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6)
- 2023(10632)
- 2022(9525)
- 2021(9132)
- 2020(7508)
- 2019(17645)
- 2018(17511)
- 2017(33466)
- 2016(18242)
- 2015(20269)
- 2014(20152)
- 2013(19967)
- 2012(18114)
- 2011(16219)
- 2010(15983)
- 2009(14537)
- 2008(13766)
- 2007(11735)
- 2006(10226)
- 2005(8710)
- 学科
- 济(71768)
- 经济(71687)
- 管理(51475)
- 业(49856)
- 企(39032)
- 企业(39032)
- 方法(33998)
- 数学(29602)
- 数学方法(29276)
- 农(22767)
- 地方(18086)
- 中国(17589)
- 财(17201)
- 学(16710)
- 农业(16240)
- 业经(16108)
- 环境(14982)
- 和(12250)
- 理论(11597)
- 贸(11466)
- 贸易(11461)
- 技术(11170)
- 易(11071)
- 划(10970)
- 制(10800)
- 务(10800)
- 财务(10742)
- 财务管理(10727)
- 企业财务(10188)
- 教育(9775)
- 机构
- 大学(252493)
- 学院(252287)
- 管理(103346)
- 济(95780)
- 经济(93641)
- 理学(90677)
- 理学院(89617)
- 管理学(88056)
- 管理学院(87633)
- 研究(82877)
- 中国(58915)
- 科学(54327)
- 京(53272)
- 财(41592)
- 所(41180)
- 农(41121)
- 业大(40009)
- 研究所(38155)
- 中心(37654)
- 范(34899)
- 师范(34624)
- 财经(34162)
- 江(34058)
- 北京(33584)
- 农业(32130)
- 经(31062)
- 院(30348)
- 州(29263)
- 师范大学(28049)
- 经济学(27757)
- 基金
- 项目(183402)
- 科学(143721)
- 研究(134332)
- 基金(132301)
- 家(115367)
- 国家(114422)
- 科学基金(98111)
- 社会(83488)
- 社会科(78951)
- 社会科学(78925)
- 省(72412)
- 基金项目(71940)
- 自然(64470)
- 自然科(62850)
- 自然科学(62837)
- 自然科学基金(61688)
- 教育(60866)
- 划(60532)
- 编号(55560)
- 资助(53318)
- 成果(44211)
- 重点(40812)
- 部(39664)
- 发(39274)
- 创(37858)
- 课题(37416)
- 创新(35261)
- 科研(34854)
- 项目编号(33860)
- 教育部(33784)
- 期刊
- 济(102462)
- 经济(102462)
- 研究(71283)
- 中国(42749)
- 学报(41443)
- 科学(38463)
- 农(37736)
- 管理(35095)
- 大学(30955)
- 财(29310)
- 学学(29185)
- 教育(28429)
- 农业(26961)
- 技术(20733)
- 业经(17846)
- 融(17309)
- 金融(17309)
- 财经(15436)
- 经济研究(15150)
- 图书(14254)
- 问题(13541)
- 科技(13523)
- 资源(13319)
- 业(13295)
- 经(12955)
- 理论(12743)
- 版(12031)
- 实践(12000)
- 践(12000)
- 技术经济(11729)
共检索到349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红娟 张成浩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急于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区域生态效率的变化。文章在选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和动态分解,并构建Tobit模型分析影响生态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效率总体水平不高,且各地区生态效率水平差距较大;2013—2015年,各地区生态效率水平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上升幅度越来越大,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产业结构和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生态效率的提高;城市规模对地区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娅莉
贫困问题列为联合国8个千年发展目标之首,也是长期困扰中国政府的问题。根据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制度等多因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如果没有外力介入的话,这些地区的农民只能在贫困陷阱中挣扎。政府应完善有利于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尽快摆脱贫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姚石 杨红娟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路径研究有助于少走弯路,有效实现建设目标。本文运用多主体建模仿真法中的BDI模型,分别对政府、企业、公众三个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信念、愿望、意图进行分析。利用Netlogo软件,以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为例,通过设置变量的初值进行模拟仿真。依据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减量化、协调性、有效性的要求,调整变量参数,得出政府发放生态补偿、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公众清洁能源消费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伊玲 刘亚彬
在中国,从旅游市场角度来看志愿者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和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志愿者旅游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领域。文章在剖析志愿者旅游的内涵、功能及志愿者旅游供求关系的基础上,以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为案例地,以云南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参与志愿者旅游的障碍及参与意图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四组参与志愿者旅游的障碍及影响因素,即旅游参与的正效应感知因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对自身能力的质疑和担忧。最后,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破除志愿者旅游参与障碍的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
志愿者旅游 参与障碍 大学生 独龙江乡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窦亚权 余红红 王雅男 李娅
云南省贫困问题严重,扶贫资源有限,林业发展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选取云南省17个少数民族贫困县,以各贫困县的森林覆盖率和林业产值为基础,运用K-Means聚类法进行分析,将17个贫困县分为4个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县的林业资源禀赋以及林业经济发展水平提出相应的扶贫策略,以期促进贫困县林业发展,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惠仙 秦成逊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解困对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状况及成因,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的机制、资金使用状况进行了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试图找出一条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扶贫解困 解决办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乐 靳乐山
在全面推动生态补偿扶贫的大背景下,科学测度不同生态补偿政策的实际减贫效果,对于完善贫困地区生态补偿的机制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8年8月云南省实地调研数据,测算了两种贫困线下区域的FGT指数,分析不同方式生态补偿的实际减贫效果。结果表明:两种不同贫困线标准下,现金型补偿和岗位型补偿均降低了区域的贫困发生率,缩小贫困缺口和减少贫困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相比于现金型补偿,岗位型补偿的减贫效果更好,显示出较高的瞄准度和持续性,而现金型补偿对于农户资源禀赋的前提要求和定额支付的特点,降低了其减贫的精准度和持续性。因此,基于农户的异质性特点充分发挥不同补偿方式的协同作用,积极推动补偿标准动态调整和补偿方式多元化发展,是未来深化生态补偿扶贫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扶贫 FGT指数 减贫效果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近几年,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研究转向了对大龄女童(10~12岁)辍学问题及辍学的多因素综合治理方面。少数民族大龄女童辍学率高,主要原因是她们已经成为家里的劳动力或后备劳动力,通过她们的劳动或外出打工来支撑贫困的家庭及继续弟妹的学业。农村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这一问题有了一定的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为此,建议通过设立民族教育发展专项基金或发展特区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民族教育的这一难点问题。
关键词: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大龄女童 辍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松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和颖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培育新型农民,要切实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人口众多,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艰巨,新型农民的培养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以云南这一多民族贫困地区作为案例,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处理和统计,系统分析了云南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构成及新型农民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程明霞 韦英醒 林泳海
民族教育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的综合能力也越来越高。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本研究采用整体评定和分项评定的方法对少数民族与大城市初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体现的文化特点进行评定。对作文评定的结果表明:(1)少数民族地区与大城市的中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大城市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明显高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2)无论是少数民族地区还是大城市,男女生在作文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成绩高于男生。(3)不同地区学生的作文存在各具特色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写作主题、实现理想所采取的行动倾向、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因此,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挖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红娟 司婷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论文应用系统耦合理论,从协调性和组合发展两个视角分析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特征,对耦合度进行测定。以人口流入、流出和人口流入流出比构建人口迁移指标,以经济增长的总量、质量和效率三个角度构建经济增长指标,结合熵权法进行权重系数计算。选取云南8个少数民族贫困自治县,对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耦合程度的演进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贫困县人口迁移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稳定的正向关系,经济发展较好的县耦合度也较好,但存在一定程度的衰退趋势;人口迁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红娟 司婷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论文应用系统耦合理论,从协调性和组合发展两个视角分析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特征,对耦合度进行测定。以人口流入、流出和人口流入流出比构建人口迁移指标,以经济增长的总量、质量和效率三个角度构建经济增长指标,结合熵权法进行权重系数计算。选取云南8个少数民族贫困自治县,对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耦合程度的演进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贫困县人口迁移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稳定的正向关系,经济发展较好的县耦合度也较好,但存在一定程度的衰退趋势;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存在一个互促发展的最优比例,而各区域的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对耦合度的贡献比例不同,因此各个区域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最优比例协调人口迁移,从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葛珺沂
终结贫穷是人类的一个梦想。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人类奋斗的目标,也是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据研究,目前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中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居全国前列。本文旨在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由于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西部少数民族的农户行为有别于中国其它地区的农户。因此,运用其他国家或者是其他省市脱贫的理论和经验以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会经常遇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困境。本文利用发展模型对云南省红河州各个县市的脆弱性做出了精确的计算,从而掌握整个地区的贫困程度和地区差异,由此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出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 贫困脆弱性 发展模型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梦源 李辉
在众多扶贫方式中,金融扶贫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基于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金融扶贫的现状,在金融支持视角下探讨了金融扶贫过程中在金融专项资金、易地搬迁、脱贫意识、风险控制及监管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贫困-脱贫-返贫-脱贫-可持续脱贫"的新路径。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脱贫提出加大金融专项资金投入、强化贫困人口脱贫意识、建立风险机制及完善金融脱贫监管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可持续脱贫 路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