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1)
2023(2234)
2022(1855)
2021(1872)
2020(1646)
2019(3617)
2018(3685)
2017(6708)
2016(3917)
2015(4630)
2014(4724)
2013(4777)
2012(4570)
2011(4106)
2010(4044)
2009(3805)
2008(3737)
2007(3302)
2006(2914)
2005(2704)
作者
(12351)
(10527)
(10503)
(9837)
(6778)
(5353)
(4766)
(4147)
(4098)
(4094)
(3669)
(3614)
(3585)
(3464)
(3384)
(3245)
(3004)
(2978)
(2975)
(2956)
(2765)
(2669)
(2558)
(2508)
(2414)
(2375)
(2336)
(2311)
(2254)
(2243)
学科
(12657)
经济(12643)
管理(9414)
(7990)
(6550)
(6052)
企业(6052)
地方(5169)
方法(4767)
资源(4733)
(4528)
农业(4458)
中国(4370)
业经(4139)
(3827)
文化(3746)
理论(3573)
教育(3362)
数学(2861)
环境(2808)
数学方法(2788)
产业(2633)
人事(2619)
人事管理(2619)
(2479)
市场(2423)
(2164)
经济理论(2144)
土地(1914)
生态(1891)
机构
学院(55331)
大学(54728)
研究(20978)
管理(19088)
(16966)
经济(16445)
理学(15868)
理学院(15593)
管理学(15179)
科学(15065)
管理学院(15057)
中国(14842)
(14158)
(12405)
(11629)
农业(11362)
研究所(10706)
业大(10533)
中心(10309)
(10027)
师范(9965)
(9547)
(9289)
(9002)
(8287)
北京(7957)
师范大学(7766)
农业大学(7399)
(7331)
科学院(7091)
基金
项目(39500)
科学(29363)
研究(29015)
基金(26221)
(23878)
国家(23591)
科学基金(18684)
(17002)
社会(16892)
社会科(15752)
社会科学(15742)
基金项目(14080)
(13731)
教育(13427)
编号(13411)
成果(12060)
自然(12051)
自然科(11570)
自然科学(11563)
自然科学基金(11365)
资助(10489)
重点(9277)
(9210)
课题(9098)
(8210)
项目编号(7720)
(7612)
计划(7588)
(7472)
科研(7237)
期刊
(21819)
经济(21819)
中国(15118)
研究(14728)
(13497)
学报(13381)
科学(10303)
教育(9974)
农业(9301)
大学(9038)
学学(8173)
图书(7099)
管理(6116)
资源(5800)
书馆(5525)
图书馆(5525)
(5318)
(5168)
(4037)
技术(4012)
业经(3927)
业大(3767)
(3682)
金融(3682)
(3531)
问题(3303)
农业大学(3188)
(2944)
论坛(2944)
科技(2826)
共检索到89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卫芬  林立飞  秦荣  刘发万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对云南少数民族特用蔬菜文化进行调查。首次报道代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蔬菜28种,分别属于20科。发现不同民族在不同地域环境或具有一定时空距离时,其选择的蔬菜种类利用方式上有所不同,这与当地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及传统信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卫芬  董廷伟  万红  吴丽艳  王连润  赵丹丹  
【目的】通过详细调查、整理分析、明确收集到的云南蔬菜资源的种类及利用价值,为制定云南蔬菜资源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数据和研究材料。【方法】采用查阅资料、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多种形式座谈、关键人物访谈和室内分析等方法,对云南境内的蔬菜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云南蔬菜种类多,涉及的蔬菜种类151种(亚种、变种),隶属37个科;蔬菜的利用也呈现出多样性,包括蔬菜食用的部位分为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果菜类,食用的方法包括生食和熟食(炒、煎、蒸、腌、套炸、包烧、染制);蔬菜资源现阶段面临的严峻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结论】基本掌握了云南蔬菜资源分布的种类,涵盖了根菜类、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茄果类、豆类、瓜类、葱蒜类、叶菜类、薯芋类、水生类、多年生及杂类、芳香类、野菜类等常见的14大类,为云南蔬菜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孟金贵  曾亚文  
云南省蔬菜种质资源调查研究表明 ,有珍稀名优蔬菜 34种 (包括变种、变型或品种 ) ,隶属 1 2科 2 1属 ,其中木本蔬菜 2科 3属 3种 ,草本蔬菜 1 1科 1 9属 31种。本文论述了以上蔬菜资源的特点、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并对其今后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丽琴  罗红  钟利  兰梅  徐卫红  张国良  雷加和  李青云  王跃云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卫芬  林立飞  秦荣  张丽琴  刘发万  
经过2年多的调查了解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初步明确了云南蔬菜地方品种,分31科、71属、150多个种、1800多个品种,品种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目前大多数品种的种植面积较小,且种植范围较窄,部分品种有逐步退出市场而被淘汰的趋势。重点分析云南蔬菜地方品种种质资源消长原因,并初步探讨了开发利用云南蔬菜地方品种种质资源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胡敏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与东南亚的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与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邻近,虽远离国内政治经济中心,却拥有9个国家级口岸,8个省级口岸,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和南亚、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建设的全面启动,为云南省搭建外向型、区域性的蔬菜产业互动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云南蔬菜产业抓住机遇,投入2000万元配套资金,建立和完善蔬菜流通体系。从总体看,云南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剑中  张荣  童清  卢南  牛建华  
在云南省民族地区经过深入广泛的调查,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即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如哈尼、傣、拉祜、佤族等具有悠久的食用松毛虫的历史。思茅地区共10个县(市),至少8个县有人食用。其它地区(州)有临沧、景洪、玉溪等。据调查研究,这一传统与历史上的饥荒有关。最早食用的民族可能是墨江县的哈尼族卡堕支系,至少可以追溯至清朝末年。松毛虫的民间传统知识启示人们变害为利,并把开发利用松毛虫作为综合治理的一种手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春勋  
本文基于嵌入性理论的关系契约自我实施机制,对云南省通海县蔬菜种植户与龙头企业间的蔬菜交易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关系治理要素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农户感知的满意度、农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农户关系承诺、农户感知的合作程度、农户对交易的确定性、农户感知的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相对依赖性、农户感知的受企业影响程度共8个关系变量的互动机制是推动农产品交易关系契约自我实施的关键;对于蔬菜一类的农产品交易而言,以信任为核心的两条因果关系链中因果关系较为显著,而相对依赖性、农户感知的受企业影响程度等关系要素对交易绩效的影响并不明显,因而信任是提高农产品交易绩效的政策基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建华  刘银汉  宋维健  黄生武  杜亚填  
根据植物地理学原理,采用民间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张家界野生蔬菜资源的种类、分布、储藏量、食用价值、食用部位、食用季节、保健功能和利用现状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野生蔬菜资源约有36科65属74种;分布在海拔250~2030m,且高海拔地区较低海拔地区分布多;食用部位多以茎、叶为主,根、根茎、块根、块茎次之,花最少.提出了改进加工工艺、探索深度加工、以开发储量较大野生蔬菜资源为龙头带动储量较小野生蔬菜资源的开发、开展驯化栽培、保护和恢复生态、以生境养山珍等开发利用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楠  闵庆文  袁正  李文华  杨庆春  
本文运用民族植物学"5W+1H"提问法和关键人物访谈法,对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这一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四个主要民族的野生食用植物及其传统知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四个主要民族的野生食用植物隶属于48科63属68种,其中代粮植物5种、野生蔬菜51种、野生水果15种、药食两用植物7种、调味植物6种、酿造植物1种;(2)四个主要民族饮食文化中对于野生植物的利用习惯相互影响但又各自传承发展;(3)不同野生食用植物的食用人数有所差别,12种植物食用人数较少,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的传承面临较大危机,应对其进行研究和保护;(4)四个主要民族野生食用植物的野生生长规模逐渐缩小,应在其利用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留种和种质资源保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楠  闵庆文  袁正  李文华  杨庆春  
本文运用民族植物学"5W+1H"提问法和关键人物访谈法,对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这一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四个主要民族的野生食用植物及其传统知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四个主要民族的野生食用植物隶属于48科63属68种,其中代粮植物5种、野生蔬菜51种、野生水果15种、药食两用植物7种、调味植物6种、酿造植物1种;(2)四个主要民族饮食文化中对于野生植物的利用习惯相互影响但又各自传承发展;(3)不同野生食用植物的食用人数有所差别,12种植物食用人数较少,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的传承面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建林  
根据湿热地区气候特点和蔬菜生产的现状 ,探讨了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意义和技术措施。作者认为 ,发展无公害蔬菜是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推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优先采用农业和生物防治措施 ;科学使用化肥农药 ,并建立蔬菜质量检测、监督等管理机构和机制 ,可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查涛  李正跃  
本文阐述了云南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状况。2000年云南省蔬菜产量达950万t,昆明市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1493hm2,云南已成为全国蔬菜生产和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总结出云南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滞后、监督检测制度不够完善、蔬菜产区农业生态欠佳等诸多制约云南无公害蔬菜发展的关键因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建初  刘钦云  吕辉红  黄新  肖顺勇  
通过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日常食用的蔬菜硝酸盐的含量、污染状况及其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硝酸盐日允许量值,进行了食用安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蔬菜硝酸盐含量和土壤肥力、种植方式等因素有关系,研究得出湖南省蔬菜硝酸盐污染相对较为严重,亚硝酸盐污染较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孙洋  
通过对云南省普洱市民族食用昆虫的采集、鉴定和查阅有关文献,整理出普洱市食用昆虫12目49科152种。简要分析了普洱市食用昆虫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及今后食用昆虫研究的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