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8)
- 2023(9984)
- 2022(8991)
- 2021(8640)
- 2020(7306)
- 2019(17034)
- 2018(17015)
- 2017(32417)
- 2016(18004)
- 2015(20331)
- 2014(20393)
- 2013(20148)
- 2012(18326)
- 2011(16545)
- 2010(16279)
- 2009(14813)
- 2008(14253)
- 2007(12220)
- 2006(10579)
- 2005(9131)
- 学科
- 济(66246)
- 经济(66139)
- 管理(49868)
- 业(46831)
- 企(39136)
- 企业(39136)
- 方法(31893)
- 数学(27486)
- 数学方法(27151)
- 农(18646)
- 学(17505)
- 中国(16544)
- 财(16490)
- 业经(14839)
- 地方(14173)
- 制(12937)
- 农业(12150)
- 和(11659)
- 理论(11561)
- 贸(11312)
- 贸易(11307)
- 易(10969)
- 技术(10858)
- 环境(10690)
- 务(10271)
- 财务(10208)
- 财务管理(10188)
- 企业财务(9662)
- 划(9440)
- 银(9386)
- 机构
- 大学(252673)
- 学院(250520)
- 管理(100334)
- 济(92037)
- 经济(89864)
- 理学(87570)
- 理学院(86571)
- 管理学(84998)
- 管理学院(84562)
- 研究(84148)
- 中国(59500)
- 科学(56169)
- 京(54038)
- 农(45997)
- 所(43392)
- 业大(42795)
- 财(41821)
- 研究所(40053)
- 中心(37622)
- 农业(36550)
- 江(34729)
- 北京(34107)
- 财经(33750)
- 范(33166)
- 师范(32836)
- 经(30657)
- 院(30419)
- 州(29131)
- 技术(27102)
- 师范大学(26672)
- 基金
- 项目(180088)
- 科学(139020)
- 基金(128828)
- 研究(128223)
- 家(114125)
- 国家(113212)
- 科学基金(95535)
- 社会(77734)
- 社会科(73378)
- 社会科学(73357)
- 省(71402)
- 基金项目(69691)
- 自然(64648)
- 自然科(63051)
- 自然科学(63031)
- 自然科学基金(61872)
- 划(60434)
- 教育(58159)
- 资助(52939)
- 编号(52437)
- 成果(42438)
- 重点(40474)
- 部(38715)
- 发(37681)
- 创(37251)
- 课题(35994)
- 创新(34726)
- 科研(34717)
- 计划(34408)
- 大学(32947)
共检索到352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符明联 原小燕 汪铭 凌青 杨进成 贺斌 彭识 文和明 杨和团 李根泽
为配合杂交油菜品种的推广应用,集成云南杂交油菜配套栽培技术,组织了云南省5个不同生态产区,开展杂交油菜种植密度、施肥量以及施肥方法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地区、种植密度及磷肥用量3个因素极显著影响小区产量,同时各地区油菜产量与种植密度、氮肥用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和磷肥用量有助于提高小区产量,但是过大的种植密度和磷肥用量有降低小区产量的趋势。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各地区的最优处理组合。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肥料用量 种植密度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海玉 文和明 和爱花 符明联
利用2002年至2004年云南杂交油菜新组合区域试验资料,对6个组合在云南9个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组合与试点的互作效应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F100D、99F089D等5个组合的平均产量与对照品种云油杂1号和花油3号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云南在进一步提高杂交油菜产量上取得了显著进展;5个组合中,以99F089D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最好;2000F100D的产量优势极显著,适应性好,这2个组合可在其适宜区域扩大示范。
关键词:
杂交油菜 产量 生态适应性 稳产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勇 刘强 宋海星 官春云 荣湘民 彭建伟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湘杂油763氮磷钾养分吸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高施肥处理的产量明显高于低施肥处理,且4个施肥水平间产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高施肥而种植密度小和低施肥而种植密度大的处理产量相对较高。所设的24个处理中,产量最高为2 696.15 kg/hm2(施N肥180 kg/hm2、施P肥90 kg/hm2、施K肥158 kg/hm2、种植密度为7.5×104株/hm2)。施肥量高的处理氮磷钾积累量相对较高,其变化趋势和产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且氮磷钾积累量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盛花期和收获期氮素和磷素含量呈先增后...
关键词:
油菜 种植密度 施肥水平 养分吸收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永成 陈天才 彭海浪 张旭 邹正 牛应泽
为构建适宜油菜机收的高产群体结构,在四川成都平原区进行了迟直播油菜不同施氮量(0~360 kg/hm2N)和种植密度(15×104~45×104株/hm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显著或明显增加直播油菜的株高、一次分枝高度、一次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一次分枝高度明显增高,一次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均明显减少,株高有所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位面积角果数、籽粒产量明显增多和提高,氮肥农学效率(ANUE,12.0~5.5 kg/kgN)、氮肥偏生产力(PFPN,27.9~9.4 kg/kg N)明显降低,氮肥对产量的贡献率(NRC,42.9%~57.8%)则呈提高趋势。较高的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振江 张林 任永浩 解华云 刘洪 胡立勇
以糯小麦新品种华糯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糯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当基本苗种植密度为120×104~240×104/hm2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籽粒产量明显增加,籽粒粗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当基本苗种植密度达300×104/hm2时,籽粒产量增加不明显,面团形成时间明显缩短、评价值明显降低。氮肥施用量为75~225 kg/hm2,增施氮肥可同步提高籽粒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评价值,而当氮肥施用量达300 kg/hm2时,籽粒产量和评价值下降,籽粒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增加,但增幅较小。本试验条件下使华糯1号高产和优质的最佳组合是基本苗...
关键词:
糯小麦 种植密度 施氮量 产量 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铁成 李红燕 曹群虎 鱼昌为 曹卫东 高亚军
【目的】研究不同绿肥品种及其种植密度对绿肥鲜产量、饲用价值和土壤水分、养分含量的影响,为黄土高原旱地绿肥作物的高效种植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5种绿肥(长武怀豆、绿豆、大豆、毛叶苕子和油菜)为主处理,4种绿肥种植密度(用播量控制,分别为当地推荐播量的75%,100%,125%和150%)为副处理进行试验,于绿肥盛花期收获、计产,采集部分植物样品测定相关养分含量,然后翻压还田。绿肥翻压前采集土壤样品测定水分含量及速效养分含量。【结果】夏季种植绿豆、长武怀豆、毛叶苕子,推荐播量150%的处理绿肥生物量最高,大豆推荐播量125%处理的生物量也高于100%处理,油菜在推荐播量的7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道旺 马继琼 尹桂芳 蒋晓云 陈燕萍 徐云 王玲
云南是魔芋起源中心之一,云南的魔芋资源十分丰富,居全国之首。文章用常规育种方法,以栽培品种花魔芋、野生资源勐海魔芋和滇魔芋为试验材料,开展魔芋种间杂交育种研究。结果表明,以勐海魔芋和滇魔芋作为母本,花魔芋为父本,均能杂交成功,但假结实率偏高,分别为49.8%和60.1%;其结实率偏低,分别为45.9%和28.1%。以花魔芋作为母本,勐海魔芋为父本反交,也能杂交成功,假结实率为44.8%;结实率43.3%。研究结果为充分利用云南省丰富的魔芋资源进行质量优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魔芋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实践基础。
关键词:
魔芋 资源 杂交育种 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久 卢义宣 李自超
农作物杂种优势群或杂种优势生态型研究可有效地指导杂种优势亲本组配和利用。本研究用4个云南不同籼粳生态型恢复系,分别与3个光(温)敏核不育系测交,通过对父本和F1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在12种杂种优势组配模式中筛选出2个云南两系杂交稻的杂优配组模式:云南偏籼生态型恢复系与籼型蜀光612s组配,即籼×偏籼配组模式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云南粳生态型恢复系与95076s组配,即粳×粳配组模式,在云南高原稻区由于双亲皆为粳稻,抗寒性强,结实率高,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在籼生态型的亚型内杂种优势表现不相同,培矮64s和蜀光612s与籼生态型测交F1的单株产量无明显竞争优势,但是它们与两系籼型恢复系亚生态型测...
关键词:
水稻 优势生态型 两系杂交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小林 刘强 宋海星 官春云 荣湘民 曾德武 杨勇 郭春铭
以湘杂油763为材料,测定不同施肥量(以N、P2O5、K2O、B计,处理A:240、120、210、1.2 kg/hm2;处理B:180、90、157.5、0.9 kg/hm2;处理C:120、60、105、0.6 kg/hm2;处理D:60、30、52.5、0.3 kg/hm2;E:不施肥)和栽培密度(7.5×104、1.5×105、2.25×105、3.0×105、3.75×105、4.5×105株/hm2)对油菜茎叶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其油菜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减少和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升高;游离氨基酸含量、游离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继玥 宋海星 官春云 刘强 荣湘民 张振华 谭太龙
以湘杂油763为材料,研究了施肥水平(以N、P2O5、K2O、B计,处理A分别为240、120、210、1.2kg/hm2;处理B分别为180、90、157.5、0.9kg/hm2;处理C分别为120、60、105、0.6kg/hm2;处理D分别为60、30、52.5、0.3kg/hm2;处理E为不施肥)和种植密度(7.5×104、1.5×105、2.25×105、3.0×105、3.75×105、4.5×105株/hm2)对油菜籽粒油分、蛋白质、硫苷和芥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受施肥量的影响较大,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小,油分含量以处理C和处理D的较高,蛋白质含量随着施肥...
关键词:
湘杂油763 种植密度 施肥量 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少华 郭承刚 薛润光 李国庆 赵菊 陈翠 王连书 张腾波
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磷钾施肥量对云当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尿素、普钙和氯化钾对云当归的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云当归获得高产的最合理密度为119 880株/hm2;尿素最优施用量为999.0 kg/hm2,普钙最优施用量为1498.5 kg/hm2,氯化钾最优施用量为777.0 kg/hm2。本研究结果可为云当归的大田生产提供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磊磊 宋学宏 孟祥雨 张铖 张卫业 赵杰 顾秋明
以饲料系数、养殖产量、成虾规格、体长与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作为判据,水质状况作为参考,以杂交青虾"太湖1号"为实验对象,在放养密度为60、105、150、195、240尾/m35个梯度下进行为期100 d的养殖试验,研究杂交青虾"太湖1号"苗种在池塘养殖中的适宜放养密度。结果显示,150尾/m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195尾/m3和240尾/m3组(P<0.05),而养殖产量及成虾规格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但成虾规格较小。养殖期间各养殖水体的水质均能满足养殖虾的生长需求;高温季节除了高密度组的亚硝态氮盐指标稍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谊寒 张晨东 焦芳婵 肖炳光 卢秀萍 宋玉川 屈生彬
通过对古巴哈瓦那及云南省8个地区(潞西、瑞丽、陇川、腾冲、潞江、梁河、盈江和景洪)5~9月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平均降雨量等主要气候因子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潞江与古巴哈瓦那气候条件较相似,为雪茄外包皮烟种植的适宜气候区。
关键词:
雪茄外包皮烟 适宜气候区域 模糊聚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尚洪 陈红琳 沈学善 王昌桃 刘定辉
为探索川中丘陵区套作春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倒折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单株绿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随着密度增加而降低,群体干物质和叶面积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对群体的调控效应大于单株。‘成单30’种植密度由3.75×104株/hm2增加至6×104株/hm2,产量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但超过6×104株/hm2后,穗粒数、百粒重显著降低,茎秆倒折率显著上升,从而导致玉米减产。小麦玉米套作"双三O"种植模式下,供试品种"成单30"获得较高产量的种植密度为5.25×104~6×104株/hm2,高产群体结构指标吐丝期LAI为4.7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少华 康平德 郭承刚 陈翠 袁理春 苏有波 徐中志
文章应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胡黄连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影响显著。在每公顷种植密度13.58万苗,施底肥30、t氮肥164.37 kg、磷肥65.75 kg、钾肥148.88 kg时,胡黄连产量最高。
关键词:
胡黄连 种植密度 氮、磷、钾肥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