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26)
- 2023(4573)
- 2022(3813)
- 2021(3706)
- 2020(3232)
- 2019(7386)
- 2018(7222)
- 2017(14676)
- 2016(7950)
- 2015(8621)
- 2014(8548)
- 2013(8455)
- 2012(7750)
- 2011(6789)
- 2010(6838)
- 2009(6332)
- 2008(6678)
- 2007(5997)
- 2006(5169)
- 2005(4898)
- 学科
- 业(32916)
- 企(30932)
- 企业(30932)
- 管理(30098)
- 济(29346)
- 经济(29298)
- 财(17092)
- 方法(16531)
- 数学(14687)
- 务(14630)
- 财务(14619)
- 财务管理(14595)
- 数学方法(14584)
- 企业财务(14260)
- 制(11022)
- 体(8261)
- 银(7627)
- 银行(7621)
- 体制(7620)
- 行(7175)
- 融(7145)
- 金融(7144)
- 业经(6606)
- 中国(5647)
- 公司(5605)
- 学(5520)
- 农(5406)
- 技术(5057)
- 策(4264)
- 划(4204)
- 机构
- 大学(110644)
- 学院(109486)
- 济(44189)
- 管理(43914)
- 经济(43322)
- 理学(37888)
- 理学院(37525)
- 管理学(37018)
- 管理学院(36805)
- 研究(33506)
- 中国(28416)
- 财(26810)
- 京(21943)
- 财经(21233)
- 经(19586)
- 科学(19316)
- 所(17266)
- 农(16499)
- 财经大学(16466)
- 中心(15537)
- 江(15470)
- 研究所(15194)
- 业大(14723)
- 商学(14109)
- 商学院(14011)
- 北京(13818)
- 经济学(13558)
- 农业(12922)
- 州(12759)
- 融(12394)
- 基金
- 项目(70306)
- 科学(56015)
- 基金(54157)
- 研究(48280)
- 家(47414)
- 国家(47056)
- 科学基金(41223)
- 社会(31947)
- 社会科(30489)
- 社会科学(30480)
- 基金项目(28971)
- 自然(28473)
- 自然科(27880)
- 自然科学(27871)
- 自然科学基金(27446)
- 省(25991)
- 资助(22785)
- 教育(22306)
- 划(22023)
- 编号(17841)
- 部(16535)
- 重点(15513)
- 性(15446)
- 成果(15061)
- 创(14635)
- 教育部(14530)
- 科研(14082)
- 人文(14066)
- 创新(13702)
- 国家社会(13398)
共检索到162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云玲
股权托管是具有普遍公信力的专门机构接受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股权实施管理的一种创新方式。非上市公司股权托管能促使股权合理流动,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使股权拥有人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目前,不少省市都相继开展了这项业务。本文从股权托管产生的背景、发展趋势、作用出发,对云南省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托管业务的必要性作了探讨,并提出进行股权托管的运作思路。
关键词:
非上市公司 股权托管 质押 登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东辉
本文通过对股权托管前后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转移的公司经营业绩指标对比,分析了股权托管的绩效。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东采取股权托管形式转移公司控制权,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托管后公司经营业绩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托管 控制权转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勇 徐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东辉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过渡期股权托管的现实效用进行了分析,并从理论上对控制权转让过渡期股权托管下的公司控制形态的性质进行了探讨,同时加以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股权托管下的公司控制形态容易出现所有者缺位,形成内部人控制,股权托管后的公司价值较股权托管前的公司价值显著降低。
关键词:
公司控制权 转让过渡期 股权托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瑞华
融资对于上市公司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对云南省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的融资数据进行现状分析,进而得出其融资特点,然后以云南省上市公司为研究总体,选取企业发展能力及盈利能力等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自上市以来的股权融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和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卫平
由于股权流动性受限,以及公开财务信息严重缺乏,并且无法对目标公司未来收益进行精准无偏差的预测,因而非上市公司并购中股权估值的确认一直是公司并购理论及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在总结现行股权估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目标公司的价值应该等于其收购前的独立价值与各项溢价和折价因素的调整价值之和。对于并购后实际实现收益与并购时测算收益之间的差异形成的估值偏差,通过事先签订估值调整协议进行并购后的股权调整或差价偿付,从而达到对估值偏差的最终修正。
关键词:
并购 非上市公司 股权交易 价值评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胜
股权托管是我国公司资产重组的一项制度创新。在我国 ,股权托管的法律实质是股权信托。“股权托管”加“远期转让协议”相配套的方案正逐渐成为公司资产重组的一种重要的模式。这一模式对我国公司资产重组有很重要的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从兴 张金华
股权托管的法律性质即为股权权能的分离。股权中同时包含财产性权利和非财产性权利,非财产性权利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不能托管或信托。股权托管在我国没有现行的法律依据。建议立法禁止股权托管,同时明确股权中的财产性权利和部分非财产性权利可以托管或信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花旻
从2007年《物权法》颁布以来,以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作为担保方式的银行贷款逐渐增多。如何更好地把握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业务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商业银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特点,分析其作为担保方式的风险,并就如何防范风险提出建议,包括:贷前调查阶段侧重押品的选择;依法完成股权出质的审批手续,重视质押合同的签订和质押手续的办理;细化押品和质押股权公司的贷后管理;与产权交易中心加强合作,拓宽非上市公司质押股权交易的途径等。
关键词:
非上市公司 股权质押 信贷风险 物权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莉
近年来,以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创新显现出广泛应用前景。如何有效应用区块链技术,提高点对点信息交互效率并降低沟通成本,已成为各国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课题。基于交易架构,创新提出将区块链技术引入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系统的建设性思路,以支持去中心化完成股权转让并高效地管理股权所有人,促进我国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加速构建体系完备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杰
我国税收制度规定非上市公司个人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以受让人为扣缴义务人,不利于税务机关进行监管和从源头上控制税收,而且对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时间规定前后矛盾,同时对股权转让价格明显偏低时应采用的计税依据核定办法也不够合理,操作性不强。本文因此提出了完善税收制度的建议:一是以股权转让单位为扣缴义务人;二是办理完纳税申报方可进行商变更;三是设立科学合理的股权转让计税方法。
关键词:
非上市公司 股权转让 个人所得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莹
当前收益法运用实务中,对是否应考虑非上市公司股权所具有的"非流动性"特性及如何考虑均存有争议。通过对现有相关主流观点进行解析和述评,并借鉴已有"资产定价因素"研究成果,描述在"折现率"测算过程中考虑"非流动性"风险的可行路径,以期为实务工作及后续进一步的理论探讨提供参考,促进收益法运用成效的"更优质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爱玲 张红
一、引言企业并购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是企业走向外部成长的重要途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19世纪末到现在先后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虽然每次并购浪潮的起因、特征、成效不同,但每一次并购浪潮都推动了当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催生出一大批有行业竞争力的超大型企业并主导各个行业的良性发展,百年并购成就了由早期分散的中小企业集合体演变成今天的极具世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格局。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已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晶 汪燕
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两项特殊制度的存在 ,即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划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同股不同价现象 ,将会对上市公司国有股的运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国有股股东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二是对国有股股东实现经济利益机制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国有股权 运作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晶 汪燕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在运作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作为运作主体的机制问题 ,二是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在静态管理和动态经营中的问题。因此 ,需从两个方面入手解决 :( 1)从建立和完善国有股权运作主体体系 ,包括国有股权管理机构、经营机构两个层次的建立和完善 ,同时建立起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 ;( 2 )切实解决国有股权管理和经营中的具体问题 ,包括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目标确定、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定位、股权结构的优化以及国有股东行为的规范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国有股权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