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00)
2023(15247)
2022(13254)
2021(12494)
2020(10282)
2019(23595)
2018(23528)
2017(45230)
2016(24729)
2015(27691)
2014(27938)
2013(27517)
2012(25451)
2011(23179)
2010(23506)
2009(21516)
2008(20751)
2007(18402)
2006(16722)
2005(14928)
作者
(72106)
(59717)
(59387)
(56499)
(38284)
(28761)
(26888)
(23430)
(22867)
(21599)
(20540)
(20221)
(19271)
(19035)
(18492)
(18402)
(17718)
(17633)
(17178)
(16988)
(15080)
(14916)
(14446)
(13707)
(13428)
(13412)
(13391)
(13305)
(12082)
(11939)
学科
(101297)
经济(101193)
管理(68502)
(65643)
(51942)
企业(51942)
方法(39585)
数学(33265)
数学方法(32840)
(30917)
中国(30683)
地方(28308)
业经(23592)
(23458)
(22503)
农业(20847)
环境(18962)
(17989)
(17804)
贸易(17790)
(17185)
(16517)
理论(16478)
银行(16477)
(16293)
(16032)
(15907)
(15871)
金融(15866)
技术(15540)
机构
学院(347980)
大学(345728)
(136799)
管理(136520)
经济(133534)
研究(123227)
理学(116673)
理学院(115260)
管理学(113340)
管理学院(112695)
中国(92291)
科学(77266)
(75509)
(63569)
(62573)
(58379)
研究所(56787)
中心(55602)
(53397)
业大(51487)
(50002)
师范(49571)
财经(49325)
北京(48767)
(45106)
农业(45079)
(44693)
(43560)
师范大学(39876)
经济学(39284)
基金
项目(233648)
科学(183249)
研究(173312)
基金(167031)
(145145)
国家(143813)
科学基金(123044)
社会(107389)
社会科(101593)
社会科学(101568)
(92720)
基金项目(89045)
自然(79624)
教育(78760)
自然科(77643)
自然科学(77627)
(77506)
自然科学基金(76184)
编号(71875)
资助(68883)
成果(58978)
(53856)
重点(52323)
(50568)
课题(50304)
(47836)
创新(44509)
科研(43841)
项目编号(43187)
发展(43064)
期刊
(161624)
经济(161624)
研究(106475)
中国(71568)
(54504)
学报(53129)
科学(50701)
管理(50477)
(45226)
教育(42981)
大学(39984)
农业(37823)
学学(37446)
(34253)
金融(34253)
技术(29850)
业经(28211)
经济研究(24281)
财经(22767)
问题(20874)
图书(19493)
(19371)
(19120)
科技(17316)
资源(17159)
理论(16987)
技术经济(16303)
现代(16204)
实践(15642)
(15642)
共检索到531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伟红  邱旗  薛群慧  邓辅唐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小镇可以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和旅游活动一起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旅游资源具有唯一性,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如何开发并保持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旅游小镇的开发提出建议,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建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树红  吴肖芳  刘玉清  
近年来,云南省旅游业蓬勃发展,但发展的背后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转变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成了必然的选择。本丈阐述了生态旅游的概念,总结了生态旅游的特征,分析了云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最后针对云南省的生态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云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红风  李云霞  
循环经济理念是云南省"十一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而乡村生态旅游是云南省未来重点开发的十大特色旅游产品之一。因此推行循环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是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与经济双赢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云南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省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贯彻循环经济的"3R"原则的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霍中量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逐渐细化,传统的旅游供给方式和市场需求产生矛盾,旅游者开始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文化性和参与性。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风光绮丽,旅游资源丰富,普洱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开发普洱茶文化旅游的特有资源。将旅游和普洱茶文化进行融合开发,有利于传统茶产业向精细和高效方向发展,实现从产业生产,到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体验等新旅游业态的转变。文章立足于勐海县普洱茶文化旅游资源,分析勐海县茶文化旅游现状,提出开发生态旅游、体验旅游和民俗旅游体系,从而促进当地旅游发展,增加勐海县茶产业整体效益,培育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旅游目的地国内外知名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景保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水景旅游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之一。在研究河南水景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总结出河南水景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开发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庆明  
本文在概括介绍泸沽湖省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旅游开发对该区生态经济环境的多方面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依依  张敏  
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旅游地生态持续性评价体系,以云南省玉龙县为例,将旅游活动集中区作为评价单元,定量评价全县旅游生态持续性状态的空间分异,以综合反映旅游地内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以及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各种需求的满足程度与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反映了生态环境结构与功能、旅游者与当地居民需求满足程度,以及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管理之间的联系与反馈,能够辨识这些关联作用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以旅游活动集中区作为空间评价单元,能够直观反映与分析生态持续状态的区域差异与根本原因,有助于生态管理措施的制定与空间落实;虽然旅游者的大幅增长导致对资源和能源消耗量的增长,同时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依依  成升魁  王仰麟  彭建  张源  
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旅游生态足迹等方法,构建旅游地生态持续性评价体系,定量评价全县2001年生态持续性状态及其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持续性在总体上处于可持续性强的状态,说明旅游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受社会经济、旅游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状态的空间异质性影响,丽江县生态持续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丽江县生态持续性的空间分异分析表明,游客的空间集聚导致生态需求的空间集中,丽江县主要景区周边区域的生态持续性状态相对其他区域较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史育龙  
澜沧江-湄公河是联接我国大西南与东南亚国家的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该河流发源于我国青海唐古拉山,流经云南省出境,在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最后注入南中国海,全长4880公里,其中在我国境内河长2162公里。8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简王华  
县域的旅游开发处于区域旅游发展的最低层次,是省级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的基础环节,广西要建设旅游大省和加快旅游业发展,县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关键。以在广西旅游资源构成中具有代表性的环江县为例,文章从该县民族风情、岩溶风光、生物景观的资源特点出发,提出了颇有针对性的开发对策:特色性与主体吸引物的定位,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协调,积极参与区域旅游协作,注重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桂华  
澜沧江上游流域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再西北三江并流区。本文从澜沧江上游流域独特的高山峡谷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旅游资源的类型调查入手,分析评价其旅游资源、功能特色、旅游市场需求及开发条件,倡导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进行,提出了使旅游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开发方向和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永彬  
气象气候科考旅游是以气象气候的科学要领和知识体系为基础,以气候类型与结构、气候要素、大气现象为资源,依托专业科学考察和公众旅游形式开展的特种旅游活动。澜沧江下游具有独特的西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与季雨林生物气候、亚热带山地气候、干热河谷气候等多种科考旅游的资源,并且在气候开发利用与人居气候适应方面具有显著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应在澜沧江下游地区开发新气象气候科考旅游产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单纬东,陈烈  
文章根据迈克尔·波特钻石理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对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旅游开发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索和构建了城步县旅游发展的钻石体系,结合城步的实际提出几点建议,同时也为经济不发达地区旅游开发提供一种探索性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社明,李益敏  
以澜沧江下游地区为例,立足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着眼旅游业的发展机遇,通过典型抽样调查,结合国内外科学考察旅游的发展态势,系统分析了科学考察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确定了市场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洪亮  倪绍祥  张红玉  和润云  
香格里拉在人们心中代表着永恒、宁静、和平。香格里拉具有以下特点 :(1)以大自然为背景 ;(2 )强调人与人及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3)以生态学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4)是一种特殊的生态旅游地。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 ,认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业开发是自然和人文保护事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也是积极保护香格里拉的有效手段。最后 ,结合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香格里拉生态旅游资源特色 ,按照保护为主、科技引导、适度开发、保护与开发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提出了构建生态旅游决策支持系统、加强旅游区规划、开展科学研究、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