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3)
- 2023(13965)
- 2022(11394)
- 2021(10459)
- 2020(8432)
- 2019(18705)
- 2018(18462)
- 2017(34662)
- 2016(18706)
- 2015(20741)
- 2014(20668)
- 2013(20633)
- 2012(19305)
- 2011(17372)
- 2010(17965)
- 2009(16826)
- 2008(16844)
- 2007(15522)
- 2006(14181)
- 2005(12996)
- 学科
- 济(88787)
- 经济(88688)
- 业(85444)
- 企(66568)
- 企业(66568)
- 管理(62186)
- 农(50568)
- 农业(33992)
- 业经(32747)
- 方法(27755)
- 地方(26895)
- 中国(26037)
- 财(23888)
- 数学(19631)
- 数学方法(19515)
- 技术(18193)
- 制(17961)
- 务(16837)
- 财务(16818)
- 财务管理(16797)
- 环境(16483)
- 发(16168)
- 和(16020)
- 企业财务(15869)
- 策(15768)
- 划(15228)
- 贸(14798)
- 贸易(14782)
- 易(14274)
- 学(14269)
- 机构
- 学院(275193)
- 大学(261263)
- 济(116373)
- 经济(114016)
- 管理(107771)
- 研究(94586)
- 理学(91290)
- 理学院(90329)
- 管理学(89188)
- 管理学院(88684)
- 中国(75016)
- 农(62076)
- 科学(57008)
- 京(55296)
- 财(51795)
- 所(47908)
- 农业(46758)
- 江(45938)
- 业大(44952)
- 中心(44369)
- 研究所(42960)
- 财经(39677)
- 州(36697)
- 范(35814)
- 经(35663)
- 师范(35545)
- 省(35228)
- 北京(34555)
- 院(33800)
- 经济学(32972)
- 基金
- 项目(177543)
- 科学(140880)
- 研究(135453)
- 基金(125811)
- 家(108262)
- 国家(107090)
- 科学基金(92869)
- 社会(87926)
- 社会科(82876)
- 社会科学(82852)
- 省(76213)
- 基金项目(67714)
- 划(59509)
- 教育(58445)
- 编号(56761)
- 自然(56721)
- 自然科(55214)
- 自然科学(55200)
- 自然科学基金(54200)
- 资助(48132)
- 发(45452)
- 成果(43880)
- 创(39821)
- 重点(39679)
- 业(39258)
- 课题(39101)
- 部(37607)
- 发展(37259)
- 展(36652)
- 创新(36413)
- 期刊
- 济(150667)
- 经济(150667)
- 研究(79533)
- 农(65920)
- 中国(63294)
- 农业(44635)
- 管理(41385)
- 财(40943)
- 科学(39957)
- 学报(39494)
- 业经(32889)
- 大学(31016)
- 学学(29852)
- 融(29414)
- 金融(29414)
- 教育(27009)
- 技术(25667)
- 业(23239)
- 问题(20213)
- 经济研究(20122)
- 财经(18878)
- 经(16376)
- 农业经济(15665)
- 农村(15621)
- 村(15621)
- 技术经济(15567)
- 资源(15544)
- 版(14987)
- 世界(14824)
- 经济问题(14271)
共检索到435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耀顺 朱家位 朱家颖 孙康
未来一定时期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就云南省而言 ,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小康社会建设的速度 ,如何切实地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 ,是云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云南省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基础 ,分析云南省农村发展的利弊因素 ,认为建设生态特色农业区是解决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并对如何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
发展 增收 生态 特色 对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宽平
欠发达农业地区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云南省元谋县依托本地优势资源,以发展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绿色无公害果蔬种植业为主导,带动加工服务业发展,初步走上了一条以农业带动农村、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源式发展之路,这对我国目前欠发达典型农业地区破解新农村建设难题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欠发达地区 内源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思吉 孙俊 吴映梅 刘化 薛智轩
[目的] 揭示多空间尺度要素流动背景下,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近远程耦合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态势。[方法] 文章运用能值分析法,在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定量测度2000—2020年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近远程耦合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剖析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结果] (1)2000—2020年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代谢总量和环境负载率分别从2.07×10~(23)sej和2.03上升至2.99×10~(23)sej和2.67,系统的经济社会效益稳步提高,而生态环境效益持续下降。(2)近远程要素能值比从0.01增长至0.24,能值交换率在0.03~0.11间呈倒“U”型发展态势,系统由近程耦合主导,并不断向远程耦合转变;远程耦合以能值输出为主,能值交换始终处于亏损状态。(3)可持续发展指数由1.84波动下降至1.36,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数和改进的健康能值指数分别在0.26~0.89和30.87~104.49间呈倒“U”型发展态势,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健康水平面临衰退的风险。(4)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形成了以滇中为中心,向外围地区扩散的“中心-腹地-边缘”渐进型环带状空间格局。[结论] 近20年来,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过度依赖近程资源环境的粗放型模式,远程耦合结构尚不合理。未来需坚持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重点实施“引进来”的农业发展战略,优化系统远程耦合结构,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云南省各州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耀顺 朱家位 孙康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 ,云南农产品的国内及国际市场竞争力在总体上处于劣势 ,但并非所有的农产品都已失去比较优势 ,有些农产品的外贸优势正在增强。应当因势利导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 ,增强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利用WTO的规则 ,调整农业保护政策 ,建立强有力的农业支持体系 ,确保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农村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艳 王灵芝 李诗瑶 李佳美
[目的]刻画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深入分析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分区优化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策略,研究可为提升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供量化依据与参考。[方法]该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区,以市级单位为研究单元,基于云南省2011-2020年数据,运用critic法-熵权组合法赋权建立以资源利用、农业环境、农村生活和绿色产品为目标层的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自然断点法将云南省分为高中低值区,对云南省各区域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提出差别化农业绿色发展优化策略。[结果](1)2011年-2020年,云南省各州市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均向更高水平发展;中部和东部地区发展情况较好,西北和南部地区发展情况较差。(2)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子系统耦合程度由磨合阶段增至高水平耦合阶段,平均耦合协调程度从濒临失调向中级协调演变,总体上正逐渐从低耦合-低协调的农业发展模式向高耦合-高协调的农业发展模式过渡。(3)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应协调各子系统关系,促进全面发展;高值区始终保持最高水平,可积极扩大发展优势;中值区与全省平均水平较为接近,可创新发展方式,克服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素;低值区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应致力补齐发展短板。[结论]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绿色发展体系,优化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汝坤
分析了发展云南省农业机械化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 ,并提出了与此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特点、要求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云南 农业机械化 发展特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露 张榆琴 李新然 李学坤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但农业农村现代化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仍存在,因此,科学评价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是精准施策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农业农村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基于综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测度2006—2020年云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分析内部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与诊断发展阻碍因素。结果表明,云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正处于起步阶段。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两个子系统表现高耦合低协调水平。乡村旅游收入占比、千人村卫生室人员数、千人农业科技人员数、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养老服务机构收养人数占比、农药与化肥施用量成为阻碍云南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出以综合生产力提升和乡村建设为重点;着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不断推进农旅融合;强化完善村级卫生室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人员;加快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持续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施有机肥行动,保障生态农业稳定发展等推动云南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付吉才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实现途径,即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现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考察和分析,认为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农业、农村工作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数字乡村”工程 云南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宁
金融生态环境状态对于金融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采取因子分析法,对云南省2005—2014年十年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做出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云南省农村金融环境在近十年逐渐好转,通过分析其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提出优化改进云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应加强云南省农村地区的金融政策支持;引进专业化人才,加快金融创新;调节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以及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青生
面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两强一堡"战略决策,云南省农村金融如何适应?对云南省农村金融未来如何发展从七个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以使云南省农村金融尽可能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快实现云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体制机制 资源配置 发展思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课题组 张志英 杨明洪 李佳 张丽亚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的实地调研,分析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还从两个方面探讨了农民合作的动力机制,即农民基于节约交易成本的需求动力和政府积极扶持的供给动力,并从组织化程度和组织形式的角度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态势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农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态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建衢 杨焕宗
本文根据云南边疆、民族、山区三位一体的农村区域特征,在已完成全省农村经济一级区划分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时序战略、区域战略、地带战略。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周靖祥; 侯新烁;
对农村发展权利的剥夺已经阻碍城乡联动和协调发展,若要明确农村发展方向就需要厘清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本研究借助云南省师宗县村级登记数据(2006~2011年)对禀赋条件决定的农村发展方式选择的内在逻辑展开存在性检验,研究发现提高"种地"的收益才是延续农村发展生命的关键所在;禀赋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着农户或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一致性体现为禀赋条件对发展路径选择的概率影响。因此,理顺农村内部要素配置关系,因地制宜的顺势而为才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激活由禀赋决定的多元经济、振兴农业经济才是拯救农村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瑛 丁跃 梁文彬
本文在介绍了小额信贷的一些基本情况后,以云南省嵩明县为例,分别从小额信贷的扶贫目标和商业持续性的矛盾,产品的目标对象、利率、额度、面临的风险,以及小额信贷外部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强调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实行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内外兼治,最终实现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可持续性 灵活多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