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6)
2023(11921)
2022(10518)
2021(9703)
2020(8326)
2019(19231)
2018(19054)
2017(38021)
2016(20481)
2015(22870)
2014(22774)
2013(22723)
2012(20866)
2011(18691)
2010(18509)
2009(16819)
2008(16236)
2007(14091)
2006(12172)
2005(10498)
作者
(58489)
(48545)
(48259)
(45986)
(30945)
(23394)
(21911)
(19219)
(18552)
(17428)
(16695)
(16206)
(15394)
(15270)
(14978)
(14816)
(14481)
(14410)
(13779)
(13658)
(12051)
(11918)
(11828)
(10938)
(10863)
(10720)
(10701)
(10582)
(9730)
(9595)
学科
(88950)
经济(88853)
管理(58534)
(58177)
(48269)
企业(48269)
方法(43809)
数学(38508)
数学方法(38181)
(22910)
中国(21975)
(21098)
业经(19662)
地方(18924)
(18069)
农业(15445)
(15078)
贸易(15073)
(14574)
(14521)
技术(14069)
(13612)
财务(13554)
财务管理(13527)
理论(13341)
产业(12974)
企业财务(12941)
(12937)
环境(12574)
(11329)
机构
大学(292650)
学院(291028)
管理(119830)
(118929)
经济(116543)
理学(105438)
理学院(104291)
管理学(102619)
管理学院(102117)
研究(94420)
中国(67165)
(61201)
科学(58726)
(52452)
(46452)
(44776)
业大(43944)
财经(43430)
研究所(42666)
中心(42045)
(40044)
(39595)
北京(38412)
(37614)
师范(37272)
经济学(36209)
农业(35199)
(34553)
(33138)
经济学院(32973)
基金
项目(206417)
科学(163344)
基金(151145)
研究(150689)
(130880)
国家(129840)
科学基金(112715)
社会(95889)
社会科(91022)
社会科学(90998)
基金项目(81213)
(80708)
自然(73679)
自然科(71960)
自然科学(71944)
自然科学基金(70715)
教育(68669)
(67052)
资助(62671)
编号(60544)
成果(48141)
(45884)
重点(45742)
(43925)
(42972)
课题(41196)
创新(39925)
教育部(39686)
科研(39321)
国家社会(39201)
期刊
(123877)
经济(123877)
研究(83680)
中国(48650)
学报(45686)
管理(42456)
科学(42192)
(39624)
(37863)
大学(34808)
学学(32903)
教育(29420)
农业(27967)
技术(24314)
(21618)
金融(21618)
财经(21270)
业经(20784)
经济研究(20163)
(18120)
问题(16656)
理论(14660)
技术经济(14579)
图书(14486)
科技(14439)
(13979)
商业(13481)
实践(13388)
(13388)
现代(13094)
共检索到405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亢亢  宋光兴  
我们分析了1990年以来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笔者基于1990-2009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等指标,发现云南省就业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根据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扩大就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阳  叶文辉  
研究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云南省就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关系,旨在探求二者之间的演变规律,寻求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运用统计资料,定性和定量分析了云南省就业结构和城市化偏差的根本原因。运用偏差系数理论来分析偏差程度,结果表明:云南省第一产业偏差为负,第二产业偏差过大,第三产业偏差逐年下降。同时表明就业结构与城市化偏差的形成源于劳动力文化技能低、制度环境约束、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波  汪戎  
首先计算出三大模式在不同人均GDP水平时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并与云南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说明云南今后应该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以扩大就业;然后又从行业就业关联的角度进行就业效应分析,进一步验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扩大云南就业的重要性,认为云南在制定行业发展政策时要特别注重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和教育业等行业的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阚丹丹  希洛  
主要研究云南省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从云南省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阶段与特点的分析入手,运用经济计量经济模型对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我省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我省在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方面上的调整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丽莎  
产业结构反映了经济增长的结构,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的关键。研究如何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与均衡来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对扩大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趋势分析、结构偏差系数以及取对数线性回归的就业弹性分析等方法,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样本数据,分析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的变动趋势,并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提出了扩大就业的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抗私  高东方  
文章利用"结构偏离度"和"协调系数"指标测度了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1年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辽宁省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系数与常规经验研究大相径庭,主要归因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运行制度的变迁和中央政府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有的产业政策。文章利用Moore值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出辽宁省就业结构滞后产业结构的时间约为4年。在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发挥重工业化大省特殊作用的前提下,文章对如何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更好地协调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智文  王辉  
文章分析了甘肃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并从产业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和相关性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甘肃省产业偏离度过高,产业结构效益差和三次产业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少,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的转移至关重要。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宝东  杨兵伟  
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解和比较,对云南第三产业就业进行实证分析,较充分论证了云南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吸纳就业的潜力,并指出了就业有效增长的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的选择。研究表明:(1)近10年,云南一、二、三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分别为27.8%、2.2%、69.9%,新增就业岗位的69.9%由第三产业提供,第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就达1.56万个,比第二产业多0.9万个;(2)云南第三产业在发展的同时没有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能力,还有很大的就业吸纳空间;(3)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区服务业将是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温爱花  姚辉  
本文以云南省为实例,对西南民族地区行业部门就业岗位与2007~2012年高校专业毕业生的对比分析,评价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行业就业结构的适应性状态以及高校各专业的就业前景,借此反映云南地区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为西南民族地区提高大学生就业这一长期的区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问题提供更清晰的审视角度。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吴瑾  
四川省是农业人口大省,而在西部十二省中四川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前列。因此,对四川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研究对西部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使四川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四川省产业结构变动是引起就业结构变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线性回归等方法测算出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程度、做出各产业对就业贡献率的折线图并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最后得出结论: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长不仅无法拉动就业而且对业已存在的剩余劳动力还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吸纳就业的能力,第二产业次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瑞荣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选取1978-2012年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迁趋势,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迁的步调基本一致,但是通过对三次产业结果偏离度的分析,发现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偏离,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战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继云  孙良涛  
本文应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深入分析了云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联系。并利用回归分析测算了各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云南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其经济增长,而非经济增长促进了其产业结构调整。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单位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扩大第一和第二产业产出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引导云南经济的良性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江  封晓庆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本文在描述四川省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趋势的基础上,及进行相关度、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分析,研究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于干千  袁立波  
近年来,云南省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1.9%,服务业增加值占三次产业的比重在全国排名第11位,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云南省服务业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传统服务业占比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不明确。通过建立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八个指标体系,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云南省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优化云南省服务业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兵  徐爱东  
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产业结构和结业结构之间的演变机制进行研究,沿引传统的理论思路,建立了产业结构和结业结构作用机制模型和实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从理论上,产业结构和结业结构因劳动力的转移而变化,但是实际我国各产业的劳动力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用机制不明显,产业结构和结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不紧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