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78)
- 2023(6436)
- 2022(5809)
- 2021(5347)
- 2020(4921)
- 2019(11526)
- 2018(11386)
- 2017(22045)
- 2016(12557)
- 2015(14427)
- 2014(14660)
- 2013(14804)
- 2012(14192)
- 2011(12799)
- 2010(12920)
- 2009(12135)
- 2008(12199)
- 2007(11157)
- 2006(9604)
- 2005(8511)
- 学科
- 济(53727)
- 经济(53682)
- 管理(32904)
- 业(30519)
- 方法(26114)
- 数学(23444)
- 数学方法(23246)
- 企(22504)
- 企业(22504)
- 农(16741)
- 地方(15448)
- 财(13347)
- 中国(12994)
- 学(12073)
- 农业(11272)
- 业经(10166)
- 贸(9360)
- 贸易(9357)
- 和(9278)
- 易(9019)
- 制(8900)
- 环境(8705)
- 资源(7980)
- 地方经济(7301)
- 理论(7066)
- 务(7030)
- 财务(7008)
- 财务管理(6982)
- 融(6947)
- 金融(6945)
- 机构
- 学院(183517)
- 大学(182884)
- 济(73139)
- 经济(71417)
- 管理(68420)
- 研究(64154)
- 理学(58865)
- 理学院(58156)
- 管理学(57006)
- 管理学院(56650)
- 中国(46978)
- 科学(43508)
- 农(39848)
- 京(38820)
- 所(34940)
- 财(33342)
- 业大(32387)
- 研究所(32084)
- 农业(31894)
- 中心(30336)
- 江(29449)
- 财经(26177)
- 范(24764)
- 师范(24495)
- 北京(23899)
- 省(23830)
- 经(23560)
- 州(23328)
- 经济学(22391)
- 院(22095)
- 基金
- 项目(123896)
- 科学(94892)
- 研究(87374)
- 基金(87000)
- 家(76906)
- 国家(76274)
- 科学基金(63571)
- 社会(53068)
- 省(52779)
- 社会科(50166)
- 社会科学(50139)
- 基金项目(47000)
- 划(42244)
- 自然(42175)
- 自然科(41021)
- 自然科学(41004)
- 自然科学基金(40209)
- 教育(39909)
- 编号(36311)
- 资助(36153)
- 成果(29500)
- 重点(28411)
- 发(27913)
- 部(27003)
- 课题(25072)
- 创(25013)
- 计划(24426)
- 科研(24092)
- 创新(23504)
- 大学(22288)
共检索到268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银月 耿智德 保丽萍 王铁军
通过对49份云南省大豆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成分分析中,选取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8.34%的前4个主成分来评价云南省地方大豆品种资源.通过系统聚类,将参试的49份品种分为了5类,各类群性状之间的差异较明显,有利于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俊品 刘莹 田守均
对收集的川西南14个县具代表性的50个小豆地方品种8个产量性状的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份(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英数和单株粒数)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91.8%,供试品种主成份载荷均不理想。50个品种可分为6类,遗传距离的大小与品种的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但无必然联系。
关键词:
小豆 主成份 聚类分析 四川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守俊 孙学成 胡承孝 谭启玲
探究不同大豆品种钼吸收和转运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26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低钼和高钼2个钼水平,田间条件下生长至成熟期分籽粒、豆荚、茎秆、叶片和根等各部位取样,测定不同部位干物质重和钼含量,并通过计算得出不同部位钼迁移系数,然后对不同部位钼含量和钼迁移系数等13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3个影响钼富集的主成分,利用筛选出的3个主成分结合数学模型:Fi=A1ZX1+A2ZX2+……+Ai ZXp进行计算,并得出其主成分值以及其排序,利用3个主成分值在SpSS软件中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6个大豆品种被分为两类,第一类大豆品种有:13028、13030,籽粒具有较高的钼富集能力;第二类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承光 王娟 周小凤 马晓梅 李生秀 余渝 李保成
对新疆南北疆不同时期选育的84份陆地棉品种连续2年2点14个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疆陆地棉品种主要性状变异丰富,尤其在籽棉产量、铃数、始节高等性状具有较大的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7.255%,且第1主成分中的纤维长度、生育期和第2主成分中的衣分、籽棉产量具有较高的得分,反映了这4个性状在新疆陆地棉品种改良中的重要性;聚类分析结果将84份材料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占总材料的百分比分别为39.2%、54.8%、3.6%和2.4%,且发现新陆早系列和新陆中系列两类品种在各类群中都有分布,并相互交杂。研究结果可为育种家亲本材料的选择,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雅 马继良 曹凡宝 李正风 卢红
分析了云南19个县(市、区)烤烟品种K326的X2F、C3F、B2F 3个等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特点,并对C3F等级烟叶化学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平均值基本都在优质烟的适宜值范围内,各项化学成分协调,是烤烟的优质产区;通过对C3F等级烟叶化学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将云南烟区划分为4类,即高氯低钾区、高钾低碱区、高糖低氯区、高碱低糖区,其中第2类和第3类烟区烟叶品质较好,主要分布在新平县、耿马县、马龙县、景东县和禄丰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会杰 赵璟
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对2015年31个省(市、自治区)林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位居第5类,其林业投入较低、产出一般、林业运营效率不高,导致林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游水平。云南作为林业资源大省,具有许多发展林业的优势,如何改变当下的低投入—低产出模式,提升林业现代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措施为加大林业投入力度,支撑林业现代化建设;壮大林业特色产业,增加林业产出;提高林业运营效率,增强林业竞争力。
关键词:
林业现代化 聚类分析 云南林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洁 孙俊良 李光磊 高海燕 李新华
探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研究不同玉米品种特性中的应用,筛选玉米加工特性的有效指标。选取辽宁地区26个主栽玉米品种,采用湿磨工艺制备玉米粉,测定了玉米粉的主要成分和理化性质,并对各指标进行基本参数估计、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玉米湿磨粉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具有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玉米粉品质由6个主成分构成,其中淀粉品质对玉米湿磨粉品质的贡献率最大,占44.69%;Q型聚类分析按照淀粉品质将供试品种分为4类。主成分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在结果上的一致性说明多因素分析技术在不同玉米品种特性中的研究是可行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邹学校 侯喜林 戴雄泽 马艳青 周群初 李雪峰 张竹青 刘荣云 陈文超
为了进一步优化辣椒杂交品种,估算了36个辣椒地方品种的主要病害抗性、果实营养含量和农艺性状等15个性状的主成分值,并将其分为5大类.结果表明数量分类的结果基本反映了辣椒品种间的遗传差异,符合实际情况.当主成分的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大于75%时,主成分值就能基本反映原来性状的遗传特征.比较不同的系统聚类方法,类平均法较好地适用于辣椒品种的数量分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苗锦山 刘彩霞 戴振建 杨文才 王俊英 郎德山 沈火林
为阐明普通大葱和分葱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以及数量性状间的关联性,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国内外116份葱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6份葱种质的12个数量性状遗传变异系数为25.25%~146.38%,基于形态标记划分的5个组群间形态差异明显。单株重与假茎重、叶长、株高、出叶孔间距、叶扁宽和假茎长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单株重、株高、假茎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18%,其反映的信息与基于12个数量性状的聚类和相关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学良,乔家君
本文结合中国实际,论述了多元统计中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在人口区划中的运用。首先确立指标体系,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筛选,接着用聚类分析得出人口区划方案,最后就八大人口区进行了概述,为中国有计划、有重点地分区制定人口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人口区划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延清 田苗苗 鲍丹 苑保军 杨青春 方思霞 牛敬媛 李敏 景建州
用CTAB法提取了10个大豆品种总DNA,使用RAPD技术对其进行了品种鉴定和聚类分析。从73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条扩增出较稳定DNA条带的引物扩增这些品种总DNA,共扩增出67条带,大小0.2-5 kb,每种引物扩增出4-9条带;多态性条带共51条,多态性比例为76.12%。利用SPSS11.0软件所做的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种间的相似系数在0.528-0.776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41 6;可聚成3类:豫豆24号、周豆11号、周豆 12号、豫豆11号、周豆13号、豫豆6号,可聚为A类;中作98-3和豫豆15号可聚为B类;豫豆26号和豫豆22号聚为 C类。同一类品种间体...
关键词:
大豆 RAPD 品种鉴定 聚类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苗昊翠 李利民 张金波 肖菁
对资源库中收集保存的71份小扁豆种质资源的株高、千粒重、单株分枝数等8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9.0917%;71份小扁豆种质资源可分成2大组群,各个组群都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其中组群1的25份种质资源的单株分枝数、单株产量、千粒重等指标都比较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关键词:
小扁豆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军生 党占海 张建平 王利民 李闻娟 张瑜 陈芳 张琼
对国内外73份油用亚麻种质资源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可归纳为株高、单株产量、每果粒数、千粒重、有效分茎数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9.55%。通过聚类统计,在欧氏距离为16.79处可将73份参试品种分为4大类群,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主要集中在第Ⅱ、Ⅲ类群,包括18份材料,这些材料株高适中,分枝、分茎能力强,单株果数多,千粒重大,单株产量高,可作为优良种质资源重点开发利用;第Ⅰ类群可作为矮源亲本利用,第Ⅳ类群可用于纤用亚麻。
关键词:
亚麻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锐祈 胡兴宜 周金星 杨水平
以李家洲林场为研究区域,选择典型样地为评价单元,选取与林地环境密切相关的8个因子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对长江外滩7个样地抑螺效果进行了定量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将8个指标提取出3个主成分,应用分层聚类分析法对该3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在此基础上,将主成分得分与其对应的特征值相乘,得到环境抑螺效果评价指数,最后将样地划分为4类,取其平均值对每一类确定抑螺效果等级。结果表明:农林、农药间种的抑螺防病林抑螺效果相对较好,且间种时间越长抑螺效果越好。3年生杨树纯林与油茶间种的复合林抑螺效果最为明显,而1年生的杨树纯林同1年生杨树与小麦的林农复合林二者环境抑螺效果最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