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3)
- 2023(13397)
- 2022(11523)
- 2021(10624)
- 2020(8800)
- 2019(20363)
- 2018(20114)
- 2017(38475)
- 2016(21193)
- 2015(24052)
- 2014(24506)
- 2013(24315)
- 2012(23315)
- 2011(21290)
- 2010(21882)
- 2009(20055)
- 2008(20306)
- 2007(18786)
- 2006(16485)
- 2005(15308)
- 学科
- 济(96667)
- 经济(96579)
- 业(58998)
- 管理(57782)
- 企(46490)
- 企业(46490)
- 方法(36868)
- 数学(31386)
- 数学方法(31057)
- 农(28168)
- 中国(27928)
- 地方(26934)
- 业经(22663)
- 财(21727)
- 学(19627)
- 农业(18977)
- 制(18342)
- 贸(17578)
- 贸易(17565)
- 易(16943)
- 银(16491)
- 银行(16459)
- 行(15829)
- 融(15766)
- 金融(15764)
- 地方经济(14982)
- 理论(14712)
- 技术(14589)
- 和(14580)
- 发(13783)
- 机构
- 学院(312664)
- 大学(308369)
- 济(128047)
- 经济(125064)
- 管理(113831)
- 研究(111153)
- 理学(95924)
- 理学院(94721)
- 管理学(93033)
- 管理学院(92423)
- 中国(84160)
- 科学(69013)
- 京(66882)
- 财(59401)
- 所(58710)
- 农(56966)
- 研究所(52815)
- 江(50724)
- 中心(50712)
- 业大(46446)
- 财经(46027)
- 农业(44623)
- 范(43132)
- 北京(42890)
- 师范(42678)
- 经(41372)
- 州(41181)
- 院(39628)
- 经济学(38757)
- 省(36818)
- 基金
- 项目(196588)
- 科学(152474)
- 研究(145026)
- 基金(137864)
- 家(120325)
- 国家(119230)
- 科学基金(100307)
- 社会(89267)
- 社会科(84575)
- 社会科学(84547)
- 省(80009)
- 基金项目(72575)
- 教育(66676)
- 划(66229)
- 自然(63610)
- 自然科(62067)
- 自然科学(62048)
- 自然科学基金(60943)
- 编号(60430)
- 资助(56997)
- 成果(50015)
- 发(48050)
- 重点(44988)
- 课题(43367)
- 部(42434)
- 创(40814)
- 发展(38484)
- 创新(38115)
- 展(37846)
- 性(37778)
- 期刊
- 济(152557)
- 经济(152557)
- 研究(94688)
- 中国(69158)
- 农(53440)
- 学报(49636)
- 财(47136)
- 科学(45313)
- 管理(43057)
- 教育(38818)
- 大学(36849)
- 农业(35978)
- 学学(34423)
- 融(31943)
- 金融(31943)
- 技术(28989)
- 业经(26941)
- 经济研究(23776)
- 财经(22881)
- 问题(20433)
- 经(19802)
- 业(19698)
- 图书(16430)
- 技术经济(16225)
- 贸(16107)
- 商业(15776)
- 版(15306)
- 科技(14448)
- 理论(14433)
- 现代(14328)
共检索到488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蕊 赵鸭桥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并具有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的新型产业。文章从云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入手,结合云南实际,认为加快云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实施培育计划;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建立投资体系,努力突破资金瓶颈;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关键词:
云南 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钟清流
发展思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程和成败影响深远,它应当是充分论证和统筹兼顾基础上的前瞻性战略思考,同时又是针对现实有可操作性的行动指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策略应坚持研发优先、创新驱动而非投资驱动。政府工作应当正确定位于机制设计以激活创新动力,并以政策调控改善发展环境,而让市场主导微观项目的具体实现。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思路 探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宗文龙 黄益建
本文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分析了当前我国财税政策支持体系存在的一些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税政策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及其相应的政策建议:利用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升级协调发展;不干预具体的市场竞争过程,重点扶持创新环境优化、研发环节建设和市场培育;加大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培育潜在的新兴产业力量;加大风险投资税收优惠,吸引社会资本长期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细分产业财税优惠政策,突出不同产业的政策重点;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财税政策 税种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友才 张廷建
2011年11月,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建议把战略新兴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实现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作为强有力支撑。作为后发地区的河南省,应结合资源禀赋特征,积极探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适宜体制与路径,以实现产业赶超和经济持续增长。一、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河南在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薇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较大突破,具备了部分产业的资源和前端优势。由于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光伏产业为例,着重分析江西战略性企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光伏产业 产业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蕊 周铝 李学坤
鉴于目前对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还较薄弱,文章首先对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特征和内涵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云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发展重点,最后结合云南农业发展实际,提出培育和发展云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选择 培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伟
制度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最大蕴含的动力性、最大限度的激励性和最大成效的保障性等功能,是其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低端化、同构化、失衡化等问题,不能纯粹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技术因素等进行考量,而是要从更具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寻找根源。文章认为,推进制度创新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重点是要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统筹协调机制、科技制度和风险评估、预警、补偿机制。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制度创新 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国家区域性发展战略,未来一段时间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整个经济区的发展由于总量的扩大,将更多地依赖科技进步,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经济高效和生态和谐相统一的必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霞 朱克实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引领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后发国家应结合自身条件和需求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以技术追赶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机,以技术标准战略为核心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话语权,以国际化为导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在具体的政策选择上,要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整合行业研发资源;加强组织协调与合理规划,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强化知识产权助推战略,完善产业发展促进机制。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后发国家 政策取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以文 郑江淮
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提供的创新设计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即是处于领先市场地位还是滞后市场地位,将直接影响该国或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本文将从领先市场的视角,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征与机理,阐述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角色的定位,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佳刚 袁宇心
利用内容分析法搜集从2004年到2013年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利用文献法在政府统计报告中收集各区域的环境数据,采用灰色理论和熵权法测算分析各环境因素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从宏观上看,科技因素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大,这表明科技力量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经济开放水平对新兴产业发展影响相对较小,这说明新兴产业更多的是内向型发展模式。从产业上看,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大,这说明区域经济要具有一定规模才能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从空间分布看,西南、西北、华南和东北的新兴产业发展受人才供给水平的影响较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兴产业 发展环境 灰色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利政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的共识。如何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模式是我国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从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看,技术约束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内部约束。本文从技术生命周期和技术水平的国际比较优势的视角,分析了在不同阶段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所适宜的模式,指出选择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模式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战略性 新兴产业 发展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靳晓东 谭运嘉 李静
在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有待加强,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在保持和延续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同时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是我国当前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产业关联度分析显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度较高,但目前增长动力不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洪昌 葛绍勇
作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连云港市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较强的科研实力、江苏沿海地区开发及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叠加政策优势,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区域。经过多年发展,连云港市已经形成了多方面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韩超 赵文霞 邓菁 齐鹰飞 曹志来 郭晓丹 万丛颖 李姝 王建林 王岭 王雅洁 李少林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升级的实现形式出发,论述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及其形成路径。根据中国实践,讨论中国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并对低碳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