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91)
2023(18342)
2022(15962)
2021(14990)
2020(12644)
2019(29242)
2018(29345)
2017(56166)
2016(31185)
2015(35300)
2014(35719)
2013(35536)
2012(33367)
2011(30420)
2010(30942)
2009(28473)
2008(28178)
2007(25470)
2006(22608)
2005(20351)
作者
(92862)
(77731)
(77075)
(73397)
(49480)
(37319)
(35134)
(30390)
(29483)
(28194)
(26446)
(26345)
(24893)
(24757)
(24227)
(24045)
(23537)
(23011)
(22389)
(22380)
(19507)
(19473)
(18925)
(17775)
(17488)
(17488)
(17454)
(17341)
(15848)
(15580)
学科
(129110)
经济(128922)
管理(86558)
(84620)
(66156)
企业(66156)
方法(54389)
数学(47093)
数学方法(46538)
(40476)
中国(36844)
地方(32771)
(31875)
(29386)
业经(28517)
农业(27079)
(24089)
贸易(24075)
(23847)
(23266)
环境(21811)
(20658)
银行(20586)
(20343)
理论(19894)
(19769)
金融(19762)
(19712)
技术(18979)
(18714)
机构
学院(446186)
大学(445269)
(177240)
经济(173081)
管理(171506)
研究(157655)
理学(146525)
理学院(144752)
管理学(142200)
管理学院(141393)
中国(117718)
科学(99583)
(96592)
(82404)
(82161)
(81215)
研究所(74629)
中心(71661)
(71566)
业大(69292)
财经(64077)
农业(63516)
(61658)
北京(61510)
师范(61063)
(57936)
(57472)
(56804)
经济学(51981)
(50654)
基金
项目(295883)
科学(230110)
研究(215859)
基金(210641)
(184248)
国家(182599)
科学基金(154478)
社会(132751)
社会科(125460)
社会科学(125420)
(117763)
基金项目(112059)
自然(100893)
教育(99200)
(98891)
自然科(98360)
自然科学(98329)
自然科学基金(96514)
编号(89877)
资助(87355)
成果(74428)
重点(66972)
(66321)
(64807)
课题(62879)
(60240)
科研(56369)
创新(56224)
教育部(54471)
大学(54059)
期刊
(205278)
经济(205278)
研究(133399)
中国(92746)
(75196)
学报(73422)
科学(66509)
(62428)
管理(62128)
大学(54124)
教育(53150)
农业(51412)
学学(50794)
(42808)
金融(42808)
技术(39024)
业经(35056)
经济研究(31252)
财经(30563)
问题(27119)
(26745)
(26034)
图书(24545)
技术经济(21963)
(21531)
理论(21375)
科技(21357)
资源(21264)
(20391)
现代(20376)
共检索到679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芸  陈幼芳  
怒江州作为全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其贫困具有明显的地理性特征,特别是在该州生态环境脆弱与经济发展极度落后相耦合的情况下,实施异地开发与生态移民是解决生态和生存这一对难以化解的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怒江州实施异地开发与生态移民存在的种种障碍和制约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岳三峰  杨建荣  庞晓芳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扶贫考察报告岳三峰,杨建荣,庞晓芳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区峡谷地带。州内地广人稀,屠户分散,全州土地面积14703平方公里,1993年末总人口446693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8.6%.人口密度为30.38人/平方公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映辉  
近年来,在金融管理等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逐渐得到缓解。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系统总结了区域信贷支持小微企业的主要措施和成效,深入分析了信贷支持小微企业存在的制约因素,对改善区域小微企业融资和促进区域中小金融机构充分发挥灵活经营的特点及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构建区域银企良性互动的运作机制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区,全州45万人口中,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白族和普米族等少数民族占92%,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1954年8月建立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州各族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全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1994年同建州前的1953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增长3.5倍,工业产值增长60.5倍。农村贫困面由1985年前的80%多,下降到现在的30%左右。全州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 我州境内,汹涌澎湃的怒江、澜沧江和独龙江“三江”并流,形成切割很深的高山峡谷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茶世俊   周蕊敏   周品亮  
民族地区构建公平、高质量、可持续的乡村教师培训体系少不了教师教育发达地区的帮扶,作为“三区三州”单列政策进行扶贫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更是如此。近些年,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发达地区省市政府、大中小学、培训机构、公益组织等外部机构对怒江州投入了诸多培训资源,在富有成效的同时,也存在外部资源与培训机构、培训者、培训课程、学习体系等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培训体系构成要素有机融入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适切性不够、系统性不足、持续性不强、再生较少等。从制度理性选择理论角度,根本原因是外援者和受援者促进外部资源有机融合的制度不健全。为此,需要构建以制度为核心的有机融入机制,其要点是通过中央层面宪法规则、地方和机构层面集体选择规则以及个体层面操作规则的纵向贯通,运用导向、规划、激励、督导、评估、保障六类制度,促进民族地区内部、内外部以及外部之间围绕外部资源有机融入的协同行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芸  陈幼芳  
本文以典型生态资源丰富又相对脆弱的落后少数民族山区-怒江州为例,在分析当地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怒江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特征的4种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生态支柱型立体山地林(林特、林果、林药、林草)产业、市场导向型畜牧业产业、增殖型生态农产品加工业、适当外靠型粮食种植业及其实施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力  陆邵明  钟晨  
少数民族聚落空间形态会带有明显的地域场所特征,这种空间特质的形成与发展和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社会文化等要素存在着内在逻辑关联。如何科学把握传统聚落中的这种关联机制,对于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田野考察、现场测绘与先进空间分析的方法,尝试对云南怒江地区以独龙族为例的少数民族聚落空间生成逻辑进行解析,通过经验描述与理性定量分析的方法从自然逻辑和社会逻辑两个方面分别阐述聚落形式背后的产生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深入地掌握传统民居聚落空间的文化基因及其生成脉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汉白  崔明昆  闵庆文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同乐村是澜沧江流域典型的傈僳族村寨,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生态文化村。同乐村的傈僳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根据海拔差异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垂直农业系统。该系统最大程度的利用了自然资源,保证了本民族的基本生活需要。本文应用生态人类学的适应理论,利用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法等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对同乐村傈僳族的垂直农业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傈僳族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最大程度的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传统文化体系。但随着滇西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同乐村傈僳族垂直农业系统和传统文化体系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只有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垂直农业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宇  
湖北省恩施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属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区域范围。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该地区走出贫困现状的必然选择。加快制度创新,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特色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对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渠立权   吴迪   刘晨  
本文以云南怒江州为研究对象,利用2020年的土地利用、经济、能源数据,综合运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与碳排放法核算生态补偿标准,破解生态补偿中“补多少”的技术问题。结果显示:(1)2020年,怒江州土地生态服务价值为305.25亿元,其中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33.68亿元,占比达到76.55%;(2)2020年怒江州土地生态系统共吸收5 619.934×10~4t碳,转换为经济价值为153.59亿元;(3)2020年怒江州生态补偿标准区间值为4.12亿元~11.19亿元,取区间均值作为应获得的生态补偿金较为合理,怒江州应获得的生态补偿标准总额为7.655亿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师守祥,周兴福,张志良  
Gannan Campo is headstream of some large rivers in our country,so its pasture profection is not only concern to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ewlfare construction in Gannan Tibet Autonomous prefecture,but also to all the country,especially to the ecological safty for the mid region of huang river.Having ecological immigration and headsman settling is one of the valid ways for pasture perfection and impuls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ety improvement.This paper use the investigating data of this region to analyze the immigrating setting's dynamical mechanism and effect,on this base,bring forwards policy suggestions for better taking this project.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威  韩晓旭  梁育填  
长期以来,学者对中国农村贫困的研究侧重于经济贫困方面,对能源贫困的研究相对不足,而能源贫困恰恰是制约农村地区发展和农户生计资产改善的主要因素。论文从农户的视角出发,借鉴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贫困线标准,根据农户调查和访谈,对中国农村能源贫困线进行了综合考量,并最终确定为户均每年消费400 kgce;为科学测度能源贫困状况,提出从能源贫困的广度、深度、差异度三个维度进行定量分析,并构建了各维度的测度方法;以云南省怒江州为案例,利用564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了怒江州的能源贫困状况,研究发现,怒江州能源贫困的广度为0.66,能源贫困的深度为0.40,能源贫困的差异度为0.17,能源贫困的综合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伟红  邱旗  薛群慧  邓辅唐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小镇可以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和旅游活动一起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旅游资源具有唯一性,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如何开发并保持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旅游小镇的开发提出建议,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建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璟  
云南是全国的四大林区省份之一,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分析了云南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障碍因素,提出了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以人力资本为核心,以制度、政策、法规为保障的战略措施,以促进云南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建彪  
傈僳族社区的经济发展、经济生活的发展和变迁是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与变迁的语境下进行的。但是由于安乐德村的自然条件差,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相差较大。所以,安乐德村必须在经济发展模式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作出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