化树显示,云南省5个分离物与湖南省分离物(KF977085)亲缘关系最近;PVA马铃薯分离物和新西兰树番茄分离物之间亲缘关系较远。【结论】PVA在云南省发生普遍;云南省马铃薯A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PVA存在一定的寄主适应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喻国华  
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主产区产业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和多年积累的有益经验,提出了粮食主产区产业发展的方向与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