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6)
2023(4685)
2022(3908)
2021(3603)
2020(3074)
2019(6747)
2018(6451)
2017(11968)
2016(6916)
2015(7458)
2014(7219)
2013(7394)
2012(6856)
2011(6210)
2010(6285)
2009(5705)
2008(5761)
2007(5096)
2006(4207)
2005(3814)
作者
(23478)
(19768)
(19474)
(18701)
(12671)
(9925)
(8721)
(7674)
(7466)
(7277)
(6927)
(6537)
(6510)
(6427)
(6339)
(6333)
(5878)
(5660)
(5603)
(5469)
(5352)
(4994)
(4974)
(4549)
(4472)
(4386)
(4349)
(4328)
(4229)
(4137)
学科
(21575)
经济(21550)
(17619)
管理(16468)
(14488)
企业(14488)
方法(10362)
(9683)
数学(8775)
数学方法(8671)
(7123)
教育(6407)
(6157)
(6063)
中国(5349)
(5247)
财务(5241)
财务管理(5233)
企业财务(5079)
业经(4984)
研究(4550)
理论(4378)
地方(4253)
农业(4172)
(4165)
技术(4138)
(3783)
银行(3754)
(3730)
金融(3727)
机构
大学(99636)
学院(98134)
研究(39542)
(32579)
经济(31604)
管理(30713)
科学(28729)
(27464)
理学(26736)
理学院(26246)
管理学(25530)
管理学院(25350)
中国(24956)
(22129)
农业(22056)
(21216)
业大(21150)
研究所(20655)
中心(16328)
(15745)
(15639)
(14791)
(14479)
农业大学(14439)
(13669)
(13506)
(13378)
师范(13261)
北京(13070)
财经(12683)
基金
项目(72395)
科学(54637)
基金(51535)
(48509)
国家(48137)
研究(45594)
科学基金(39071)
(30375)
自然(28496)
自然科(27818)
自然科学(27795)
自然科学基金(27312)
基金项目(27220)
社会(27038)
社会科(25488)
社会科学(25478)
(25350)
教育(22052)
资助(21311)
重点(17523)
计划(16653)
编号(16549)
科技(15654)
(15212)
(15125)
(14988)
科研(14518)
创新(14243)
(13525)
成果(13462)
期刊
(34959)
经济(34959)
学报(28041)
研究(27553)
(24656)
中国(21835)
科学(20961)
大学(19795)
学学(19122)
农业(16977)
教育(13723)
(13309)
管理(10433)
(9652)
业大(8809)
(7577)
农业大学(7281)
(7088)
金融(7088)
(6861)
林业(6773)
财经(6579)
技术(6076)
科技(5968)
(5545)
经济研究(5498)
自然(5250)
业经(5212)
中国农业(4697)
自然科(4484)
共检索到141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海燕  曾松荣  张玲琪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景宁  康晋  张耀宏  康永祥  
以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成熟种胚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噻苯隆TDZ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生长素(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对桃儿七愈合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及无菌苗生根的影响,建立了完整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添加0.5 mg·L-1TDZ+500 mg·L-1水解酪蛋白(CH)的MS(Murashige和Skoog)培养基中,成熟种胚愈合诱导率最高,为97.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添加0.5 mg·L-1TDZ的继代培养基中,出现球形胚和心形胚,但继代培养褐化严重,添加谷胱甘肽160 mg·L-1能显著抑制褐化现象。在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旭  曾茜  刘璞玉  杜慕云  朱森林  杨仁德  魏善元  
为探明贵州小白及内生真菌多样性规律,挖掘农业病原菌微生物防治新资源,采用组织块分离法结合形态学和ITS r DNA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法,对从贵州小白及(Bletilla formosana)叶、根和茎中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并以烟草黑胫、水稻纹枯和小麦赤霉3种常见农业病原菌作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抗病活性菌株。结果表明:1共分离获得内生真菌137株,归为12目18科22属。其中,优势菌群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和镰刀菌属(Fusarium),三者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俊英   许文博   田沛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羊茅属(Festuca)内生真菌,筛选适于内生真菌生长的培养基并比较不同菌株的生长速度,本研究设置了不同的生长培养基,包括不同酸碱度(pH=4、5、6、7、8、9、10);不同碳源(葡萄糖、麦芽糖、乳糖、D-木糖、D-山梨糖醇、可溶性淀粉);不同氮源(蛋白胨、胰蛋白胨、硝酸钠、硝酸铵、尿素、草酸铵、硝酸钾)和不同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sucrose agar,PSA)、察氏培养基(Czapek agar)、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orn meal agar,CMA)和水琼脂培养基(Water agar,WA)},选择11株从羊茅属植物分离的香柱菌属(Epichlo?)内生真菌(菌株ID:G1、G2、G3、G4、291-4、291-14A、1、2、9、57A、84F)在这些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探究上述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速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类和pH对内生真菌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速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内生真菌的最适生长的pH范围为4~7,利用能力最强的碳源为D-山梨糖醇,氮源为蛋白胨,菌丝生长较适宜的培养基为PDA和PSA培养基,其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是菌株G1,生长速度最慢的菌株是291-4和菌株291-14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爱华  殷幼平  熊红利  李颜方  李佳  贤家旭  王中康  
【目的】对柑橘健康植株和感染黄龙病植株的韧皮部内生细菌的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为研究柑橘植株韧皮部内生细菌与黄龙病菌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分离培养与分子鉴定的方法和基于16S rD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的方法。【结果】用常规分离与分子鉴定方法获得10个属细菌类群,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考克氏菌属(Kocuria sp.)为无症健株的优势菌群;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芽孢杆菌属、假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昭  张旭  徐静  
采用化学与生物学活性结合的二级组合筛选模型对红树林植物海莲内生真菌进行筛选,得到优势菌株Pestalotiopsis sp.,从中分离得到4个甾体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及MS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其进行结构解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分别为:3β-(E)-feruloyllupeol、stigmastan-3-one、β-sitosterol和sitost-5-en-3β-ol acetate,其中化合物分别3β-(E)-feruloyllupeol为首次从红树林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对4个化合物进行清除DPPH、ABTS自由基以及抗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均无抗菌、抗氧化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奚家勤  林碧莲  莫明和  薛超群  王广山  郭建华  方敦煌  
烟草内生菌种类丰富,其在烟草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烤烟品种K326叶片中分离的内生细菌ZY-9-13菌株对供试的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拮抗作用,表现出对真菌病原菌的广谱抗菌活性。菌株ZY-9-13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腐皮镰孢菌(F.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omysporum f.sp.cucumerinum)、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sanbinetti)和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詹旭  曹志艳  邢继红  董金皋  
【目的】从常见植物病原真菌中筛选具有漆酶活性的病原菌,对相对酶活力较高的菌株进行漆酶致病力测定,为深入研究漆酶在植物病原真菌致病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病菌的扩展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为底物,通过平板显色反应筛选得到产漆酶的病原菌,同时利用苯胺蓝(Azure-B)脱色法确定目标菌株降解木质素作用,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在420 nm下测定漆酶活性,最后利用组织病理学分析漆酶对病原菌致病力的影响。【结果】从20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中筛选得到10种产漆酶的病原菌,且均具有降解木质素的作用,对其中6种颜色变化不同的病原菌进行漆酶活力测定,发现玉米大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方宇  白涛  刘冬梅  韩小女  刘舜  王瑞宝  郭永升  陈小龙  王柄权  程凌寒  黄飞燕  余磊  蔡永占  刘佳妮  
【目的】为改善云南烟区植烟土壤微生态环境及从土壤生防菌筛选等角度防治烟草黑胫病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健康与患病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结果】健康烟株根际土壤(ZCTY)和患病烟株根际土壤(HJTY)真菌OTU数分别为1809个和1479个,同时ZCTY的OTU数、特有OTU数分别是HJTY的1.22、1.62倍,且HJTY中的真菌物种量、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ACE、Chao1和Shannon指数较ZCTY分别降低了31.87%、30.47%和0.68%;同时,优势种属中的Soilcoccozyma、镰刀菌属(Fusarium)、Spiromastix和青霉属(Penicillium)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较ZCTY相比,HJTY中的Soilcoccozyma、镰刀菌属和青霉属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177.06%、54.32%和144.27%,而毛壳菌属(Chaetomium)等有益菌属显著减少,且Spiromastix是HJTY的特有菌属;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油壶菌属与有机质、碱解氮均呈显著负相关,镰刀菌属与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Soilcoccozyma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Plectosphaerella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而青霉菌属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外瓶柄霉属(Exophiala)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烟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丰富度的降低及群落结构的改变是烟株患黑胫病后的重要指征之一,其中镰刀菌属、被孢霉属(Mortierella)、青霉属等相关病原菌及腐生菌显著增加,毛壳菌属等有益菌属显著减少,且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受到土壤微生态环境中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鑫媛  赵红玲  白茹玥  李哲  魏金月  赵蓝青青  赵春颖  
【目的】分析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为探索北苍术根腐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北苍术根腐病植株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并对植株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患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真菌较健康植株总量和多样性显著降低。患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中真菌菌群在门水平的丰度相对健康土壤增高的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减少的是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在目水平增多的是肉座菌目(Hypocreales)、假球壳目(Pleosporales)、小丛壳目(Glomerellales)等,减少的是被孢霉目(Mortierellales)、粪壳菌目(Sordariales)、散囊菌目(Eurotiales)、刺盾炱目(Chaetothyriales)等;在属水平上增多的是镰刀菌属(Fusarium),赤霉属(Gibberella)等,减少的是被孢霉属(Mortierella)、亚隔孢壳属(Didymella)、毛壳属(Cheatomium)及木霉属(Trichoderma)等。统计学分析表明,患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的pH值显著低于健康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显著增高。且不同处理的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的酶活性检测显示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的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及土壤碱性磷酸酶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结论】常见生防菌毛壳属(Cheatomium)在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中占比较少,Schizotheciumj菌在健康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中占比丰度更高。致病菌镰刀菌(Fusarium)在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中占比多。北苍术根腐病的成因可能与其根际真菌丰度降低、土壤的理化性质及酶活显著变化有关,但差异菌群的功能多样性及与北苍术植株根腐病病原菌的互作关系尚待验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瑚  任佐华  刘品克  张译允  王恒沪  刘二明  
【目的】利用抗瘟水稻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有效措施,了解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是抗病品种合理布局的重要基础。【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在湖南桃江病圃采集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稻瘟菌病样,用单孢分离法分离稻瘟病菌单孢并纯化获得92个单孢菌株,利用14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0.19相似水平,92个供试菌株可被划分在同一遗传宗谱内;在0.70相似水平,92个菌株可被划分成26个遗传宗谱,优势宗谱XIX内含有17个菌株,占总菌株数的18.48%,宗谱Ⅳ、XVIII中分布包含10、9个菌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0.87%、9.78%;其他23个宗谱内各含1~5个菌株。【结论】综合表明,湖南桃江病圃的稻瘟病菌遗传差异较大,个别菌株亲缘关系较远,遗传结构比较复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丁婷  顾双月  苏博  王其  陈小洁  
杜仲内生真菌DZJ07对小麦纹枯病菌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为了阐明其在小麦植株中的生态适应性,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表达载体质粒pDHt-bar-gfp转入DZJ07菌株中,获得了带绿色荧光且遗传稳定的转化子,比较了荧光转化子DZJ07-6和原始菌株在菌落形态、生长特性、拮抗特性以及对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等方面的特性,结果发现,荧光转化子DZJ07-6和原始菌株在上述特性方面无明显差别。在此基础上,温室条件下研究了荧光转化子DZJ07-6在小麦植株的定殖动态,荧光显微观察发现荧光转化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丁婷  顾双月  苏博  王其  陈小洁  
杜仲内生真菌DZJ07对小麦纹枯病菌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为了阐明其在小麦植株中的生态适应性,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表达载体质粒pDHt-bar-gfp转入DZJ07菌株中,获得了带绿色荧光且遗传稳定的转化子,比较了荧光转化子DZJ07-6和原始菌株在菌落形态、生长特性、拮抗特性以及对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等方面的特性,结果发现,荧光转化子DZJ07-6和原始菌株在上述特性方面无明显差别。在此基础上,温室条件下研究了荧光转化子DZJ07-6在小麦植株的定殖动态,荧光显微观察发现荧光转化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春平  陈华保  钱勇  姬志勤  
从新鲜苦皮藤根韧皮部分离筛选到1株内生真菌,编号为Hd3。生测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50.0mg/mL时,Hd3菌株菌丝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龄粘虫、小菜蛾的胃毒活性分别为100%和26.67%;盆栽法处理中,当质量浓度为44.0mg/mL时,Hd3菌株菌丝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麦蚜虫的杀虫活性为94.11%。选用硅胶柱层析和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切割分离,从Hd3菌株菌丝体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得到1个杀虫活性物质H4.5,经波谱数据分析,化合物H4.5的结构为2,3-二甲氧基-5-甲基苯酚。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将Hd3菌株初步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spp.)环绕亚属(Sub...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顾爱国  兰琪  宗兆锋  吴文君  
 从新鲜苦皮藤根茎韧皮部分离并筛选到1株内生真菌,编号为2B菌株,其发酵产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活性,抑制率在62.5%~87.2%。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等方面研究,将该菌株鉴定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proliferatu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