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8)
2023(7315)
2022(6355)
2021(5937)
2020(5250)
2019(12443)
2018(12258)
2017(24592)
2016(13567)
2015(15657)
2014(15996)
2013(16168)
2012(15537)
2011(13998)
2010(14047)
2009(13197)
2008(13258)
2007(12364)
2006(10712)
2005(9824)
作者
(43201)
(36311)
(36093)
(34515)
(23226)
(17787)
(16645)
(14209)
(13847)
(13233)
(12394)
(12281)
(11663)
(11618)
(11575)
(11569)
(11275)
(10603)
(10583)
(10513)
(9191)
(9063)
(9033)
(8302)
(8256)
(8255)
(8165)
(8017)
(7491)
(7470)
学科
(60201)
经济(60150)
(34629)
管理(33739)
方法(28379)
数学(25635)
数学方法(25447)
(24753)
企业(24753)
(20908)
地方(15782)
(14421)
中国(14104)
农业(13273)
(13257)
业经(11862)
(11709)
(11629)
贸易(11621)
(11037)
(9559)
金融(9555)
(9234)
银行(9206)
(8779)
(8404)
(8237)
财务(8219)
财务管理(8196)
环境(8187)
机构
学院(200624)
大学(199394)
(83703)
经济(81835)
管理(73816)
研究(72493)
理学(62673)
理学院(61906)
管理学(60810)
管理学院(60434)
中国(56027)
(47146)
科学(46584)
(42515)
(39363)
(38316)
农业(37316)
业大(35828)
研究所(35581)
中心(34833)
(33185)
财经(29846)
(27765)
(26892)
北京(26519)
经济学(25665)
(25641)
(25594)
师范(25327)
(25163)
基金
项目(131130)
科学(100600)
基金(92978)
研究(92283)
(81994)
国家(81286)
科学基金(67756)
社会(56404)
(55023)
社会科(53255)
社会科学(53231)
基金项目(49955)
自然(45039)
(44449)
自然科(43894)
自然科学(43868)
自然科学基金(43085)
教育(42095)
资助(38649)
编号(38024)
成果(30696)
重点(29902)
(29384)
(28977)
课题(26632)
(26610)
计划(25880)
科研(25818)
创新(25038)
教育部(23867)
期刊
(96992)
经济(96992)
研究(58910)
(43208)
中国(40987)
学报(38169)
科学(32170)
(30408)
农业(28990)
大学(27555)
学学(26332)
管理(24176)
(22628)
金融(22628)
业经(17895)
教育(16743)
技术(16218)
经济研究(15964)
(15361)
财经(14950)
问题(13241)
(12745)
(11642)
商业(11256)
理论(10702)
技术经济(10406)
(10271)
业大(10236)
统计(10055)
实践(9650)
共检索到307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作福  武小花  
本研究对云南省南华县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流通市场的环节、主体、渠道、结构四个方面的调查分析,试从该地区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的不足出发,探索从增强野生食用菌资源市场体系的意识;制定法规、检验标准,规范流通市场;探索"产地直销"模式;建立野生食用菌的信贷市场,增强流通主体的实力四个方面发展壮大云南省野生食用菌的流通市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晨阳  陈强  赵永昌  张金霞  
【目的】调查云南主要野生食用菌中砷(As)、镉(Cd)、汞(Hg)、铅(Pb)的背景值,研究不同种类野生食用菌的重金属富集规律,为野生食用菌食品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25个县采集茶褐牛肝菌(Boletus brunneissimus)、皱皮疣柄牛肝菌(Boletus duriusculus)、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白牛肝菌(Boletus granulatus)、灰褐牛肝菌(Boletus griseus)、华丽牛肝菌(Boletus magnificus)、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梭柄松苞菇(Catathelasma ven...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楠  闵庆文  袁正  李文华  杨庆春  
本文运用民族植物学"5W+1H"提问法和关键人物访谈法,对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这一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四个主要民族的野生食用植物及其传统知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四个主要民族的野生食用植物隶属于48科63属68种,其中代粮植物5种、野生蔬菜51种、野生水果15种、药食两用植物7种、调味植物6种、酿造植物1种;(2)四个主要民族饮食文化中对于野生植物的利用习惯相互影响但又各自传承发展;(3)不同野生食用植物的食用人数有所差别,12种植物食用人数较少,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的传承面临较大危机,应对其进行研究和保护;(4)四个主要民族野生食用植物的野生生长规模逐渐缩小,应在其利用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留种和种质资源保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楠  闵庆文  袁正  李文华  杨庆春  
本文运用民族植物学"5W+1H"提问法和关键人物访谈法,对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这一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四个主要民族的野生食用植物及其传统知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四个主要民族的野生食用植物隶属于48科63属68种,其中代粮植物5种、野生蔬菜51种、野生水果15种、药食两用植物7种、调味植物6种、酿造植物1种;(2)四个主要民族饮食文化中对于野生植物的利用习惯相互影响但又各自传承发展;(3)不同野生食用植物的食用人数有所差别,12种植物食用人数较少,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的传承面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雪  戢晓峰  伍景琼  
构建合理高效的农产品物流网络,是实现农产品流通与增值并促进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构建云南省食用菌物流网络,分析了2004—2015年食用菌产业数据,揭示了食用菌产业的分散化、边缘化、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资源状况、社会经济、交通区位3个方面提出了物流节点等级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货运联系强度模型确定轴心城市辐射范围,构建了以昆明市、曲靖市、楚雄州为中心城市圈,辐射带动滇东北、滇南的滇中食用菌物流圈和以大理州为物流核心、辐射带动滇西北地区的滇西食用菌物流圈。并以此形成云南省食用菌轴辐式物流网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雪  戢晓峰  伍景琼  
构建合理高效的农产品物流网络,是实现农产品流通与增值并促进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构建云南省食用菌物流网络,分析了2004—2015年食用菌产业数据,揭示了食用菌产业的分散化、边缘化、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资源状况、社会经济、交通区位3个方面提出了物流节点等级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货运联系强度模型确定轴心城市辐射范围,构建了以昆明市、曲靖市、楚雄州为中心城市圈,辐射带动滇东北、滇南的滇中食用菌物流圈和以大理州为物流核心、辐射带动滇西北地区的滇西食用菌物流圈。并以此形成云南省食用菌轴辐式物流网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栾斌  李润  杨蕊  
食用菌作为云南省出口创汇额排名第二位的农产品带动了地区的经济增长。文章基于SWOT模式,分析云南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战略,寻求解决云南食用菌产品的出口瓶颈的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孙洋  
通过对云南省普洱市民族食用昆虫的采集、鉴定和查阅有关文献,整理出普洱市食用昆虫12目49科152种。简要分析了普洱市食用昆虫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及今后食用昆虫研究的重点。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平  王维薇  张俊飚  
本文从食用菌种植户这一参与市场流通的微观主体出发,通过调研数据发现农户对农产品流通认知不足。具体表现为:农户食用菌产品市场流通渠道及信息来源呈多元化趋势,但主要市场流通渠道与获取方式仍较为传统落后,市场价格信息缺乏,对市场交易方式和链条长度认知不足,新型交易方式采用较少,流通前期管理方式粗放,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受限制。此外,本文还尝试着探讨了影响农户市场流通认知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户主年龄、农户村庄附近道路类型、户主文化程度对农产品市场流通认知存在重要影响,其中户主年龄越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流通认知越有限;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农户对农产品市场流通的认知能力越强;农户村庄附近道路类型越好,农户对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保亮  
在农业发展新阶段,农村出现劳动力富余是历史的必然。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农民就业不充分,劳动生产率低,是影响农民收入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如何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环境,充分利用富余劳动力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三农”问题中理论和现实急需思考和回答的重大课题。南华县以打破地域界限,走出山门,跨出国界,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的转移就业,探索了一条发展“打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子。对此我们进行了调研。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立钦  周一峰  
本文记载了浙江省各类大型野生食用,药用,有毒真菌215种,隶属于3个亚门、15个目、46个科、101个属。其中食用真菌117种,药用真菌128种,有毒真菌39种,食药两用菌55种,具抗癌抗肿瘤作用的73种,浙江省首次记录8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展  
云南省禄劝县粮食生产函数分析(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刘晓展贫困山区的粮食一般难以自给,往往要靠返销粮和高价粮来维持基本的食物消费。这对于非农产业极不发达、收入来源少的贫困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研究贫困地区的粮食生产状况,寻找制约贫困山区粮食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平  杨传喜  张俊飚  
据11省的农户调研数据发现:农民农业技术需求种类较多,其中优良的菌种、病虫害防治、轻简化栽培、菇床管理等是农户最为关心的技术。调研还发现,不同省区农民食用菌技术需求率差异较大,即使同一省区农民,对不同种类技术的需求率差异也较大。有针对地开展技术指导、加快技术推广部门改革、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组织氛围营造、因地制宜的推广农业新技术,是我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范婕妤  车日桃  王昌海  
基于实地问卷调查获取的146份有效样本农户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洋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调研发现,样本社区食用菌产业发展有传统基础,对促进当地农户就业增收作用明显,73%左右农户对发展食用菌生产整体满意度给予了肯定。但是,由于受政策、技术和资源限制,洋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低、科技投入少、基础设施差等方面问题。农户亟需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剑中  张荣  童清  卢南  牛建华  
在云南省民族地区经过深入广泛的调查,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即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如哈尼、傣、拉祜、佤族等具有悠久的食用松毛虫的历史。思茅地区共10个县(市),至少8个县有人食用。其它地区(州)有临沧、景洪、玉溪等。据调查研究,这一传统与历史上的饥荒有关。最早食用的民族可能是墨江县的哈尼族卡堕支系,至少可以追溯至清朝末年。松毛虫的民间传统知识启示人们变害为利,并把开发利用松毛虫作为综合治理的一种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