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2)
2023(11706)
2022(10354)
2021(9705)
2020(8110)
2019(18637)
2018(18671)
2017(35803)
2016(19588)
2015(22196)
2014(22443)
2013(22306)
2012(20661)
2011(18742)
2010(18650)
2009(17200)
2008(16449)
2007(14363)
2006(12858)
2005(10640)
作者
(57733)
(48070)
(47585)
(45281)
(30566)
(23265)
(21595)
(18873)
(18331)
(17179)
(16789)
(16044)
(15199)
(15152)
(14597)
(14514)
(14448)
(14029)
(13766)
(13511)
(12035)
(11785)
(11519)
(11037)
(10835)
(10776)
(10596)
(10515)
(9698)
(9648)
学科
(78751)
经济(78665)
(53479)
管理(53285)
(39726)
企业(39726)
方法(35211)
(33539)
数学(29883)
数学方法(29539)
农业(22518)
中国(20475)
地方(20295)
业经(20017)
(18027)
(17560)
(13743)
环境(13170)
(13110)
理论(13014)
(11743)
(11590)
贸易(11582)
技术(11248)
(11186)
(10740)
教育(10612)
(10374)
财务(10313)
财务管理(10296)
机构
学院(278694)
大学(277272)
管理(114182)
(103798)
经济(101114)
理学(99098)
理学院(97928)
管理学(96272)
管理学院(95745)
研究(92642)
中国(67491)
科学(60630)
(59523)
(51537)
(46162)
(45353)
业大(45033)
中心(43134)
研究所(42405)
(41572)
(40062)
师范(39761)
农业(39126)
北京(37456)
财经(36587)
(34261)
(33700)
(33156)
师范大学(32127)
(31329)
基金
项目(197027)
科学(154084)
研究(145084)
基金(141245)
(122473)
国家(121366)
科学基金(104259)
社会(90026)
社会科(84886)
社会科学(84859)
(79853)
基金项目(76851)
自然(68113)
自然科(66316)
自然科学(66300)
(65291)
自然科学基金(65070)
教育(65044)
编号(61131)
资助(57530)
成果(48800)
重点(43244)
(42769)
(42432)
课题(41124)
(39897)
科研(37260)
创新(37072)
国家社会(35915)
项目编号(35890)
期刊
(118994)
经济(118994)
研究(77720)
中国(53778)
(51473)
学报(45800)
科学(43125)
管理(37547)
农业(35019)
大学(34231)
学学(32004)
(31436)
教育(30615)
业经(23181)
技术(22888)
(21384)
金融(21384)
图书(17841)
资源(16166)
问题(16034)
财经(15998)
经济研究(15892)
(15443)
(14415)
科技(14251)
理论(13794)
(13434)
实践(12969)
(12969)
技术经济(12725)
共检索到402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乔玲  
[目的]针对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规划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全省范围内的乡村旅游规划布局,据此提出进一步促进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结果]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可以将乡村旅游资源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村落古镇景观型、民族民俗文化型、自然生态环境型、农事农耕生产型和特色物产经济型。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具有典型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区域具有各自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具体可分为6个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智勇  
[目的]按市场需求分析内蒙古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划分,试图探索内蒙古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方法]文章采用细分法,将内蒙古乡村旅游划分为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及其他等4个类别,由此开展内蒙古乡村旅游区划研究。[结果]将内蒙古乡村旅游资源划分为草场游览区、乡村休闲区、游牧文化体验区、综合发展交流区等4个区。虽然内蒙古草场资源丰富,但受季节性及同质化的影响,其重要地位日渐衰弱。研究发现,内蒙古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潜力排名为:乡村休闲区>游牧文化体验区>草场游览区>综合发展交流区。[结论]乡村休闲是内蒙古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内蒙古休闲农庄、文化民宿及乡村综合体,是提升内蒙古乡村旅游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智勇  
[目的]按市场需求分析内蒙古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划分,试图探索内蒙古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方法]文章采用细分法,将内蒙古乡村旅游划分为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及其他等4个类别,由此开展内蒙古乡村旅游区划研究。[结果]将内蒙古乡村旅游资源划分为草场游览区、乡村休闲区、游牧文化体验区、综合发展交流区等4个区。虽然内蒙古草场资源丰富,但受季节性及同质化的影响,其重要地位日渐衰弱。研究发现,内蒙古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潜力排名为:乡村休闲区>游牧文化体验区>草场游览区>综合发展交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仇学琴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云南省旅游业也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云南省旅游二次创业的重点,尤其是在2009年被云南省确定为云南旅游"信息化建设与网络营销年"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提高云南省的旅游核心竞争力已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云南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分析了云南省乡村旅游信息化现状,并对云南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及云南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机遇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云南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及平台构建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妍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划分析,旨在为浙江省及长三角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标体系权重,在此基础上通过浙江省乡村休闲旅游分类体系对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区划研究。[结果]在准则层中, 4个部分的权重分布为乡村环境质量(0.465 8)>资源开发水平(0.277 1)>乡村社会发展(0.161 1)>乡村经济发展(0.096 0)。从指标层权重来看,处于第一层次的有景观平衡度(0.391 5)、乡村基础设施建设(0.389 7)、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0.383 6)和乡村旅游服务水平(0.365 5)。[结论]浙江省北部乡村旅游发展以杭州为中心,形成安吉、德清、桐乡和嘉善乡村休闲旅游带,中部和南部则以金华市为中心,形成了温州、金华和衢州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经济圈;浙江省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对乡村景观的承载能力是极大的考验;各县市应立足当地的优势乡村旅游资源,带动县域内的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乡村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波  杨增雄  张强  
文章在对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该县旅游资源分类的特点,并用SWOT分析方法对元江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为该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战略性决策的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静  
[目的]立足于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结合其特色进行资源分类并对乡村旅游资源做出评价,以期为河南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合理规划、定位提供借鉴及参考。[方法]依据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形态、特征、功能、用途,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国标分级标准,构建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等级分类体系;选取目前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采用最多的层次分析法(AHP)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做出评价。[结果](1)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可分为5个主类、19个亚类以及55个基本类,该分类体系较为全面地概括了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功能及类型;(2)资源开发价值是评价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最重要指标,其次是资源经济价值;(3)乡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乡村设施完善度成为评价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指标,这主要与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资源环境效益,只注重资源开发、不注重配套设施完善有关。[结论]河南省在发展自身乡村旅游产业时,注重自身丰厚资源的利用、合理开发传统村落资源、加强乡村居民环保意识培养和乡村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爱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在喧嚣都市的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由的田园生活,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与旅游活动项目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与政府的重视。文章在以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从发展现状分析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普遍具有齐鲁文化风韵内涵突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体验产品发达、基础扎实与机制灵活等特点;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文化特色薄弱、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开发管理不规范、品牌意识不强,产业开发方式粗放、生态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实施"政府-市场"配合管理机制,普及生态保护观念;加强科学规划编制,合理规划阶段性开发生态区域;实施分类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穆桂松  万三敏  
河南省地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对其进行综合区划,既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也是河南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依据地质演化历史的相似性等4个原则,作者把该省地质旅游资源划分为:太行山地质旅游资源群、邙山黄河地质旅游资源群、嵩山地质旅游资源群、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地质旅游资源群和南阳盆地地质旅游资源群等5个区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思雅   孙九霞  
现有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集中关注资源的经济属性及其对产品或产业的经济转化效应,较少关注资源的社会属性和社会效应。对云南省环洱海地区中具有不同旅游介入度的三个乡村社区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旅游资源开发的社区异质化效应,以及旅游资源开发和社区异质化的双向驱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区别于其他乡村资源开发模式,旅游资源开发使得同质性的村落共同体产生纵向上的经济异质化和横向上的群体异质化。第二,旅游资源开发和社区异质化产生双向驱动机制。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带来了资源价值的转化,从而形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链接,带来了物质财富和人口群体的吸附。另一方面,社区异质化带来了资源利用主体的内部张力,形成了多元化和系统化的资源利用方式,从而促使资源类型整合和资源范畴拓展。在外部市场驱动和内部社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旅游资源得以开发和再开发,呈现出价值转化效应和范畴拓展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窦志萍  
云南旅游业的二次创业、深度发展,应发挥云南优势,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系统开发。文化是旅游开发的灵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提高云南旅游业持续生命力与吸引力的关键。本文在对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资源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云南文化旅游资源自然和人文地理背景的分析,将云南文化旅游资源划分为九大类型,并针对这九大类型提出了云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组合,构建了云南文化旅游资源总体空间结构,提出"四核心、十七个经典区域、三条文化古道游路"的空间开发构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铁松  
云南省中甸县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国土面积大、人口密度低 ,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长期以来 ,由于受区位和交通的限制 ,县域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旅游业在县域经济中并未占主导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该县旅游资源结构层次和开发态势的分析 ,提出开发利用中甸县旅游资源的策略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会琴  王林  宋慧冰  熊剑平  
乡村旅游是我国当前旅游发展的热点之一,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是合理开发、科学规划乡村旅游的基础。根据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构建了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包括8个主类,18个亚类,41个基本类型。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四季赏花资源丰富,千湖之省水乡风光典型,乡村文化深远且地域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方法与标准,并对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结构、等级、地域分布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婷  
四川省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相对落后,游客来源主要依靠周边的传统自然景区,乡村旅游景点或景区尚未形成能够独立发展的经营局面。文章结合实地调研,对四川省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顺应空间结构现状、区域利益统一化、综合考虑交通条件等优化原则,从构建"以点带面"空间发展格局、突出传统旅游区的节点作用及优化交通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匹配等方面提出了四川省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以期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健  董丽媛  华国梅  
[目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是合理开发、科学规划乡村旅游的基础。梳理现有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了解已有研究成果,总结出我国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的现状与不足,以期对后续研究及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帮助。[方法]通过文献综合分析法和比较与归纳分析法,从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指标的选取、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评价客体及尺度、评价后指导方向等方面对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研究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本遵循相同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其评价要素、层次结构和评分标准进行重新修订,选择不同的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