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79)
- 2023(15463)
- 2022(13319)
- 2021(12396)
- 2020(10223)
- 2019(23382)
- 2018(23328)
- 2017(44484)
- 2016(24166)
- 2015(27137)
- 2014(27469)
- 2013(27348)
- 2012(25529)
- 2011(23345)
- 2010(23644)
- 2009(21685)
- 2008(20891)
- 2007(18395)
- 2006(16545)
- 2005(14941)
- 学科
- 济(117862)
- 经济(117762)
- 管理(65915)
- 业(61659)
- 企(49340)
- 企业(49340)
- 方法(44080)
- 数学(38010)
- 数学方法(37584)
- 地方(31400)
- 中国(31155)
- 农(28736)
- 业经(24849)
- 学(24674)
- 财(22147)
- 农业(19809)
- 制(18127)
- 地方经济(17781)
- 环境(17722)
- 贸(17354)
- 贸易(17340)
- 和(17028)
- 易(16641)
- 理论(16468)
- 融(16367)
- 金融(16362)
- 银(16171)
- 银行(16130)
- 行(15568)
- 技术(15518)
- 机构
- 大学(350009)
- 学院(349224)
- 济(145032)
- 经济(141885)
- 管理(135388)
- 研究(126184)
- 理学(115938)
- 理学院(114549)
- 管理学(112630)
- 管理学院(112014)
- 中国(93109)
- 科学(78427)
- 京(76174)
- 所(64728)
- 财(63711)
- 研究所(58840)
- 农(56775)
- 中心(55669)
- 江(51933)
- 业大(51079)
- 财经(50204)
- 北京(49154)
- 范(48912)
- 师范(48495)
- 院(45901)
- 经(45422)
- 农业(44023)
- 经济学(43313)
- 州(42494)
- 师范大学(39256)
- 基金
- 项目(234559)
- 科学(183505)
- 研究(172574)
- 基金(167474)
- 家(146054)
- 国家(144824)
- 科学基金(123182)
- 社会(108208)
- 社会科(102416)
- 社会科学(102385)
- 省(92545)
- 基金项目(88915)
- 自然(78844)
- 教育(78489)
- 划(77628)
- 自然科(76898)
- 自然科学(76881)
- 自然科学基金(75446)
- 编号(70759)
- 资助(69031)
- 成果(57992)
- 发(54380)
- 重点(52912)
- 部(51033)
- 课题(49702)
- 创(47800)
- 创新(44624)
- 科研(44002)
- 国家社会(43987)
- 发展(43522)
- 期刊
- 济(171016)
- 经济(171016)
- 研究(109620)
- 中国(71138)
- 学报(54337)
- 农(52173)
- 科学(51370)
- 管理(50839)
- 财(46245)
- 教育(41479)
- 大学(40719)
- 学学(38176)
- 农业(36473)
- 技术(31831)
- 融(31615)
- 金融(31615)
- 经济研究(27220)
- 业经(27084)
- 财经(24509)
- 问题(21707)
- 经(21002)
- 图书(19167)
- 技术经济(18693)
- 业(18661)
- 科技(17213)
- 资源(17210)
- 理论(16870)
- 现代(16012)
- 商业(15768)
- 统计(15582)
共检索到533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启明 李美娟
云南民族自治县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民族自治县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基于县域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社会民生和资源支持四个方面构建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发展失衡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民族自治县都存在失衡现象,并且绝大多数自治县已处于较严重的失衡状态。为使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地对策以降低失衡效应。
关键词:
民族自治县 县域经济 发展失衡 评价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美娟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原因,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而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本文以县域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构建了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预警系统,它包括预警指标的设计、预警等级的划分等。同时运用所构建的预警系统对云南省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应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预警系统,在预警信号显示失衡即将发生时,由政府部门相关部门相应地进行调控和决策。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发展失衡 预警系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各自治区、自治州及所辖县级单位和民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民族县)的统计显示,2003年640个民族县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社会环境、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农牧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任崇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探寻出适合我国西部民族自治地区发展的经济模式,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才可以对我国经济的整体推动产生深刻的影响和积极作用。该文以甘肃省7个民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根据地理区位、地域要素禀赋的差异性,选择顺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宜的经济生产方式,归纳了具有地域特色的5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在经济增长方式、要素禀赋差异、生态环境、社会文化、政策利用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甘肃省 民族自治县 经济发展模式 对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智勇
西部落后地区如何才能加快经济发展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投资推动,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来实现较快发展。以工业化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落后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与此同时,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的适时跟进是促进县域经济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使投资和产业结构得以持续进行的重要保障。不仅如此,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民族和边境因素也需要考虑。通过对云南省县域经济的分析,论证了投资、产业结构、交通、民族构成和县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县域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效率的提升、人口的积聚和集约模式的发展。Moran I指数表明,云南省县域经济存在显著的趋同性...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投资 基础设施 县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真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数居全国第1位,目前有1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3个享受少数民族自治县待遇,这些民族自治县由于受历史条件、区域分布、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民族因素等影响和限制,生产力水平低下、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低,成为中央和自治区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通过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亮
本文采用1995~2010年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招商引资数量、人均教育支出、R&D经费投入共五项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玉屏县县域经济的增长进行计量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招商引资数量、人均教育支出、R&D经费投入都对玉屏县县域经济的增长有正向推动作用。其中招商引资数量推动作用最大,R&D经费投入推动作用最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县域经济 最小二乘法 实证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董利红 支玲 李怒云 赵俊臣 刘燕
通过走访农户、实地调查对云南省新平县这一典型的山区贫困县发展特色产业——竹产业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了考察,在收集大量一手、二手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其实际情况指出当地竹产业发展存在资源数量增长缓慢,管理粗放、经营水平低、林分质量普遍不高,资源发展与产品加工利用不协调、矛盾突出、不利于产业的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加大资源培植力度、扶持一大批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科技兴竹战略的对策。
关键词:
竹产业 发展 效益 评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智勇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却颇有争议,分歧主要源于数据差异,也与地理单元和空间密切相关。以云南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分析框架,构建了以城市和距离为基本因素的区域分类体系,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县域经济的增长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但是在不同的县域,两者的关系有显著的差异;只有当城市化率达到21.5%,城市化才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仅有昆明市及少数较大州级市及周边县域,它们的城市化才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云南省 县域 区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庆珍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既承担着促进区域发展的责任,也面临着融入区域发展的机遇。目前云南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联通不畅,产业尚未联动发展,城市中心区的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县域间协同发展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因此,县域经济亟需融入区域分工体系,划分层次进行梯度开发,统一规划,科学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构建衔接顺畅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区域经济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庆珍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既承担着促进区域发展的责任,也面临着融入区域发展的机遇。目前云南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联通不畅,产业尚未联动发展,城市中心区的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县域间协同发展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因此,县域经济亟需融入区域分工体系,划分层次进行梯度开发,统一规划,科学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构建衔接顺畅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区域经济 路径选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戚红年
民族多样性与县域经济的关系常被研究人员所忽视,此研究旨在探讨民族多样性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及其机理。文章选择民族分布广泛的云南省作为实证考察的案例,通过利用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构建一个纳入民族多样性并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的县域经济发展面板数据模型,探究民族多样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结果显示,民族多样性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两者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关系,民族多样性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带来县域经济1.234个百分点的总量增长。文章结果意味着引导民族之间的相邻聚居,促进民族多样性将有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以此进一步为国家区域战略推进、民族区域政策的制定以及县域经济的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民族多样性 县域经济 面板回归 云南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美娟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各民族自治州、自治县之间,以及少数民族地区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针对此现象,为使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立,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降低发展失衡效应。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失衡 原因与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立龙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决定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系统分析了循环经济内涵及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云南省县域经济的不同特征,分别提出了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县域经济 发展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苏荣
文章通过对我国环江、罗城、兰坪、贡山民族自治县的调查,发现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县域经济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城镇化水平很低和地方财政非常薄弱等诸多困境,认为应该采取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旅游业和通过少数民族节庆活动招商引资等措施来加以应对,从而壮大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县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