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6)
2023(11812)
2022(10447)
2021(9931)
2020(8335)
2019(19268)
2018(19284)
2017(37011)
2016(20577)
2015(22911)
2014(22908)
2013(22653)
2012(20872)
2011(18870)
2010(18627)
2009(16793)
2008(16370)
2007(14058)
2006(12151)
2005(10428)
作者
(61453)
(51180)
(50804)
(48341)
(32523)
(24674)
(22878)
(20099)
(19439)
(18293)
(17499)
(17402)
(16251)
(16025)
(15931)
(15661)
(15604)
(15082)
(14507)
(14423)
(12929)
(12593)
(12387)
(11649)
(11516)
(11387)
(11331)
(11203)
(10367)
(10286)
学科
(76325)
经济(76232)
管理(55495)
(53415)
(44196)
企业(44196)
方法(37078)
数学(31886)
数学方法(31454)
(21541)
(20825)
(19224)
中国(18728)
业经(16956)
地方(16270)
农业(14093)
理论(13762)
(13184)
贸易(13180)
(13121)
(13082)
(12752)
(12593)
财务(12530)
技术(12517)
财务管理(12509)
环境(12337)
企业财务(11924)
(11110)
银行(11049)
机构
大学(291506)
学院(289024)
管理(112616)
(105560)
经济(103094)
研究(99256)
理学(98452)
理学院(97218)
管理学(95209)
管理学院(94706)
中国(70106)
科学(67701)
(62401)
(53641)
(51798)
业大(48847)
研究所(48151)
(47981)
中心(43702)
农业(42564)
(40595)
(39744)
师范(39303)
北京(39196)
财经(39151)
(35998)
(35666)
(33816)
师范大学(31938)
技术(31438)
基金
项目(207906)
科学(161860)
基金(150127)
研究(145982)
(133624)
国家(132556)
科学基金(112145)
社会(88929)
社会科(84069)
社会科学(84043)
(82016)
基金项目(80814)
自然(76614)
自然科(74824)
自然科学(74800)
自然科学基金(73444)
(69785)
教育(66598)
资助(61987)
编号(58535)
成果(47433)
重点(47147)
(44847)
(43696)
(42724)
课题(40697)
科研(40513)
计划(40276)
创新(39905)
大学(37829)
期刊
(111480)
经济(111480)
研究(80296)
学报(55565)
中国(50477)
科学(48835)
(48261)
大学(40493)
管理(39074)
学学(38342)
(34904)
农业(34011)
教育(31420)
技术(23144)
(20720)
金融(20720)
财经(18279)
业经(18118)
(17614)
经济研究(17221)
图书(15966)
(15545)
科技(15518)
(15377)
业大(15148)
问题(14677)
理论(14238)
资源(14225)
林业(13774)
实践(13313)
共检索到404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樊国盛  邓莉兰  蔡发江  赵礼  
采用样地和线路调查,经室内鉴定,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常见非结瘤植物共有46科97属111种。对这些植物的适应性按照研究方法中确定的分布状况等级、抗干旱性、抗瘠薄性等因子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这些植物适应性的强弱,共有10种植物被确定为云南干热河谷造林极端困难地区强适应性植物。表1参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文杰  伍建榕  马焕成  
通过印楝Azadirachta indica在干热河谷地区造林试验,分别研究根际土壤水分动态、植物在雨季和旱季时的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以探讨印楝对干热气候适应性的机制。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吸力成幂函数关系。当土壤含水量下降到5.9%,土壤吸力上升到1.5MPa达3个月的条件下,印楝仍然能维持生存,表明该植物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在旱季时,印楝受到土壤和大气干旱胁迫,生长基本停止,顶芽枯死,大部分叶片脱落,以减少水分蒸腾,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在雨季时,印楝能迅速生长,整个生长周期呈现曲折性生长规律。印楝在旱季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为雨季的23.8%,47.1%和64.9%。在旱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伍建榕  汪洋  赵春燕  陆青华  高柱  王芳  马焕成  
【目的】调查云南干热河谷地区木棉科植物根及根际周围的丛枝菌根真菌(AMF)分布状况,为筛选对干热河谷木棉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的AMF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湿筛沉淀法,从云南干热河谷的元阳、元江、东川、元谋、宾川和怒江6个地区的木棉须根及其所带土壤中分离AMF孢子,在体视镜下观察记录孢子的颜色、大小、连孢菌丝的特征、孢子果形态等;在此基础上,用微吸管挑取孢子置于载玻片上,加浮载剂(蒸馏水、乳酸、乳酸甘油、Melzer’s试剂)在Nikon显微镜下观察,对孢子颜色、大小,孢壁颜色、类型、厚度等指标进行鉴定。【结果】从云南干热河谷6个地区的野生及人工栽培的木棉中,共分离鉴定出AMF 3属6种,分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振寅  苏建荣  李从富  王云  李正红  
通过样地调查,采用Patrick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Alatalo均匀度指数(E)、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比较了元谋干热河谷10个主要自然植物群落与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测定了不同群落的土壤养分。结果表明:(1)元谋干热河谷主要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较低,S、H、D值分别为3.923~19.583、0.913~2.000和0.178~0.510,且人工植物群落的S值明显低于自然植物群落,具优势种乔木群落的H值较高,人工植物群落E值大于自然植物群落的特点;(2)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生长型的分析表明,按S指数排序为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国勇  李昆  孙永玉  张春华  
氮是除水分之外影响干热河谷生物活性的关键因子,豆科植物生物固氮是该地区氮素的重要来源之一。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了干热河谷不同季节燥红土和变性土林地中大叶相思、新银合欢、木豆和山合欢根瘤固氮酶活性(NAs)。结果表明:新银合欢(16.25μmol.g-1.h-1)和大叶相思(15.85μmol.g-1.h-1)根瘤NAs显著(P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永彬  卢培泽  朱彤  
云南高原是青藏高原“高原地理效应”影响的独特地域。云南山原的自然地带性以热带为其特征 ,地形海拔变化使得水分和热量出现垂直分异 ;云南山原的垂直自然带的基带通常是河谷地带 ,深切的河谷往往更能反映水平地带性的状况 ,但在横断山———云南高原的怒江、澜沧江、元江、金沙江、南盘江部分河段出现了独特生态气候景观的干热河谷地域。关于干热河谷的形成原因 ,历来有“原生论和次生论”两种观点 ,本文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观点出发 ,归纳分析出与干热河谷联系紧密的 4个因素 : ①区域气候环境和水热平衡变化 ; ②植物逆向演替和生态环境退化 ; ③土地结构和河谷坡地退化 ; ④人为干扰影响。对以上 4个因素进行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巧  陈又清  陈祯  郭萧  廖琼  赵剑  李昆  
在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采用网扫法对10种生态系统中的直翅目Orthoptera多样性进行调查,共采集直翅目昆虫标本349号,计25种。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石榴Punica granatum林,最低的是明油子Dodonaea angustifolia-扭黄茅Heteropogoneteacontortus灌草丛。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和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优势度较高,均匀度较低。右尾和方法的排序结果显示,许多样地之间群落多样性不可比较,石榴林的直翅目群落多样性高于除果Mangifera indica林以外的任何群落,云南松林和明油子-扭黄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琴  刘利文  李俊清  王传华  
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车桑子自然恢复种群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种群密度、年龄结构以及车桑子的性别比例和生长速率等特征。结果表明:1车桑子种群随着树龄增加具有从聚集分布格局转变为均匀分布格局的趋势;2车桑子的年龄结构为一个金字塔形,为一个增长型种群,说明车桑子种群更新对该地区的干热气候具有较强适应性;3车桑子高生长速率和径向生长速率达到14.38和2.46 mm·a~(-1),萌蘖数达到5.37,具有速生性;4首次发现车桑子植株具有年际的性别转换现象。上述研究结果说明车桑子能够很好的适应干热河谷区的环境条件,是该地区植被恢复的优良材料。本研究还能为该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曰汤  马开华  何璐  张德  瞿文林  沙毓沧  袁理春  
以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及其它地区引进的25个木薯品种(材料)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试种,每个品种(材料)试种0.1 hm2,2007年1月种植,在木薯主收获期2007年12月、2008年1月、2008年2月分别对木薯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进行测定,探索不同品种干物质及淀粉变化规律,确定不同品种的最佳收获期,科学指导农户和企业生产,使之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巧  陈又清  周兴银  康海艳  陈彦林  吴俊  郭文俊  
于2004—2005年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捕食性昆虫多样性进行调查,报道元谋干热河谷捕食性昆虫89种(含待定种10种),其中印度暗带螳为中国新记录,云南新记录有11种;步甲科种类最丰富,占所有捕食性昆虫种类的19.1%。元谋干热河谷9种生境捕食性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排序为:桉树印楝林>多树种混交的人工林>印楝林>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云南松林>桉树新银合欢林>桉树林>牛筋条-黄荆林>余甘子-明油子灌木林。许多人工植被与自然植被捕食性昆虫群落之间相似性较高,反映出人工种植的乔木尚不能影响植物群落发展。人工封育措施对桉树印楝林的多样性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草本层和地被物不发达、地表裸露是制约捕食性昆虫群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巧  高泰平  周兴银  陈彦林  郭文俊  
于2005年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新银合欢林昆虫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新银合欢林昆虫12目54科132种,其中68种已知种的名录;新银合欢林乔木及灌草层亚群落昆虫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及Pielou指数分别为98、3.588、0.050、0.783,地表层亚群落昆虫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及Pielou指数分别为49、3.255、0.053、0.836;新银合欢林容纳昆虫种类及个体数量的能力低于当地广泛分布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而其昆虫多样性水平与后者接近.研究认为,新银合欢林对于一些善飞的昆虫类群具有积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智泉   罗久富   罗忠新   李培铨   隋欣  
【目的】探讨光伏遮阴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云南干热河谷光伏电站为试验区,检测全光照对照区、光伏阵列行间、光伏组件下方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微生境指标,并测定花生单株结荚数、分枝数、根瘤数、主茎粗度、荚果长度、荚果宽度、荚果厚度、荚果质量、百仁质量等农艺性状和花生粗蛋白、直链淀粉、粗脂肪含量等品质指标,分析光伏遮阴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全光照对照区相比,光伏阵列行间光合有效辐射降低了28.67%,土壤温度降低了2.12℃,土壤湿度增加了6.40个百分点;光伏组件下方光合有效辐射降低了95.22%,土壤温度降低了4.21℃,土壤湿度增加了21.01个百分点。与全光照对照区相比,光伏组件下方花生分枝数、根瘤数、单株结荚数、荚果质量、百仁质量、荚果长度、荚果宽度、荚果厚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其中单株结荚数降低了61.09%,百仁质量降低了46.23%;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增加了27.02%。光伏阵列行间花生分枝数、根瘤数、单株结荚数、荚果质量、百仁质量和粗蛋白含量等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全光照对照区,其中单株结荚数增加了68.33%,百仁质量增加了34.32%,粗蛋白含量增加了19.82%;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降低了20.64%。【结论】光伏阵列行间花生产量、品质、食味品质均得到显著提升,光伏组件下方花生产量和品质均降低。据此,进一步筛选适宜光伏组件下方生境的典型耐阴或喜阴作物,与光伏阵列行间适生作物间作,有效利用光资源、改善下垫面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艳梅  王克勤  刘芝芹  王建英  
通过定位观测和对比试验,对云南干热河谷典型地段改造后微地形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大小及年内分配,通常分为土壤水分缓慢失墒期、土壤水分积累期、土壤水分缓慢消耗期和土壤水分稳定期等4个时期。雨季,水平沟、水平台的土壤水分季节动态变幅较自然坡面大。改造微地形等高水平上各层次的年平均含水率比自然坡面高,变异系数比自然坡面小,各微地形土壤含水量的变幅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均可分为土壤水分弱利用层、土壤水分利用层、补充调节层等3个作用层。雨季土壤水分的消退以表层最快,向下呈递减趋势。微地形改造后,雨后土壤水分的消退变缓,土壤水分在土壤中停留的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学锋  吉文娟  张茂松  朱勇  
利用云南金沙江、红河干热河谷以及非河谷地区代表气象站1961~2013年气温观测资料,对干热河谷地区热量资源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干热河谷与非河谷地区热量资源的变化具有非一致性特征:年平均气温在1990s以前金沙江河谷显著下降、红河河谷和非河谷地区缓慢上升,而1990s以来河谷和非河谷地区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近53a以来气温日较差在河谷地区显著增大,非河谷地区显著减小。对干热河谷的活动积温和极端低温事件的分析发现:在1990s以来气温显著上升的背景下,河谷地区活动积温上升不明显,异常度加大;极端低温事件并未减少,影响程度呈加重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业根  康丽华  马海宾  陈应龙  
The growth performances of 17 provenances of 3 Acacia species,2 provenances of Casuarina species,and 2 provenances of Eucalyptus specie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provenances in tree height,crown diameter,ground diameter and reserving rate.Al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