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5)
- 2023(4720)
- 2022(3862)
- 2021(3708)
- 2020(2847)
- 2019(6607)
- 2018(6294)
- 2017(11232)
- 2016(6324)
- 2015(7087)
- 2014(6752)
- 2013(6754)
- 2012(6288)
- 2011(5694)
- 2010(5424)
- 2009(4850)
- 2008(4443)
- 2007(3545)
- 2006(3297)
- 2005(2728)
- 学科
- 济(24165)
- 经济(24136)
- 农(14737)
- 业(13955)
- 管理(13120)
- 地方(11230)
- 农业(11009)
- 企(8158)
- 企业(8158)
- 业经(7950)
- 中国(7111)
- 财(6255)
- 方法(6022)
- 农业经济(5548)
- 数学(5299)
- 数学方法(5181)
- 发(5062)
- 学(4841)
- 收入(4675)
- 地方经济(4427)
- 环境(4080)
- 发展(4047)
- 展(4040)
- 制(3890)
- 工作(3402)
- 建设(3296)
- 土地(3172)
- 和(2985)
- 城市(2893)
- 划(2861)
- 机构
- 学院(80556)
- 大学(77272)
- 研究(29188)
- 管理(27511)
- 济(26311)
- 经济(25412)
- 理学(23281)
- 理学院(22862)
- 管理学(22316)
- 管理学院(22149)
- 中国(21165)
- 科学(19891)
- 京(16992)
- 农(16025)
- 所(14412)
- 范(14207)
- 师范(14128)
- 中心(14052)
- 州(13985)
- 研究所(13213)
- 江(13087)
- 业大(13038)
- 财(12333)
- 农业(12117)
- 省(11763)
- 院(11391)
- 师范大学(11290)
- 北京(10491)
- 南(9254)
- 技术(9243)
- 基金
- 项目(58160)
- 科学(45169)
- 研究(44563)
- 基金(39743)
- 家(34700)
- 国家(34307)
- 科学基金(29049)
- 社会(26891)
- 省(25300)
- 社会科(25092)
- 社会科学(25084)
- 基金项目(22087)
- 划(20599)
- 编号(19345)
- 教育(19316)
- 自然(18424)
- 自然科(17893)
- 自然科学(17890)
- 自然科学基金(17522)
- 成果(15459)
- 资助(14791)
- 发(14053)
- 课题(13955)
- 重点(13080)
- 年(12093)
- 创(11643)
- 部(11415)
- 发展(11215)
- 展(11039)
- 规划(10936)
共检索到123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利平
云南的贫困和全国的贫困状况基本一致,首先是区域性贫困,其次是结构性和阶层性贫困。红河州位于滇东南岩溶地区,干旱缺水,交通闭塞,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落后。文章应用较为先进的因子生态分析法对红河州49个特困乡进行分类并解释了几个类型的贫困特征。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兴绪 刘曼莉
本文基于2009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3个县(市)、295个村、3000户农户收入的微观数据集,使用两水平农户收入函数模型方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经验研究的结果发现:1.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生产经营投入及耕地面积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农户人力资本中的劳动力素质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劳动力数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农户居住的外部环境(离市场的距离、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户收入有较大影响。并提出了增加农户收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收入 两水平模型 影响因素 西南边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春艳 毕东
通过对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农家书屋的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查,针对农家书屋建设经费保障不足、建设进度缓慢、建设标准不高以及长效管理堪忧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大投入保障、开展阅读活动、及时更新出版物、动态管理、寻求捐赠等有益措施。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农家书屋 建设 思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常丽博 骆耀峰 刘金龙
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社会-生态系统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其在气候变化适应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科学评估其对气候变化脆弱性对于制定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及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气候-生计"脆弱性框架,以云南省哈尼族农村社区为例,结合问卷调查和气象数据,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哈尼族农村社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①哈尼族农村社区对气候变化的暴露度较高(0.52),但由于当地社会-生态系统的敏感性较小(0.44),适应能力适中(0.48),系统整体脆弱性较低(0.02);②哈尼族社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脆弱性较低得益于当地可持续的社会-生态系统,传统的文化组织制度及集体行动机制;③不同地区敏感性及适应能力内部结构分化,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及社会资本是制约地区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维护并发挥好当地的社会-生态系统及传统组织制度,同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有助于维持较低的气候变化脆弱性。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 哈尼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春艳 毕东
通过对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农家书屋的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查,针对农家书屋建设经费保障不足、建设进度缓慢、建设标准不高以及长效管理堪忧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大投入保障、开展阅读活动、及时更新出版物、动态管理、寻求捐赠等有益措施。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农家书屋 建设 思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姝 冯艳芬 王芳 曾小洁
贫困村的脱贫能力直接影响脱贫工作的成效,研究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相对贫困村的脱贫潜力问题有助于确保我国脱贫任务的全面完成。论文以广东省欠发达地区粤北连州市为例,从村级尺度出发分析其相对贫困村的基本特征,进而构建脱贫潜力评价体系,借助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共同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利用加权求和方法完成连州市66个相对贫困村的脱贫潜力等级评价,并利用脱贫制约因素得分划分脱贫潜力类型。结果表明:1)连州市的相对贫困村自然区位条件较差,经济基础非常薄弱,耕地资源相对匮乏,受政策约束影响较大,空间分布呈集聚型;2)脱贫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自然区位、资源条件、经济因素、社会保障和设施配套等5个要素层共22个因子,其中权重占比最大的是经济因素和设施配套的6个因子;3)脱贫潜力评价结果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属于脱贫潜力中等以上的相对贫困村占65.15%,说明连州市相对贫困村的脱贫潜力总体情况较好;4)脱贫潜力类型划分中,优先脱贫型占16.67%,稳步脱贫型占28.79%,重点帮扶型占54.54%。研究结果能为地方政府制定精准的脱贫策略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与指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萍 李兴绪 刘兵 贾巧萍
本文根据2008年云南省红河州的农户调查数据,在考虑个体异质性和村庄异质性的基础上,运用多水平框架下的异质性工具变量模型估计劳动力培训的效应,得出以下结论,可观测因素对农户收入和培训决策的影响随着村庄的不同而变化,农户劳动力培训的效应不仅受个体异质性的影响而且受村庄异质性的影响;目前的培训政策发挥了政策引导作用,使参加培训的农户多数是参与意愿高的农户;劳动力培训能够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但效果并不显著,农户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仅为2.5%,说明目前的培训效果有待加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艳 张义伟 曾秋梅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红河州物流经济运行环境进行研究,借鉴相关研究指标体系运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发现:红河州综合物流竞争力在全省排名第四位;州内物流网络中的"点"与"线"不匹配。物流通道因子(物流网络中的"线")在全省位于前列,但是物流网点(物流网络中的"点")及劳动力因子在全省排在第10位,州内物流网点较少,"点"建设滞后于"线"的建设,物流网络不完善;经济规模与经济质量不匹配。经济规模在全省排第4位,而物流经济质量因子在全省处于第7位。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发展以工业产品为带动的产业物流;完善物流网点布局,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外资,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以此改善经济质量的针对性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健 梁坤南 周再知 黄桂华 李碧均 马华明
【目的】探讨西双版纳柚木人工林立地类型,为西双版纳及其他类似地区的柚木人工林立地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2~26年生的柚木人工林,采用典型抽样方法,设置51块样地,测定样地内柚木生长指标,记录地形因子,分析土壤理化性质;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土壤主要化学因子,以主成分分析划分土壤养分等级。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分析立地因子与样地林木生长量的关系。【结果】土壤养分等级、土壤质地、坡向、坡位、坡度、土壤密度和海拔等立地因子与优势木高生长拟合的数量化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865,达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密度、土壤质地、坡度以及8个土壤养分因子(PH值、交换酸含量、全K含量、全P含量、有效P含...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叶敏婷 王仰麟 彭建 吴健生
土地利用程度研究是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尝试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作为土地利用程度类型划分工作的理论支撑,构建了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网络,在分类过程中同时考虑土地利用程度现状情况和影响土地利用程度的社会经济因素,最终将云南省土地利用程度分成高土地利用程度-高人口压力-高经济压力区等六种类型,以为区域土地管理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葛珺沂 李兴绪 刘曼莉
由于其居住环境、社会发育程度等的特殊性,西南边疆民族村的农户行为有别于其它地区的农户,影响农户收入的因素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基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3个县(市)、223个村、2280户农户收入的微观数据,使用两水平农户收入函数模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结果发现,在农户资本要素禀赋中,农户生产性资本、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劳动力是否接受过培训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劳动力数量对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在农户生产经营结构中,种植结构对收入具有显著影响,而农户是否兼业及非农就业对收入的影响不显著;村庄的外部环境对农户收入有较大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荣贵 蓝猛 乔光明 王永刚 谢先荣
在云南省红河自治州河口县对35个柚木种源的5a试验结果表明:种源间在树高、胸径上呈极显著差异,其中超过标准种源(相当于平均水平)的分别有16个和17个。以胸径超过标准种源10%,材积超过40%为选择标准,则8507、8602、8603、8021、1307、8022、85131、8508号被选为适生优良种源,其树高、胸径、材积的现实增益平均分别为17.0%,19.9%和70.3%;其中前2个种源的材积现实增益达128%和107%;树高、胸径、材积的期望遗传增益约分别为10.0%,11.4%和45.8%。生长的年—年秩次呈紧密相关,表明早期选择有相当高的效率。
关键词:
柚木 种源试验 生长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康宁 李志宏 罗婕
高职教育由于与行业紧密联系,逐渐形成了院校间在专业布局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本研究以云南省为案例,研究了边疆省域院校间的专业多样性问题,比较不同行业院校的专业差异。结果表明:(1)工业、农业、林业等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正趋向于综合化,能够反映行业特色的专业在院校的专业结构中比重已逐渐减少;(2)综合类院校由于行业归属特征不明显,在专业结构调整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3)曾经热门的财经类院校、艺术类院校等,学生对热点专业的追逐已趋于理性。
关键词:
行业高职院校 专业分类 多样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何艳冰 乔旭宁 王同文 樊良新
文章将脆弱性理论引入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中,以河南省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性进行测度,并引入贡献度模型划分其脆弱类型。结果表明:(1)不同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面临的压力极不均衡,旅游开发对文化景观的胁迫效应更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状态存在结构性差异,非物质文化景观较物质文化景观更为脆弱;政府在文化景观保护过程中缺乏对村民利益诉求的尊重及其文化自觉意识的激发,是导致传统村落响应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2)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位于低、中、高3个脆弱等级的传统村落数量分别占33.33%、52.38%和14.29%,空间上呈现豫东地区和豫北地区高、豫西地区和豫南地区低的格局。(3)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分为压力主导脆弱、状态主导脆弱、响应主导脆弱、压力-状态复合脆弱、状态-响应复合脆弱和压力-响应复合脆弱6种类型,复合脆弱型传统村落的数量明显多于单一脆弱型,且脆弱程度更深,反映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性主要受复合因素驱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