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2)
- 2023(8846)
- 2022(7400)
- 2021(6778)
- 2020(5429)
- 2019(12269)
- 2018(11994)
- 2017(22651)
- 2016(12585)
- 2015(13520)
- 2014(13680)
- 2013(13689)
- 2012(13367)
- 2011(12201)
- 2010(12376)
- 2009(11114)
- 2008(10912)
- 2007(9839)
- 2006(8804)
- 2005(8262)
- 学科
- 济(56155)
- 经济(56106)
- 业(30370)
- 管理(28034)
- 地方(22464)
- 企(20519)
- 企业(20519)
- 农(19201)
- 中国(18620)
- 方法(16654)
- 数学(14369)
- 数学方法(14219)
- 农业(13608)
- 业经(13539)
- 学(13090)
- 地方经济(11900)
- 财(10883)
- 融(10764)
- 金融(10762)
- 银(10366)
- 银行(10329)
- 制(10221)
- 发(10154)
- 行(10111)
- 环境(9274)
- 技术(8875)
- 贸(8699)
- 贸易(8688)
- 易(8303)
- 发展(7439)
- 机构
- 学院(177302)
- 大学(173304)
- 研究(72303)
- 济(69735)
- 经济(68045)
- 管理(59771)
- 中国(52991)
- 理学(50154)
- 理学院(49436)
- 科学(48475)
- 管理学(48367)
- 管理学院(48050)
- 农(42964)
- 所(39747)
- 京(38272)
- 研究所(36319)
- 农业(33550)
- 中心(32258)
- 业大(32209)
- 财(31950)
- 江(30125)
- 省(29398)
- 院(26341)
- 范(25937)
- 师范(25577)
- 北京(24330)
- 州(24290)
- 财经(24145)
- 科学院(23043)
- 经(21825)
- 基金
- 项目(119855)
- 科学(91961)
- 研究(83528)
- 基金(82862)
- 家(75606)
- 国家(74917)
- 科学基金(61299)
- 省(52477)
- 社会(51269)
- 社会科(48462)
- 社会科学(48445)
- 基金项目(44076)
- 划(42041)
- 自然(40440)
- 自然科(39451)
- 自然科学(39437)
- 自然科学基金(38678)
- 教育(36884)
- 资助(33680)
- 编号(32666)
- 发(32654)
- 重点(28203)
- 成果(26516)
- 发展(25265)
- 课题(25123)
- 展(24830)
- 创(24727)
- 部(24551)
- 计划(24495)
- 科技(23391)
共检索到286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惠芬 郎南军 和丽萍 余珍 郑科 彭明俊 向振勇 孔继君 袁瑞玲
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了云南建水县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不同部位(叶、树皮及种子)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了解析,分离鉴定了各组成及相对含量。从麻疯树叶、树皮、种子挥发性物质中分别分离出45,58,35个色谱峰,并分别鉴定出32,33,23种化合物,各占挥发性成分的84.26%,81.14%,68.61%。化合物类型包括醛、酮、酯、萜类化合物、甾醇类、脂肪酸、烷烃、烯烃、芳香族化合物等。麻疯树叶、树皮及种子的化合物组成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在麻疯树叶、树皮及种子的提取物中发现了多种具有开发价值的三萜类、植物甾醇类物质及一种用途广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燕 杨茂发 杨再华 黄吉勇 王超英 余金勇
The volatile from pine needles of Pinus yunnanensis was extract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volatile were analyzed by GC-MS and their rative contents was determined by area normalization. 53 compounds were separated,50 of them were identified.These 50 compounds amounted...
关键词:
云南松 松针 挥发物 化学成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汪明 卢泽洋 黄春良 李逸凡 关颖慧
【目的】根据云南省建水县森林火灾和造林树种组成的特点,选取当地18种主要造林树种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筛选出适宜建水县林业发展的防火树种,以期为该区森林火灾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含水率、粗脂肪、灰分等树种的理化性质和燃烧性能,树冠浓密稀疏、叶质地厚薄、树皮厚度等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自然更新能力、种苗来源、造林技术等树种的造林学特性共16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典型采样、选点调查、实验测定、层次分析等方法对18种树种的防火性能进行综合评判。【结果】按照防火性能综合评价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树种分为4类。Ⅰ类(最优防火树种):火力楠、黄连木、油茶、短萼海桐,是营造防火林带的首选树种;Ⅱ类(较优防火树种):厚皮香、石楠、女贞、滇青冈、山矾,可作为防火树种营造生物防火林带;Ⅲ类(一般防火树种):红叶乌桕、麻栎、栓皮栎、清香木,难以作为防火树种大量种植,但可用于营林防火;Ⅳ类(非防火树种):云南松、白枪杆、蓝桉、马尾松、侧柏,防火性能差,不宜作为防火树种,应予保护。【结论】针对目前建水县林分结构单一、纯林面积大的林分组成特点,建议未来可以Ⅰ类和Ⅱ类防火树种为主营建生物防火林带,以达到阻隔林火蔓延的目的;Ⅲ类树种的防火性能一般,实地可根据立地条件和地域特征与Ⅰ类和Ⅱ类防火树种搭配栽植。
关键词:
乡土树种 防火性能 层次分析法 建水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启文 宁莉萍 王杰 杨了 李静 王天石
【目的】研究非洲崖豆木(Millettia laurentii)的宏观和微观构造特征,分析其木材挥发性气体的化学成分,为非洲崖豆木的准确识别和木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非洲崖豆木为研究对象,借助仪器对其宏观和微观特征、密度、组织比量进行观察与测量;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非洲崖豆木木材的挥发性气体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非洲崖豆木宏观特征表现为材色黑褐色,光泽感不强,无明显香味,早晚材区分不明显;管孔肉眼下清晰可见。微观特征为散孔材,导管横切面圆形或卵圆形,导管腔内含有少量树胶,木射线和薄壁组织内不含油细胞,射线组织为同形单列及多列,偶见单列。导管、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木纤维组织比量分别为2.85%,18.11%,20.70%和58.34%。从非洲崖豆木挥发性气体中鉴定出27种化合物。【结论】非洲崖豆木木材构造特征明显,密度较大;木材挥发性气体对人体安全且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孔祥波 张真 王鸿斌 杨杰 胡玉田
行为试验发现侧柏饵木对双条杉天牛有很强的引诱作用。采用顶空吸附采样方法林间采集侧柏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经热脱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发现侧柏释放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脂肪族的绿叶成分和单萜烯组成。固相微萃取和水蒸汽蒸馏采集侧柏韧皮成分,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分由单萜烯、倍半萜烯及其衍生物组成,两种采样方法的采样效果有一定的差异。触角电位研究表明,双条杉天牛触角对挥发性绿叶成分正戊醇、正己醇、2 乙基1 己醇和1 辛烯3 醇有很强的触角电位反应;对醛类化合物触角电位反应较弱;对单萜烯类化合物香桧烯、侧柏醇和(-) 柠檬烯有很强的触角电位反应。双条杉天牛对小蠹虫的信息素都有很强的触角电位反应,特别...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燕 郑延丽 杨再华 杨茂发
【目的】探明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成虫虫粪挥发物的组分,为应用信息素防控该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的方法,对云南木蠹象成虫取食云南松后产生的新鲜虫粪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共检测出萜烯类、醇类、酮类、酯类、烷烃类、含氮化合物等2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单萜类物质相对含量最大(46.19%),醇类物质(15.56%)、酮类物质(15.48%)和倍半萜类物质(6.87%)含量次之。就具体物质而言,相对含量最大的是α-蒎烯(33.80%),樟脑(8.51%)、柠檬烯(5.87%)和马鞭草烯酮(5.02%)含量次之。【结论】云南木蠹象成虫虫粪挥发性成分中,单萜类、醇类及酮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靖宙 吴秀芹 肖桂英
【目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土壤呼吸条件和地表植被,进而对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功能产生影响。本文为揭示区域不同发展模式下石漠化综合治理对碳储量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以云南建水县为案例,基于Dyna-CLUE和In VEST模型,以2015年为基期,模拟和预测了县域未来10~年3种发展情景(快速发展、石漠化治理、规划发展)下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影响。【结果】(1)石漠化治理情景下,相比2015年,2025年乔木林、建设用地、园地、水域面积均有所增加;而未利用地、耕地、草地和灌木面积有所减少。快速发展情景下,相比于2015年,耕地、园地、建设用地、乔木林和水域的面积有所增加。未利用地、灌木和草地面积有所减少。规划发展情景下,相比2015年,耕地、园地、草地、建设用地、灌木和水域面积有所增加。未利用地和乔木林面积有所减少。(2)2025年,石漠化治理情景下建水县的碳储量为318.72×10~5t,相比于2015年,增加23.94×10~5t,该情景为研究区提升了最多的碳储存量;快速发展情景延续之前趋势,碳储量总量为301.07×10~5t,相比于2015年增加了6.29×10~5t;规划发展情景下,碳储量总量为284.89×10~5t,相比于2015年损失了9.89×10~5t。【结论】研究反映了不同石漠化综合治理发展模式对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岩溶生态系统碳储服务的影响,可为政府管理人员区域发展模式的确定,和利益相关者实施石漠化治理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岳锋 杨斌 周庆宏
将2种非寄主(藏柏、滇青冈)挥发性成分按块状、带状、行间、株间4种方式喷施于云南松枝梢上,10、40 min后分别对喷施非寄主挥发性成分的云南松梢的着虫数、平均每梢着虫数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株间喷施非寄主挥发性成分的云南松梢着虫数最少,平均每梢着虫数最低;其次分别为行间喷施、带状喷施、块状喷施;对照中云南松梢的着虫数、平均每梢着虫数最多。喷施非寄主挥发性成分的云南松梢着虫数、平均每梢着虫数40 min时的数量均多于10 min时的数量。说明按不同方式喷施非寄主挥发性成分于云南松梢上,对云南切梢小蠹嗅觉行为均有影响;以株间喷施非寄主挥发性成分对云南切梢小蠹嗅觉行为的影响最大,行间喷施次之,带状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柳仪 陈淼芬 刘京宏 黄秀琼 卿志星 曾建国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测定了4种不同成熟度果实(青桑葚、微红桑葚、微青桑葚、红桑葚)和3个不同部位(桑叶、桑枝及桑白皮)干燥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75种化合物,青桑葚、微红桑葚、微青桑葚、红桑葚、桑叶、桑枝、桑白皮中各鉴定出32、38、30、41、38、21、21种,烯烃类、酮类、醇类及醛类为桑中主要香气成分;4种不同成熟度果实和3个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均有异同,但均含有芳樟醇(Linalool)、乙酸芳樟醇(Linalylacetate)、己醛(Hexanal)、D–柠檬烯(D–Limonene)、壬醛(Nonanol)和叔丁基对甲酚(ButylatedHydroxytoluene),且含量较高;相比于以前的研究方法,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的方法操作方便,且能够鉴定出桑中更多的挥发性成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小洋 冯永忠 王得祥 吕迪 徐勇
【目的】探究西安市5种常见园林绿化树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成分组成,为园林树种的科学配置和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动态顶空循环吸附采集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白皮松、油松、侧柏、云杉以及雪松的挥发物进行采集和分析,并结合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不同树种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白皮松VOCs包括8类32种,油松释放的VOCs为8类38种,侧柏VOCs包括6类29种,云杉中检测到的VOCs为7类19种,雪松VOCs则包含8类36种;5种园林树木均含有萜烯类、醇类、酮类、醛类、烷烃类和芳烃类等6类化合物,其中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均达到70%以上;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超桦 平野敏行 铃木健 白井隆明
新鲜鲫具有以草腥味、泥土味等混合的气味 ,其强度以内脏最强 ,皮次之 ,肌肉最弱。采用GC -嗅觉感官试验和GC -MS鉴定分析结果表明 :同鲫特征气味最为相关的成分为己醛 ;其他相关物质有 1-戊烯 - 3 -酮、2 ,3-戊二酮、1-戊烯 - 3-醇、反 - 2 ,顺 - 4-庚二烯醛、1-辛烯 - 3-醇、1,5 -辛二烯 - 3 -醇等C5~C8的羰基化合物和醇类。鲫的鱼皮和鳃的粗酶液中存在着类脂肪氧合酶活性 ,由底物花生四烯酸生成 3种C8挥发性成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辛广 刘长江 侯冬岩
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SDE)提取南果梨果心挥发性成分,测得南果梨果心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为0.25 %,用GC/MS法从南果梨果心挥发性成分中分离并确认出50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G1710BA化学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性成分中的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依兰烯(29.78 %) ,2,6 -二甲基 -6-(4-甲基 -3-丙烯基)双环[3.1.1]庚 -2 -烯(9.53 %) ,1-甲基 -4-(5 -甲基 -1-甲烯基 -4-己基)环己烯(6.43%)等 ,占总检出量的80.66%。
关键词:
南果梨果心 挥发性成分 GC/MS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学斌 夏延斌 邓后勤 吴灿
以湖南郴州产野山椒为原料,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技术,对原干、烤香、焦盐3类加工型野山椒粉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3种辣椒粉中共鉴定出105种成分,其中37种为3类辣椒粉共有;原干椒、烤香椒、焦盐椒中的挥发性物质分别为58、93、55种,其中,己酸己酯、2-甲基丁酸己酯、3-甲基丁酸己酯等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高,其次为烷烃类和烯烃类;与原干辣椒粉相比,烤香野山椒粉和焦盐野山椒粉中的酯类物质含量降低,烷烃类物质含量增大。
关键词:
野山椒 挥发性成分 烘烤 焦盐 干制工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英 陈金华 钟晓红 乔小燕 林海燕 陈栋
以9份茯砖茶(分别于1975、1985、1991、1994、1996、1999、2004、2009和2012年生产)为试材,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检测结果表明:9份茯砖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05种,其中共有成分62种,不同年份茶样中挥发性成分种类分别为93、91、88、78、77、72、88、87和83种,以1975年生产的茯砖茶样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数量最多,总含量最高(62.202%);挥发性成分以酸、醛、酮类为主;棕榈酸、壬酸、植酮、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正己醛是多个样品的主要化合物。主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卓志航 杨伟 徐丹萍 杨春平 杨桦 刘臣山
【目的】揭示云斑天牛对寄主核桃的选择机制,为筛选对云斑天牛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源引诱剂,实现对该虫的生态控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核桃树皮和树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核桃树皮和树叶共含有萜烯类、烃类、芳香族化合物、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醌类和杂环化合物9类6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核桃树皮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9类36种,分别是15种萜烯类、4种烃类、4种芳香族化合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