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0)
- 2023(9715)
- 2022(8715)
- 2021(8526)
- 2020(7241)
- 2019(16688)
- 2018(16704)
- 2017(31890)
- 2016(17926)
- 2015(20656)
- 2014(20778)
- 2013(20128)
- 2012(18408)
- 2011(16655)
- 2010(16453)
- 2009(14699)
- 2008(13828)
- 2007(11886)
- 2006(10240)
- 2005(8716)
- 学科
- 济(63692)
- 经济(63621)
- 管理(48248)
- 业(45081)
- 企(37207)
- 企业(37207)
- 方法(30826)
- 数学(26576)
- 数学方法(26235)
- 农(18476)
- 中国(17628)
- 财(15352)
- 学(14844)
- 地方(14590)
- 业经(14463)
- 教育(13484)
- 理论(12774)
- 农业(12431)
- 贸(11180)
- 贸易(11176)
- 和(11120)
- 易(10826)
- 技术(10511)
- 制(10475)
- 环境(10322)
- 务(9982)
- 财务(9924)
- 财务管理(9908)
- 企业财务(9372)
- 划(9078)
- 机构
- 大学(246217)
- 学院(240827)
- 管理(97549)
- 济(87636)
- 经济(85437)
- 理学(85213)
- 理学院(84199)
- 管理学(82547)
- 管理学院(82122)
- 研究(78868)
- 中国(55447)
- 京(52557)
- 科学(51002)
- 所(38948)
- 财(38647)
- 农(38516)
- 业大(37878)
- 中心(36020)
- 研究所(35810)
- 范(35681)
- 师范(35417)
- 江(33958)
- 北京(33600)
- 财经(31617)
- 农业(30131)
- 院(28805)
- 经(28774)
- 州(28763)
- 师范大学(28599)
- 技术(26333)
- 基金
- 项目(171873)
- 科学(134143)
- 研究(128708)
- 基金(122064)
- 家(105520)
- 国家(104548)
- 科学基金(89568)
- 社会(77658)
- 社会科(73260)
- 社会科学(73237)
- 省(68356)
- 基金项目(65993)
- 教育(61052)
- 自然(58804)
- 划(57533)
- 自然科(57381)
- 自然科学(57368)
- 自然科学基金(56307)
- 编号(54667)
- 资助(49952)
- 成果(45754)
- 重点(38031)
- 课题(37842)
- 部(37743)
- 发(35919)
- 创(35634)
- 大学(34033)
- 项目编号(33830)
- 创新(32917)
- 科研(32769)
共检索到346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俊
本文使用压力应对方式量表对云南某高校的30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和187名汉族大学生进行了测查,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就业、学业和经济等方面的较大压力,并且能更多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韬光养晦和以退为进的理性中庸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倾向于使用中庸的思维和方式来应对困境和压力;宗教信仰对积极的应对取向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压力源 应对方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原一川 熊莺 李鹏 尚云 钟维 原源
策略作为学习成绩的重要决定因素,主要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本文对云南省不同专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英语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倾向于使用更多策略,尤其是元认知策略。这一结果对今后的策略训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 英语学习策略 专业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凤娥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对全国八所高校976名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应对压力时主要采用问题解决、忍耐、转移、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压抑、逃避、幻想、抱怨、退缩等消极应对方式,且大学生压力应对具有显著的性别、年级和专业差异;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关键词:
心理压力 应对 应对方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钟范 郑喜淑
大学生就业难已日渐引起人们和社会的关注,存在的问题不少,如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在择业观念上过于追求实利;考虑就业问题的时间较晚;在校期间未能为走向社会做必要的准备等等。笔者认为各民族院校应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加强对民族院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开展自主创业教育并大力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配备专业指导人员;建立健全毕业生的跟踪和反馈机制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子仪
有效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对面试,提高就业率,不仅要帮助其了解面试的定义和作用,更应帮助其了解面试的问题范围、应答方法等。用积极的言行展示出自己健康、良好的状态,从而获得面试者的认同,获得就业机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就业面试 应对策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普丽春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也不例外,并在政治思想方面呈现多元化的个性特征。因此,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放矢地探索教育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艳霞
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受其他文化影响,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环境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面对文化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度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才。东北三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有满族、朝鲜族、赫哲族、俄罗斯族等,其语言文化、民俗文化、运动文化等与主流文化(汉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走进大学,面对以汉文化为主的校园环境,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度对于校园管理、学生成才、民族团结等至关重要。通过调查研究东北三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吐尔地·卡尤木 买买提·喀尤甫 阿依古力·阿布力孜
本文在新疆4所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资料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就业难的主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缓解就业难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就业观念 就业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智群 罗小男
为了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新疆11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归属感较强;民族认同在性别、年级、民族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语言水平和民族认同维度之间存在积极相关;通过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语言态度能够正向预测民族认同,并且通过语言水平间接影响民族认同,语言水平在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 民族认同 语言态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艳
本文对云南10所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外语教育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探讨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母语文化、汉语文化和外语文化三者的认同程度,以及三语之间的结构性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程度对汉语文化认同有积极的影响,并通过汉语文化的中介,对外语文化产生间接的影响。研究还发现外语文化认同程度对外语教育实践以及丰富二语习得研究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文化认同 二语习得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玲 刘懋琼
针对当前应试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笔者认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教学尤其必要。笔者从调查新疆部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公共英语学习的课堂心理环境现状及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试图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课堂心理环境的有效方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宋晓东
高校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目标的高层次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充分认识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深入思考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对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创业教育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淑琴
文章通过调查成都某高职院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大学英语课程的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培养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探索教学与考核模式;设置民族班等。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英语学习 策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段青梅 白玲 周莉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状况,对比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在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差异,探讨引起差异的背景原因及相应的教育方式。方法:采用问卷法对中央民族大学955名大二学生就生殖健康及相关问题进行问卷测查。结果:(1)在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上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在性态度上不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2)在性态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69.8%的大学生认为学校不够重视生殖健康教育;68.5%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自己了解获取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性态度并不决定于民族差别而取决于性别和成长的环境。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性与生殖健康知识 性态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红 王洪礼
通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云南、四川等少数民族占较高比例的大学进行创新精神培养现状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水平总体呈正态分布;少数民族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显著强于其他类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理工科类少数民族大学生显著强于文科类。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应高度重视反思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大教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支持力度,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弘扬本民族特色文化培养其创新精神。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反思性思维 少数民族 大学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