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5)
2023(8092)
2022(7068)
2021(6633)
2020(5930)
2019(13646)
2018(13430)
2017(25899)
2016(14614)
2015(16536)
2014(16733)
2013(16861)
2012(15989)
2011(14522)
2010(14760)
2009(13753)
2008(13950)
2007(12752)
2006(10797)
2005(9838)
作者
(45224)
(37957)
(37940)
(36463)
(24228)
(18503)
(17433)
(14880)
(14310)
(13622)
(12975)
(12778)
(12258)
(12188)
(12155)
(12051)
(11860)
(11187)
(11038)
(10862)
(9606)
(9547)
(9262)
(8644)
(8588)
(8582)
(8564)
(8420)
(7936)
(7742)
学科
(60797)
经济(60740)
管理(39116)
(36727)
方法(29696)
(28865)
企业(28865)
数学(26201)
数学方法(25950)
(18708)
(16398)
(16309)
中国(14871)
地方(13127)
业经(11088)
(10934)
农业(10846)
(10397)
(10392)
贸易(10390)
(10073)
理论(9664)
(9629)
财务(9604)
财务管理(9576)
企业财务(9117)
(8893)
银行(8855)
(8682)
金融(8680)
机构
大学(218228)
学院(215565)
(85374)
经济(83437)
管理(78586)
研究(75877)
理学(67441)
理学院(66593)
管理学(65277)
管理学院(64858)
中国(55610)
科学(50790)
(46160)
(43734)
(41092)
(40173)
研究所(37733)
业大(36067)
农业(35158)
中心(34852)
(32580)
财经(31989)
(29586)
师范(29231)
(28977)
北京(28904)
经济学(27277)
(26494)
(26388)
经济学院(24706)
基金
项目(144156)
科学(111130)
基金(103468)
研究(100719)
(92252)
国家(91547)
科学基金(76038)
社会(62094)
社会科(58760)
社会科学(58736)
(57225)
基金项目(54904)
自然(50709)
自然科(49361)
自然科学(49339)
自然科学基金(48464)
(48181)
教育(46740)
资助(43213)
编号(40589)
成果(34155)
重点(33254)
(32044)
(31035)
(28935)
科研(28132)
课题(28044)
计划(27946)
创新(27150)
(26846)
期刊
(90966)
经济(90966)
研究(59140)
学报(42605)
中国(41440)
(38481)
科学(35314)
(32502)
大学(29930)
学学(28039)
农业(26032)
管理(25374)
教育(21620)
(17180)
金融(17180)
技术(16875)
财经(16321)
经济研究(14620)
(14539)
(13955)
业经(13936)
图书(13432)
问题(12736)
(11999)
资源(11560)
技术经济(10494)
理论(10415)
业大(10413)
统计(10123)
科技(9736)
共检索到314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玉华  杨峰  王丽萍  吕梅媛  宗绪晓  代程  包世英  
研究分析了云南省202份地方蚕豆资源10个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02份资源各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株高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27%。10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表明,株高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0.84,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78。聚类分析表明,云南省蚕豆地方资源分为3个大组群,以株高为主要聚类依据,综合聚类和Simpson指数结果可以知道株高是衡量云南地方蚕豆种质资源多样性的重要性状。聚类的结果同时表明:云南地方蚕豆种质资源的株高、生育期、百粒重有一定内在联系性,生育期(158.59 d)长的群体则株高较高(81.13 cm),但是百粒重偏低(95 g),反之亦然。本研究将云南省蚕豆种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程  何玉华  包世英  王丽萍  杨峰  于海天  吕梅媛  
文章对129份云南地方蔓生型普通菜豆种质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云南地区的普通菜豆种质资源在形态学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10个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0.24,其中以单株荚数的变异度最大,达到0.61。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04,各性状间数值差异不大。通过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法将10个变量降维获得4个公共因子,含义清晰且解释度较好。利用公共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129份菜豆资源可分为2大类5个亚群。其特征是:亚群Ⅰ表现为分枝及结荚多,单荚粒数多,百粒重较小而单株产量高;亚群Ⅱ表现晚熟,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飞  关建平  孙雪莲  马钰  宗绪晓  
【目的】分析国内外蚕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探索其遗传相似性和遗传结构,为世界蚕豆资源的综合评价和优良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来自世界35个国家的383份蚕豆资源的遗传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229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12条(占93%)。不同地理来源蚕豆资源群的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16—0.28,平均为0.22;遗传丰富度变化范围为104—193,平均为158.5。中国春播区蚕豆资源群遗传多样性最高(H=0.28,NA=193),最低的是美洲资源群体(H=0.16,NA=104)。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晓娟  祁旭升  王兴荣  
为了有效的利用蚕豆种质资源,促进育种工作,本研究对194份甘肃新征集蚕豆种质资源的35个主要性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鉴定,分析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新征集蚕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质量性状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8018,数量性状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8465,育成品种、国外资源及地方资源都具有较高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介于1.8436-1.7585之间。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前8个主成分代表了蚕豆形态多样性的80.23%,包含了全部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萌娟  李鸣雷  郭小华  王静雅  宋卫宁  
【目的】阐明陕西豌豆种质(含省内及来自省外的资源)的形态特点,揭示其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的差异,为陕西豌豆资源的利用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生育期、花色、粒色和粒形的不同选取100份种质,分析陕西豌豆及省外豌豆资源生育期、株高、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质量、单株产量、花色、粒形、粒色9个形态性状的分布特点,计算各性状在不同群体中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并对选取的100份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绘制品种分布的三维散点图。【结果】陕西豌豆以紫花、麻粒和白粒、圆粒为主,从陕北到陕南皱粒比例增加,粒色类型更加丰富。省外豌豆以白花、白粒、圆粒为主,但皱粒豌豆的比例明显高于陕西豌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虎  刘昌燕  李莉  刘良军  韩雪松  万正煌  沙爱华  陈宏伟  
【目的】旨在通过转录组测序开发的SSR分子标记分析蚕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挖掘与蚕豆抗豆象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蚕豆抗豆象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acBio 三代全长测序技术结合RNA-seq的方法,对2个蚕豆品种Y134和Y078进行转录组测序,在此基础上,使用软件MISA对转录组的所有Unigene序列进行搜索,寻找包含SSR核心基序的Unigene序列,并利用Primer 3.0批量设计引物。随机挑选100对SSR引物对80份蚕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00对SSR引物中有50对扩增出产物,有效扩增率为50%;其中32对引物表现出多态性。占有效产物的64%,占总引物的32%。在32对多态性引物中,每对引物扩增等位基因2~21个,平均值为6.875个;多态信息量(PIC)值为0.25~0.82,平均值为0.58;Shannon信息指数变化范围为0.34~2.31,平均值为1.21。基于UPGMA聚类分析将80份蚕豆材料在相似系数0.70处分为两大类:第1类包含65份种质,其中高抗(HR)品种62份,高感(HS)品种2份,感(S)品种1份;第2类包含15份种质,其中高感(HS)品种7份,感(S)2份,高抗(HR)品种5份,中抗(MR)1份。【结论】利用开发的SSR标记分析了80份蚕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蚕豆抗豆象种质资源鉴定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霞  杜娟  杨晓梦  普晓英  杨加珍  曾亚文  
【目的】云南省作为中国最大的稻种遗传多样性中心和生态多样性中心,蕴含丰富的有色米种质资源。但云南有色米种质资源的鉴定依旧停留在外部形态及地域分类阶段,因此有必要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云南有色米种质资源进行深度评价及功能基因鉴定。【方法】以来自云南省23个州、县的35份地方水稻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探究已报导的Rc基因在上述35份种质材料中的遗传变异。【结果】在云南地方有色米品种中粳稻间的遗传差异较籼稻更大。且总体来看云南地方种质资源中,同一来源地的地方品种遗传相似性不高。35份云南地方水稻资源中,红米Rc基因表现为野生型,白米rc基因表现为突变型,且突变类型与已报导的突变位点一致,均表现为第6外显子内的14 bp缺失。【结论】云南地方有色米品种中粳稻间的遗传差异较籼稻地方种更大,且同一来源地的地方品种遗传相似性不高。红米白米的颜色差异是由Rc基因第六外显子缺失突变产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文林  郭蓓  文自翔  李囡  濮绍京  赵波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6份不同来源地的野生小豆种质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25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240个DNA片段,其中197条谱带表现出多态性。对基于数字化处理后的多态性谱带进行聚类,16个野生小豆种质可划分为4个类群:日本类群、中国类群、不丹类群和尼泊尔类群,材料的归组与其来源地有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鹏  鲍根生  刘文辉  滕长才  刘玉皎  
为筛选出适宜高寒区种植的蚕豆材料,本研究对41份春蚕豆(Vicia faba)种质的19个农艺性状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41份春蚕豆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9个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0.80%和1.715;籽粒产量与株高、茎干重、单株籽粒重、地上生物量、荚数、根瘤数量、根瘤干重、地下生物量、叶干重和单株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利用主成分分析降维获得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9.521%,其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籽粒产量,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籽粒的长宽(大小),这两个主成分较大程度上反映了41份春蚕豆种质资源的表型特征;系统聚类法将41份春蚕豆材料划分为两大类群,类群I包含36份材料,类群Ⅱ包含5份材料,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发现,类群Ⅱ中21、25、29和37号蚕豆种质综合表现最好,可以作为高寒区培育优质高产牧草及牧草种子生产的优异材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丽侠  程须珍  王素华  徐宁  梁辉  赵丹  
【目的】分析小豆起源国中国丰富的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提高这些种质在育种中的利用效率。【方法】选用51对SSR引物对国内外145份小豆种质进行多样性评价,并分析了中国小豆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和遗传结构。【结果】共检测出222个等位变异,每SSR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为2~13不等,平均为4.35个,其中分布频率低于5%的等位变异数占35.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为0.014~0.838,平均为0.472。不同种质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227~0.951,平均为0.482。比较分析发现,湖北、陕西等省小豆资源的遗传变异最丰富,且遗传背景与中国主产区小豆存在较大差异。基于NTSY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宁德鲁  马庆国  张雨  王滑  陆斌  裴东  
采用FISH-AFLP技术,选取8对E+3和M+3引物组合,对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17个核桃品种(无性系)进行了基因组DNA分子水平上的检测,实验结果共获得987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942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达95.44%;17份供试核桃样品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606 9 0.796 4,平均为0.734 9。本研究分析了云南省审(认)定核桃品种(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建立了它们的指纹图谱,为下一步的核桃新品种选育、构建核桃优良种质库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明亮  周国雁  方艺瑾  李晓华  乔玲  刘琨  伍少云  李绍祥  郑军  杨木军  
【目的】进一步挖掘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中的优异资源,进而为云南省的小麦育种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91对SSR标记对云南省20世纪50年代以来育成的159个小麦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①91对SSR引物扫描159个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共有360个等位变异被检测到,单个SSR标记检测到1~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SSR标记检测到3.96个等位变异;各位点的多态性信息指数最低为0,最高为0.8408,所有位点多态性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4677;云南省80年代小麦育成品种(系)的多态性信息指数最高(0.461)。②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可将云南省小麦品种(系)划分为14个类群,类群分类主要与选育年代、栽培类型及种植区域有关。③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连锁标记的优异等位变异的频率随着其育成年代的推移而逐渐增长,但穗粒数性状相比千粒重性状改良效果更强。【结论】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遗传多样性较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育成品种(系),且不同年代小麦育成品种(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的遗传背景具有不同程度的改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波  叶剑  金文林  曾潮武  吴宝美  濮绍京  潘金豹  万平  
【目的】研究野生、半野生、栽培型小豆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阐明小豆的起源进化与传播,提高小豆种质的利用效率。【方法】从69对小豆和黑吉豆SSR引物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好的SSR标记,并结合植株形态性状特征鉴定,对558份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不丹、缅甸的野生、半野生和栽培小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性状关联分析。【结果】共检测到8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变异数为7.82个,变幅6—10个。野生、半野生、栽培型小豆都有其特征带,栽培小豆的特征带绝大多数来源于中国;野生小豆的特征带仅出现在中国西南、不丹和日本南部地区的种质中。遗传离散度是野生型>半野生型>栽培型,半野生型小豆更接近野生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葛平珍  王昭礼  余莉  何友勋  张时龙  赵龙  
【目的】为菜豆育种优势互补亲本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加快菜豆新品种的培育。【方法】针对从美国引进的66份菜豆种质资源,研究直立有限生长型粒用菜豆的遗传多样性和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并对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引进的粒用菜豆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关的表型性状(单株荚数、单株产量、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百粒重)变异系数均大于20%,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1.133~2.027,平均为1.642;66份种质资源可分为2大类,第1类是大粒型(百粒重≥45 g),第2类是中小粒型(百粒重20~40 g);菜豆生育期、株高、荚长、荚宽、单荚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等7个表型性状可作为菜豆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指标。【结论】美国引进的直立有限生长型粒用菜豆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b480、b440、b458、b509、b417区域适应性较强,可作为优势育种亲本种质加以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志勇  李鸿雁  蔡丽艳  师文贵  黄帆  刘磊  解永风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国内7个省市自治区的49个扁蓿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扁蓿豆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筛选的15个条带清楚且稳定的引物,共获得127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0个,多态性位点的比例为85.61%,平均每个引物的多态扩增位点为7.33个;居群间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基因分化系数3个指标均大于地区间,内蒙古地区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北京地区的遗传差异较小;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将49个扁蓿豆居群分为6大类,供试扁蓿豆种质资源呈现出较好的地域性分布规律;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及多态位点百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