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0)
- 2023(11943)
- 2022(10659)
- 2021(10080)
- 2020(8386)
- 2019(19704)
- 2018(19991)
- 2017(37849)
- 2016(20556)
- 2015(22932)
- 2014(22920)
- 2013(22542)
- 2012(20495)
- 2011(18322)
- 2010(18249)
- 2009(16738)
- 2008(16111)
- 2007(13423)
- 2006(11943)
- 2005(10499)
- 学科
- 济(82737)
- 经济(82647)
- 管理(55876)
- 业(51770)
- 企(43018)
- 企业(43018)
- 方法(34573)
- 数学(30015)
- 数学方法(29668)
- 农(22654)
- 中国(20783)
- 地方(20548)
- 财(18961)
- 学(18856)
- 业经(18196)
- 制(16454)
- 农业(14988)
- 贸(14561)
- 贸易(14555)
- 易(14072)
- 理论(13066)
- 和(12521)
- 环境(12241)
- 体(11933)
- 融(11746)
- 金融(11741)
- 银(11727)
- 银行(11695)
- 技术(11512)
- 行(11206)
- 机构
- 大学(278707)
- 学院(278392)
- 管理(111962)
- 济(107146)
- 经济(104715)
- 理学(96811)
- 研究(95883)
- 理学院(95647)
- 管理学(94015)
- 管理学院(93498)
- 中国(70239)
- 科学(60523)
- 京(60010)
- 财(49185)
- 所(48016)
- 农(44466)
- 研究所(43903)
- 中心(43107)
- 业大(42135)
- 江(40123)
- 范(39073)
- 财经(38799)
- 师范(38763)
- 北京(38257)
- 州(35715)
- 院(35291)
- 经(35172)
- 农业(34584)
- 师范大学(31443)
- 经济学(30792)
- 基金
- 项目(195080)
- 科学(152660)
- 研究(144374)
- 基金(139773)
- 家(121694)
- 国家(120630)
- 科学基金(103414)
- 社会(88728)
- 社会科(83866)
- 社会科学(83840)
- 省(76991)
- 基金项目(75408)
- 自然(67963)
- 自然科(66310)
- 自然科学(66293)
- 教育(66150)
- 自然科学基金(65057)
- 划(64545)
- 编号(60111)
- 资助(56725)
- 成果(48660)
- 重点(43438)
- 部(42405)
- 发(41944)
- 课题(41628)
- 创(40316)
- 创新(37549)
- 科研(36827)
- 项目编号(36542)
- 教育部(36247)
共检索到411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明明
20世纪50年代,中共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地区,根据当地的民族特点和经济社会状况,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封建领主、地主土地所有制。这种温和的改革方式,避免了民族隔阂和宗教纠纷,团结了少数民族上层,减少了民主改革的阻力,较好地保护了生产力,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维护了民族地区和边疆的稳定,促进了各民族和谐发展,树立了党和人民政府在民族地区的威信。
关键词:
傣族地区 土地改革 和平协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立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东萱
对边境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个案,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分析边境民族地区贫困的表现形式,阐述与构建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相协调的扶贫体制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子姗 谭琳 钟声
云南省德宏州种植业发展有优越的光、热、水资源条件。最近30年来,德宏州种植业发展迅速,但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种植业内部,水稻种植规模呈逐年下降趋势,玉米、甘蔗及其他经济作物则呈快速上升趋势;但种植业在农业中的主体地位以及粮食生产在种植业中的主要地位尚未发生改变。分析结果表明,德宏州种植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对德宏州的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
关键词:
种植业结构 变化 德宏州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艳玲 苏萍
缅籍中小学生跨境入学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未来就业与前途"是缅籍中小学生跨境入学的直接推力;"中国教育政策和办学条件"是缅籍中小学生跨境入学的重要引力;"地缘文化"则是缅籍中小学生跨境入学的保障条件;跨境民族民族认同及亲情因素,为缅籍中小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搭建了文化心理桥梁。云南边境地区缅籍中小学生跨境入学,是该地区教育对外开放后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当前针对缅籍中小学生的跨境入学问题,亟须有关部门加以研究并出台规范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灿
边疆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要根据本地的旅游资源价值高低、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背景等方面的条件来作出决策选择,以德宏州旅游为例,在分析旅游发展背景条件的基础上,总结德宏旅游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与特点,提出了德宏的旅游产品要把边境、民族、生态文化和珠宝经济特色很好地结合起来,与保山、缅甸跨境区域合作发展旅游,将瑞丽和腾冲打造成中国优秀的旅游目的地和云南省旅游集散地,形成滇西黄金旅游线的两个增长极,实现双赢,达到构建精品环线的目标;走特色开发和全方位开发并重的旅游发展模式,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模式。
关键词:
旅游规划 发展模式 跨境区域合作 德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岳小艾
文章将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放到边疆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来加以探析。并以云南德宏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为例,探讨了德宏民族文化旅游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如何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云南德宏边境民族文化旅游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边境 文化产业 民族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林 曹洪华 李云矫
胜任力模型为我国组织人事部门有效管理党政干部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在胜任力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德宏州新农村建设状况,进行胜任力模型构建,并讨论了模型在乡镇干部的选拔、培养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德宏州 新农村建设 乡镇干部 胜任力模型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亚文
云南德宏曾是历史上制作和使用陶器的重要地区,但今天仍在制陶的村寨仅遗芒巷村。调查发现,芒巷村制陶者用一整块陶泥捏塑陶坯,然后拍打修整成型,不像云南大多数地区的傣族那样使用泥条盘筑技术。以往学术界对陶器的成型技术的描述常为过于简单的:"这个陶器用拍砧成型法制成"。但是国外学者根据东南亚的调查研究指出,一个陶器拍砧成型之前的过程是多样的,仅靠"拍砧成型法"这样的简单分类不可能全面了解制陶者如何制陶,也不可能正确看待以不同方式使用拍砧成型技术的制陶者,因而拍砧成型前的过程在生产中至关重要。关于历史上的德宏傣族制
关键词:
德宏傣族 传统制陶 拍砧成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吕进锋 曹能秀 熊伟
民族文化教育空间是以民族文化为教育内容,依托于教育物理空间,与具有"社会—教育"关系属性的教育人文空间相交织而成的教育综合空间。研究采用自编标准化问卷《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调查问卷(教师卷)》,测度云南省金平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水平。研究指向两个目的:一是自编标准问卷的验证分析;二是测度金平县2014年和2018年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水平。研究结论如下: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α=0.995;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两个因子,即教育人文空间发展水平和教育物理空间发展水平,结构效度良好。问卷共有63个题项,两个一级因子,七个二级因子,各因子的题项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KMO和巴特利亚检验值为0.973,表明本研究工具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一定的推广价值。金平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水平测度结果是:金平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综合空间发展水平居于一般水平和较高水平之间;教育人文空间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教育物理空间发展水平;2018年教育综合空间发展水平、教育人文空间发展水平和教育物理空间发展水平均高于2014年水平,表明其教育空间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在教育物理空间发展水平上,两个年份的差异不显著,且均处于一般发展水平。对二级因子的分析发现,"机构"和"队伍"因子水平低于一般水平。因此,改善教育物理空间,改变"机构"和"队伍"的短板是金平县提升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水平需要重点突破之处。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教育空间 发展水平测度 金平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科 尹可丽
为探讨社会适应对景颇族、汉族初中生感恩与幸福感关系的中介作用及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感恩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和中学生多元幸福感问卷对264名景颇族初中生和774名汉族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汉族初中生感恩、社会适应和社会支持水平显著高于景颇族初中生水平;(2)汉族初中生、景颇族初中生的感恩、社会适应、社会支持和幸福感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3)社会适应在汉族初中生感恩与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景颇族初中生感恩与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4)汉族初中生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部分通过社会适应的中介起作用,而景颇族初中生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则完全通过社会适应的中介起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董利红 支玲 李怒云 赵俊臣 刘燕
通过走访农户、实地调查对云南省新平县这一典型的山区贫困县发展特色产业——竹产业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了考察,在收集大量一手、二手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其实际情况指出当地竹产业发展存在资源数量增长缓慢,管理粗放、经营水平低、林分质量普遍不高,资源发展与产品加工利用不协调、矛盾突出、不利于产业的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加大资源培植力度、扶持一大批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科技兴竹战略的对策。
关键词:
竹产业 发展 效益 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贻娟 吴映梅 胡秀玉
在经济欠发达的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应受到更大关注。文章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的由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和人均GDP三个指数构成的人文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并选择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作为研究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典型案例,从全省地州级和州内县市级中小尺度出发,深入探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状况,在综合评价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本州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路,为共建云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东萱
目前西南边境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主要存在发育程度低、发展不平衡、城镇化质量低,农村文化素质较低等问题。加快边境地区城镇建设,应加快产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基础和动力支撑;发展教育,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人力资本支撑。
关键词:
边境民族地区 城镇化 问题 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隋国成 吴明海
通过对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国防教育现状的田野考察,发现该地区国防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非传统安全意识淡薄,国防教育内动力欠缺和国防教育形式单一,满意度和实效性较低等问题。为促进国防教育健康发展,提出了在国防教育体制、目标、内容和方法上实现四个"转变",以保障其国防教育取得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
跨境民族地区 德宏 国防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