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4)
- 2023(11889)
- 2022(10536)
- 2021(9934)
- 2020(8364)
- 2019(19291)
- 2018(19299)
- 2017(37501)
- 2016(20557)
- 2015(23236)
- 2014(23401)
- 2013(22955)
- 2012(20990)
- 2011(18955)
- 2010(18768)
- 2009(17423)
- 2008(16879)
- 2007(14682)
- 2006(12874)
- 2005(11560)
- 学科
- 济(78650)
- 经济(78528)
- 管理(63794)
- 业(58091)
- 企(49160)
- 企业(49160)
- 方法(35325)
- 数学(30179)
- 数学方法(29839)
- 财(22594)
- 农(21996)
- 中国(20057)
- 制(19062)
- 业经(18539)
- 学(17307)
- 地方(16025)
- 农业(14363)
- 务(14177)
- 财务(14109)
- 财务管理(14080)
- 理论(13589)
- 企业财务(13358)
- 贸(13129)
- 贸易(13123)
- 体(13119)
- 和(13007)
- 环境(12893)
- 银(12870)
- 银行(12833)
- 技术(12740)
- 机构
- 大学(290263)
- 学院(287844)
- 管理(116072)
- 济(112135)
- 经济(109539)
- 理学(100466)
- 理学院(99350)
- 管理学(97743)
- 管理学院(97215)
- 研究(95009)
- 中国(70279)
- 京(61726)
- 科学(58646)
- 财(54073)
- 所(47112)
- 农(44819)
- 中心(43282)
- 业大(43114)
- 研究所(42750)
- 财经(42699)
- 江(41671)
- 北京(39130)
- 经(38677)
- 范(38059)
- 师范(37745)
- 农业(34902)
- 院(34488)
- 州(34226)
- 经济学(33088)
- 财经大学(31715)
- 基金
- 项目(198935)
- 科学(156236)
- 研究(147895)
- 基金(144013)
- 家(124406)
- 国家(123344)
- 科学基金(106230)
- 社会(92223)
- 社会科(87235)
- 社会科学(87211)
- 省(77996)
- 基金项目(77224)
- 自然(68894)
- 教育(67751)
- 自然科(67221)
- 自然科学(67207)
- 自然科学基金(65980)
- 划(65038)
- 编号(61128)
- 资助(58921)
- 成果(50561)
- 部(44088)
- 重点(44038)
- 课题(41866)
- 发(41393)
- 创(41380)
- 制(39535)
- 创新(38559)
- 教育部(38059)
- 项目编号(37880)
- 期刊
- 济(124930)
- 经济(124930)
- 研究(87430)
- 中国(55119)
- 学报(45337)
- 管理(42876)
- 财(41774)
- 科学(41406)
- 农(41298)
- 大学(34733)
- 教育(33608)
- 学学(32491)
- 农业(28260)
- 融(25272)
- 金融(25272)
- 技术(24425)
- 财经(20928)
- 业经(19956)
- 经济研究(18830)
- 经(17661)
- 问题(16241)
- 图书(16092)
- 理论(15352)
- 科技(14552)
- 实践(14095)
- 践(14095)
- 业(13782)
- 版(13559)
- 技术经济(13253)
- 现代(13117)
共检索到421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亚文
云南德宏曾是历史上制作和使用陶器的重要地区,但今天仍在制陶的村寨仅遗芒巷村。调查发现,芒巷村制陶者用一整块陶泥捏塑陶坯,然后拍打修整成型,不像云南大多数地区的傣族那样使用泥条盘筑技术。以往学术界对陶器的成型技术的描述常为过于简单的:"这个陶器用拍砧成型法制成"。但是国外学者根据东南亚的调查研究指出,一个陶器拍砧成型之前的过程是多样的,仅靠"拍砧成型法"这样的简单分类不可能全面了解制陶者如何制陶,也不可能正确看待以不同方式使用拍砧成型技术的制陶者,因而拍砧成型前的过程在生产中至关重要。关于历史上的德宏傣族制
关键词:
德宏傣族 传统制陶 拍砧成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明明
20世纪50年代,中共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地区,根据当地的民族特点和经济社会状况,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封建领主、地主土地所有制。这种温和的改革方式,避免了民族隔阂和宗教纠纷,团结了少数民族上层,减少了民主改革的阻力,较好地保护了生产力,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维护了民族地区和边疆的稳定,促进了各民族和谐发展,树立了党和人民政府在民族地区的威信。
关键词:
傣族地区 土地改革 和平协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邱开金
傣族男童教育问题并非仅仅是性别范畴的问题,还与该族信教传统极为相关,因此反映了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国民学校教育普及间的张力。该传统有淡化趋势,但仍有相当影响,因此导致的"男尊女卑"现象使男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反而"处境不利";"和尚"角色与学生角色的协调问题是当地教育的最大难点;"和尚"学生制度目前面临问题,对傣族男童的成长有不良影响。因此,当地要重点解决基于社区各方力量和智慧的学校发展;难点是建设性的保护和革新当地传统,其中寺院是关键,政府协调作用是主导。最终目的是促进当地每一个儿童的健康发展,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傣族 男童 教育问题 信教传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苏德 王渊博
结合云南省近些年来实施的基础教育政策,项目组对云南省德宏州5所小学的调查发现,基础教育政策的落实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学校控辍保学工作难度大、学生语言学习存在障碍、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等。因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保障基础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更好地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其超 张行言 郭士钦
1983~1994年间,著者对云南昆明等13市、县的古梅多次进行实地考察,共登录200年以上树龄的古梅40株.树龄多按史料、家谱、实物对比推测计算,仅个别树用生长锥测定,且修正了以前对某些古梅树龄偏高的评估.调查结果表明,云南古梅资源之多、分布之广、树龄之高、品种之优、长势之旺,均居全国之首.该文对云南古梅幸存和高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古梅调研以及保护、利用等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古梅 树龄 资源 分布 幸存 保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骆丹 王春胜 刀保辉 赵志刚 郭俊杰 曾杰
[目的 ]研究西南桦天然林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为西南桦天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西南桦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派罗山1958年皆伐后形成的天然次生林(PLS)和芒市桦桃岭刀耕火种1967年丢荒地形成的天然次生林(HTL)内分别设置总面积为10 000 m2和5 000 m2的样地开展物种多样性调查。运用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并对林分整体及重要值> 5.00%的乔木层主要树种绘制径级分布图。[结果 ]PLS林分内无绝对优势种,树种润楠的重要值最大(14.76%),其次为西南桦(9.55%);HTL林分,树种西南桦的重要值最大(26.47%),在林分内占据绝对优势。PLS林分各林层物种丰富度(草本层除外)、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HTL,但物种优势度低于HTL,物种分布更均匀。不同林层间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以灌木层最高,而物种丰富度则乔木层最高。2种林分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形分布,重要值> 5.00%的主要树种除西南桦分布在中大径级外,均集中分布在中小径级。[结论 ]PLS林分较HTL更接近演替后期,二者均属于稳定的群落类型。研究结果为西南桦天然林保护以及人工纯林近自然化改造和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立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东萱
对边境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个案,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分析边境民族地区贫困的表现形式,阐述与构建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相协调的扶贫体制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艳玲 苏萍
缅籍中小学生跨境入学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未来就业与前途"是缅籍中小学生跨境入学的直接推力;"中国教育政策和办学条件"是缅籍中小学生跨境入学的重要引力;"地缘文化"则是缅籍中小学生跨境入学的保障条件;跨境民族民族认同及亲情因素,为缅籍中小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搭建了文化心理桥梁。云南边境地区缅籍中小学生跨境入学,是该地区教育对外开放后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当前针对缅籍中小学生的跨境入学问题,亟须有关部门加以研究并出台规范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林 曹洪华 李云矫
胜任力模型为我国组织人事部门有效管理党政干部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在胜任力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德宏州新农村建设状况,进行胜任力模型构建,并讨论了模型在乡镇干部的选拔、培养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德宏州 新农村建设 乡镇干部 胜任力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贻娟 吴映梅 胡秀玉
在经济欠发达的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应受到更大关注。文章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的由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和人均GDP三个指数构成的人文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并选择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作为研究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典型案例,从全省地州级和州内县市级中小尺度出发,深入探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状况,在综合评价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本州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路,为共建云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耿桂红
"十二五"期间,云南德宏和广西崇左4个县(市)边境旅游业的发展对两地兴边富民行动起到了重要作用,总结了边境旅游业在促进两地餐饮、酒店、交通、通信、贸易等相关服务业发展,带动本地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并在分析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下一步发展边境旅游、提升兴边富民兴行动效果提出意见与建议——发挥比较优势,将边境旅游业作为边境地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实现旅游兴边、旅游稳边、旅游富民的兴边富民愿景。
关键词:
边境旅游 兴边富民效应 战略性支柱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东萱
目前西南边境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主要存在发育程度低、发展不平衡、城镇化质量低,农村文化素质较低等问题。加快边境地区城镇建设,应加快产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基础和动力支撑;发展教育,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人力资本支撑。
关键词:
边境民族地区 城镇化 问题 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隋国成 吴明海
通过对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国防教育现状的田野考察,发现该地区国防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非传统安全意识淡薄,国防教育内动力欠缺和国防教育形式单一,满意度和实效性较低等问题。为促进国防教育健康发展,提出了在国防教育体制、目标、内容和方法上实现四个"转变",以保障其国防教育取得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
跨境民族地区 德宏 国防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