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6)
2023(9223)
2022(8133)
2021(7708)
2020(6480)
2019(15012)
2018(14984)
2017(28166)
2016(16100)
2015(18610)
2014(19157)
2013(18715)
2012(17672)
2011(15965)
2010(16271)
2009(15029)
2008(15152)
2007(14255)
2006(12341)
2005(10834)
作者
(47933)
(40298)
(39906)
(38412)
(25525)
(19657)
(18483)
(15830)
(15272)
(14658)
(13657)
(13491)
(12913)
(12894)
(12725)
(12541)
(12419)
(11807)
(11697)
(11597)
(10204)
(10158)
(9922)
(9468)
(9141)
(9137)
(9039)
(9013)
(8327)
(8305)
学科
(64018)
经济(63855)
管理(41470)
(39883)
(31899)
企业(31899)
方法(29329)
数学(23617)
数学方法(23366)
(22627)
中国(17625)
地方(16144)
业经(16106)
(15793)
(15257)
农业(14791)
理论(14568)
(12437)
(12274)
(11103)
贸易(11095)
教育(10763)
(10708)
(9279)
财务(9252)
财务管理(9216)
环境(9014)
(8763)
教学(8729)
银行(8722)
机构
学院(231598)
大学(227816)
(86362)
经济(84088)
管理(83116)
研究(77301)
理学(70607)
理学院(69744)
管理学(68371)
管理学院(67939)
中国(56783)
科学(50383)
(48196)
(45627)
(41129)
(41129)
(39004)
业大(37641)
研究所(37163)
中心(36335)
农业(35876)
(33355)
师范(32991)
财经(32042)
(30907)
北京(30136)
(28885)
(28678)
技术(28589)
(27404)
基金
项目(148455)
科学(113556)
研究(111463)
基金(101095)
(87432)
国家(86576)
科学基金(72504)
社会(66965)
(64420)
社会科(62019)
社会科学(61988)
基金项目(54198)
教育(54026)
(51413)
编号(49077)
自然(46131)
自然科(44957)
自然科学(44941)
自然科学基金(44092)
资助(41333)
成果(40768)
课题(35171)
重点(34021)
(32995)
(32152)
(30836)
(28826)
(28613)
创新(28608)
项目编号(28345)
期刊
(103420)
经济(103420)
研究(66362)
中国(52819)
(42826)
学报(40071)
教育(36225)
科学(34114)
(33819)
大学(29576)
农业(28740)
管理(28403)
学学(27489)
技术(22658)
业经(18876)
(18362)
金融(18362)
财经(15656)
(14949)
经济研究(14849)
问题(13966)
(13472)
(13014)
图书(12609)
职业(11626)
技术经济(11315)
资源(10733)
商业(10632)
理论(10540)
科技(10491)
共检索到352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润宝  马国芳  
伴随着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型和政府社会管理力度的增强,社会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当前社会组织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我们以云南省为实证分析文本,力图从观念、文化、政策、管理监督体制等方面对云南省培育社会组织的路径进行探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晓红  
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除了政府与企业,越来越离不开文化产业中介组织的沟通、协调作用。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分析了云南文化产业中介组织的现状与问题,从宏观、微观两方面提出文化产业中介组织培育与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利经纬  鲁惠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经济欠发达的云南省培育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首先引入人力资源能力系数的概念,系统分析了云南(包括各市州)人力资源能力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云南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云南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安波  
转型发展是国家对高校发展类型调整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既是州市高校发展面临的挑战同时也为州市高校发展难得机遇。州市高校只有借助势科学理论的指导,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指导思想,找准发展方向,在自己富有特殊的服务领域和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学校的信息势,实现由学术性大学向明显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转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西林  
云南是边疆多民族省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尤其是县域经济,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在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云南站在了中国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最前沿,这对云南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分析了云南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云南县域经济发展应摆正的几个关系,并针对云南的具体情况,研究了云南发展县域经济的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剑芳  赵光洲  孙立新  
云南省地处偏远的西南边陲,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矿产、生物及森林资源相对丰富,有色工业基础雄厚,发展低碳经济既具独特优势又面临挑战。针对云南省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处于初期向中期迈进,以煤炭为主的单一能源结构等现状和特点,分析了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指出只有依托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低碳农业,增强森林碳汇能力,进行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调整,才是云南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选择,也是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丹  郑永安  
本文从提高培育主体对培育活动的认知水平、深化培育客体对培育价值的理解程度、把握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的精神诉求以增强培育内容的感染力、发挥舆论环境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正向引导作用等方面进行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探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春光  冯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调查与分析发现,普遍存在学校育人环境熏陶力不足、教育教学活动感化度不强、学生实践活动融合度不高等问题。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从校园文化及环境、教师教育及示范、学生学习及实践3方面进行培育。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波  李雄光  李娅  
在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典型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林药、林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森林生态旅游4种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主要模式各自的特点、选择原则、效益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应该以科技为支撑推进林下经济快速发展、以政策为导向促进林下经济健康发展、以资金为载体保障林下经济稳步发展的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石卷苗  
随着政府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相关政策的出台落实,各级地方政府相继推进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激发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力,培育各类社区社会组织成为大势所趋。基层社区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而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模式各异,探索不同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路径,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赖于民  
对2001年云南省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科技投入现状、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评价,将云南与有关省市区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科技投入进行评价,提出了增加科技投入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青春  桂德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人才培育的使命。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专心致志的品格、一丝不苟的品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淡泊名利的敬业精神。本文从校园工匠文化、校企深度合作、教学做合一、全面素质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等5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远刚  符淼  
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成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培养创新技术型人才的保障。课程教学团队有效运行,关键在是否有合作、交流、共享为特征的团队文化的支撑。院校教学团队文化培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培育的路径选择在于:确立主体间交往与合作的主导价值观念;重构教学团队文化生态;打造专业学习共同体,促进团队成员专业发展;构建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引导团队文化正向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邵书峰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积淀,并随时代发展不断发展充实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其一经形成,就会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规范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凤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要落实于人,因为社会的发展首先依赖于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首先是健全平和的和谐人格的形成,这也是个体和谐发展的动力之源。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面貌、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