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95)
2023(6964)
2022(5721)
2021(5372)
2020(4723)
2019(10561)
2018(10608)
2017(19672)
2016(11310)
2015(12529)
2014(12821)
2013(12172)
2012(11202)
2011(9951)
2010(10060)
2009(9115)
2008(8817)
2007(7816)
2006(6575)
2005(5810)
作者
(34431)
(28839)
(28623)
(27287)
(18248)
(14005)
(13047)
(11295)
(10899)
(10460)
(9720)
(9687)
(9501)
(9306)
(9211)
(8812)
(8617)
(8396)
(8349)
(7906)
(7382)
(7129)
(7121)
(6607)
(6594)
(6518)
(6293)
(6223)
(6050)
(5989)
学科
(41941)
经济(41887)
管理(29585)
(26997)
(22341)
企业(22341)
方法(22201)
数学(19961)
数学方法(19547)
(12060)
(10984)
中国(10594)
(10257)
(9230)
理论(8366)
地方(8169)
业经(7626)
(7606)
(7342)
银行(7318)
(7184)
金融(7176)
(6987)
(6957)
财务(6918)
财务管理(6902)
企业财务(6642)
农业(6502)
技术(6468)
(5719)
机构
学院(154286)
大学(153257)
(55715)
研究(55107)
管理(54801)
经济(54409)
理学(47533)
理学院(46878)
管理学(45438)
管理学院(45154)
中国(39842)
科学(38231)
(33541)
(32356)
(29714)
业大(27840)
研究所(27492)
(27039)
农业(26879)
中心(25045)
(22964)
财经(21265)
(20070)
(20053)
北京(19999)
师范(19686)
技术(19648)
(19571)
(19333)
(18960)
基金
项目(110155)
科学(85912)
基金(79625)
研究(74069)
(72327)
国家(71816)
科学基金(60309)
(45520)
社会(44874)
社会科(42523)
社会科学(42509)
自然(42146)
基金项目(41479)
自然科(41237)
自然科学(41225)
自然科学基金(40449)
(38181)
教育(35547)
资助(33811)
编号(28530)
重点(25734)
成果(23418)
(23267)
计划(23242)
(22756)
(22709)
科研(21908)
课题(21519)
创新(21322)
科技(20409)
期刊
(57727)
经济(57727)
研究(40903)
学报(33701)
中国(32762)
(30195)
科学(27360)
大学(24154)
学学(23116)
(21832)
农业(20375)
管理(20310)
教育(18603)
技术(13821)
(13026)
金融(13026)
(11122)
财经(10483)
统计(9896)
经济研究(9812)
业大(9663)
(9323)
业经(9276)
(8926)
(8899)
科技(8261)
农业大学(7940)
决策(7934)
问题(7748)
林业(7306)
共检索到225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宁宁  唐开学  邱显钦  蹇洪英  李树发  王其刚  张颢  
为了从数量上分析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天然居群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变异,对分布在云南的9个峨眉蔷薇天然居群的11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1个性状群体间和群体内的F值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峨眉蔷薇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变异。11个性状群体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3.55%,群体间变异(50.65%)大于群体内变异(17.81%),说明群体间变异是峨眉蔷薇表型性状的主要变异来源。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天然群体可以划分为3类,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关系与群体采种点的生态地理位关系基本上一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建勋  顾万春  
以系统揭示云杉全分布区天然群体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 ,以其全分布区 10个有代表性天然群体 ,每个群体 30个个体为试材 ,对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等 17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 ,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 ,讨论了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 :云杉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极其丰富的遗传差异。云杉球果、针叶、种鳞、种翅和种子 5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19 14 %、2 6 4 6 %、13 5 8%、19 78%和 174 0 % ,种鳞性状稳定性较其他性状高。表型分化系数 (VST)的变幅为 2 0 9%~ 4 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学森   李娜   张雪云   肖丽   江律   罗乐   于超   张启翔  
【目的】单叶蔷薇为蔷薇属唯一的单叶物种,是月季育种中的重要材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地区,但由于人为的破坏和环境的改变导致其面临濒危灭绝的风险。本研究通过分析单叶蔷薇表型多样性,探究其表型变异规律,旨在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单叶蔷薇种质资源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以9个单叶蔷薇天然居群中270个单株为研究材料,对其19个表型性状数据进行收集,利用巢式方差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探究其表型变异规律与多样性水平。【结果】(1)9个单叶蔷薇天然居群表型多样性水平较高,19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值分别为15.90%和2.031;9个居群的表型变异系数在10.32%(P4)~13.19%(P8),表现出中等程度的变异,香农多样性指数在1.274(P5)~1.825(P8)之间,其中P8居群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水平。(2)19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 <0.01),居群间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41.23%,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3)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现,单叶蔷薇花径与叶面积、花瓣面积与花斑百分比等部分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4)主成分分析共提炼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0.463%,贡献率最大的2个主成分主要解释花与叶的性状。(5)聚类分析可将单叶蔷薇9个居群分为2类,第1类为大花类,包括P6、P7、P8;第2类为小花类,包括P1、P2、P3、P4、P5、P9。【结论】新疆单叶蔷薇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和变异水平,且变异的来源主要集中在居群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青  马璐琳  崔光芬  杜文文  贾文杰  王祥宁  王继华  
【目的】了解云南省境内的泸定百合资源状况。【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并对采集到的20个泸定百合野生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泸定百合资源以滇东北昭通、滇东曲靖最丰富,滇中昆明、滇东南文山、滇南红河和滇西保山次之,滇西北地区最少,仅见于金沙江河谷地带,而滇西南地区普洱、临沧未见分布。泸定百合的14个表型性状居群间F值为2. 18~19. 10,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3. 58%,居群间变异(59. 5%)大于居群内变异(19. 76%)。20个野生居群在聚类树上可划分为2大支,未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差异性。【结论】泸定百合在云南省境内分布范围广泛,表型遗传多样性丰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玲  王军辉  罗建  陈帅  
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是豆科(Leguminosae)槐属落叶矮灌木,西藏高原特有植物种(吴征镒,1985;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94)。其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流域海拔2 800~4 500 m的山坡、河谷沙地和阶地,是该流域干旱河谷耐旱灌丛的主要建群植物,也是半固定沙地上的先锋灌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柳新红  李因刚  赵勋  石从广  盛炜彤  
调查了9个群体的14个表型性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群体间和群体内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白花树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丰富的变异,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为59.08%,大于群体内变异;侧枝、叶片、果实和种子4类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31.02%、16.85%、8.2%和6.6%,表明种子的稳定性较高,侧枝稳定性最低;种子千粒质量多与侧枝、叶片、果实和种子的单个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片、果实和种子的形状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14个表型性状中仅有叶长、叶面积和种子长、种子长宽比呈现纬度和经度的单向变异模式;通过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将白花树9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永祥  赵宝鑫  贠玉洁  陈绵  
【目的】通过对全国毛梾主要自然分布区种实性状的大量调查及测算,研究毛梾种实性状的自然变异特点和地理变化规律,为毛梾全国选优策略和栽培区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毛梾主要分布区的9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对种子直径、种壳厚度、百果质量等9个种实性状进行了系统比较分析,采用巢式设计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数学方法,探讨毛梾种实在群体间及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毛梾种实性状在群体间及群体内存在丰富的变异,群体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3%。果皮厚度、种壳厚度、实壳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7.42%,25.03%和25.19%,而种子直径的变异系数仅为9.61%。9个表型性状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文英  顾万春  
以蒙古栎全分布区的 8个天然群体为试材 ,对当年生枝的顶芽、叶、坚果、壳斗等 15个表型性状进行比较分析 ,讨论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 ,蒙古栎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变异。群体平均表型分化系数 (VST)为 0 5 397,群体间变异 (5 3 97% )略大于群体内变异 (46 0 3% )。蒙古栎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分析表明 ,其种内群体表型变异呈梯度规律性 ,随着经纬度的增加 ,坚果逐渐增大 ,坚果形状由近球形向长椭球形变异 ;叶形由长倒卵形向宽倒卵形变异 ;随着海拔升高 ,坚果逐渐变小。蒙古栎表型性状(顶芽、叶、壳斗、坚果 )间存在显著或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树发  蔡艳飞  张秀新  薛璟棋  熊灿坤  瞿素萍  
关键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娅丽  李毅  陈晓阳  
调查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分布区的10个群体,每群体10个个体,以系统揭示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对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的17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进行讨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群体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除球果干质量和球果长/球果径外,其余性状在群体内都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表型分化系数即群体间变异为31.20%,小于群体内的变异(68.80%)。17个表型性状间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表型性状呈现出以经度变异为主的梯度规律性。通过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可以将青海云杉10个群体划分为4个...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雨  李登武  秦廷松  刘伟  
为了研究杜松Juniperus rigida天然群体在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共调查了6个杜松天然群体,对针叶、球果、种子、树高、胸径和树干通直度等20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杜松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极其丰富的变异,群体间共有11个性状指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群体内共有7个性状指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型分化系数即群体间变异为66.63%,大于群体内的变异(33.37%),群体间变异是杜松表型变异的主要部分。20个表型性状间多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宁宁  王俊云  李淑斌  陈敏  张颢  王其刚  
【目的】丰富月季CBF基因研究的基础数据库,对峨眉蔷薇原变种(Rosa omeiensis Rolfe f. omeiensis) CBF/DREB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设计特异引物克隆Ro-DREB1C基因的完整CDS区及部分5’端和3’端UTR区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二三级结构和预测亚细胞定位,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Ro-DREB1C隶属的基因家族。【结果】获得峨眉蔷薇Ro-DREB1C基因CDS区603 bp,Gen Bank登录号为KX397104,编码200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式为C968H1539N263O299S11,其中丝氨酸、亮氨酸和丙氨酸的频率较高,分别占11. 5%、11. 0%和9. 5%,属于不稳定类、弱酸性、亲水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71. 5%)为主,不能被归入明确的二级结构如折叠片或螺旋的多肽区段;三级结构预测模板为d1gcca,识别预测序列范围为59~119,识别长度61 bp;该蛋白质无跨膜区和信号肽的存在,亚细胞定位Ro-DREB1C分布在细胞核中的分布最多。与RhCBF比较:Ro-DREB1C的编码区没有单碱基的缺失或插入,共存在21个潜在SNP位点,导致10个差异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表明Ro-DREB1C隶属于AP2家族DREB亚家族A-1亚组成员。【结论】峨眉蔷薇可作为优秀的月季耐寒育种材料加以保存和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玲  杨方慧  蒋红旗  蒋会兵  宋维希  陈林波  刘本英  
【目的】了解勐海县野生大茶树资源现状及其表型变异情况,为野生大茶树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实地调查3个野生茶树居群,分析65株野生大茶树生长势、树体、叶片、花果形态和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表型变异。【结果】野生大茶树总体长势良好,生长势旺盛植株占调查总数的70.77%;树体性状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变化幅度为22.42%56.24%,平均变异系数为40.71%,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叶片形态变异系数均小于15%,变化幅度为8.20%14.45%,平均变异系数为10.99%,以叶面积变异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玉兰  蔡年辉  徐杨  何承忠  王大玮  陈诗  段安安  
以20个云南松天然群体为对象,SSR分析表明云南松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各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不显著。基于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Nei’S遗传相似度,采用逐步聚类优先取样法,分别对初始群体、遗传多样性保护单元和剩余群体进行比较、t检验,以此评价遗传多样性保护单元的代表性。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抽样的群体能很好地代表初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按30%的群体抽样,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S信息指数和期望杂合度的保留率分别达到初始群体的98.03%、105.36%、103.99%和105.56%。保护单元的遗传多样性均高于剩余群体,抽样群体组成的遗传多样性保护单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穆绘莉  游晓会  石超  马琳  姜岩  潘会堂  张启翔  
对胭脂花的5个野生群体17个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胭脂花野生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显著差异,表型分化系数(Vst)为0.09~0.34,群体内多样性大于群体间的多样性,其变异来源主要存在于群体内;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CV)在13.71%~48.80%之间,其中变异最大的性状是花眼颜色,为48.80%,花冠筒长度表现最为稳定,变异系数为13.71%;叶片数、叶长、叶宽、花葶直径、花序轮数、花量等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花柱长短与花冠筒长呈显著负相关。经度和纬度与大部分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海拔、年均降雨量与大部分性状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对其野生群体进行UPGMA聚类表明,5个群体聚为2大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