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7)
- 2023(7992)
- 2022(6815)
- 2021(6116)
- 2020(4868)
- 2019(11027)
- 2018(10823)
- 2017(19900)
- 2016(11075)
- 2015(12374)
- 2014(12339)
- 2013(12309)
- 2012(11872)
- 2011(11026)
- 2010(11201)
- 2009(10119)
- 2008(9708)
- 2007(8671)
- 2006(8012)
- 2005(7422)
- 学科
- 济(52816)
- 经济(52779)
- 业(27270)
- 管理(26196)
- 地方(19309)
- 企(19038)
- 企业(19038)
- 中国(17385)
- 农(16738)
- 方法(16439)
- 数学(14340)
- 数学方法(14215)
- 业经(12792)
- 农业(11795)
- 学(11165)
- 地方经济(10750)
- 发(10189)
- 环境(9393)
- 融(9102)
- 金融(9101)
- 贸(8773)
- 贸易(8763)
- 银(8712)
- 银行(8672)
- 行(8554)
- 易(8380)
- 财(8288)
- 技术(8120)
- 制(8048)
- 发展(7433)
- 机构
- 学院(161132)
- 大学(157352)
- 济(65420)
- 研究(64869)
- 经济(64031)
- 管理(55750)
- 中国(47783)
- 理学(46975)
- 理学院(46243)
- 管理学(45365)
- 管理学院(45060)
- 科学(43012)
- 农(36120)
- 京(35536)
- 所(35447)
- 研究所(32439)
- 中心(28401)
- 农业(28369)
- 业大(28357)
- 财(28018)
- 江(25964)
- 范(23666)
- 院(23574)
- 省(23418)
- 师范(23362)
- 北京(23029)
- 财经(21363)
- 州(21121)
- 科学院(20880)
- 经济学(19311)
- 基金
- 项目(107901)
- 科学(83619)
- 研究(75696)
- 基金(75326)
- 家(68139)
- 国家(67546)
- 科学基金(55881)
- 社会(46835)
- 省(45375)
- 社会科(44442)
- 社会科学(44431)
- 基金项目(40239)
- 划(37391)
- 自然(36531)
- 自然科(35632)
- 自然科学(35620)
- 自然科学基金(34959)
- 教育(33890)
- 资助(30490)
- 编号(30092)
- 发(30022)
- 重点(25450)
- 成果(23907)
- 发展(23568)
- 展(23161)
- 课题(22638)
- 创(22448)
- 部(22256)
- 计划(21417)
- 创新(21043)
共检索到258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婧婷 陈璨 徐鎏 马海涛 陈岳 李恩良 王大玮
【目的】探讨云南栘[木衣]种子萌发至成苗期间8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为云南栘[木衣]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澜沧县糯扎渡镇的云南栘[木衣]种子为材料,根据前期种子吸水量确定种子的干种期(S1)和吸胀期(S2);再根据不同阶段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变化,确定种子的萌动期(S3)、出苗期(S4)、成苗期(S5),分析种子含水量、发芽率和吸水特征。采用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5个时期内种子的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t ZR)、赤霉素(GA_3)、茉莉酸(JA)、水杨酸(SA)、乙烯(ETH)、独脚金内酯(SL)含量,分析其动态变化及激素含量的比值,并对5个时期8种内源激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50粒云南栘[木衣]种子平均含水量为10.49%,发芽率为96.00%,根据种子吸水特征及外部形态特征变化确定0,3,11,18,27 d为种子萌发至成苗期间的5个时期。ABA、JA含量在S1-S3时期大量降低,IAA、t ZR、GA_3、SA、ETH含量在S2-S4时期均有增长趋势,GA_3、ETH含量在S4-S5时期持续增加。IAA、t ZR、SA、ETH与ABA、JA含量的比值在S3时期显著增大;GA_3、SL与ABA、JA含量的比值在S4时期显著增大。8种内源激素含量在5个时期(S1-S5)差异较大。ABA、JA与IAA、t ZR、GA_3、SL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ABA与JA含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IAA、tZ R、GA_3、SL含量间均呈正相关,且与SA、ETH含量呈负相关。【结论】云南栘[木衣]种子在萌发至成苗期间的变化是8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IAA、t ZR、SA、ETH、SL、GA_3协同作用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及出苗,ABA、JA协同抑制种子萌发。IAA、GA_3、t ZR、SA、ETH、SL与ABA、JA的比值变化反映了该期间激素平衡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涂炳坤 丁小飞
Contents of carbohydrates and endogenous hormones from dormancy to sprouting of Toona sinensis buds were measured. Dynamic changes of GA 1/3 , iPA and ABA were detected. GA 1/3 and iPA decreased when the dormancy began, and then increased to the highest value before bud sprouting. The l...
关键词:
香椿 芽 内源激素 碳水化合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文杰 杨钦淞 李国雷 姚飞 邵占海 刘文
【目的】分析栓皮栎大、中、小粒种子的萌发出苗特性,解析种子贮藏物质和内源激素影响其萌发出苗特性的生理机制,从种子规格角度阐明栓皮栎的更新策略。【方法】称量采集的5 000粒种子的单粒质量,聚类分成大粒(Ⅰ)、中粒(Ⅱ)和小粒(Ⅲ)共3个规格等级,后于人工气候培养箱育种并观测萌发出苗动态。采用酶解法测定种子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影响种子萌发与出苗的主要因素。【结果】(1)栓皮栎Ⅰ、Ⅱ、Ⅲ级种子数量所占比例分别为23.82%、42.78%、33.40%。不同规格种子的淀粉、可溶性蛋白、ABA含量均值存在显著差异,Ⅰ级种子的淀粉含量均值分别是Ⅱ、Ⅲ级种子的2.02、2.37倍;Ⅰ级种子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值分别是Ⅱ、Ⅲ级种子的1.05、1.87倍,Ⅰ级种子ABA的含量分别是Ⅱ、Ⅲ级种子的0.86、0.60倍。(2)种子萌发出苗试验结果显示:Ⅰ、Ⅱ、Ⅲ级种子累计萌发率分别为91%、84%、77%,累计出苗率分别为90%、81%、70%,萌发未出苗的种子比例分别占1%、3%、9%,萌发至出苗结束所需天数分别为17、18、23 d。(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贮藏物质与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出苗均具有一定影响,以ABA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最为显著。【结论】栓皮栎规格大的种子所占比例小,萌发和出苗速度快,萌发和出苗率高,规格小的种子则相反,资源分配与萌发特性存在权衡;不同规格大小的种子萌发出苗之间的差异受到贮藏物质以及植物激素的影响。因此,人工培育苗木时,先将种子分级后再播种可提高苗木整齐性,降低挑苗、分级育苗的人工成本。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瑜霞 石开明 林健 崔令军
【目的】研究低温(4℃)保存和自然保存两种处理后,桢楠种子在恒温(25℃)和变温(15℃/25℃)条件的萌发过程中,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动态变化,以及内源激素与种子萌发率的关系,为阐明桢楠种子的萌发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其繁育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桢楠种子的内源激素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测定。【结果】1)自然保存的种子在恒温(25℃)条件下发芽率不足30%,最高为27.3%,在变温(15℃/25℃)条件下的发芽率不足40%,最高为37.0%,而经过低温(4℃)处理的种子在变温(15℃/25℃)条件下的发芽率最高可达66.0%;2)经过低温(4℃)处理后的种子在变温(15℃/25℃)条件下的内源激素含量GA3为417.17 ng·g~(-1),IAA为211.67 ng·g~(-1),ZR为47.69 ng·g~(-1),均高于恒温(25℃)下的GA3、IAA、ZR含量,GA3和ZR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ABA和IAA含量则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3)在变温(15℃/25℃)条件下内源激素GA3/ABA、ZR/ABA、(GA3+IAA+ZR)/ABA比值均比恒温(25℃)条件下高;4)在恒温(25℃)条件和变温(15℃/25℃)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与GA3/ABA、IAA/ABA、ZR/ABA及(GA3+IAA+ZR)/ABA的比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低温(4℃)可以解除桢楠种子的休眠,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在变温(15℃/25℃)条件能够打破种子内源激素间的平衡,增加促进种子萌发的内源激素含量,降低抑制种子萌发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关键词:
桢楠 种子 发芽率 内源激素 温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俊娟 王德龙 阴祖军 王帅 樊伟丽 陆许可 穆敏 郭丽雪 叶武威 喻树迅
【目的】低温胁迫是影响棉花正常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通过对棉花种质进行合理的抗冷性鉴定,可以为棉花的抗冷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先决条件,进而为棉花抗冷品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利用4个抗冷性不同的陆地棉品种(系),设置0、4、10和15℃不同温度处理7 d,然后在正常条件(28℃,光照/黑暗,14 h/10 h)恢复生长7 d,筛选适合棉花萌发期进行抗冷性鉴定的低温条件;然后对4个品种(系)进行0℃低温处理1、2、3、4、5、6和7 d,恢复正常生长7 d,筛选萌发期抗冷性鉴定0℃低温处理的天数。对于芽期的抗冷性鉴定,选用抗冷性差异显著的2个陆地棉材料进行4℃低温处理0、1、2、3、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敬爽 贾桂霞
朝鲜冷杉(Abies koreana Wils.)为常绿矮生树种,高达1 m,树冠塔型,树皮褐色,大枝轮生平展, 叶条形,正面为亮绿色,背面被两条白色气孔带,具有鲜艳美丽的球果,观赏价值较高,在韩国为优良地貌风景林树种和行道树种,并在欧美等国家园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培 杨博 沈永宝
将油松种子置于(25±1)℃培养箱中培养,通过分析胚乳内GA3、IAA、ZR及ABA含量的变化,探讨种子萌发初始阶段胚乳内源激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油松种子胚乳内源激素在萌发初始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GA3含量在培养最初27h变化不明显,随后逐渐升高,在培养结束时达到最大值18.87ng/g。IAA和ZR的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其中ZR含量在培养最初9h变化较小,随后快速升高,在培养45h达到最大值15.57ng/g后,又缓慢降低。IAA在置床最初18h含量基本保持在22.22~22.54ng/g,随后迅速升高,在培养54h达到峰值29.06ng/g后,含量开始降低。ABA含量...
关键词:
油松种子 萌发初始阶段 内源激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雪峰
经10℃低温处理,耐冷品系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吉单415和冷敏感品系辽单632、铁单18萌发期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适温处理相比变化趋势相同,GA3含量先升高再下降,ABA含量逐渐下降。耐冷品系郑单958和吉单415在低温处理条件下,GA3含量初期有所下降后明显升高,低温处理9d达到峰值,分别为416.79ng.g-1和441.36ng.g-1,上升幅度比辽单632、铁单18大。耐冷品系内源激素ABA含量下降的趋势较缓,并保持较高水平,分别为575.2ng.g-1和596.52ng.g-1,铁单18和辽单632仅为466.23ng.g-1和354.63ng.g-1。GA3/ABA在不同品系中...
关键词:
玉米 种子萌发 内源激素 低温胁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浦梅 孙永玉 高成杰 李昆
[目的]通过研究滇重楼种子层积过程中不同阶段内源激素含量与种胚长度的动态变化情况来探讨种子休眠机理。[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不同阶段种子内激素含量。[结果]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ABA)含量由54.34 ng·g~(-1)·FW降至32.16 ng·g~(-1)·FW,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显著升高,吲哚乙酸(IAA)含量波动较大,但整体呈逐渐升高趋势,随层积时间延长,未萌发种子中ABA含量持续降低,gA含量与gA/ABA值持续升高,仍显著低于已萌动种子中激素含量(p<0.05);种子在层积42天后,种胚开始膨胀,胚率快速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与种胚生长呈...
关键词:
滇重楼 种子 层积 内源激素 胚率 萌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珊珊 向振勇 康洪梅 杨文忠
云南蓝果树为中国特有极度濒危一级保护植物,为探讨云南蓝果树濒危机理并进行有效保护,通过野外原位实验和室内受控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云南蓝果树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是否有自毒效应。结果表明:野外条件下,云南蓝果树的种子萌发受野外枯枝落叶和自身种皮的显著抑制;室内受控实验发现,云南蓝果树的根、茎、叶和种皮浸提液对种子萌发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抑制作用,其中,根的抑制作用最强(80.90%),种皮的抑制作用最弱(13.59%),而且云南蓝果树的根、茎、叶浸提液和根际土壤对幼苗生长(株高、叶片数和生物量)也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亚华金 田金红 沈莲文 王大玮
【目的】为鉴定和分析云南栘[木衣](Docynia delavayi)bHLH(DdbHLH)转录因子家族,筛选与果皮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的DdbHLH转录因子。【方法】基于云南栘[木衣]红、绿2 种颜色果皮的转录组数据,对DdbHLH转录因子家族进行鉴定,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对其bHLH保守结构域、蛋白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发育关系,以及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云南栘[木衣]中共鉴定到177 个Dd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其氨基酸长度为69~699 aa,相对分子质量为7.965~75.419 kDa,平均理论等电点为6.93,大部分属于不稳定亲水蛋白。系统发育进化关系显示,DdbHLH转录因子与拟南芥AtbHLH转录因子共同聚类的有15 个亚族,17 个DdbHLH转录因子聚类到与花青素相关的第2亚族;结合红、绿果皮中DdbHLH基因表达情况,初步筛选了11 个在红色果皮中的表达量较高的成员,对这11 个成员进行差异表达分析,最终获得2 个可能参与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的DdbHLH基因;再对这2 个DdbHLH基因进行RT-qPCR检测,结果显示其相对表达量与转录组测序情况基本一致,证实了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结论】从云南栘[木衣]红、绿果皮转录组数据中鉴定到177 个Dd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筛选到2 个转录因子(DdbHLH68、DdbHLH150)与果皮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的成员,为DdbHLH转录因子家族在调控云南栘[木衣]果皮色泽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保国 王光明 陈静 陈国惠 任昌福
本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研究了内源激素GA3与水稻再生芽萌发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内源激素GA3含量的变化与水稻再生芽休眠、萌发生长的关系十分密切。头季稻抽穗后20天内稻株内源激素GA3含量较低,再生芽处于休眠状态。头季抽穗20天以后随着再生芽的萌发生长,内源激素GA3的含量急剧增加。再生芽萌发后,各节位芽中的GA3含量存在较大差异。GA3含量高的芽,其生长量也越大。说明水稻再生芽的萌发受内源激素GA3调控。高含量的内源激素GA3利于打破再生芽休眠和促进再生芽萌发生长。
关键词:
内源激素GA_3,水稻,再生芽,萌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健 程淑婉 夏民洲 叶镜中
在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验林场杉木林采伐迹地上,对伐桩进行全光照、半遮荫、全遮荫3种处理,于1992年春季分别定期观测并从伐桩上取萌芽样品,进行内源激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白天平均地表温度达到2O℃左右时,杉木休眠芽开始萌动,其萌发数量与内源激素的种类及数量有密切关系。在3种处理下,不同时期萌芽内CA3含量的变化均表现为形状相似的单峰曲线,只是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但却与各处理下休眠芽日均萌芽数达到高峰的时间基本相符,可见它对伐桩休眠芽破除休眠及持续萌发有重要促进作用。ZT对休眠芽的始萌发也有一定作用,而ABA和IAA含量低微,作用不大。
关键词:
杉木,伐桩萌发,内源激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瑞玲 向振勇 杨文忠 张珊珊
云南蓝果树(Nyssa yunnanensis W.C.Yin)又名毛叶紫树,为蓝果树科蓝果树属落叶大乔木,主要生长于热带北缘季雨林,阳光较充足的溪边沟谷地段,为中国热带北缘的特有种[1],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IUCN极度濒危种[3],目前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文镇发现2个天然种群(共8株)和1
关键词:
云南蓝果树 极度濒危 种子休眠 萌发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艳 沈海龙 高美玲 范震宇 朱琨 陈阳 张鹏 杨玲
【目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植物内源激素在促进种子胚胎发育进程的演变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红松胚胎发育过程中4个重要阶段雌配子体(含合子胚)的IAA,ZR,GAs,ABA 4种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拟为解释红松胚胎发育机制提供证据,为体胚诱导过程中添加外源激素及红松种子园种子发育过程的外源激素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处于原胚期、裂生多胚期、柱状胚期、子叶胚前期的红松雌配子体作为研究材料,监测红松胚胎发育形态演变过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2个无性系不同发育时期红松种子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s)、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