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42)
- 2023(2927)
- 2022(2498)
- 2021(2384)
- 2020(2034)
- 2019(4532)
- 2018(4406)
- 2017(7534)
- 2016(4622)
- 2015(5285)
- 2014(4923)
- 2013(5078)
- 2012(4959)
- 2011(4538)
- 2010(4415)
- 2009(4166)
- 2008(3945)
- 2007(3562)
- 2006(3271)
- 2005(3005)
- 学科
- 济(14454)
- 经济(14430)
- 管理(8630)
- 业(8503)
- 学(7849)
- 企(6428)
- 企业(6428)
- 方法(5907)
- 数学(4986)
- 农(4905)
- 数学方法(4881)
- 中国(3980)
- 地方(3794)
- 财(3555)
- 农业(3345)
- 业经(3175)
- 制(2868)
- 水产(2637)
- 及其(2484)
- 贸(2448)
- 贸易(2447)
- 易(2376)
- 动物(2306)
- 和(2269)
- 理论(2262)
- 融(2250)
- 金融(2249)
- 环境(2190)
- 银(2017)
- 体(1981)
- 机构
- 大学(67518)
- 学院(66641)
- 研究(33030)
- 科学(26712)
- 农(25646)
- 中国(22281)
- 农业(21050)
- 所(20621)
- 济(20555)
- 经济(20030)
- 研究所(19450)
- 业大(18807)
- 管理(17217)
- 京(16082)
- 省(15118)
- 理学(14430)
- 理学院(14151)
- 室(13661)
- 管理学(13518)
- 管理学院(13444)
- 中心(13418)
- 农业大学(13344)
- 实验(12866)
- 院(12696)
- 实验室(12268)
- 业(11977)
- 重点(11679)
- 江(11185)
- 科学院(11083)
- 南(10922)
- 基金
- 项目(50669)
- 家(36408)
- 国家(36164)
- 科学(36034)
- 基金(34681)
- 研究(27022)
- 科学基金(26708)
- 自然(21495)
- 省(21483)
- 自然科(20976)
- 自然科学(20961)
- 自然科学基金(20575)
- 划(18887)
- 基金项目(17985)
- 资助(15342)
- 科技(14785)
- 计划(14546)
- 社会(14019)
- 重点(13082)
- 社会科(13068)
- 社会科学(13059)
- 教育(11883)
- 发(11219)
- 专项(11074)
- 科研(10955)
- 农(10896)
- 业(10223)
- 创(9967)
- 部(9606)
- 创新(9495)
共检索到104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合瑶 李莲芳 刘娴 李小军 顾梦 周冬梅
[目的]了解赤霉素(gibberellin,GA_3)和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溶液浸种结合基质施缓释肥的组合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及其针叶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为短期内培育无蹲苗期壮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15年生的1.5轮实生种子园采集云南松种子,采用L_9 (3~4)正交试验,开展不同质量浓度GA_3 (0.1,0.2和0.3 g/L)和COS(1,3和5 g/L)溶液浸种结合基质施缓释肥(0.5,1.0和1.5 kg/m~3)的育苗试验,以不浸种和不施肥的处理作为对照。在苗龄70,110和140 d时,测定苗木地径和苗高生长量,并于苗龄140 d时测定其针叶光合色素含量,筛选促进苗高生长的无蹲苗期壮苗培育的最优组合。[结果]苗龄70,110和140 d时,各处理组合的苗木地径分别为0.9~1.1,1.1~1.5和1.9~2.3 mm,苗高分别为3.5~5.0,7.3~9.6和8.7~12.0 cm,对照地径分别为1.0,1.1和2.1 mm,苗高分别为3.7,7.0和9.2 cm;苗龄140 d时,各处理组合苗木针叶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0.43~0.67,0.19~0.27,0.62~0.94和0.08~0.13 mg/g,对照上述色素含量分别为0.52,0.20,0.72和0.10 mg/g;各处理组合间以上指标均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年辉 胡兆柳 贺斌 成思丽 陈林 唐军荣 陈诗 许玉兰 李根前
【目的】探讨截干高度对云南松苗木萌枝能力的影响,为采穗圃穗条生产和适宜截干高度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播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截干高度(即留桩高度)5,10和15 cm 3个处理,以不截干为对照,截干后每月测定萌枝数量和萌枝生长量,年底测算萌枝保存率和母株保存率,分析不同截干高度下萌枝数量和萌枝生长量的变化进程及累积数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萌枝和母株保存率,探讨萌枝能力对截干高度的响应规律。【结果】不同截干高度萌枝发生的进程有所差异,截干高度5 cm萌枝数量速生期开始最早(截干后15 d)、持续时间最短(22 d),而截干高度10 cm萌枝数量速生期开始最晚(截干后22 d)、持续时间最长(39 d);净萌枝数量增加集中在截干后1~2个月的速生期内,占理论极值的57.51%~58.55%;不同截干高度的净萌枝数量和累积萌枝数量在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均表现为截干高度5 cm<截干高度10 cm<截干高度15cm;截干高度5,10和15 cm的平均单株累积萌枝数量分别为12.82,19.72和22.71枝/株,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截干高度云南松苗木的萌枝平均生长量积累过程呈现“慢-快-慢”的节律,截干高度5,10和15 cm的萌枝生长量分别为6.094,5.486和7.868 cm,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云南松萌枝生长量增加集中在截干处理后1~3个月,占总萌枝生长量的70%以上。截干高度5,10和15 cm的萌枝存活率分别为86.14%,76.26%和63.48%,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母株保存率分别为95.83%,100%和100%,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来看,截干高度5 cm的萌枝数量少,但存活率最高;截干高度10 cm的萌枝数量多,且存活率较高;截干高度15 cm的萌枝数量多,但存活率最低。【结论】截干高度10 cm的处理既利于枝条萌发和萌枝生长,又具有较高的萌枝存活率,可较好权衡萌枝数量、生长量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因此确定其为最有利于萌枝潜力发挥的适宜留桩高度。
关键词:
云南松 萌枝能力 截干高度 繁殖系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亚麒 陈林 唐军荣 陈诗 许玉兰 蔡年辉
【目的】了解外源氮、磷添加后云南松苗木各器官及土壤中氮、磷、钾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为云南松苗木培育过程中养分的合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试材,设置氮、磷配施试验,每种肥料设置3个施肥水平,氮肥的施用水平为0,0.4和0.8 g/株,磷肥的施用水平为0,0.8和1.6 g/株,共9个施肥处理组合。施肥后2,4,6个月分别测定苗木根、茎、叶及土壤的氮(N)、磷(P)、钾(K)含量,计算N∶P、N∶K、K∶P,探讨施肥对云南松苗木-土壤氮、磷、钾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结果】施肥处理后2,4,6个月,9个施肥处理组合的云南松苗木根、茎、叶平均N∶P分别为2.85~4.30,3.60~5.12和5.18~6.65,总体上表现为氮受限,其中根的平均N∶P以氮肥0.8 g/株+磷肥0.8 g/株处理最小,茎、叶的平均N∶P以氮肥0.4 g/株+磷肥0.8 g/株处理最小;平均K∶P分别为3.72~5.87,5.04~7.26和5.62~7.71,均以氮肥0.4 g/株+磷肥0.8 g/株处理最小;平均N∶K分别为0.71~0.78,0.71~0.74和0.89~0.93,总体上均以氮肥0.4 g/株处理最大。根、叶N∶P、K∶P随苗木的生长呈现降低趋势,茎N∶P、K∶P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根、叶N∶K随苗木的生长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茎N∶K呈现增加趋势。施肥后2,4,6个月各施肥处理组合土壤的平均N∶P、N∶K和K∶P分别在3.48~4.58,0.70~0.74,4.93~6.52内波动,随着时间推移,N∶P、K∶P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N∶K呈增加趋势。氮、磷配施改变了苗木与土壤的相关关系,且这种关系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异,施肥处理后2个月内云南松苗木各器官与土壤化学计量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随时间延长,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综合来看,氮、磷配施改变了苗木及土壤的氮、磷、钾化学计量比,表现为降低了苗木及土壤的N∶P、K∶P,提高了苗木及土壤的N∶K。随着时间变化,N∶P、K∶P总体上呈现出降低的趋势,N∶K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氮限制有加剧趋势。
关键词:
苗木培育 云南松 氮、磷配施 化学计量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麒 孙继伟 李江飞 王丹 陈诗 许玉兰 蔡年辉
【目的】旨在探明不同家系云南松苗木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其异速生长现象,了解苗木的个体发育规律及适应策略。【方法】对10个家系310株云南松苗木的生长及生物量相关指标进行调查,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家系苗木的生物量及其分配差异,并采用标准化主轴分析法对其异速生长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不同家系苗木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存在差异,但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均表现为叶>茎>根。苗木个体越小,叶生物量占比越大,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加,倾向于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茎。(2)苗木器官生物量间及器官生物量与个体大小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在不同家系中不尽相同,总体表现为等速生长。(3)地上生物量与根生物量间及茎生物量与根生物量间具有共同的异速生长指数,分别为1.054和1.209。不同家系苗木既存在等速生长又具有异速生长现象,异速生长关系并不一致。【结论】异速生长关系在不同的家系中并不唯一,既有趋同适应又存在差异,反应了苗木的生长与适应策略。
关键词:
云南松 生物量分配 异速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冶楠 朱艳 赵元寿 朱建宁 门佳伟 陈富 孔德媛 张卫兵 宗元元 李永才
【目的】浸种处理是马铃薯生产中常用的促进块茎萌发的手段,然而浸种剂使用不当,会引起内源激素的失调,导致马铃薯高脚苗的发生。研究壳寡糖浸种对马铃薯微型薯芽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壳寡糖作为马铃薯微型薯拌种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费乌瑞它’马铃薯微型薯为试材,分别用10、50和200 mg·L~(-1)(w/v)的壳寡糖溶液浸种处理,筛选促芽生长的最佳壳寡糖浓度,以50 mg·L~(-1)(w/v)浸种15 min为处理组(COS_(50)),蒸馏水浸种为阴性对照(Con),并选择易引起块茎芽细长且疯长的外源赤霉素3(15 mg·L~(-1),w/v)浸种处理为阳性对照(GA_3)。测定各处理对微型薯发芽率、发芽势、芽长和芽直径的影响,并检测浸种处理前(BT)、萌发前期(BGS)、萌发期(GS)和伸长期(VG)顶芽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用石蜡切片染色观察GS期顶芽细胞的形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芽生长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内在联系。【结果】50 mg·L~(-1)(w/v)壳寡糖浸种处理可有效促进微型薯块茎芽的萌发及生长,芽长较Con组显著提高了74.7%,芽直径较GA_3组显著提高了37.2%;并在浸种后第5天,块茎发芽率即达100%,分别较Con和GA_3组提高40.0%和17.0%,同时,COS_(50)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微型薯的发芽势,在处理后第5天,发芽势分别较Con组和GA_3组提高了80.0%和28.6%,块茎表现为出芽早,出芽整齐。不同浸种处理微型薯顶芽分生组织的内源激素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在VG期,COS_(50)处理组块茎芽分生组织的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和赤霉素(GA)的含量分别较Con组提高了11.4%、2.7%和2.5%,而脱落酸(ABA)的含量显著降低了3.2%(P<0.05)。GA_3处理组内源GA、CTK及IAA含量最高,COS_(50)组的IAA、CTK和GA含量分别低于GA_3组5.1%、8.4%和2.0%(P<0.05),ABA含量无显著降低。然而,COS_(50)处理显著提高了VG期微型薯顶芽分生组织中内源多胺(PA)的含量,分别较Con组和GA_3组提高了7.0%和2.8%。石蜡切片染色的结果显示,GA_3处理的顶芽分生组织细胞沿芽轴方向纵向伸长膨大形成细长扁平状的细胞,而COS_(50)组分生组织细胞膨大均匀,无细长扁平状,且与Con组的细胞形态相似。相关性分析显示,COS_(50)处理诱导的马铃薯微型薯芽的增长、增粗、发芽率及发芽势的提高与内源激素CTK、GA以及PA含量的升高呈显著正相关(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雪红 胡根长 冯建国 周志春
采用析因试验设计,开展了基质配比、缓释肥施用量和容器规格对1年生木荷轻基质容器苗生长和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泥炭比例的提高,木荷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增加,而根系参数减少致使根冠比下降;当每立方米基质中缓释肥量在2.5 kg以上时,缓释肥施用量对木荷容器苗地上部分生长和根冠比的影响较小,但随着施用量的增大却会明显影响根系的发育;容器规格对木荷容器苗生长和质量影响显著,容器规格的增大可明显促进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及根系的发育,但根冠比有所下降。从苗木质量和育苗成本等综合考虑,木荷轻基质容器苗的优化培育方案为:基质的泥炭与谷糠比为7∶3,每立方米基质中缓释肥施用量为2.5 kg,容器规格为5....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付妍琳 李国雷
为探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移植苗木培育所需的缓释氮肥及磷肥最佳用量,以长白落叶松移植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4个缓释氮肥水平(0,6,12,18 g·m~(-2)氮)与3个磷肥水平(0,21,42 g·m~(-2)五氧化二磷)共计12个施肥处理组合,研究长白落叶松移植苗木生长状况和养分积累对不同氮磷施肥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氮磷仅对叶片磷含量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24),施肥对苗木生长和养分状况的影响是通过其主效应引起的。缓释氮肥对苗高、地径、各器官生物量及茎、叶、整株的氮、磷含量影响显著(P=0.001~0.026),其中6 g·m~(-2)和12 g·m~(-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年辉 唐军荣 车凤仙 李亚麒 陈诗 陈林 许玉兰 李根前
[目的]研究平茬后云南松苗木的生物量分配特征及其相对生长关系,为综合分析其平茬后的补偿性生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容器苗为试验材料,设置重度平茬(平茬高度5 cm)、中度平茬(平茬高度10 cm)和轻度平茬(平茬高度15 cm)3个平茬高度处理,以不平茬作为对照,1年后采用全株收获法测定根(主根和侧根)、茎(主干、侧枝、萌条枝)、叶(母株针叶和萌条针叶)生物量,并计算各器官的生物量占比,比较分析各处理不同器官生物量分配的差异及平茬高度与各器官生物量间的相关性;采用异速生长方程分析各器官间生物量的相对生长关系。[结果]云南松苗木除重度平茬的叶生物量显著(P0.05);不同平茬高度处理间根、茎、叶生物量的再分配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随着平茬高度的降低,根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主根,茎生物量更多分配到侧枝,叶生物量更多分配到母株针叶。从生物量占比来看,处理间根质比、叶质比存在明显差异,与对照相比,重度平茬可显著提高根质比、降低叶质比(P<0.05);随着平茬高度的降低,云南松苗木根质比(16.38%~23.52%)逐渐增加,叶质比(48.12%~40.94%)逐渐减小,茎质比(33.79%~35.54%)的变化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平茬高度与主根生物量、侧枝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萌条枝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萌条针叶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即平茬高度的降低有利于主根生物量和侧枝生物量的积累,但会减少萌条枝和萌条针叶生物量。相对生长关系分析表明,重度平茬叶-单株生物量间和轻度平茬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间为异速生长关系;其余的叶-茎、叶-根、茎-根、地上部分-根生物量等的相对生长关系均为等速生长。[结论]平茬通过影响云南松苗木器官间的相对生长关系进而影响生物量在各器官间的分配;平茬高度降低可促进生物量向根分配,减少向叶分配,而对茎生物量分配无显著影响;平茬后的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最优分配假说。
关键词:
云南松 平茬 生物量分配 森林培育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蔡胜昌 张利民 张德瑞 王际英 马晶晶 武明欣 孙永智 王世信
本研究以初始体重为(15.46±0.06)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为实验对象,采用2×3双因素实验设计,研究饲料中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和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XOS)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体组成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养殖实验在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养殖周期为60 d。9组实验饲料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53%和11%;每组饲料随机投喂3桶,每桶30尾鱼。结果显示,饲料中同时添加0.5%的壳寡糖、1.0%的低聚木糖对大菱鲆幼鱼的促生长作用最明显,相对增重率显著提高。饲料中壳寡糖和低聚木...
关键词:
大菱鲆 壳寡糖 低聚木糖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蔡胜昌 张利民 张德瑞 王际英 马晶晶 武明欣 孙永智 王世信
本研究以初始体重为(15.46±0.06)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为实验对象,采用2×3双因素实验设计,研究饲料中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和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xoS)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体组成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养殖实验在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养殖周期为60 d。9组实验饲料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53%和11%;每组饲料随机投喂3桶,每桶30尾鱼。结果显示,饲料中同时添加0.5%的壳寡糖、1.0%的低聚木糖对大菱鲆幼鱼的促生长作用最明显,相对增重率显著提高。饲料中壳寡糖和低聚木...
关键词:
大菱鲆 壳寡糖 低聚木糖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成思丽 王丹 贺斌 胡兆柳 陈林 唐军荣 陈诗 许玉兰 蔡年辉
【目的】分析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不同苗龄平茬后苗木根系形态特征,为选择适宜平茬苗龄提供依据。【方法】以6、10、14、18、30月龄的云南松苗木为材料,统一留茬高度(5 cm)进行平茬,分别在平茬后60、120、180、240、300、360、420、480 d测定苗木根系形态特征及生物量,分析云南松不同苗龄苗木平茬后的根系构型。【结果】不同苗龄平茬对云南松苗木根系形态特征有显著影响(P<0.05)。在平茬后480 d时,6月龄平茬的苗木根平均直径(0.825 mm)、根体积(4.435 cm~3)比30月龄平茬的苗木根平均直径(1.302 mm)、根体积(16.282 cm~3)小,但总根长较大;6~30月龄平茬苗木的比根长整体呈降低趋势,且6月龄平茬苗木根比表面积、根组织密度、根细度均显著大于其余苗龄平茬的苗木(P<0.05),且表现为随着苗龄增加而减小的生长趋势。根平均直径、根体积与根生物量的生长速率没有显著差异,总根长、根表面积与根生物量之间表现为随着苗龄增大生长速率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苗龄较小的苗木构建了更细更密集的根系,有利于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苗龄为6个月的苗木平茬效果较好。图2表5参40
关键词:
云南松 苗龄 平茬 根系形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肖遥 楚秀丽 王秀花 张东北 叶定文 周志春
针对南方红豆杉、浙江楠和浙江樟3种珍贵树种2年生大规格优质容器苗的培育需求,系统研究了缓释肥加载量对其生长、根系发育、生物量积累和分配以及N、P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缓释肥加载量为1.5 kg·m-3时南方红豆杉地径达到最大值,2.5 kg·m-3缓释肥加载量能有效促进浙江樟苗高增长。缓释肥加载对南方红豆杉根、叶和总生物量积累具有显著影响;(2)南方红豆杉和浙江樟总根长、根体积和根系表面积均在3.5 kg·m-3缓释肥加载量下达到最大,而2.5 kg·m-3缓释肥加载量则可满足浙江楠根体积和根表面积的增长;(3)3.5 kg·m-3缓释肥加载量有助于3个树种2年生容器苗养分库中N素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奚旺 刘勇 马履一 李国雷 贾忠奎 蒋乐 陈闯 史文辉
以华北落叶松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设4个施肥配比处理,通过比较苗木形态指标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研究不同施肥方式、施肥配比对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生物量及氮含量随着磷、钾肥比例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缓释肥氮磷钾配比为13∶13∶13、释放期为150~180 d、施氮量为100 mg/株为华北落叶松当年生容器苗最佳施肥处理,此处理下苗木生物量和氮含量达到最大,分别为0.54 g/株、13.79 mg/株,平均苗高为13.0 cm、地径为2.7 mm,较国家行业标准LY1000-91中规定的1年生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分别增加30.3%、33%,苗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马利 曹俊明 吴建开 朱选
为研究壳寡糖对南美白对虾(初始体重约1.23 g)的生长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设置了含壳寡糖0 mg/kg、125 mg/kg、250 mg/kg、500 mg/kg、1000 mg/kg的5组试验饲料,经过8周的饲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壳寡糖对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南美白对虾血清中的肌酐、葡萄糖、钙离子、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无显著影响,但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增加,促进脂类代谢;综合试验结果得出饲料中壳寡糖添加250~500 mg/kg为宜。
关键词:
壳寡糖 南美白对虾 生长 血清生化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诗 黄键 陈林 唐军荣 蔡年辉 许玉兰 李世宗
【目的】植物的营养分配可反映其物质和能量策略,但测定植株各器官营养分配模式较为繁琐。基于各器官间含量相关性可构建估测模型,利用易采样测定器官估测单株的营养含量,为快速评估苗木氮磷钾含量提供途径。【方法】以云南松苗木为研究对象,按根、茎、针叶3种器官进行生物量、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测定,以易采样器官——针叶为变量,构建云南松苗木单株生物量(Mp)、单株氮储量(NRp)、单株磷储量(pRp)和单株钾储量(KR_P)估测模型,分析云南松苗木针叶生物量与单株生物量、单株生物量与单株氮储量、单株磷储量、单株钾储量间的缩放关系,阐明云南松苗木单株生物量与单株氮储量、单株磷储量、单株钾储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云南松苗木针叶生物量(M_L)经对数转换后能很好地拟合单株生物量(R~2=0.9988,P
关键词:
云南松 生物量 氮磷钾储量 尺度转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