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2)
- 2023(10604)
- 2022(9485)
- 2021(9026)
- 2020(7658)
- 2019(17637)
- 2018(17587)
- 2017(34072)
- 2016(18391)
- 2015(20574)
- 2014(20663)
- 2013(20678)
- 2012(18995)
- 2011(16891)
- 2010(16622)
- 2009(15033)
- 2008(14484)
- 2007(12496)
- 2006(10675)
- 2005(8998)
- 学科
- 济(75514)
- 经济(75431)
- 业(51805)
- 管理(50452)
- 企(40335)
- 企业(40335)
- 方法(34498)
- 数学(29824)
- 数学方法(29510)
- 农(24147)
- 地方(19296)
- 业经(17973)
- 中国(17826)
- 农业(16997)
- 财(16862)
- 学(16149)
- 技术(12640)
- 产业(12020)
- 环境(11922)
- 贸(11878)
- 贸易(11873)
- 和(11810)
- 理论(11706)
- 制(11658)
- 易(11473)
- 务(10505)
- 财务(10443)
- 财务管理(10425)
- 划(9992)
- 地方经济(9938)
- 机构
- 学院(256760)
- 大学(256272)
- 管理(106733)
- 济(100359)
- 经济(98080)
- 理学(93363)
- 理学院(92374)
- 管理学(90882)
- 管理学院(90445)
- 研究(84308)
- 中国(59812)
- 科学(54286)
- 京(53922)
- 农(43436)
- 财(43430)
- 所(41913)
- 业大(41177)
- 研究所(38566)
- 中心(38501)
- 江(36805)
- 财经(35255)
- 范(34363)
- 师范(34076)
- 农业(33893)
- 北京(33740)
- 经(31997)
- 院(30770)
- 州(30225)
- 经济学(28768)
- 经济管理(27867)
- 基金
- 项目(184409)
- 科学(144466)
- 研究(135432)
- 基金(132349)
- 家(114793)
- 国家(113834)
- 科学基金(98064)
- 社会(84026)
- 社会科(79553)
- 社会科学(79529)
- 省(75050)
- 基金项目(71826)
- 自然(64311)
- 自然科(62719)
- 自然科学(62702)
- 自然科学基金(61562)
- 划(60914)
- 教育(60813)
- 编号(55946)
- 资助(53847)
- 成果(44229)
- 重点(40796)
- 发(40157)
- 部(39872)
- 创(38523)
- 课题(37959)
- 创新(35877)
- 科研(34950)
- 项目编号(34003)
- 教育部(33898)
- 期刊
- 济(108016)
- 经济(108016)
- 研究(72537)
- 中国(46009)
- 学报(41287)
- 农(39999)
- 科学(38331)
- 管理(36913)
- 大学(31109)
- 财(31050)
- 学学(29337)
- 农业(28353)
- 教育(27391)
- 技术(22302)
- 业经(19373)
- 融(17704)
- 金融(17704)
- 经济研究(16104)
- 财经(15883)
- 问题(14421)
- 图书(14340)
- 科技(14019)
- 业(13885)
- 经(13453)
- 理论(13146)
- 技术经济(12812)
- 实践(12303)
- 践(12303)
- 版(12133)
- 资源(12122)
共检索到361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红红 李娅
根据县域视角选择核桃传统生产大县、精准扶贫重点县——大理州漾濞县开展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精准扶贫效果调研工作,分析结果表明:核桃产业在提高当地贫困户经济收入与促进当地就业方面的扶贫效果明显;但在核桃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政府监管不到位,技术创新滞后,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因此,应充分依托当地资源,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市场作用,整合生产要素,促进三产融合,激发动力,提升贫困户的参与度,从而更好地发挥核桃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晓波 王海燕 王云美 杨红钧 陈蕊 鄢文光 袁媛 李学林
【目的】进一步找到云南省精准扶贫新动能和关键点。【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选取88个共性县(市、区)并按照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行划分,对云南省精准扶贫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贫困地区资源环境是建设绿水青山的天然"本底";贫困地区农村和少数民族人口是精准脱贫的"聚焦点";贫困地区具有将优势和潜在劣势转化成经济发展后发优势的"闪光点";贫困地区农业和科技是精准脱贫的"着力点"。【结论】研究结果为云南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综合评价 新动能 关键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瞿秋美 王万平
消除贫困是民族地区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关系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是一个位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深度贫困县,但是近年来在扶贫工作中重视瞄准精确、项目精准、措施精当,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取得了良好的反贫困效果。以漾濞县苍山西镇的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描述苍山西镇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位、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等方面突出精准的具体做法,总结了边疆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精准扶贫 漾濞县 苍山西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窦亚权 李庆磊 李明虎 李娅
文章以云南省泸水市鲁掌县和昭通市大关县2个典型村为例,在对其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云南省林下产业扶贫的现实基础出发,分析2个案例村的贫困原因、扶贫措施以及扶贫成效,找出林下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
林下产业 扶贫效果 对策建议 云南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红红 李娅 廖灵芝
以核桃销售终端为切入点,基于云南省核桃消费市场调研数据和统计年鉴静态数据对云南省核桃产业如何健康有序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核桃市场供给量略小于需求量,核桃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大;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面临着市场体系不完善、有效监管体系缺乏、深加工技术落后、品牌化进程缓慢、营销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建议着力打造高品质核桃及其相关产品,构建核桃健康消费市场体系,加强科技资金投入力度以及加快品牌建设,促进云南省核桃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郭东旭
产业扶贫是当前我国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减贫、脱贫的主要方式。通过对云南省X县产业扶贫的案例研究,分析深度贫困地区进行产业扶贫的实践逻辑与作用效果。产业扶贫首先通过基层党支部带动、产业奖补政策和宣传媒介,可以有效调动广大贫困户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其内生动力。随后,通过项目制的形式将产业扶贫项目落地实施。主要包括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乡村精英为主体和以农村合作社为主体三种模式,各有优势和局限性。最后,针对扶贫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通过村民会议、监督考核和村规民约的方式进行有效化解。产业扶贫实现了脱贫意识提高、乡村产业发展、人均收入增加和基础设施改善长久脱贫的良性效果。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产业扶贫 实践逻辑 效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锋 郝学峰 包雪梅 赵荣
文章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和福贡县为例,分析了独龙族和怒族等极少数民族地区林业扶贫效果。通过贡山县生态护林员脱贫分析发现,选聘生态护林员不仅能有效提高森林管护水平,而且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生态扶贫长效机制;通过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林业产业扶贫分析,林业产业是福贡县发展山区经济、促进贫困人口增收的重要举措。同时研究也发现,林业精准扶贫面临着规模小、专业合作社不足、生态护林员缺乏安全保障和考核体系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锋 郝学峰 包雪梅 赵荣
文章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和福贡县为例,分析了独龙族和怒族等极少数民族地区林业扶贫效果。通过贡山县生态护林员脱贫分析发现,选聘生态护林员不仅能有效提高森林管护水平,而且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生态扶贫长效机制;通过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林业产业扶贫分析,林业产业是福贡县发展山区经济、促进贫困人口增收的重要举措。同时研究也发现,林业精准扶贫面临着规模小、专业合作社不足、生态护林员缺乏安全保障和考核体系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云霞
本文立足于旅游扶贫的相关理论,对云南省的扶贫工作及当前形势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在阐述了云南省实施旅游扶贫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该省发展旅游扶贫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云南省 旅游扶贫 对策研究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宙翔 张文波 陈雪蕾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境,在"一带一路"中位置优越。但受制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困人口基数大,对促进云南省城乡均衡发展产生掣肘。基于对云南省贫困致因、现状以及相关扶贫集市建设政策背景的分析,明确了以国际驿道综合工程项目集群为依托,系统实施交通沿线扶贫集市建设,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发挥出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交通沿线 扶贫集市 载体 国际驿道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范振杰 何丹 李小云
精准扶贫中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积极响应,共同助力贫困户脱贫,引致乡村关系空间在脱贫前后发生转化。论文使用参与式观察、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从行动者网络视角重新审视云南省勐腊县河边村的精准扶贫,将关系空间转化划分为阶段内关系空间转化和阶段间关系空间转化,拓展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关系空间转化的解释,发现了河边村关系空间的阶段特征与转化路径:(1)精准扶贫中河边村的关系空间存在阶段性特征,包括脱贫攻坚阶段的前关系空间(标准空间较大)和巩固脱贫成果阶段的后关系空间(协商空间较大)。(2)阶段内关系空间转化是标准空间向协商空间转化的过程。以脱贫攻坚阶段为例,“两不愁、三保障”这一明确政策目标下的标准行为构建了较大的标准空间,有利于确立强制通行点,促进阶段内关系空间转化。(3)阶段间关系空间转化是前一阶段的协商空间转化为后一阶段的标准空间的过程,脱贫攻坚阶段的前协商空间就转化成了巩固脱贫成果阶段的后标准空间。这一关系空间转化的过程可结合新标准行为的应用和空间稳定性测度进行验证。(4)关系空间转化促成了村小组和村民转变为后关系空间中的关键行动者,他们在参与改善建成环境的过程中被动员起来,通过成立合作社的形式和其他行动者结成紧密网络联盟,未来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论文所构建的关系空间转化框架对分析和促进乡村地区的发展兼具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文峰 亓光勇
现阶段,全国344个深度贫困县中65. 3%的深度贫困县都属于民族自治地区,可以看出,民族地区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客观上讲,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县的贫困原因和贫困特征有其相似之处,因此,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塔城镇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发现,塔城镇以"生态"和"文化"为特色资源,以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和生态保护为原则,选取了"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绿色食品开发"3种产业类型来帮助塔城镇脱贫致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同时,塔城镇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也存在政策不够完备、贫困户缺乏参与机制、企业融资难和人才匮乏等问题,因此从提高扶贫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贫困户参与机制、营造良好企业融资环境和加大培训力度与人才引进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提供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传坤 王昕
"资金使用精准"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论"六个精准"的重要方面。在实践中,财政扶贫资金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管理分割与协调困难、资源利用分散与监管缺乏等问题仍然突出。以2014—2016年云南省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易地搬迁、扶贫安居、产业增收项目、资产收益扶贫、劳务技能培训、教育扶贫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在财政政策顶层设计、重大扶贫项目组织突出问题导向、优化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的制度设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财政资金 绩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砚池
近年来,云南省南涧县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扶持核桃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培育核桃产业。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62.4万亩,核桃初加工企业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娅 余红红
基于全产业链视角对云南省核桃产业的国内竞争力优劣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核桃产业具有发展历史悠久、气候适合、资源类型丰富、产品绿色生态、品质优良等竞争优势;同时也存在产业链延伸不足、规模化种植缺乏、产品市场化占有率偏低、产业集团严重缺乏等竞争劣势。因此,从绿色化、标准化、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多元化等方面,提出提升云南省核桃产业竞争力的策略,为云南核桃提高产业竞争力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核桃 产业 竞争力 全产业链 策略 云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