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5)
- 2023(13653)
- 2022(11555)
- 2021(10420)
- 2020(9286)
- 2019(21206)
- 2018(21116)
- 2017(41626)
- 2016(22582)
- 2015(25945)
- 2014(26163)
- 2013(26310)
- 2012(24092)
- 2011(21515)
- 2010(21731)
- 2009(20882)
- 2008(21204)
- 2007(19359)
- 2006(17011)
- 2005(15541)
- 学科
- 济(105236)
- 经济(105086)
- 业(94517)
- 管理(84479)
- 企(83703)
- 企业(83703)
- 方法(49705)
- 数学(40759)
- 数学方法(40483)
- 财(35528)
- 农(33512)
- 业经(30867)
- 务(24923)
- 财务(24868)
- 财务管理(24822)
- 中国(24475)
- 制(24383)
- 企业财务(23491)
- 农业(23013)
- 地方(20006)
- 技术(18980)
- 贸(18517)
- 贸易(18511)
- 易(17918)
- 和(17569)
- 体(17434)
- 划(16918)
- 理论(16440)
- 学(16007)
- 策(15941)
- 机构
- 学院(339038)
- 大学(334034)
- 济(144680)
- 经济(141780)
- 管理(136539)
- 理学(117381)
- 理学院(116224)
- 管理学(114647)
- 管理学院(114025)
- 研究(105715)
- 中国(83533)
- 财(71336)
- 京(68407)
- 科学(62313)
- 农(58875)
- 财经(55991)
- 所(53668)
- 江(53342)
- 经(50593)
- 中心(49564)
- 业大(49094)
- 研究所(47888)
- 农业(46233)
- 经济学(44073)
- 北京(42577)
- 州(41654)
- 财经大学(41089)
- 经济学院(40050)
- 范(39479)
- 师范(39123)
- 基金
- 项目(216826)
- 科学(172267)
- 研究(159483)
- 基金(158883)
- 家(135836)
- 国家(134611)
- 科学基金(117729)
- 社会(103435)
- 社会科(98083)
- 社会科学(98052)
- 省(87764)
- 基金项目(84766)
- 自然(75746)
- 自然科(73988)
- 自然科学(73966)
- 教育(73369)
- 自然科学基金(72719)
- 划(70668)
- 资助(65120)
- 编号(63849)
- 成果(51113)
- 部(49117)
- 重点(48028)
- 创(47456)
- 发(46194)
- 业(44267)
- 制(44220)
- 课题(43910)
- 创新(43678)
- 教育部(42611)
- 期刊
- 济(165442)
- 经济(165442)
- 研究(97879)
- 中国(64227)
- 财(60187)
- 农(54995)
- 管理(52854)
- 学报(48018)
- 科学(45899)
- 大学(37276)
- 农业(36976)
- 学学(35549)
- 融(33123)
- 金融(33123)
- 技术(32346)
- 业经(29200)
- 财经(28939)
- 教育(27427)
- 经济研究(25168)
- 经(24734)
- 问题(22160)
- 业(21720)
- 技术经济(19360)
- 贸(17309)
- 商业(17077)
- 财会(17042)
- 现代(16052)
- 版(15915)
- 统计(15907)
- 世界(15797)
共检索到506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继云 孙良涛
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是互为依托的,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的联动融合,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应用VAR模型分析云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制造业对物流业的发展有着长期显著的拉动作用,而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影响非常微弱。云南省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加强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实现两者联动、协调发展。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VAR模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韦琦
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使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将物流外置,促使了物流服务业的兴起。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供应链管理的实现要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制造业的发展是物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联动关系一般遵循物流环节分离、物流产业分离、两业集聚联动、两业扩散联动的演化路径。本文用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所进行的协整检验表明,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物流业发展是制造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产业集聚 产业联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清利 郑红玲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河北唐山市为例,在分析其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状况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以期为加快两业联动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司海恩 高斌
制造业作为经济支柱产业,同时也是能耗最大的产业。我国政府作出"碳达峰"和"碳中和"承诺,对制造业的发展影响巨大。本文以云南省制造业工业产值作为投入指标,对投入指标进行效率测算,得出云南制造业的综合技术效率为57.7%;以制造业能源投入有效值为参考,计算前后能源投入下的二氧化碳碳排放量,得出制造业有效能源使用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以减少7%。
关键词:
制造业 能耗 效率 碳减排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光明
基于1978-2011年的广西年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对广西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广西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仅为单向因果关系,物流业对制造业具有显著的长期推动作用,反之不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制造业对物流业的影响均不显著,长期来看物流业受其自身发展的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联动关系 VAR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千里 张林 申亮
运用复合系统模型,计算了陕西省制造业子系统与物流业子系统的有序度,以此为基础,测算得出陕西全省及按照省域细分的陕北、关中、陕南三个组成区块各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调度,进而分析了陕西全省及三个组成区块协调度在研究时段的变化态势。结果显示:制造业子系统有序度贡献最大的序参量是增加值,陕北区块的增加值提升最快;物流业子系统有序度贡献最大的是投资额,关中区块的投资额保持领先。通过对陕西省及各区块产业协调度的研究分析发现,各区块内产业间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但陕西全省协调程度呈现M型变化趋势,两业之间联动关系围绕
关键词:
物流工程 物流产业 企业管理 区域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继云 孙良涛
本文分析了云南物流业发展的区位与经济环境,应用Logistic函数模型、边际作用分析和弹性分析的方法,对云南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定量分析,为确定物流业发展在云南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制定云南地区物流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云南 物流业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秦 张艳
基于OECD统一编制的各成员国1985、1990、1995、2000、2005年投入产出表,以中国、韩国及美、英、法、德、加、日等G7国家为研究对象,结合各国物流产业特征和经济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各国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互动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这对正确认识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 国际比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合作与竞争关系并存。文章从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出发,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政府行为,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政府补贴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策略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描述了具体的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经分析得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系统具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的特征,这种演化路径受到模型的初始状态、联动发展的投入成本、联动发展的额外收益、一方不积极实施联动发展给另外一方造成的损失、政府的补贴及惩罚机制等的影响。合作竞争关系贯穿着联动发展的始末,政府应"因势利导",实现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联动发展过程中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丽萍 杨江龙
首先基于对物流业和制造业产业联动的文献梳理,理清了现阶段产业联动的研究现状。其次通过运用结构洞理论分析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联动,得出在产业联动中各企业要时刻寻找竞争优势、抓住机遇、壮大自身实力的结论,进而加强产业间的互动融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清艳
一、引言近年来,云南省制造业企业资本化进程逐年加快,上市企业也逐渐增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呈现出良好态势,这使得上市企业绩效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内外研究对企业绩效评价使用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法、经济附加值(EVA)、TobinQ值、平衡计分卡、神经网络分析法等。已有研究反映了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对深入研究云南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甘卫华 汪娟
江西省物流业从21世纪初期开始起步。近年来,得到稳步发展。本文以江西省物流业、制造业二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收集了江西省2000-2006年的制造业生产总值与物流业生产总值的数据,然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作为分析工具,进行了江西省制造业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预测,最后对二者关系建立模型并对其回归结果进行检验和说明。文章通过分析得出:江西省现代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两者基本符合描述经济增长趋势的逻辑(logistic)模型;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利于现代物流的发展,两者基本符合inverse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骆温平
因为"物流产业"具有较大的非均质性与复合型特点,所以在研究与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时,需要划分物流产业。根据物流业的投入、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机理与作用、联动对制造业的贡献等,可以划分出"传统"与"高端"物流。"传统物流"主要通过投入物流资产与运作性劳动力,利用规模经济降低运输、仓储等物流环节成本,通过专业化提高物流环节的运作效率。而"高端物流"主要运用系统优化或"背反"原理,整合与优化制造业的物流与供应链,降低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的总成本,同时通过创新物流与供应链方案、IT技术应用、双边关系与管理,创造新的价值。我国"传统"物流与制造业联动推进的关键是促进物流环节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高端物流...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联动机理 产业分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雯
随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远远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受制造企业自身因素、物流企业自身因素、两业共同因素以及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我国两业联动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层次不高,联动机制尚未整体建立。为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两业应树立联动发展意识,健全信用机制,建立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智力支撑,完善两业联动发展机制,全方位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良性互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苏秦 张艳
以2009年国务院提出的十大振兴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C-D生产函数和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从制造业各振兴产业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物流业对制造业各振兴产业的贡献作用两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九大振兴产业与物流业的联动现状。结果表明:虽然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依赖低于服务业,但由于我国"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制造业仍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特别是轻工、石化、钢铁、装备制造业;除汽车和船舶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外,物流对制造业各振兴产业的贡献系数均通过了检验。纺织、轻工行业对物流依赖性相对较强,但其物流效率尚待提高。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同时结合制造业各振兴产业物流特征,针对性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